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已到九月份了中人的养老金能兑现吗
四川省是我国率先完成退休中人养老金核算并兑现的省份,但由于一部分退休中人表示养老金待遇差距过大,从而导致四川中人养老金补发暂停。那么近期有没有最新消息呢?近期会否安排补发中人养老金呢?
据悉,目前四川省已经暂停了按照新办法对中人养老金进进核算,恢复老办法进行核算。政府等相关部门将根据具体情况对中人养老金的计算方式进行调整。从而在保证退休中人利益的同时确保公平。但目前还没有任何官方消息,一切要等政策的相关文件出台才能确定。
『贰』 四川中人养老金已经补发了,差距比并轨前大得多,同级别的迟几年退休每个月就要多几千,这样公平吗
太不公平,特别是对2014年后三个月和2015.12.31号退休这批“中人”,这个群体的退休金即不如同级别14年退休的“老人”,更比不上16年以后退休的“中人”
『叁』 四川退休中人工资差距这么大22年能纠正吗
不能。
比如四川一度启动中人养老金待遇兑现,但是由于差距太大,引发了争议,后来叫停,到现在还在完善之中,可以中人养老金兑现工作的难度。
『肆』 四川省中人退休养老金
退休金发放的标准一般和两个标准关系密切:一个是缴费基数,一个是缴费年限(缴费年限必须在退休前累计缴纳15年方可发放养老金)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基础养老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伍』 职称和中人的工资调整有关系吗中人的退休金要怎样计算
“中人”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在编人员。因为改革以前“中人”是没有缴纳社保的,因此个人账户金额很少,国家为保证中人退休后的待遇水平不会下降,对于“中人”设立10年过渡期, 过渡期内退休的人员,其养老金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
但因为新的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涉及到一些参数迟迟未能下发,因此“中人”领取的养老金是按照14年9月的工资标准和 结合本人职务职级(技术职称)对应的补贴标准 及工作年限等核算出来的。
不过从2018年起, 已经有多个省份对“中人”的退休养老金进行了调整 , 中人的退休金调整方式是很明确的,就是按照新办法计算出养老金,与老办法计算得出的结果对比后核算补发 。其中新办法计发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新办法计发待遇高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按退休年份从14年开始,每增加一年多发放超出部分10%。
而新办法主要是和个人的缴费工资指数、缴费年限等有直接关系,而缴费工资指数中涉及的 视同缴费指数是 和本人退休时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有关系的 。
所以说,不管是旧办法还是新办法,都是和职务职级(技术职称)有关系的,所以职称和中人的工资调整自然也有关系。
中人的养老金调整和计算与职称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
先看看2019年所有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办法中与职称有关系的部分。
凡是2018年12月31日之前退休并且按月领取养老金的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在调整之中。除了定额、倾斜调整之外,就是挂钩调整,而挂钩中有缴费年限及基本养老金两块。
对于基本养老金的调整规定,不同的省份具体的标准不同。安徽:1%;上海:2.2%;河南,1.6%,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2.6%;广东:2.2%;海南:1.7%。不要小看这部分养老金的调整,它应该是养老金调整的大头。基本养老金越高,那么,这一次必然提高的幅度就越高。
基本养老金包括哪些呢?应该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和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四部分。
而这四块养老金都是和在职时教师的职称有关系。我们知道,职称高,则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绩效工资这几部分都会高,从而影响着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也就高,最后就是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也会随之很高。那么,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谁的基数高,养老金提高的肯定多。按照安徽的1%基数6000元就提高60元,基数7000元就提高70元,当然了,比例越高,提高的也就更高。
事业单位的“中人”是2014年10月1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的休人员。这些中人和其他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调整执行的政策是一样的。
至于中人的养老金是如何计算的,我想,大家都知道。他们的养老金包括四部分:基础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及职业年金。由于牵扯视同缴费年限、上年度社平工资、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及缴费指数,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各省的计算方法虽然大同小异,但是,也不是很短时间能够理顺的。所以,很多中人退休时只能领取临时生活费。等计算好了,就会按照标准多退少补的。大家放心好了。
