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客家山歌剧资料
梅县地区是客家人聚居之地,素有“山歌之乡”的美称。客家山歌自古风行。历史上这里“渔人与樵子,唱彻百蛮天”;至近代“男女隔岭唱和,兴往情来,余音袅娜,犹存歌仙之遗风”。(黄遵宪《人境庐诗草》题记)从1949年至1953年,兴梅地区一些演出团体,用客家话演出了一批具有山歌特色的小歌剧和小演唱;后来有一些小戏套用原腔山歌填词或以山歌为素材编曲演出,群众觉得亲切易懂,称之为客家戏、山歌剧。 80年代梅县地区山歌剧团和其他山歌剧团,在艺术实践中逐步创造和形成山歌剧的艺术特色。较有影响的剧目有《长泉情》、《月是故乡明》、《情海漩涡》、《相思豆》、《漂流的新娘花》等。剧本唱词有客家山歌味,基本是7字1句,4句1首,间有迭板山歌加衬字;多属借物比喻、语义双关的唱句,以比、兴的手法抒情。唱腔音乐以客家地区的山歌、说唱音乐、杂腔小调和宗教音乐为基础而形成发展,唱腔结构在山歌联缀的同时采用板式变化。表演方面除借鉴民间歌舞、戏曲、歌剧的表现技巧和表演方法之外,还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形体动作,以表现现代生活见长。 客家山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客家山歌丰富多彩,它的曲调抒情奔放、细腻缠绵、风格独特,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客家山歌在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美后,建国以后,山歌大力为政治服务,配合宣传政策,形式上从原来的自唱、对唱、合唱的基础上发展为山歌剧,成为地方新的地方剧种【1】。另外,随着我国影视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客家山歌经过加工、制作成客家山歌剧,这些山歌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就客家山歌剧艺术特点来谈谈客家山歌剧现实意义。 关键词:山歌 山歌剧 艺术特点 现实意义 正文:一、客家山歌剧的艺术特点客家山歌剧作为一种主要用客家山歌的演唱而构成的剧种,它本身就有山歌所具有的艺术特点,如:感情浓烈、想象丰富【2】、形象鲜明、意境清新、抒情叙事、浑然一体、感物即事、自然流畅等等。客家山歌有较强的艺术想象力;题材广泛,意境含蓄,善用比兴手法,尤以双关见长,语言生动通俗,通过押韵使人唱起来朗朗上口。请客家山歌看“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以山上藤树相缠,死不分离的具体形象,比喻一对恋人对爱情忠贞不渝、生死相恋的高尚情怀和坚强意志。歌中不仅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形象画面,而且寓情于景、借景传情,形成了情景交融、清新优美的意境。再看“新做大屋四四方,做了上堂做下堂;做了三间又三套,问妹爱廊唔爱廊(郎)。”山歌借客家人的住房的结构试探恋人的意思,寓意含蓄、贴切生动。听者仿佛看到一个憨厚的小伙子急于知道姑娘心意,便以物喻情,借“廊”与“郎”偕音双关的手法,巧妙委婉地试探他心爱的姑娘。正是这些客家山歌的艺术特点,融入客家山歌剧后就使得山歌剧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使剧情显得生动而富的感染力。客家山歌剧,顾名词义,是以唱山歌为主要形式把剧本,即故事情节串联起来,使之成为完整的类似于民间故事的歌剧。民间故事最引人的地方,首先肯定是它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3】。客家山歌剧多是反映农村农民的生活,朴素无华。