① 子女啃老 退休老人如何理财安享晚年呢
对于退休族老人来说,安享晚年是最大的心愿,但是如果家里有个啃老族的子女,他们的晚年计划就会受到影响。如果女儿女婿啃老,退休老人如何理财安享晚年呢?
还有一年就要退休的陈先生现有一套市值600万的房、一辆车,还有100余万的存款。虽然陈太太已退休,但以现在的家庭财富来看,就算一年后两人都退休在家,收入减少,要安享晚年也没什么大问题。
不过,陈先生完全高兴不起来,主要在于他的女儿和女婿。陈先生和妻子的收入还算可以,再加上两人家里老房子的拆迁费,所以此前积累了一部分钱,女儿和女婿很会花钱,本来想让小夫妻俩自己还房贷,给他们点压力的,最后因陈太太不忍心,所以还是由老两口来还。
由于女儿到现在还经常开口问父母要钱,让陈先生感到非常烦恼,且自己马上也要退休了,再这么折腾下去,养老都成问题。因此,陈先生还是决定向理财师进行咨询。
理财建议:
1、适当给女儿女婿增加“负债”压力
女儿和女婿都已经是30出头的人了,必须要给他们增加点压力,让他们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来。不然,只能让他们更加好逸恶劳,不改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现在,“房贷”就是最好的工具。本来双方父母就付了房子的大部分钱,因此剩余的房贷也不会特别多,让小夫妻俩适当增加“负债”压力也可以让他们逐渐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来。
2、给养老生活提前做好保障措施
退休就意味着收入减少,而一旦有意外情况发生,大笔的支出会让家庭资金变得紧张。建议陈先生从现在起就可以给自己和妻子适当配置点保险,如意外险、重疾险等。这不仅是给自己带来保障,也是给家庭带来保障。当有突发情况发生时,保险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不给亲人的生活带来太大影响。
3、适当投资增加收入
除了保障措施要做到位以外,必要的投资也不能少。退休后的养老阶段,无论从资金来看,还是从个人风险承受能力来看,都不适宜进行过于激进的投资。相对来说,稳健型的投资方式更适合陈先生。另外,可以适当考虑配置股票、基金等投资品,争取获得更高的收益。
总之,对于陈先生来说,学会放手,让啃老族自力更生,给自己的养老生活做好保障措施,另外适当投资增加收入,都是比较好的养老规划。
② 在太仓,不啃老能活吗
其实我感觉啃老有很多方面的。现实生活当中就有个例子。一个年近50的男子,结了婚,养了孩子,连外孙都有了,还是照例来收入并不高的母亲家拿吃的喝的用的,每天让他的母亲帮自己买好菜,然后一早上来拿,而且不给一分钱,那位母亲呢也没办法,退休养老的钱儿子一分没出都是女儿出的,一个月就1000来块还要每月给这位可爱的儿子乘车的钱,买彩票的钱,喝酒的钱,香烟的钱,真的是有苦说不出。 查看原帖>>
③ 儿子儿媳啃老成瘾,但是现在不养老,这种情况需要怎么办
遇到儿子儿媳妇啃老成瘾,不养老。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父母惯的。如果父母想拒绝这种情况,不走法律道路的话,那么就要找一些亲戚朋友来劝说儿子、儿媳妇,最好找一些有威望的人,还有儿媳妇的娘家人一起探讨这件养老的事情。
其实这种情况还是要看父母应该怎么办,只要父母能硬下心肠来将儿子从家里面赶出去,让自己的孩子学会自力更生才是正确的做法,也对自己的儿子日后发展是正确的方向。总而言之,所有的决定权都在于老年人自己。
④ 农村65岁以上的老人日趋增多,他们的养老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每次开车路过农村,总能看到一些村口坐着几个老人,眼神中可以看出些许空虚落寞,有的手里紧紧握着手机,突然儿女来个电话,说会话能激动半天,每每看到这种情况,总能想起父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全国60岁以上老人的比例明显升高,据可靠数据统计分析我国是全球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两亿的国家,预计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将会占全亚洲老年人总数的40%。
农村老人养老问题又是我国养老问题的重中之重,随着全国城市化发展,很多年轻人离开农村进城创业,留下一些高龄老人在村里,农村老人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不仅仅是金钱上的问题,还有精神上的落寞。
总结一下,除了上面的一些养老措施,另外还有互助养老、旅游养老、工资卡养老、旅居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至于选择哪一种,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对于农村老人,个人建议年轻的时候多攒点钱,不要太无私都给了儿女,手里有钱,儿女到位,养老才是硬道理。