总而言之:
职称影响着中人及所有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楼主你好,职称和中人的工资调整有关系吗?中人的退休金要怎样计算呢?事业单位中人的退休金计算方式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它要采用新办法和老办法相结合的原因来计算。那么如果说你是作为事业单位的中人,那么你的老办法获得的退休金比新办法获得的退休金高,那么我们将采用老办法来计算自己的退休金。
反之,如果新办法的退休金比老办法的退休金高,那么我们就要采用新办法来计算自己的退休金,但是无论采用老办法计算退休金也好,还是采用新办法计算退休金也好,自己如果说不如退休老人所拿到的退休金高,那么就可以获得事业单位中人补偿性养老金的待遇,也就是在这10年当中的过渡性养老金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偿待遇。
所以说对于事业单位的中人,尤其是2014年10月份以后,到2024年9月份之前这部分的退休人员来讲,那么它的计算养老金的过程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它会采用新办法和老办法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有些地区是新办法,有些地区是老办法,所以说这个是比较复杂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职称对于中人的工资调整有关系,只是这种影响比起“老人”已经大大降低了。
先说老人的退休金给付办法。它依据的是退休人员退休时候的工资,然后根据工作年限,分别给予80%(30年以下),85%(30-35年),90%(35-40年以上)的退休金。而如果你在退休前晋升了高级,工资大涨,那么基数就会很高,退休金就会高。
而实行养老统筹后,着重看的是你交的养老金数额,交得越多,领的越多。这样,影响退休金的主要因素就转移到缴费年限(工作年限)上了。
比如,如果一个人比另一个人因为职称影响每月多1000元工资,一年就多12000元,那么多缴费数就是这个12000元;而如果另一个人多工作一年,这多出来的一年工资绝对不止12000元(也许这一年工资是十万),多缴费数远远多于那个职称高而少工作一年的人。
当然,这只是大体上来说的,实际计算公式中也有退休时缴费基数一项(就是退休时工资),但相比较而言,比起老人来说,中人职称的影响确实大大降低了。
在职时有关系,退休后就没什么关系了。从四川已开始实行的中人退休养老金方案来看,养老金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你是哪年退休的,每迟退休一年,养老金就会增加一千左右。如同一学校的两位工人,级别一样,工龄相同,在职时工资也一样。15年退休的那位,调整后的养老金每月只增加了六百,现每月实得养老金为差几元四千;18年退休的那位,调整后的养老金每月增加了三千,现每月实得养老金是六千。相比较,三年时间二人就相差了二千。照此下去,差距会成倍增长,到2024年退休的养老金可达每月一万多,甚至二万。四川是扩大收入差距,这与中央要求的养老金并轨并缩小差距反向而行!
为帮助广大的退休中人理解职称与中人退休金关系以及退休金如何计算,下面从2个方面进行深度分析:
职称与退休金关系
改革前,按老办法计算,职务职级直接影响退休后的退休费、退休生活补贴、职务职级工资(事业编制为岗位薪级工资)等退休待遇,职称越高对应的退休待遇水涨船高。
改革后,职称高低不是直接决定退休待遇高低,而是通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与职业年金制度这2杆秤,衡量退休中人待遇高与低,所以说职称通过间接手段调节退休待遇。
职称对退休金影响主要有2个方面,一方面是缴费基数确定,对于事业编制人员,缴费基数为上一年底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绩效工资之和;对于机关公务员,缴费基数为上一年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作性津贴、生活性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警衔津贴、海关津贴之和。从中可以看出职称越高,职务职级越高,相应缴费基数越高,个人账户积累越多,缴费指数越高。另一方面是视同缴费指数确定,退休中人退休时,根据本人退休时职务职级(职称)与工龄共同确定视同缴费指数,各省使用同一套视同缴费指数表,总之,职务职级(职称)越高,相应视同指数越高。因此职称决定了缴费基数缴费指数以及视同缴费指数,这些参数深远影响养老金参数。
中人退休金计算
中人退休金计算关系到每个退休人员切身利益,需要反复重算和校对,确保中人待遇不低于老办法待遇,体现待遇增长率,慎之又慎。在养老金重算过程中采用新老办法对比,如果新办法计发待遇 老办法待遇 ,按老办法发放;如果新办法计发待遇 老办法待遇,设置过渡期10年,其中新办法待遇标准=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重算后基本养老金=老办法待遇+新老待遇差 10%N(N为过渡期年数)。
举例:一位退休中人,按老办法退休待遇为3900元,按照新办法计算待遇为3800元,则退休当年按老办法待遇3900元计发。如果按照新办法计算待遇为4200元,假设2015年退休,按照政策,新办法高于老办法的部分为300元,按照10%计算,即退休待遇为:3900+300 10%=3930元。假设2016年退休,按照20%计算,则退休待遇为:3900+300 20%=3960元,以此类推,2024年退休,新老办法对比按照100%计算,则退休待遇为4200元。
总之,职务职级(职称)高低不仅影响在职工资,还深远影响退休金高与低,通过新老办法对比,保底限高,确保退休中人养老金稳步过渡到100%。最后建议,有关核算部门,尽快落实中人养老金重算工作,中人们不容易,等5年之久,还有多少个5年可以等,希望按时足额发放中人全额退休金,让中人们安心、舒心。
职称和中人的工资调整有关系吗?中人的退休金要怎样计算?首先要明确的是职称和中人的工资调整是有关系的。因为中人在退休前,如果评上了技术职称,并被用人单位聘任担任相应的技术职务,就可以享受到相应的职称工资。