按我们的情感爱好,山歌剧里的故事反映的多是喜剧故事,因为我们总不忍心看到勤劳善良的客家人最后生活不美满,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也总希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也是一直影响着我国其他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的思想。如客家山歌剧《十八娇娇三岁郎》,它反映了受封建社会思想的影响,一个十八岁的穷苦人家的女孩子被迫与恋人分开,嫁给了一个才三岁的孩子,嫁后自久公公婆婆相继去世,当真是如她的说的“未做新娘先做娘”。她十多年来受尽邻居的欺辱,含辛茹苦终于把“丈夫”带大,故事的最后,她有恋人对她的感情并没有改变,十多年后从外地回来并和她结合了,至于她的“前夫”,便认做为干儿子。这部山歌剧里所展现的曲折的故事情节及主人公的遭遇深深地吸引了人们,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客家山歌剧受客家方言的影响,它不可能被广泛的流传,这就导致了它的观众有一定的局限性。它的观众多是农民,所以客家山歌剧故事情节必需是通俗易懂,贴近农民的生活。如《花心丈夫》就是这样一部客家山歌剧,它讲述的是一个太夫发了财后就抛弃以前的妻子,想跟年轻漂亮的秘书结婚,天有不测风云,当他破产后秘书把他最后的财产——汽车也带走了,丈夫的下场当然是人财两空。另外,山歌剧中的语言也都多是通过说唱来表达的,也就是“唱故事”。所谓唱故事,是指这一类作品的故事情节主要采用韵文形式表现出来的【4】。这样也就增强了歌剧的音乐感。如《歌仙刘三妹传奇》就是这样一部山歌剧。 二、客家山歌剧的现实意义以上说到客家山歌剧的艺术特点。它以山歌和小调反映生活矛盾,塑造人物形象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5】。这样的艺术特点使得客家山歌剧有怎么的现实意义呢?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大的思想角度来看,跟其他文学样式一样,客家山歌剧也大力地为政治报务,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中国人民经过苦难的岁月,当革命取得胜利时,自然而然地就有了一些革命赞歌。中国的民主革命在粤东地区开展起来时,大批的农民投身革命洪流,他们拿来起了最方便、也是电得心应手的工具——山歌,在乡村里唱,在战地上唱,用山歌唤起民众、鼓起士气、瓦解敌军【6】。如梅州市丰顺县文化馆馆长刘天一根据山歌小演唱《懒汉可耻,劳动光荣》,改编为客家山歌剧《土改以后大生产》。这部山歌剧就是这样反映革命题材的作品,它反映了土改后大生产的一些情况,宣传了党的政策,并得到了人民的好评。第二,客家山歌剧有着强烈火的教育意义。如客家山歌《好心臼》(普通话为《好媳妇》),它讲述的是一个农村妇女因为年轻时虐待婆婆,婆婆因受不了这样的虐待而离家出走,后来眼睛瞎了被一个好心的女孩子(正好是那个妇女未过门的媳妇)收留。当媳妇过门时却提出了当年那个妇妇对待婆婆时苛刻的条件,“好媳妇”用这样方法来使那个妇女明白自己以前的错误,最后一家团聚。在农村,婆媳关系一直都是较难处理的关系,这部客家山歌剧就教育人们要懂得孝顺长辈。上面说到的《花心丈夫》也教育人们要专一,别发了财就忘了家人,是对俗话——“男人有钱就变坏”的最好的“反面教材”。第三,客家山歌剧还反映了旧社会男尊女卑和变态的婚姻观念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号召妇女起来反抗这些不平等的地位。如上面说到的客家山歌剧《十八娇娇三岁郎》,它反映了旧社会收养“童养媳”的陋习,也表现出客家儿女勤劳善良,坚韧的性格特点,批判了封建思想。在山歌剧中,以受虐待的乡村小媳妇为线索牵涉到封建家族里可能存在的不同角色关系,是一幅封建家族内部社会关系的缩影【7】。像这样的文学作品也有很多,只是各自用来批判封建思想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当我们看观看山歌剧和看其他文学作品时,都能感受到封建思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也能都不由自主地就对封建思想进行排斥与批判。