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买什么养老保险最划算
养老保险分为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中的一种。而商业养老保险的作用则是锦上添花。有了社保,商业保险建议也还是跟上的好→《有了社保,还要买商业保险吗?》
我们在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时不能盲目选择,应该多注意下以下几个点。
1.现金流合理分配
养老保险的收益,主要来自于长期投资带来的复利效应,消费者如果选择短时间内就能领钱的养老保险,则可能导致真正需要养老时账户资金积累不足。
且消费者应尽量将养老保险的给付期拉长,因为养老保险所覆盖的时间越长,越能体现复利的优势,获得的收益也会越可观。就例如年金保险,这篇文章可以看看《养老年金保险值不值得买?》
2.选择缴费灵活的产品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直风平浪静,很多时候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很可能让自己陷入经济危机的泥潭,很难拿出多余的钱去缴保费。
3.附加保费豁免功能
保费豁免即被保人/投保人如果在保险期间发生意外情况(身故或全残),保险公司可以豁免其保费,且保单依然有效。
保费豁免功能是比较重要的,他可以保障在意外发生时也能正常领取养老金。
4.选择有分红的产品
有分红的养老保险,可以确保被保险人能够长期获得稳定的保险金,且通过分红所获得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保障自己所攒养老金的购买力不发生太大的变化。
趁现在还年轻,及时做好养老的规划,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老年生活自由快活。大家对养老金有疑问的可以>>【预约奶爸-点击免费咨询】
B. 灵活就业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哪个划算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划算,居民养老保险每年缴纳3000元,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每年缴纳7945元,如果年龄还比较年轻的,在经济能力能够承受的情形下,还是建议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更合适。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五大区别如下:
1、针对人群不一样。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只限于城镇户口人群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无论是城镇户口还是农村户口都可以;
2、缴费基数和费率不一样。灵活就业人员:是按照社会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费率为20%,其中8%为个人账户。一般应按月缴纳养老保险费,也可按季、半年、年度合并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时间可累计计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按照一定数额缴费,从100到2000,按年缴费,个人缴费全部属于个人账户;
3、缴费不同,待遇不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不缴费是不能领取的,必须缴费到15年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低,待遇较低。并且政策执行时,满60周岁的们可以不缴费,直接领取养老金,距离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可以补缴低于15年;
4、领取年龄不同。灵活就业养老保险领取年龄:男60周岁,女55周岁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年龄:不论男女,都是60周岁领取;
5、领取养老金的计算计算方法不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计算方式:是按照缴费基数,缴费年限计算的,并且参照当地社会平均工资。城乡居民养老金计算方式:是按照缴费总额加利息加补贴计算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C. 交农村养老保险划算还是交社保划算
您好,首先关于养老金的问题 缴纳职工社保的养老金 是根据缴纳基数 退休当年生活内水平容 缴纳年限以及工龄来计算 很显然是会比教案农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多得多
其次关于缴纳社保 不仅仅只是享受养老金的待遇,还可以享受其他险种待遇 值得关注的是 医疗保险 (住院报销 门诊看病购药) 生育保险(产检 生育医疗报销 生育津贴的领取) 失业保险(失业金的领取)工伤保险(因工产生的医疗报销) 这些都是教案农村养老保险享受不到的优惠福利
最后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D. 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养老保险哪个更实惠
2015年1月1日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将正式合并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合并之后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新政策使参保居民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实惠。
一、增加个人缴费档次。
原新农保与城居保缴费标准设为每年100-1000元10个档次,现在保留原10个缴费档次的基础上新增加了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个档次,共计14个档次,参保人可根据家庭经济条件自主选择,为有更高缴费意愿和缴费能力的居民提供更多的选择。
二、参保人死亡个人帐户余额可依法继承。
新政策规定参保人死亡,个人帐户资金余额可以依法继承,不再剔除政府补贴。法定受益人可在其死亡之日起30日内办理相关手续。
三、建立丧葬补助金制度。