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调整中,其中有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职务职级工资,职称也是也调整职级待遇重要依据,特别是取得高级技术职称任职资格,并被聘任担任高级技术职务的人员,其职级待遇也是很高的,由于工资和相对应的技术职务挂靠,因此中人的工资等级就会高一些。
中人在办理退休时,由于处于新老退休制度的过渡期,因此在养老金计算时,除了按照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以外,还要增发过渡性养老金。养老金计算总的原则是保低限高。就是养老金如果低于老办法的,按照老办法计发,高于老办法的,高于的部分按照10年的过渡期逐年按比例计发。在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时,不但要参考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还要参考退休前所担任的职务,技术职称等因素。
如果在岗时具有技术职称,按照老办法计算,因为退休前一个月的工资比较高,所以养老金水平也就会高,这和技术职称的关系比较大;如果按照新办法来计算,在岗时有技术职称的,因为本人工资高,缴费基数也比较高,个人账户资金相对也比较高,技术职称起到的是间接提高养老金的作用,在计发基本养老金时,如果新办法低于老办法,按照老办法计发,由于具有技术职称,所以老办法计发的养老金也会增加,如果按照新办法计发高于老办法,高出部分按照10年过渡期逐步补发,这里面也有技术职称的贡献。
综上所述,职称和中人的工资调整关系还是比较大的。在机关单位中人的职务起着比较大的作用;在事业单位,中人的技术职称起着比较大的作用,在计算退休养老金时,特别是过渡性养老金,技术职称也起着增加养老金的重要作用。从总体上来看,中人的技术职称在工资调整、养老金计算中,其关系都是非常紧密的。
机关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之后,退休职工被分为三类即二零一四年九月三十曰前退休的分为老人,用老人老办法即按工龄算退体工资,分85%,9O%,95%,100%计算,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退休的‘分为中人按照限高保低,参照老人及新人的计算方法计算,按十年过度期,等二零二四年才能拿到100%的工资,目前还没有一个计算方案,按临时工资发放,也没有朴发过度期的中人朴发工资,现以等待五年之久,是一个漫长而难熬的等待,还有一类为新人即改革前或改革后参加工作,尚未达到退休年龄,总的来说中人最吃亏,中人的退体工资按职称中级和高级一个档次,技师一个档次,在结合工龄套改工资,希望今年年底能落实中人朴发工资,也好按心安度晚年。
关于事业单位的中人工资问题,我就是15年7月退休的,属于2014年1O月1日以后这个中人范围。当时拿到手的养老金叫预付养老金,是按14年9月3O日之前的在册工资按老事业单位教师退休工资计算法如三十年教龄要拿基本工资的百分之百,但预付工资不拿百分之百,而是要少拿百分之百,即拿基本工资的百分之九十。而基本工资不包括绩效工资,只包括职称工资及薪级工资的总和。我副高七级职称工资930元,薪级工资(工龄工资)大概1千多点。而项合计近二千元。少拿百分之十,即比老人少拿2百元,因为我是15年退的本来还可以加上一年薪级工资近50元,两项合计,我的预付工资比我应拿到的按老工资按老办法计算的老人少拿了近250元。而2O19年给我重新核算了新的正式养老金。而核算后的正式养老金比我拿到手的预付养老金还少1元5角钱。但2019年10月份一次性补发了38800元,如果按平均寿命76岁计算,即补发16年即192个月,每月补发近2百元,而2O20年6月又增发了职业年金近6O元,这两项合计近250元左右。从总体计算我这个中人到现在已补发到位。我与老人比较基本持平,没有吃亏。但每月到工资卡上的钱还是比老人少2百元。因为这两百元是一次性发放到手,只是发钱给我的方式不同,一种是每月发两百发16年,一种是一次性发16年即192X20O元的区别。所以我们拿了钱不要忘政府的情,总说政府少了我们中人的养老金。从我这个中人的精细计算中发现,政府到现在补发到位后,我们中人比老人的养老金已基本平衡。政府并没有少发中人的钱。当然可能各省对中人的养老金计算方法有不同,有的地方可能也没有把中人的养老金补发到位。
在那多一年工零多一千,我71年参加工作,2005年退休,今年调整后整整2800元多可怜。
『陆』 退休中人在不同的年份退休,退休金不同,这是怎么回事
有的网友反映,2015年退休的中人比2018年退休的中人退休金低2000元左右。
理论上,说是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这个情况要从中人的过渡待遇说起。
2014年国家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规定从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是十年的过渡期。
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办法待遇比较,老办法待遇高,按照老办法发放退休金。新办法待遇高,在发放老办法退休的基础上,额外发放一定比例的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部分。具体比例按照一年增加10%计算,2019年是50%。
老办法退休待遇是怎么计算的呢?首先按照本人2014年的工资标准,乘以退休工龄确定的老办法计发比例,加上退休职务职级(技术职称)所对应的退休补贴标准,再加上2015年的增加退休费标准。
以上结果就是老办法退休待遇的计发基数。以后每年要乘以工资增长率,2015年退休使用的工资增长率G2014实际上是零,因为,2015年的退休工资增长已经加到基数里面了。
如果是2019年退休的话,就需要经过五次增长,包含了2015年的增长。上述所说的2015年退休,包含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退休的人员。
