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养老金怎么计算法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⑵ 养老金个人账户是怎样计算
一、养老金=基础的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养老金
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2、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二、个人账户的养老金是实行完全积累制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按缴费基数的20%缴纳的,其中缴费基数的12%划入统筹账户,缴费基数的8%列入个人账户。
三、养老金的概念
养老金还有一个称呼为退休金,是一种比较常见、重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而且依据国家有关文件的规定:在劳动人民年老或者丧失了行为能力之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提供的的贡献和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和退休条件,按照每月一次性以货币的形式结清的保险福利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⑶ 个人养老金怎么算
基本养老金由统合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是根据个人累积缴款年数、缴款工资、本地劳动者的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的平均余命等因素确定的。统一养老金,原本称为基础养老金,由用人单位出资组成的统一基金中支付给退休人员的那部分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指从职工的个人账户公积金支付给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这两部分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基础养老金合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⑷ 养老金怎么计算
法律分析:养老保险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基础养老金=(参保人所在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蓄额/计发月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⑸ 个人社保交满15年,养老保险怎么算
社保交满15年后可以不再交费。如果有单位,即使缴满15年,但职工还未退休的,企业还得继续缴费,直至退休;个人缴纳社保的话,可停缴,也可继续缴纳,根据当地政策,肯定也是继续缴纳好,养老保险是遵循“多缴多得”的原则,缴费基数越高、年限越长,退休时领取养老金也越多。
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社保需要要等到退休年龄到了以后办理了退休才能领养老金;
如果没到退休年龄在停交保费到退休这期间,不能享受医疗待遇。在办理了退休开始,可以享受医疗待遇。这之间可以用农合医疗或者城乡医疗来代替;
社保的政策当地不一样,建议你到社保部门直接咨询,养老保险可咨询当地热线:12333;回答的最有权威。
个人办理社保的,应当首先到社保机构个人缴费窗口领取并填写《某某市社会保险个人缴费申报表》和《委托银行代收社会保险费合同书》,具体有以下几点:个人社保参加险种: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
缴费比例:
基本养老保险+地方补充养老19%;
基本医疗保险+地方补充医疗8.5%。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⑹ 个人交养老保险怎么算
你好
个人交纳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该如何计算?个人缴纳职工养老保险,那么一般情况下就是按照灵活就业的方式来进行缴纳的,如果说自己是按照灵活就业的方式来交纳养老保险,那么实际上我们是按照20%的比例来进行缴纳自己的养老保险的,它跟企业在职职工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因为企业在这职工在以往的时候,是按照28%的比例来进行交费,2019年社保税改以后降低到了24%的水平,缴纳职工养老保险。
企业在职职工是有明确的规定个人承担养老保险的8%交费,而个人缴费的这80%全部进入到个人账户里面去,企业单位所承担的16%和之前企业单位所承担的20%的这个缴费比例,全部进入到统筹账户,是不会进入到个人账户的,所以说我们从公司当中扣除的费用,实际上就是我们个人账户当中,进入到的养老保险的余额。
但是个人以灵活就业的方式交费,是不是这20%的交费总额全部进入到个人账户呢,我们说这不是得,有些人是这样理解的,总认为,个人以灵活就业的方式交费,缴纳的这个养老保险的水平高,那么将来一定会享受到更高养老金的待遇,其实并不是这样子的,我们个人按照灵活就业的方式,虽然说是按照20%的标准来交费,但是进入到我们账户的比例依然只有8%。
那么也就意味着剩余的12%也进入到了统筹账户当中去,虽然说这个20%的交费都是由我们全额来进行承担的,但是并不是说你交纳的费用都会进入到个人账户,而是有相当一部分的比例进入到了统筹账户里面去,而这个统筹账户对于我们今后,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不会有任何的作用,我们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根据个人账户当中的余额,然后除以你所对应的计发月数来计算出的。
我们个人按照灵活就业的方式来交纳养老保险,虽然说只有一小部分进入到个人账户,但是在累计缴费年限包括平均缴费指数,方面和企业在这职工是没有任何的区别,也就是说我们只要能够保证一个足够长的累计缴费年限保证自己的平均缴费指数也比较高,那么将来享受到养老金的待遇水平,其实还是有保障的,因为养老金的计算过程,它是分为基础养老金部分和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其中个人基础养老金部分就采取了累计缴费,年限和平均交费的方式来计算自己的养老金待遇,只有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那么才计算个人账户的余额。
所以很明显自己的养老金待遇其实从本质上来讲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只不过对于你自己每一年承担的交费总额来讲,可能比起企业在职职工来要多一些,因为毕竟自己要承担全额的缴费比例,而企业在职职工只需要承担个人的小部分交费比例,这一点还是有明显的区别。
⑺ 如何计算个人养老保险
有计算公式。必须有何年何月缴纳社保,交纳多少,交纳时社会平均工资。这样才能计算。
⑻ 个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退休是怎么计算的
