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小城镇社保人员2019年养老金加多少
关于离退休人员平均月养老金的问题。
1、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
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设区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120;
社保统筹前参加工作的(“中人”)再加上过渡性养老金,社保统筹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影响过渡性养老金的具体金额。
2、影响养老金待遇水平的因素:
1)地区差异,实际上就是各统筹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当地(参保人员退休时)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高低直接影响基础养老金的数额。
2)个体差异,因为每个人在参保缴费期间历年的缴费基数高低不同,缴费年限长短不同,“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因视同缴费年限长短而高低不同,这些都使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也有多少的区别。从而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
所以,上面这些数据都不明确的话,具体到某一个人退休时能拿多少养老金是无法准确计算的。
3、全国月平均养老金: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2004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
“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63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47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2250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4103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604万人和243万人。......全年基金总支出3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975亿元。”
按上面的口径计算(总支出/总人数),2004年全国离退休人员平均月养老金在710元左右。这还是大口径数据,因为总支出包含退休人员死亡后支付的丧葬费和抚恤费。
4、上海市月平均养老金
由于《2004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不足以推算出月平均养老金。费了不少时间,找到一个侧面的材料。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网上有一篇《齐抓共管建设和谐社区——赴上海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调研报告》,其中提到:“上海市现有退休人员265万人,其中异地居住15万人,96.7%已实现社会化管理。平均养老金936元(含机关、事业单位)。......”
5、上海市嘉定区月平均养老金
县区一级有关数据无从查找,平均月养老金等数据只有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才清楚。不过根据上海市月养老金“托底”的政策,反正至少都有750元/月。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⑵ 上海市2019年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退休金是怎么算的请问上海社保局
上海市2016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通知
一、调整时间和对象
自2016年1月1日起,对本市2015年底前已办理退休手续的约415.8万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增加基本养老金,其中:企业约365.8万人,机关事业单位约50万人。
二、调整水平
根据国家关于总体调整水平按6.5%左右确定的原则,本市2016年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水平拟按照人均每月约251元确定,增幅约6.9%,其中:企业人均约240元,增幅7.2%;机关事业单位人均约347元。增幅6.2%。
三、调整养老金的具体办法
2016年调整养老金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
(一)定额调整
每人每月统一增加80元。
(二)挂钩调整
1、企业退休人员。一是与本人缴费年限(含连续工龄)挂钩,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加2.5元;二是与本人养老金挂钩,按本人2015年12月基本养老金的2.5%增加。社保频道
2、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分别与机关、事业单位各职务(职级)平均养老金挂钩,按本人退休时职务(职级)对应的2015年12月同职务(职级)人员平均养老金的4.5%增加。
(三)倾斜调整
1、高龄人员。一是对2015年女年满60周岁、男年满65周岁至69周岁,以及70--74周岁,75--79周岁,80周岁及以上退休人员统一增加20元;二是按照到龄进档补差的原则,对企业2015年内到龄人员,补贴养老金累计低于80元、100元、120元、140元的,按统一标准补差增加养老金。
2、特殊群体。一是对企业2015年当年退休和年满70周岁的高级专家和高级技师、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局级干部“专加”养老金,其中:2015年当年退休的正高和局级干部每人每月1500元、副高每人每月900元、高级技师和市级以上劳动模范每人每月600元;2015年当年内年满70周岁的正高和局级干部每人每月500元、副高每人每月300元、高级技师和市级以上劳动模范每人每月200元。二是对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老工人、两航起义人员和原国民党招商局驾船起义船员每人每月“专加”养老金200元。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⑶ 2019年上海退休已缴满15年社保可领取多少退休工资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关于离退休人员平均月养老金的问题。
1、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
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设区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120;
社保统筹前参加工作的(“中人”)再加上过渡性养老金,社保统筹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影响过渡性养老金的具体金额。
2、影响养老金待遇水平的因素:
1)地区差异,实际上就是各统筹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当地(参保人员退休时)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高低直接影响基础养老金的数额。
2)个体差异,因为每个人在参保缴费期间历年的缴费基数高低不同,缴费年限长短不同,“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因视同缴费年限长短而高低不同,这些都使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也有多少的区别。从而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
所以,上面这些数据都不明确的话,具体到某一个人退休时能拿多少养老金是无法准确计算的。
3、全国月平均养老金: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2004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
“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63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47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2250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4103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604万人和243万人。......全年基金总支出3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975亿元。”
按上面的口径计算(总支出/总人数),2004年全国离退休人员平均月养老金在710元左右。这还是大口径数据,因为总支出包含退休人员死亡后支付的丧葬费和抚恤费。
4、上海市月平均养老金
由于《2004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不足以推算出月平均养老金。费了不少时间,找到一个侧面的材料。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网上有一篇《齐抓共管建设和谐社区——赴上海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调研报告》,其中提到:“上海市现有退休人员265万人,其中异地居住15万人,96.7%已实现社会化管理。平均养老金936元(含机关、事业单位)。......”