2015年退休的人员,实际上就参加2016年,2017年和2018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具体是根据各省市的实施方案进行操作。一般来讲,2019年还将继续进行调整。这三年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均增长幅度大约是是5.5%,4.5%和4%。合计,增长14.4%左右。
老办法退休待遇的三年工资增长率分别是6%,4.5%和3%,2018年退休的人员在计算老办法退休待遇的时候,基本养老金也增长了14.1%。
如果说我们2014年9月的工资标准相差不大的话,理论上老办法基本养老金是差距不大的,只有3‰左右。
不过,2015年退休的工人只是增发10%的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部分,2018年退休要增发40%。
按照山东省2018年一位副高级教师的退休金计算公式,新办法比老办法退休待遇要高出1800元左右,40%就是720多元。2015年退休时,由于 社会 平均工资比较低,相应的差额也就比较少,10%可能只有100元左右。
这样我们的退休金差距可能只有600元,退休越晚的中人,养老金越高。
出现所谓差距2000元的情况,可能就是有人直接把新老办法的待遇差当成了待遇差距,2018年退休只提取40%的。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每一个人的职称不同、工龄不一样、退休当年的 社会 平均工资不一样,新老办法退休计算的方式也不一样。
退休后养老金的计算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主要涉及到三个关键因素, 退休时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基数以及缴费年限。
正常情况下,每个人的 这三个关键因素不可能完全一样 ,养老金的差距也因此有大有小。
而 不同年份退休,主要是影响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平均工资每年都是在增长的,所以迟退休的人员的养老金要比早退休人员更高一些,但是早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通过国家每年对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调整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正常情况下两者的差距并不会很大。
对于“中人”来说,养老金的计算更加繁杂,特别是十年过渡期内,不但要按照老办法计算养老金,还需要用改革后的新办法计算, 然后新办法和老办法计算得出的养老金进行对比,保低限高 。
对于新办法计发待遇高于老办法的, 根据退休年份的不同 ,每年发放的超出部分的比例也有所不同。比如,2015年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对于2015年退休的人员这个10%是固定不会再变动的,不会到2016年就变成20%。只有2016年退休的人员,发放的是超出部分的20%。所以, 在这部分的计发上,不同年份退休的人员也会有一定差距。
但是像四川省的退休“中人”那样,在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差不多的情况下,因为退休年份的不同, 每迟一年退休养老金多出1000多元,这个是非常不正常的 ,也是其他省份没有出现的情况,因此引起了广大早退休“中人”和“老人”的强烈意见。 所以这个政策在2019年1月刚实施没多久也就停止了 ,重新按照老办法的养老金进行预发。
目前来看, 四川省人社厅对于这件事情也是比较重视的 ,毕竟关系到广大“中人”群体的切身利益,从人社厅网站,我们可以看到四川省人社厅 在2月份多次赴其他省份考察学习他们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 ,并且去到各个单位收集“中人”对改革的意见建议。
对于四川的“中人”们,只能期待下一次重新修改后的政策会更加合理,不要让大家又空欢喜一场。
我和我的同学,同样的学历,同样的单位,同样的工作时间,同样的工作地点,这些不可谓不是同条件了不,从开始工作,一直到现在,我们的工资有时候一样,有时候不一样,但是,从来都相差不大。 当同学晋升到中级职称时,我是二级教师,我的工资比他少了200多元;当我是中级九岗时,同学是中级八岗,此时工资相差只有200多元/月;当我们都是八岗时,我们的工资差仅有几十元,那是因为他的上年度绩效工资高一些,缴纳的社保基数高,数额多了一些。 意思是说,一般情况下,同条件的工资收入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是,也不可能相差甚远的。
那么,根据现在影响养老金的原因来看,如果这样的两个人同时退休,我们的养老金不会有很大的差距。即使同学比我晚退休三年,这三年之中,他的个人账户存储额能比我多多少呢?考虑到工资的增长,以比我们现在相同的总工资6225元增加1000元的标准计算,三年后个人账户存储额也不过能增加2万多元,就是再加上1万多元的职业年金,仅此养老金能增加30000÷139=200多元。 过渡性养老金可以提高三个百分点,社平工资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化。综合来看,无论如何也没有2000元的差距。
那么,同条件的相差三年退休,为什么养老金会相差2000元呢?一定有特殊的情况发生。
中人的意思是 2014-2024,因为2014年以前机关事业单位就没有养老统筹这一说,明白吗?你2014年以前参加工作的缴费叫视同缴费,意思是政府财政给你包了,2014年以后按照法定公式扣就是了。问题出来了:社平工资年年涨,2014-2024期间退休的人在2014年以前政府财政包干的缴费怎么计算,如果按2014年以前公布的社平工资,明显吃亏,例如2000年工作的时候有些省会社平才800多块。怎么办呢?给你补啊,怎么补?叫保底限高。总的测算原则是:中人退休要达到养老金替代率的0.8-1。
主要是缴费年限、社平工资和过渡期调节比例不同造成的,应该是正常现象。为什么呢?
