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觉得最适合养老的地方是哪个城市
随着现在社会发展的进程越来越快,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养老”这件事成了人们最终的理想。有的人想要远离世俗喧嚣,到人间仙境里过隐居的日子;有人想要走进自然山水,体会一下小桥流水人家的惬意;有人想去一望无际的辽阔大草原上驰骋,放飞一下被禁锢已久的自我;还有人想要去人民热情美食众多的地方,享受最温暖的人间烟火气。
第三个养老神地是广西省的北海市。没想到吧,北海市竟然在我国的南方。首先这座城市的气候较为温暖,害怕寒冷的朋友可以优先考虑;其次这里临近大海是一座海滨城市,海边景色迷人美丽,同时还能吃到各种最新鲜的海产,让人每天都能非常满足;最后这座城市物价低廉、人民热情,是选择享受人间烟火气的朋友们最值得考虑的地方,一定能抚慰得了你这个不俗的凡人疲惫的心。经过分析,如果以上三个城市有你喜欢的养老目的地,那就不如趁着年轻先去旅旅游探探路吧。
② 中国最适合养老居住的城市排名
适合养老的城市有很多,像汉中、烟台、洛阳、扬州等城市都非常适合养老。
1、汉内中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汉中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源头,2015年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城镇之一,是比较理想的居住地。
2、烟台烟台是依山傍海的海滨小城,被誉为“山海仙市”,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适合养老的城市。
3、洛阳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古代君王都在这里建立朝都,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和4000多年的建城史,古韵文化非常深厚,非常适合老人家在这里养老居住。
4、扬州扬州有“天然氧吧”之称,空气质量非常的好。“早上无碳健身,晚上悠闲逛街,出门不堵车,街上风景好,逛到哪里都能买到好吃的”,是扬州人一天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非常适合养老的城市
③ 最适合养老居住的城市第一名是什么
广东湛江。
【原因】
1、气候环境较为适宜
对于养老的话,老年人,温暖舒适最适宜不过了,因为老年人嘛,都怕冷,湛江虽没三亚气温那么高,但是也不会很低,冷热皆不过分,你能想象2月份的湛江就开始比较热了,穿一件衣服足够。从气候环境来说,三亚更适合冬季居住,但是湛江冬季也不冷,十七八度,所以湛江四季都较为适宜。
2、物价低
湛江市区房价也就几千块一平米,最高1万多元,最主要的是,湛江的海鲜不比三亚少,价格还实惠,在这里你可以天天吃海鲜,价格还不贵。
3、节凑慢
湛江人生活节奏比较慢,而且这里有很多北方人在这里安家,住在这里不舍得离开。
4、空气好
湛江的城市绿化很不错,空气也很好,生活环境更加优越,配套设施比三亚还完善,应有尽有,饮食文化丰富,物价低,气温适宜。
5、交通便利
湛江市交通同样便利,你想要出游什么广州、深圳等等其他地方,你依旧可以乘坐飞机、高铁、火车以及大巴。
④ 江苏盐城,福建漳州,广东梅州这三个地方哪个好点
福建漳州从综合经济比较比上述2个城市较好,漳州属于沿海城市,毗邻厦门~泉州与广东交界输福建至广东的闭经线路,且是海峡西岸经济特区的前沿,春节前夕胡锦涛主席还特别来漳州与台商探讨如何建设闽南地区(*^_^*)
盐湖城虽然在江苏属于人口大市,但属内地城市发展空间有限。
梅州乃广东省经济发展较落后地区。
---------------------------------------------------------------------
回4楼朋友!貌似您是专家?就探讨一下口气挺吹牛的呢?
盐城多少人口800多W?漳州多少人口400多W?盐城靠近长江三角洲依赖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发展多少年了?GDP?盐城是工业城市,国有企业还是占据前沿!在多少也是交给国家的!在问你那边台商多少?都嘛集中上海、南京、昆山、无锡、杭州、苏州、温州!你看一下漳州这边外地务工多少人有统计没?台资企业多少知道不?原来台湾要来大陆投资要到香港在转机!然后再经过香港→深圳→广州→东莞→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昆山→其他城市,现在三通直航了,不用绕弯了!对很多台湾来大陆投资便捷多了,特别是来福建!漳州毗邻台湾,语言相通!1/3台湾人祖籍都是漳州的!没看春节电视报道!胡锦涛主席来漳州跟台商联欢?胡主席说到的!只要台商要求的尽其所能为其做到!这是一个对台商投资的大好信息呀!
⑤ 广东哪座城市比较适合养老
谢邀!