第四,除了上面说到的教育意义和批判旧思想的意义,我们还应看到它的娱乐性。客家山歌剧作为一种歌剧,它的本质属性还应该是娱乐性,它在人们忙碌的生活中起到了舒缓人人们的生活节奏,陶冶人们情趣的作用。除了看电影外,还可以看山歌剧或在公园里听山歌,可以受到客家山歌的熏陶【8】。人们在观看客家山歌剧的过程中,既受到了教育,又得到了美的享受,何乐而不为?第五,客家山歌剧的发展,也传承了客家文化的发展,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梅州著名的诗人黄遵宪对山歌作过这样的主价:“十五国风妙绝古,正如妇人女子矢口而成,使学士大夫操笔为之,反不能尔,以人籁易为,天籁难学也。”既然客家山歌就有这么高的文化价值,可见,当我们发展山歌剧时,山歌、民间的口头文学也得到了发展,这将会是我们的一笔财富。 总结:客家人勤劳善良,客家山歌优美动听,它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也是客家人民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作为劳动人民一种口头文学,创作素材是以劳动人民生活为基础的。本来山歌的内容丰富多彩,语言表达质朴,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优美,极具浓郁的地方特色,深为客家人民所喜爱。在客家山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客家山歌剧,也有着它的独特魅力,在现实生活中,它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贰』 梅州客家山歌的代表作品
抒情山歌中,还有许多是咏叹各种苦情、各种离情以及悔叹、愤世、颂世等道情山歌,如:《神昏气散去逻田》、《撑船真系苦啾啾》、《手拿担干心就惊》、《做人婢女真苦情》、《做人媳妇真艰难》、《等得郎大妹老哩》、《守寡妹子难过日》、《劝郎奠过番》、《十送郎》、《十望夫》、《久久唔敢乱探花》、《发誓唔入赌博场》、《食到鸦片被人恼》、《孝顺爷娘靠生前》、《点火来烧百中经》、《钱财了撇正知差》、《禁烟局里有烟卖》、《衙门八字开》、《样般天下唔公平》等。叙述爱情故事的《亲歌得病妹着惊》、《春风吹开并蒂莲》,歌颂英雄模范人物的《万古流香》、《军长买鸡》、《高山飞出金凤凰》,本地民间故事改编的《廖昆玉》、《才子宋湘》、《鸳鸯鸟》、《李文固亲嘴》等。
叙事山歌
叙事山歌有情节、人物、故事,一般篇幅较长,有的是传本。叙事山歌题材广泛,有反映历史事件的《长毛歌》,叙述爱情故事的《亲歌得病妹着惊》、《春风吹开并蒂莲》,歌颂英雄模范人物的《万古流香》、《军长买鸡》、《高山飞出金凤凰》,本地民间故事改编的《廖昆玉》、《才子宋湘》、《鸳鸯鸟》、《李文固亲嘴》等。
习俗山歌
梅州客家山歌中,有以当地风俗、习惯、地理、物产为题材的各种习俗山歌:劳动歌、请神歌、择畜歌、时令歌、节景歌、嫁娶歌、祝贺歌、丧葬歌、祭典歌、酒宴歌、水路歌、地名歌、耕牛歌、名产歌、食物歌、中药名歌等。
尾驳尾
“尾驳尾”是梅州客家山歌的一种独特形式。一般以上一首的尾句,作下一首的首句,既接意又接韵。也可以变化,首句或只接唱三个字作为一句,或接意变韵,或接韵变意,由歌手灵活掌握。“尾驳尾”必是多首山歌,为对歌时普遍采用。如:
男:约涯唱歌侄就来,放开喉咙打呵嗨,等涯小生先带板,阿妹旦角好登台。
女:阿妹旦角好登台,无奈妹子无口才,昨晡食哩油炒饭,声麻声失唱唔来。
男:唱唔来,端凳上棚唔使梯,你个头弦唔起板,叫涯笛子样般吹?
女:叫你笛子样般吹,茶油煮菜肥唔来。你个山歌松口出,涯个山歌肚里来。
男:你个山歌肚里装,绸衫唔着沤笼箱,老酒唔食沤成醋,山歌唔唱会走腔。
女:你唔走腔侄也知,涯今就来请教你,神机妙算诸葛亮,江山样般输撇哩?
逞歌
“逞歌”的特点在于“逞”,在于炫耀、卖弄。“逞歌”在两人或多人之间进行通过“逞”,抬高自己,压倒对方,为擂台斗歌和舞台表演经常采用。如:
你莫自称山歌王,涯个山歌比你强,三斤姜麻泡碗水,未曾尝到伢辣汤。
你话你个山歌靓,涯今看你无么成,你就好比麻竹簕筋,样般斗得钹刀赢?