一、我国养老保险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缴费年限越长,缴费金额越多,领取的养老金也就越多。
二、2015年退休与2018年退休相比,缴费年限相差3年。在这三年里,2018年退休的综合工资要比2015年退休的增加了不少吧。机关事业单位都是以本人的综合工资标准,然后按社平工资100%的基数来缴养老保险费的,缴费年限每相差1年,养老金的差距应该在200元以上,3年下来至少要相差600元以上; 社平工资每年的增幅都在8%以上,2015年退休时的社平工资与2018年的社平工资至少相差2000元左右。按照社平工资越高,养老金越高的原则,退休时间相差3年,两个人的养老金差距应在1000元左右。
三、在10年过渡期内的退休中人,养老金是按照新、老两种办法来对比计算的,限高保低。对新办法计算多出部分的养老金按照每过渡1年增加10%的调节比例来发放。2015年是过渡期的第1年,只能发增加部分的10%,2018年是过渡期的第4年,可以发增加部分的40%。估计这一块2018年退休的至少要比2015年退休的多拿养老金500元以上。
通过分析和估算可以发现,2015年退休的中人原本和2018年退休的条件就不相同了。由于退休时候相差3年,养老金相差2千多元是很正常的事情。
“中人”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中较为特殊的群体。题主虽说同条件,但这不符合现实情况,条件不可能完全的相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不同一年退休,涉及的参数不同。 如社平工资、养老个账利率等;
2、“中人”的养老金计发实行“保低限高”。 如果新办法计算出来的养老金金额,高于老办法计算出来的金额,超出的部分将按照一定比例发放。
以题主说的15年退休和18年退休为例:
假设俩个人超出部分都是2000元的情况下,15年退休的人超出部分发2000*10%=200元,18年退休的人超出部分发2000*40%=800元,这二者之间的差额就在600元。
所以说, 不同年份退休的,退休金就会不同。
15年退休与18年退休的中人,虽说领到的初始养老金不同,但15年退休的人员随着每年养老金的上涨,也从另一方面拉近与18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距。
一、不同一年退休,涉及的参数不同
我们的养老金高低,可以简单粗暴的归纳为“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但真正涉及到具体的养老金金额时,那可不是简单的公式就可以计算出来。
养老金的计算公式非常复杂,跟参保人员历年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历年的社平工资、退休时上年度的社平工资、个人账户的存储金额、退休年龄所对应的养老金计发月数等等因素都是有关系的。比如:
1、社平工资不同
社平工资年年都在涨,以厦门为例:15年的社平工资是5360元/月、18年的社平工资是6288元/月,这差距就近千元,直接影响到基础养老金金额和过渡性养老金金额的高低。
2、养老个帐利率不同
不同年份退休的,养老个帐利率不一定会相同,个账利率影响个人账户的存储金额,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金额。
二、“中人”的养老金计发实行“保低限高”
“中人”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内的工作人员。
制度改革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很广,也不是一蹴而就,是缓慢的过程,因此,国家对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的“中人”设立了10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退休的人员,其养老金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
那么,什么是“保低限高”呢?
新办法计算出来的养老金金额低于老办法计算出来的养老金金额,则按老办法计算出来的养老金金额发放,使其养老金不降低;
如果新办法计算出来的养老金金额高于老办法计算出来的金额,超出的部分按以下标准发放:
第一年(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
第二年(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20%;
第三年(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30%;
第四年(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40%;
第五年(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50%;
依此类推,到过渡期末年(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0%。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员执行新办法。
机关养老制度改革的出发点是 改革后退休人员待遇水平不降低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 按新办法计算出来的养老金都会高于老办法计算出来的养老金金额。
2015年退休人员(中人)为什么比2016年退休人员(中人)的养老金少近一千,是2014年10月工资大幅调整,2015年退休的以2014年的(增资前)平均工资作基数乘以系数,2016年退休的是以2015年的平均工资(增资后)的平均工资作基数乘以系数,所以低很多。但增资前(2014年10月以前)退休的(老人)当年也大幅度增加了养老金(比如教师中级职称增加500元),可2015年退休的中人按增资前的平均工资作基数算的养老金,又没享受到增资前中级职称退休增加的500元,所以唯有2015年退休的人员没有享受到当年大幅度增资的政策,故而造成不公。以后凡遇大幅度增资的次年退休人员,都有可能出现类式真空年,这是制定研究计算养老金方法的失策。
退休中人在不同的年份退休,退休金(现称养老金)多少不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既合情又合理。
根据退休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人员并轨的改革实施方案,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之后至2024年9月30日前退休的‘’中人‘’,以及2024年10月1日之后退休的‘’新人‘’,在养老金计算上,以个人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包括视同缴纳)的时间和数额为准,计算到月份。