⑥ 中国最适合居住养老的城市是哪几个呢
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拥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明蜀王陵、望江楼、青羊宫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以后我想去成都养老。
⑦ 中国最适合居住养老的15个城市 你最喜欢哪个
我喜欢上海
⑧ 梅州市和漳州市哪个好
梅州市是个人多地少山区市,属于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其地方财政收入约13亿元,而广东省转移支付高达30亿元。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工业梅州、生态梅州、开放梅州、文化梅州”发展新战略,市区新开发高科技工业园区面积就达19平方公里。大力弘扬客家文化,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梅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考核认定办法》,实行动态管理,能上能下,每年组织考核,对不达标企业给予取消或“察看一年”处理。同时设立农业龙头企业奖励基金,明确规定创办一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给予5万元、2万元以上的奖励。梅州市已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11个,有水果协会、蔬菜合作社、养猪协会、养鸡协会、花卉协会等,协会以专业户为主体,按照自愿、民主、平等互利的原则,加强农户信息交流,联手开拓市场。同时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市政府多次组织农业部门参加北京、上海、香港等地招商会贸易洽谈会,先后引进多家有自主开发加工能力经济实体签订农副产品购销合同。2003年全市发展订单农业面积20多万亩,形成外扩市场、内建基地、以销定产、以销促产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州市根据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形成独具特色的雁南飞和雁鸣湖两大名牌。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和雁鸣湖旅游度假村成功把现代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堪称典范,二者均为国家级的AAAA级旅游度假区。度假村都建有客家风情大酒店、别墅群、会议中心、健身馆、游泳地,高尔夫球场、集绿色生态、三高农业与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成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近年来,漳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工业立市”,定位发展港口经济,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一批大的生产性项目相继投产,经济得到迅猛发展。规模工业、产业集群发展快,如后石电厂、灿坤电器和万利达集团今年产值预计可达60亿元以上,厦大漳州校区建设也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同时积极发挥对台、农业、港口三大优势,打造两岸经贸合作基地、新兴制造业基地和优质食品工业基地,建成与厦门特区互动、对台合作紧密、对外开放领先的生态工贸港口城市。南平市委、市政府提出“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战略决策,紧紧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战略目标,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在发展特色经济方面可归纳为“一鸡、二奶、双世遗、五南”,形成有明显特色的规模经济。漳州市特色农产品发展势头迅猛,全市水果蔬菜、水产品、笋竹、食用菌、畜牧业、生态茶叶和特色花卉“八大产业”发展出现前所未有好势头,2004年,全市农业出口创汇6.67亿美元�增长23.7%,占全省40.4%。2004年全市新批办以台资为主的农业三资企业72家,总投资1.72亿美元,累计批准农业三资企业1457家,总投资29.97亿美元,实际到资10.7亿美元,是全国重要对台农业合作基地。发展农产品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增加农民收入重要途径。漳州市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培育特色食品工业,大力推进农产品深度加工,全市食品工业年产值超过2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4。2004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252家,工业总产值102.6亿元。以加工制品为主的农产品出口品种130多个,出口量5.38亿美元,占全省43%。充分发挥对台合作优势,启动“国家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和“海峡两岸(漳州)农业合作实验区”建设,在农业生产特别是食品工业发展方面,从台湾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技术、新工艺、管理经验和销售渠道,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漳州市主动对接全省产业布局,着力发展食品、机械、材料、能源4个主导产业和电子、医药、家俱3个重点产业(即4+3),培育发展产业集群。部分产业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涌现一批能带动产业集聚的行业骨干企业如灿坤电器、万利达集团、金龙客车、华阳电业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4+3”产业培育和发展,主要领导多次深入调研,并明确由四位市领导分别挂钩“4+3”产业的培育发展工作。各级政府集中土地、资金、电力等生产要素,向4+3产业和产业集群倾斜,并积极营造良好投资软硬环境。在项目谋划、引进和建设过程中,始终把产业龙头项目、产业链重点项目、能延伸产业链项目等作为工作重点,加强与厦门、泉州、汕头等周边地区产业对接,积极承接台湾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如2004年后石电厂第六台机组并网发电后,全市发电总装机容量约为420万KW,发电能力约占全省43.55%,电力工业已成为全市生产总量最大、效益最好、创税最多行业,后石电厂成为亚洲第一大燃煤火力发电厂。2004年全市实施工业项目1192个,累计完成投资额82.1亿元。大力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近期开工建设万利达产业集群项目区,拟投资6.3亿元,建设优科能源、早发科技、好利多彩印、万利达塑料泡沫包装等多个关联项目,5年内项目区将实现工业产值超200亿元,税收上3亿
很明显漳州比梅州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