⑤ 80后该如何养老
有权威数据表示,预计2035年到205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从23%增至29%。也就是说到2035年,我们65岁的老年人口占比还要翻一番,而到了2050年,我们有将近三分之一都是老龄人口,而人社部的数据显示,目前我们16-59岁的劳动人口大约是9亿人,而到了2035年,将减少1个亿左右。
我们可以算笔账,现在是60%的劳动人口,养活12%的退休人口,基本上是5个年轻人养1个老年人,养老金尚且捉襟见肘,而到了2035年,在理想的情况下,55%的劳动人口,养活23%的退休人口,基本上是不到5个年轻人,要养2个老年人,负担翻了一倍还多。所以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年轻人的社保负担加一倍,要么老年人的退休收入降一半。但这两种方案显然都不太靠谱,现在的社保负担已经很重了,养老这一块,公司缴19%,个人缴8%,还有医疗保险,公司缴10%,个人缴2%,现在基本情况是,如果你月赚1万,你拿到手是不到8000,但是公司得为你这个人支出差不多1万3-1万5左右,也就是说,公司要多付出30-50%的钱,如果要是养老和医疗再翻一倍,那就超过50%了,一个月薪1万的人呢,用工成本可能会接近2万。这么重的负担,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要么公司会降低个人的总体收入,要么他就干脆不招这个岗位了。
说了这么多,就是要提醒80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未来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甚至完全是非线性在发展,一个是我们必须要找到自己的定位,让自己被社会需要,只有被社会需要的人才有价值,另一个要努力为未来储蓄,要想避免中年危机,避免养老危机,你必须有多元化的收入方式。
人生还是不能懈怠啊!!!
⑥ 80后老了怎么养老
社会的发展也让我们看到,很多年轻人忙着自己的事,老人也没敢指望年轻人来养老。
现在有养老保险,养老基本只能靠养老金。
养老金多就过好点,少就混吃等死。
俗话说“养儿防老”,然而80后、90后在本该“三十而立”的年纪,对赡养父母却倍感压力。据调查,九成80后确定自己无法赡养父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80后还需要父母进行资助。当年都言“养老防儿”是笑谈,而如今孰料一语成谶。
现如今,“啃老”已经成了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很多年轻人就像蚂蚁一样,将父母的资产一点点搬空。 膨胀的物价、竞争激烈的职场、日益上涨的生活成本都让80后、90后感到“鸭梨山大”。
对于这些80、90后而言,因为步入社会时间不长,经济基础并不乐观,然而,随着“421家庭”的潮涌,倒金字塔结构的家庭模式让塔尖人不堪重负。除了经济压力,“空巢”现象也让“养儿防老”变得力不从心。
“养儿防老”已经不现实,那么,我们到底靠什么养老? 为晚年预留一份尊严 养老规划的目的在于:退休之后,能够有尊严地活着,在有闲的时候还有足够的费用,使自己能够精彩、舒适、坦然地活着。
说白了就是为了年老活的有尊严,不要动不动就手心朝上! 谁都会变老,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是老年生活怎么过,却取决于今天的决定。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我们都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说得就是很多人。 首先我们可以先投保一些寿险、健康险,更有钱的话可以投保养老险、教育险。
还可以根据自己自己的职业、身体状况等专门选择合适的大病保险,关键时刻也许这能派上用场。
其次,我们还可以多锻炼锻炼身体,少抽烟喝酒烫头,养成一些适当的生活爱好,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如果有劳动能力,当然是自己找工作,自己存钱预备养老金。现在国家实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每年缴费金额有几个档次,待年龄达到退休时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每年可以多交也可以少交。只是多交的,以后领取多些。农村也有养老待遇,只是领取的数额少,现在是年满60岁的老人每月领取几十元。