由此看出,个人缴费时间的长短、缴费多少,直接决定了养老金的多少。就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来说,参加工作时间越长养老金就越多,因为包括视同缴费时间。同时,还有其它方面的因素,如职称级别不同、教师教龄不同等,也影响养老金的多少。因为职称、教龄直接与工资待遇挂钩,决定了以往工作期间缴费比例的多少。工作期间缴费越多、缴费指数越高,退休金自然就会多。
新方案很不公平。中人晚一年可多五百多,晚退三年多,可多领二千多。照此方案,晚十年,多领五六千。中人都是视同缴费,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大?砖家们不是在有意制造退休人员的贫富差距吗?哦,愿来这些砖家们都比我们这些中人要晚退休,这新方案全是为他们的利而定的。
所谓砖家专制定不公平不公正,造 社会 不稳定。职称相同就迟退三年,每月多领2000多元退休金,是不是为你们退休多领退休金制定政策哦|
『柒』 四川2019年实施的中人退休养老金金额与2020年落实养老金相比有多少差距
中人退休金补发2020年最新消息,中人退休金开始确定了
二是中人,也就是2014年9月30日之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属于中人。预发养老金就是按照2014年9月份的工资标准核定的。
三是新人,也就是2014年10月1日改革后参加工作并退休的人,完全按照新办法计算养老金。
其中,中人的养老金待遇最为复杂,实行的是新旧办法对比,如果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高于老办法,就是10年过渡期,也就是第一年补发高出养老金的10%,第二年补发20%,一直到2024年。
中人待遇尚未理顺
由于中人的养老金待遇理顺比较复杂,涉及面广,关系重大,而且各种数据需要核实,系统计算后,还需要手工核算一遍,所以需要的时间比较长。
现在已经是过渡期的第6年了,只有江苏、福建等少数地区理顺了中人的养老金,领到了真正的养老金,其他多数地区的中人养老金待遇尚未兑现,领取的是预发养老金。
比如四川一度启动中人养老金待遇兑现,但是由于差距太大,引发了争议,后来叫停,到现在还在完善之中,可以中人养老金兑现工作的难度。
那么,在理顺之后,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另外还有职业年金,每月分两笔发放。
所以,综上所述,不只是2017年后退休的中人领的预发养老金,而是2014年10月1日后退休的中人都是领取的预发养老金,只有理顺之后,那么,才能拿到真正的养老金待遇。
而预发养老金比较少,所以,也希望各地能加快进度,尽快兑现中人的养老金待遇,毕竟很多人都等不起了。
『捌』 四川机关事业单位中人老办法退休金算法
法律分析: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和人社部、财政部的规定,当前,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如下: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四川省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是这么计算的,包括基础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四部分。同时我们国家规定,为了实现新旧老办法的平稳过渡,国家规定了十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旧老办法比较。老办法的退休待遇还是按照2014年的基本工资和当时的补贴确定的。不过老办法的退休待遇是年年增长的。如果是2018年退休,老办法退休待遇在计算的时候也要经过四次增长,增长完毕之后,才是真正的老办法退休待遇,用于计算新旧老办法的待遇差额。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玖』 四川中人退休金计算细则
法律分析:计算方法是,计满15年及以上的职工,基本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发: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增发养老金,不是缴费满15年就可以办退休,必须要符合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条件方能办理退休。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七十四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业务经办、统计、调查获取社会保险工作所需的数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如实提供。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及时为用人单位建立档案,完整、准确地记录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缴费等社会保险数据,妥善保管登记、申报的原始凭证和支付结算的会计凭证。
『拾』 退休人员每年涨工资,退休中人是不是涨的少最后会怎样计算工资
退休中人在退休养老金未兑现之前,当期调整养老金时,其每年增加的养老金大大少于退休老人。例如我本人,2017年退休,2018年和2019年退休养老金调整时,分别增加95元和97元,与同级别的退休老人差距在200元左右。原因在于退休中人在养老金兑现之前调整退休待遇时,是按照预发养老金,既2014年10月之前的两项工资之和的百分比计发,工岑三十五年以上且属独生子女的应该为两项工资之和的百分之九十五。
不过中人的这种情况,应该在退休养老金兑现以后就不存在了。在以后就会与各地养老金调整的方案保持一致,目前的情况属于暂时的。当然中人们普遍关心的是养老金什么时候能够兑现,毕竟六年已经过去了,许多中人已经等不起了。虽然在五月底参加省厅召开的中人待遇座谈会上,有关方面介绍了工作推进步骤和大致时间安排,但到现在还是没有明确的信息。希望有关方面多体谅中人们的难处,尽量加快工作进展,满足中人们毫不过分的要求。
退休人员,不是涨工资,而应该说是上调养老金。中人每年上调养老金就是比老人调得少。举例,我的朋友,一个是13年退休的,一个是16年退休的。13年退休的前年上调了176元左右,昨年上调了160元左右。16年退的,前年上调了90元左右,昨年上调了91元左右。这显然让退休中人心里感觉不合理了。我的朋友说,他俩是同年参加工作,就因别人参加工作时年龄大,先退休,养老金就应该多领吗?自己参加工作时年龄小,又多工作了几年,退休金反而少,而每年上调幅度也低。他说,他怎么也想不通啊!
他们两个人,同年参加工作,I3年退休的,工龄35年,16年退休的,工龄38年。而现在的退休金,13年退休的比16年退休金每月多300元左右。退休中人是因为按14年工资标准领的养老金,而且每年上调养老金差距也大,养老金怎么不会低于先退休的养老金呢?