新政策建立了丧葬补助金制度,规定参保人死亡后,给予一次性丧葬补助金,补助标准为基础养老金标准的4个月,即400元,这在原新农保与城居保政策中是没有的。新政策建立这项制度不介体现了人文关怀,还有助于减轻参保居民家庭的丧葬费用负担。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新政策,缩小了城乡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险制度,对社会和谐稳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E. 养老金是否合算
说个亲身经历,很多年前,也有人和你的想法一样,买断不用国家养老。但等他们老了才发现养老金的重要性,每年找单位“上方”……
01
1998年,轰轰烈烈的下岗潮开始了
我妈当时在某林业系统下属的事业单位,当时那个事业单位已经没啥实际的活可干,基本是个多余的机构,上面为了减轻负担,决定把所有人“下岗”
事业单位没有像国企那样直接下岗,而是采取了更缓和一些的办法,变向“下岗”。
具体来说,给了职工两条路
第一条路:买断自谋职业,给2万元补偿,相当于花2万元彻底解雇你。
第二条路:变向下岗,提早退休,只能拿工资的80%,且以后工资增长也只有在职人员的50%,正式退休后并入社保。
当时每月工资不到200块,一次性拿到2万,相当于一次性拿到未来10年的工资,诱惑很大。他们觉得如果拿这些钱去投资或者做生意,赚那点工资还是容易的。基本上和今天不交养老金,自己去投资的想法一样。
我妈的同事老帅当时正当年,刚做生意尝到了甜头,就带头宣传先把钱拿到手才是最安全的,下岗潮愈演愈烈,你现在不拿钱,几年以后政策可能就变了,可能一分钱没有让你下岗。提前拿10年的工资,干点啥生意都能赚这点工资。
说起来现在很多人似乎有点难以置信,当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人也非常没有安全感,机构改革和变向下岗轰轰烈烈,铁饭碗随时可能被直接“下岗”。所以我妈也非常害怕,心想还是先把钱拿到手上为好。
我妈的想法我姥姥坚决反对,甚至专门跑到我家把我妈大骂了一顿。我姥姥说,你们还没老,很多事情不懂,你现在拿了钱肯定也存不下来,去做生意亏赚谁知道。你好歹给自己留条后路,现在即便工资只有不到200块,等你老了挣不到钱,这是一份有保障的养老钱。
我妈被骂了一顿后就选择变向下岗,以老帅为首的一群人都选择2万块买断,有的人拿这笔钱去做生意,有的人存下来日常生活。
没出5年,这些人肠子都悔青了。拿这笔钱做生意的,没几个真正有本事的,基本没挣到啥钱,两三年就把手里的本金消磨完了。把钱存下来日常生活的,也存不住钱,很多人拿到钱都会东买西买,买BP机,买摩托车等,刚开始很风光,五六年后钱就花的差不多了。
再后来,就不止是后悔了,对他们的人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没有了收入,也没啥大本事,挣不到钱,家庭生活日渐拮据,矛盾开始逐渐加深,夫妻经常闹矛盾,甚至大打出手。最后有几个家庭都离婚了,挺惨的。
现在我妈他们这批人基本都退休了,我妈现在养老金3000左右,半年的养老金就接近2万块。还有医保,看病报销比例70%-90%。真应了我姥姥那句话,到老了有个很好的依靠。作为独生子,我也基本不用为父母的养老担忧,给我也减轻了非常大的负担。
那些拿2万块买断去做生意赚大钱的人,没一个人的收益比养老金高。大多数人反而挺惨,老了也没啥医保和养老金,到老了还在到处走街串巷打工赚钱,儿子结婚都拿不出什么钱。
前几年他们联合起来去上访,大闹单位,睡在领导家不走,怪当时单位出买断政策,误导他们买断,要求单位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单位拿出他们当时签的协议,他们说这个没法律效力,闹死闹活让单位兜底。后来还要去北京说理,结果被截回来“教育”了几天,再不敢上访了。
02
后来读了金融硕士,投资多年,我才发现,当年姥姥的决定非常英明。
养老金确实性价比很高,是人老了以后很大的一个依靠。
从收益的角度说:
养老金的收益其实挺高的,从养老金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养老金的增长以社会平均工资为基准,社会平均工资增长过去这些年大约8%左右,养老金的增长也接近8%,最贴近经济增长。
P2P,股票,信托,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余额宝,银行存款,你能数得上号的投资产品,收益率都比养老金低。(除了房产,因为中国房产泡沫是钢做的)
背后的本质是,投资收益是资本的利息,来源于实体经济增长,长期来看投资收益必然低于实体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增长由资本、劳动、技术共同创造,资本只能分一部分收益。如果投资收益长期高于实体经济增长就是资本空转泡沫,迟早崩盘。
养老金相当于经济增长指数,通过投资,做生意,跑赢经济指数的人,绝对只是少数。大多数人最后摔的很惨,收益远远低于养老金。
从风险的角度说:
中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养老金由国家信用承诺发放,养老金基本相当于国债。
金融学里把国债收益当作无风险利率,
信用主体排序为:国家信用>银行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
没有比国家信用风险更低的主体了。
养老金的风险已经是相对最低了。
从资产配置角度讲:
个人资产至少按风险从低到高分为:
保命的钱:追求绝对安全,即便发生金融危机也能保命,一般用来养老、教育等
平时花销的钱:不追求收益,资金灵活,用来平时花销,一般放余额宝
稳定增值的钱:追求风险和收益均衡,保持资产稳定增值,比如银行长期存款,大型信托;
追求收益的钱:向风险要收益,尽可能追逐高收益,比如股票、房产。
凡是有投资经验的人都知道,投资没有绝对安全,风险无处不在,绝对不能拿保命的养老钱去投资。保命的养老金,宁愿不要收益也要绝对安全。
养老金无论从收益、风险还是资产配置角度说都是违背投资原理的高性价比产品。养老金高性价比的根源是国家和公司大量给低收入者补贴的结果,是国家不惜代价搞的一项社会福利。是社会给所有人设的一道安全垫,保证我们年老没有收入,或者万一摔个大跟头,最后有个兜底的东西。
很多人担心未来经济减速和老龄化导致延迟退休、养老金发放减少。未来养老金肯定无法像过去一样高增长,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如果经济不增长了,投资什么能赚钱呢?银行都是负利率,大多数人的投资收益依然没有养老金高。
说到底,社保是经济增长指数,不管是增长还是下跌,只有极少数人能跑赢指数,绝大多数人,老老实实每月定投经济指数,是最稳妥的方法。
最后说句题外话,收益稍高点的投资,风险都较高,难度都很大,能一直赚钱的人不足20%,大多数人都是送财童子,强烈建议普通人不要贸然尝试。如果真想靠投资赚钱,建议按如下步骤逐渐积累财富。
(1)努力工作,让自己的赚钱能力越来越强,这才是真正的摇钱树。
(2)缴纳社保,保证自己有碗白粥喝,有条底裤穿,万一病了也还有个最基本的保障。
(3)补充基本的商业保险,用商保盖住最为可能的极端风险。
(4)优先保证买房、教育、父母养老,把人生最重大的问题保证好。
(5)投资一些低风险理财产品,让自己的资金稳健增值。
(6)投资能力较强后,投资一些有长期价值,收益相对较高的产品,例如股市、房产等,但务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