⑦ 国内第一批“啃老族”已晚年,如今无老可啃的他们,如今靠什么养老
如今这些人只能靠社会保障来养老,也只能维持基本的日常生活。
对于那些啃老族来说,啃老族在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把握住机会,甚至有些人出现了好吃懒做的恶习,所以他们在晚年的时候很难照顾自己,也根本就谈不上养老。
第一批啃老族已经接近晚年。
我们普遍会把第1批啃老族定义为第1批70后的人,因为那些人的时代背景比较特殊,所以会有一部分所谓的啃老族。这些啃老族没有稳定的工作,在年轻的时候基本上靠父母的帮助来维持生存,现在这一批人已经接近晚年,最大的人已经达到了51岁。对于这群人来说,他们目前的生活状况并不乐观。
⑧ 不婚族和丁克族越来越多,他们以后如何养老
在身体健康,头脑清醒的状态下,丁克和不婚养老的问题不大。在年轻的时候回什么状态都可以计划和憧憬。答不婚和丁克对于自己的未来都是有很详细的规划的,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就会开始交付养老金,等到老了的时候除了自己的积蓄之外还有养老金可以领,生活水平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然后在一起互相帮助。就是抱团养老。都是比较潮流的养老方式。也有很多经济水平比较好的就会为自己选择一个很好的养老院,颐养天年。每个人对于人生的选择都不同,大家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他们。
⑨ 两个儿子的家庭,该如何给老人养老呢
儿多不养娘,确实是现实社会的一种不好现象,一个儿子,给父母养老责无旁贷,儿媳妇也不会有什么意见,有些就算心里有想法也不好表现出来,因为不占理。
我俩儿子,结合农村现实情况,养老也一直在我的规划之中可以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⑩ 中国老人怎么养老
【摘要】所谓“中国式养老”,是指结合我国的经济水平,基本国情,传统文化,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选择的养老模式。如今,未富先老的中国式养老之路,被概括为养儿防老、退休金养老、以房养老、理财养老等几种模式。 中国的老人安享晚年需要满足以下几点:拥有健康的身体、有充足的金钱储备、有适合自己的地方养老、有家人陪伴、生病了有人照顾等,究竟哪种养老模式最适合自己的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 养儿防老 现状分析:“公务员儿子暴打父亲”“我给儿子当孙子”等报道屡屡见诸报端的今天,极大挑战着传统“养儿能防老”的观念。现如今,“啃老”已经成了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很多年轻人就像蚂蚁一样,将父母的资产一点点搬空。 不久前,一张搂着老父亲睡觉、赞扬地铁孝子的图片在网上疯传,感动了无数网友,儿子虽然孝顺,但皮包骨的老父亲让人看到更多的是心酸。当孩子的经济状况不佳时,很多父母也很难拥有一个富足幸福的晚年。 以房养老 现状分析:所谓以房养老,最为人熟悉的一种形式便是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即“倒按揭”。也就是房屋产权拥有者把房子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后者在综合评估后,定期给房主发放固定资金。房主去世后,其房产出售,所得用来偿还贷款本息,其升值部分归抵押权人所有。 如果孩子尚算孝顺,不打那套房产的主意,老人倒是乐得有钱自己花,但这种模式在中国尚在讨论阶段,并没有真正实施,对有房的老年人来说,也只能望梅止渴。 退休金养老 现状分析:想要安享晚年,完全靠退休金恐怕是不够的,目前我国的医保制度对于进口药、养营药是不报销的。因此老年人就医如果使用了此类药物,压力还是较大的。 过去人们的生活成本没有现在高,现如今的老年人晚年生活丰富了,旅游、养生、体检等方面的开销也比十几年前高出很多,所以在退休前没有其它额外养老储备,会影响养老生活质量,也让很多人心里没底。 理财养老 现状分析:理财养老最大的好处就是专款专用。一份充裕的养老保险,就好比一把结实的保护伞,保障晚年有无忧的生活。优质退休生活需要的人情往来、旅游消费、学习、健康检查等资金,养老保险都可以满足。 除了养老保险,适合老年人的理财渠道还有储蓄、国债、基金等,不少金融机构也针对老年人推出各类保本保收益,风险程度低的理财产品。其实,只要有提早规划的意识,每个人都能够拥有一个富足、优质的晚年生活。 【慧择提示】市民最好准备七个账户应对不同的退休生活需求:生活账户、医疗账户、安全账户、旅游账户个性化需求账户、援助子女账户、紧急预备金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