5、上海市嘉定区月平均养老金
县区一级有关数据无从查找,平均月养老金等数据只有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才清楚。不过根据上海市月养老金“托底”的政策,反正至少都有750元/月。
⑷ 上海市养老金最新计算公式
养老金计算公式: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回。
其中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答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 * 缴费年限*1 %。
(4)上海2019退休养老金核算表扩展阅读:
按照规定,职工符合领取养老保险条件之后,其养老金计算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法是按照其个人账户全部的储存额,包括本息,除以一个系数,如果是男性除以139、女性除以170,计算出其每个月应该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标准。
另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大体上是按照本人缴费工资基数和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基数的相互关系确定最终领取待遇的基数,然后缴费满15年,就领这个基数的15%,在此基础上如果多缴费一年就再多领一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缴费20年就领20%,缴费30年就领30%。
⑸ 上海平均退休金一览表
法律分析:上海平均退休工资等于工龄乘以去年社平工资除以100。
上海退休金计算方式:基本养老金等于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加过渡性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是指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给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
缴费每满1年发给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个人账户储存余额除以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加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除以2乘以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未建立个人账户的累计缴费年限乘以1.3%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⑹ 上海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
上海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如下:
1、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20%;
2、企业在职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20%;
3、新人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按本人退休时上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按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计发。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
中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两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同:
1、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
2、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
3、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高于企业退休人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⑺ 上海退休养老金核定表
法律分析:计算参保人员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时,应当包括其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工资指数。参保人员2010年底前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的月缴费工资指数,统一按照1计算;从2011年1月1日起,参保人员月缴费工资指数统一按照实际计算。其中,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为过渡期。参保人员2011年月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低于1的,当年月缴费工资指数按照1计算;2012年月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低于0.85的,当年月缴费工资指数按照0.85计算;2013年月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低于0.75的,当年月缴费工资指数按照0.75计算。
法律依据:《关于本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一、按照本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参保人员基本养老金时,其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参保人员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相加后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加发1%。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按照参保人员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确定。
⑻ 上海市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抄府《关于调袭整本市城镇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通知》(沪府发[2007]27号)、《关于本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沪府发〔2015〕73号)的规定,上海市城镇职工退休基本养老保险金计算办法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1%×缴费年限);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份;
3、过渡性养老金=“虚账实记”的金额及其利息÷120。
⑼ 请问,上海2019年社平工资已出炉;,那么2020年10月份国企员工退休,养老金如何计
上海市养老金分为92年以前和93年以后的,具体如下:一、1992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虚账实记”记账年限)累计满15年,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以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满整年后的剩余月数,每个月按照0.083%计发。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剩余缴费月数×0.083%)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不含“虚账实记”的金额及其利息)除以国发(2005)38号规定的计发月数。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由以下两部分相加而成:(1)按照本人1992年底以前视同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2%。(2)按照本人办理基本养老金申领手续时1993年到1997年5年内个人账户储存额对应的“虚账实记”总额除以120。二、1993年1月1日起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以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满整年后的剩余月数,每个月按照0.083%计发。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剩余缴费月数×0.083%)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不含“虚账实记”的金额及其利息)除以国发(2005)38号规定的计发月数。平均月缴费基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参保人员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时,应当包括其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工资指数。其中,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工资指数统一按照1.0计算;1993年至2010年的缴费工资指数低于1.0的,按照1.0计算;2011年至2013年的缴费资指数分别按照不低于1.0、0.85、0.75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