现在,退休中人心里极不平衡,与他们走在一起,说起养老金,就生气。换位思考,同等工作,同样事业,为什么退休了却待遇不同?我也希望管养老金这一块工作的政府官员,关心体贴老人,让他们快乐而幸福地享受党和国家的温暖,享受人生夕阳生活,尽快解决退休中人养老金的问题,及早让他们领到他们应该领到的正式退休金,无忧无盼,无牵无挂地安度晚年。
楼主你好,退休人员每年增长工资退休中人是不是长的会少一些呢?最后会怎样计算工资?作为事业单位的退休中人,那么很多地区都没有将这个事业单位补偿养老金的部分发放到位,也就是说他的这个养老金待遇是属于预发的部分。也就是相当于自己仅拿到了退休金总额的一大部分,有相当一部分的代遇还没有发放到位,这也是一个事实存在的问题。
当然这里面就会牵扯到养老金增长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因为养老金的增长,他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挂钩调整,挂钩调整将采用你上一年度养老金的标准来乘,以一定的比例,如果说你的养老金标准低,那么实际上会影响到自己挂钩调整的增长待遇所以多多少少确实会影响到自己退休金的增长,但是基本上它的这个增长可能也就影响的是几块钱而已,不到10块钱是这样的一个水平。
因为本身绝大部分的养老金待遇都已经给你发放到位,而仅仅是很小一部分的待遇,而且这一部分待遇实际上,只是通过你养老金的本金乘以相应的增长比例,所以说影响可以说是很小的,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我相信更多的退休老人应该在乎的,不是这点钱,在乎的应该是自己的,这个补偿,养老金的待遇什么时候能够发放到位,这才是更重要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你好,退休人员每年涨工资,退休中人是不是涨的少?最后会怎样计算工资?
作为一个基层负责中人核算的社保人,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我可以明确的回答不会存在比老人涨的少的问题,我接下来会详细回答你:
中人指的是2014年10月以后机关事业退休人员。由于中人退休时是按照2014年9月的标准(2014年9月你的职务职级和工资档次)发的临时待遇(也叫临时生活费)。
你问题中说的每年涨工资应该是退休人员调资吧,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也有很多退休中人问同样的问题。
未进行正式待遇核算的中人,每年调资也是有的,是按临时待遇进行调整的。
以2020年河南省调资为例
1.每人定额增加55元。
2.工龄调整每年1.5元,如果39年1个月工龄就是增加1.5*40=60元。
3.另外再增加2019年12月工资的1%。
4.年满65周岁不满70周岁20元;年满70周岁不满75周岁25元;年满75周岁不满80周岁30元;年满80周岁不满85周岁40元;年满85周岁不满90周岁50元;年满90周岁60元。以档案出生时间为准。
未核算正式待遇的中人是按照临时待遇进行调整的,你会发现,只有上年末工资的1%这个是低了的。
但是,你放心,你的正式待遇核算也会按每年的调资标准进行调整的,正式待遇核算会核算出你退休次月的正式待遇,然后,在此基础上按每年调资标准调整。也就是说你之前少调整的,正式待遇后,会进行补差。
所以不用担心,每年的调整都是一样,唯一就是中人的调整少的部分要等到正式待遇核算后才能补足。
我的回答可能有不足,有不懂的或者错的,请指正,或者私信我,我会进行补充更正。
我觉得退休人员“老人”和“中人”每年涨工资都是一套调整方案,并不存在“老人"涨得多,“中人"涨得少这种情况。
咱们都知道,每年调整养老金都是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来进行的。
在同一个地区,无论是“老人"还是“中人",定额调整都是一样的,可能差就差在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上。
一般来讲,工龄越长,上一年度12月份的基本养老金越高,倾斜调整中或者是高龄人员,那么他(她)增加的养老金就会越多。反之,养老金相对增加的就会少些。
我们这次调整养老金,一位2014年10月1日前退休的“老人”,每月养老金增加了270元。与他退休前级别相同的一位“中人”,于2019年7月1日退休的,每月养老金却增加了273元。我举这个例子想说明什么呢?就是想说明养老金增加多少,并非简单地认为“中人”一定比“老人”少。而关键是要看这几个因素,一是要看缴费年限,二是要看上一年度12月份基本养老金,三是要看是否享受高龄或艰苦边远地区倾斜政策等因素有关。
以上是我对此问题的回答,可能存在不对之处,还敬请指正!
没错,如果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待遇还没兑现,每年养老金确实会涨得少一些,不过以后会进行补差。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退休人员每年涨养老金,退休中人是不是涨的少?最后会怎样计算养老金?