钹刀咁利涯唔愁,涯系江心大石头,见过几多漂江水,撞过几多新船头。
你唔愁来涯唔愁,笠嫲穿顶涯出头,铁船专斗大风浪,钢刀专斩硬骨头。
六、虚玄歌
“虚玄歌”又叫“调虚玄”。一般以五句为一首,可自唱,也可对唱,多采用“尾驳尾”形式。它与其他山歌不同之处在于“虚玄”:歌词内容是虚构的、不可能发生的、虚无玄渺的荒唐事,是一种充满趣味性的娱乐歌,原本是木偶剧中丑角的唱腔,后发展为一种山歌演唱形式。如:
涯个虚玄过新鲜,肚大到今成十年,昨晡养个昂呀仔,今朝走去买黄烟,晓同老板讲价钱。
你个虚玄唔算玄,更加虚玄一文钱,上圩买条乳猪仔,今朝畜到牛牯般,又畀鹞婆叼上天。
涯个虚言真虚玄,昨哺涯眠在半天,扯过白云准被盖,又软又烧极自然,真正赢过湖丝棉。
涯个虚玄过虚玄,涯上月宫去耕田,嫦娥跳舞来迎接,吴刚端茶又敬烟,喊涯共佢结同年。
猜问山歌
“猜问山歌”又名“猜调”,是一种专门猜谜的游戏歌,在两人或两组人之间进行,一方问,一方答,由木偶剧丑角唱腔发展而来。有的一首一猜,有的一首两猜、四猜。如:
乜个生来背虾虾?乜个生来一大车?乜个生来皮伸骨溜皱?乜个生来皮皱骨伸车?
芎蕉生来背虾虾,葡萄生来一大车,桃子生来皮伸骨溜皱,荔枝生来皮皱骨伸车。
乜个东西像条街?街上行人闹猜猜,落雨时节有点水,天旱时节水浸街。
水车长长像条街,龙骨转动闹猜猜,落雨晤用有点水,天旱时节水浸街。
拆字山歌
“拆字山歌”是以拆唱汉字为内容的山歌,以拆得“切字切意”为佳。符合所拆字的字体结构又形象生动为“切字”;符合所拆字的字义、内容又好为“切意”。拆字方法有组装法、加笔法、象形法、猜问法(字谜)等多种;有一首一拆,一句一拆,二句一拆。拆字山歌可现场取字,即拆即唱,打情打景,出口成歌,原多为乞丐、僧尼、艺人所用。现在,擂台斗歌、舞台表演、即席唱酬中也常见。如:
和字写来口加禾,讲唱山歌要人和,家和就能万事兴,国和就多盛世歌。
一字写来一条龙,单人独马赵子龙,二字写来隔条河,一文一武在朝中。
乜字写来两人力大打穿天?乜字写来一女来耕半丘田?乜字写来我王头上加两点?乜字写来千里连土土连天?四个字眼拆断圈。
夫字写来两人力大打穿天,妻字写来一女来耕半丘田,羲字写来我王头上加两点,重字写来千里连土土连天,夫妻义重好团圆。
叠字山歌
“叠字山歌”是以叠字为主要修词手法,反复重叠一字一词,句句有叠,一句几叠,贯穿全篇。也有叠句的,类似戏曲的叠板唱段,结构仍是四句七字体。如:
老衫老被沤老屋,老箱老柜放老谷,老茶老酒叙老情,老夫老妻享老福。
新打镰刀紧磨紧利紧擦紧发光,
老妹紧大紧会劳动生产会写会算会弹会唱样样工作都在行,
老妹千祈唔好嫁畀十字街头游游亍亍好食懒做花花假假骗骗哒哒郎当古,
老妹干祈要嫁深山壁背角里烧灰打炭战天斗地勤勤俭俭会划会算老老实实乌乌赤赤背囊上晒起松光节水涿下去都会弹走个劳动郎!
拉翻歌
“拉翻歌”又叫“挪翻歌”,是故意把事情弄颠倒、故意讲反话的颠倒歌。如:
拉翻歌来拉翻歌,拉翻兜凳拉翻坐,赶鸭上山吃树叶,赶羊下水觅田螺。
今个年头确系奇,柭子树上打黄梨,草蜢来同鸡打斗,老鼠敢梆猫公须。
涯今唱条拉翻歌,石磨把风吹落河,古井肚里下鸟薮,竹头尾上钓罢哥。
今个年头古怪多,哑子出来唱山歌,瞎子看到唔转眼,聋子听到笑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