由于你的缴费情况等资料我都不掌握,什么时间退休也是未知数,无法为你计算准确的养老金月领取额,所以,只能告诉你计算方法啦。各地情况有差异,但基本原则相同,从2006年1月起执行。因比较专业,你的慢慢学,才会计算。以下是计算方法,你自己算吧!
一、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退休后均按本意见计发基本养老金。
二、“统账结合”后参加工作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统账结合”前参加工作,本意见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和过渡性调节金。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分别按下列办法计算:
(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三)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四)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按上述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时,统账结合时间、缴费年限、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过渡性调节金计发比例,按《关于改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有关问题的解释》(见附件)执行。
三、为了保持待遇水平平稳过渡,设立3年过渡期。在过渡期内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低于原办法的,差额部分予以补齐。高于原办法的,2006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30%;2007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70%;2008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90%。2009年以后退休的,基本养老金按新办法计算。过渡期满后按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仍低于原办法的,差额部分予以补齐。
附:
关于改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有关问题的解释
一、统账结合时间
统账结合是指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统账结合时间,2005年12月31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从按照缴费工资基数11%或12%计入个人账户的时间算起;2006年1月1日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从建立个人账户的时间算起。
二、缴费年限
缴费年限是指依据有关规定实行个人缴费至职工退休时,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实行个人缴费制度之前,按国家和自治区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计发办法中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缴费年限不足整年的,按月数除以12换算,保留两位小数。
三、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使用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以统计部门公布的盟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准。参加自治区统筹的原养老保险行业统筹企业、电力企业,以统计部门公布的自治区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准,其他企业要逐步过渡到自治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四、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005年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二)新办法中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以实行个人缴费制度至职工退休前的缴费工资、缴费年限和盟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依据(1998年以前以职工平均工资为依据),按下列公式计算: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上式中,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职工退休当年、前一年,二年......n-1年的年缴费工资基数,年缴费工资基数等于每个月的缴费工资基数之和。
------职工退休前一年,前二年......前n年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实行个人缴费制度至职工退休前的缴费年限。不足整年的,按缴费月数除以12换算。
五、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按本人退休年龄所对应的下表所列标准执行。非整数年龄按月数除以12换算后四舍五入。
退休年龄/计发月数
40/233
50/195
60/139
41/230
51/190
61/132
42/226
52/185
62/125
43/223
53/180
63/117
44/220
54/175
64/109
45/216
55/170
65/101
46/212
56/164
66/93
47/208
57/158
67/84
48/204
58/152
68/75
49/199
59/145
69/65
70/56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⑼ 个人账户养老金怎么算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算公式:老金=(全省上年度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x缴费年限x 1%。
个人养老保险是按缴费基数的20%缴纳的,中缴费基数的12%划入统筹账户,缴费基数的8%列入个人账户。
以后退休时计算养老金金额同样分_ -部分。-部分是从统筹账户中计算,就是基础养老金;另-部分从个人账户中计算,就是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负担:企业按本企业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职工个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的-定枇例缴纳(- 般为8%)。
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部由自负担。
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