所谓退休中人,指的是2014年9月30号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1号改革之后退休的人。
由于对于退休中人设置了十年过渡期的政策,但是现在多数地区中人养老金待遇上没有真正兑现,所以现在多数省份的退休中人的养老金暂时是按照2014年9月份的标准来计算的。所以他们的养老金会暂时少一些。
而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是以2019年12月份的养老金标准来计算的。所以如果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待遇还没有兑现,就要按照临时性养老金的标准来参与调整。
由于临时预发养老金待遇相对少一些,所以每年养老金涨的金额也会少一些。
不过大可以放心,等到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待遇兑现之后,会重新计算,进行补差的。不会让你少一分钱的,不会让你吃亏。
以河北省2020年养老金调整方案为例。按照河北人社厅近期发布的2020养老金调整通知规定
可以看到,河北已经明确说了,等中人养老金待遇实施兑现之后,会按照新的养老金标准重新计算上涨的金额,然后多退少补。
当然啦,因为现在已经有一些地区兑现了,中人的养老金,包括江苏福建的一些地区。所以对于已经兑现中人养老金待遇的人来说,养老金今年就是正常参与调整,不涉及到以后的多退少补了。
所以总而言之,现在最关键的地方就是退休中人的待遇是否兑现了。
如果没有兑现,还是按照预发养老金来参与调整,养老金确实会涨的少一些。不过以后会按照真正的养老金标准重新计算,给你补上少涨的钱。
而如果退休中人的待遇,现在已经兑现了,那么上涨金额就是正常的了。
更多社保问题,欢迎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转发留言。
既然退休了,不存在退休人员每年涨工资之说。每年是给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增发。
毫无疑问,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增发相比退休"老人”少!
2019年,四川退休"中人“与企退人员养老金增发系数比是百分之1.2。退休"老人"的养老金增发比是百分之2.7
既然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 社会 养老保障制度"并轨"改革,自然调整的增发比与企退人员同一增发系数比。而与同一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老人"的养老金增发比少百分之1.5。
今年的增发方案四川还未公布,其系数比的情况,不详。估计与去年同样。
四川"中人”养老金的最终核算兑现,正在路上!
7月9日,四川省养保机构领导参加,在南充市召开了有关"中人"核发工作小范围座谈调研会。
据悉:先进行全省退休人员养老金统一调整工作。之后,待"中人"核发方案获省政府批准之后,公开公布核算方案,各市组织方案政策的讲解培训,使每个"中人"了解核算的方法,再分批次兑现。
今年内,四川"中人”有望得到属于自己真实的养老金。
至于怎样计算,待新方案公布后方知。
退休人员每年涨工资,退休中人是不是涨的少?这个说法闻所未闻,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政策规定。
大家知道,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16连涨,是面向包括中人在内的所有已退休人员的。而且,在调涨的实施细则中,确有适当倾斜的具体对象,比如高龄老人或者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人员。
但是,却从未发现任何省份有专门针对退休中人,而限制其少调涨基本养老金的规定。而且,这样调涨的明确指向方法,也不合基本养老金调涨的常态惯例与既往的行事规矩。
而从实际操作层面进行考察与验证,也未发现规定退休中人基本养老少调涨的倾向与实例。与这种说辞正好相反的大量客观事实证明,已退体中人作为退休基本养老金享受的较高群体,他们近年来的调涨绝对额,是大过其它退休群体的。
因此,本题主所言的退休中人每年少调涨基本养老金的认知,并不存在。而在挂钩调整的具体方略上,政策规定是要求与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以及他们的基本养老金享受水平相挂钩。缴费年限越长,基本养老金领取水平越高的,其基本养老金的调涨水平,也相对会较多一些。
很显然,从国家到省级层面上看,没有出现过必须针对退休中人调涨基本养老金的专门规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目前企退与机关事业退休人员越拉越大的基本养老金差距着眼,有适当提高企退人员基本养老金的照顾做法。但是,这与专门针对退休中人少调涨基本养老金的说法,不可同日而语。这就是客观的事实存在与基本真相。
确实,退休“中人”在养老金调整中,调整的金额会更低一些。
我国的养老金调整,是按照 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 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 定额调整 是人人平等,每个人调整增加的金额都一样; 适当倾斜 针对的是高龄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人员等特殊群体。
在这两方面的调整上,“中人”和其他退休人员一样,并不会受到影响。
但是在挂钩调整中 ,大部分省份的调整方案中都会有与基础养老金挂钩的一部分。
比如上海市,2020年养老金调整方案挂钩调整中,以本人2019年12月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增加2.3% 。
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之后,因为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涉及的参数迟迟未能确定,导致“中人”领取的都是根据2014年9月工资按照老办法预发的养老金,对于大部分“中人”来说, 预发养老金会比他们真实的养老金更少 ,那么在挂钩调整的时候,增加的金额自然更少。
从2018年开始,各个省份已经陆陆续续对于“中人”的养老金进行核算补发,在核算补发的过程中,肯定是会考虑到这方面影响的。
正常的做法应该是 先核算清楚“中人”退休时的养老金 ,再按照之后各个年度的养老金调整方案,计算出每个年份的养老金,对于每个年份的养老金差额进行补发。
所以,“中人”虽然在之前的养老金调整中涨的金额会更少,但是在核算补发后,最终并不会吃亏的!
反正退休中人在吃亏。我比同事工资高,他们都是退休老人,我是15年退休的,调整工资时就没有他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