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重阳节属于什么节

重阳节属于什么节

发布时间:2023-07-09 05:38:53

重阳节是什么节

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在《易经》里面“六”是阴数,“九”是阳数,重阳节在农历的九月初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古人觉得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九九重阳节又叫什么节

九九重阳节又叫:重九节、晒秋节、踏秋节、菊花节、茱萸节、老人节、登高节、敬老节、女儿节等多种说法。

目前官方认证的是老人节,从2013年开始,重阳节就成为了国家法定的老人节,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九九重阳节吃什么

1、饮菊花酒

古代的菊花酒十分讲究,人们会在头一年重阳节时为第二年重阳节酿制。

在农历的九月初九,人们采下刚开的甘菊和新鲜竹叶,掺在酿酒用的糯米里,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来年九月九日饮用。

人们认为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

2、羊肉面

重阳节吃羊肉面主要是讨一个好兆头,“羊”与“阳”谐音,应了重阳之典。

重阳节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

3、重阳糕

重阳节有登高的传统,登高以避灾,取的是“糕”与“高”谐音,所以重阳节吃重阳糕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

重阳吃重阳糕始于西汉,当时称为“蓬饵”,亦即黍糕。到宋代,重阳节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一直流传至今。

九九重阳节的诗词

1、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2、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3、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4、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Ⅱ 重阳节是个什么节日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其日期在九月九,又叫重九节、晒秋节、踏秋。和除夕、清明节、中元节合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来源

源自《易经》中九之阳数相重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双九代表着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古人都十分看重这一天,并且都会在这一天举办隆重的宴会。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的是天之高为“九重”。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曰之“重阳”。所以九月九日为重阳日。

丰收祭天

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在当时已有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重阳节
古代祭祀火星仪式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祭祀的是家居的火神。虽然现今早已没有祭火的习俗,但人们对于九月因阴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觉。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各朝代沿用至今。

重阳节传说

辟邪

东汉末年,瘟魔肆虐,所到之处,百姓就会病倒,因此百姓饱受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丧了命,于是他辞别父母,决定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于是在东方一座仙山上找到了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仙人被恒景不辞劳苦、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动,决定收恒景为徒,并给恒景一把降妖宝剑,于是恒景废寝忘食、日夜苦练,终究练出一身的非凡武艺。

在一年的九月九日前夕,仙长给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诀,让恒景回乡除魔。回到家乡的恒景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瘟魔到来后,脸色突变,瑟瑟发抖,不敢前行。于是恒景趁机将瘟魔刺死,瘟疫消失了,于是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的流传了下来。

求寿

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逐出皇宫,并嫁给了扶风人段儒。说她曾在皇宫时,每月九月九日配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

关于重阳节的习俗,大概是因为重阳节不似元宵的热闹,也不似中秋节的团圆之意,到今天已经少有人关注了。但重阳节的习俗我们不应该忘记。

重阳节习俗

赏菊

采菊的习俗最晚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了,到了三国时期重阳节的文献开始集中涌现。

魏文帝曹丕的《与钟繇书》中写道:“至于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食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还送给钟繇一束表现情谊的菊花。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赏菊还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和寓意在其中。

(1)菊花花期正好是深秋时节,是全年中最佳的赏菊时期,并且古人常用“梅、兰、竹、菊”来寓意圣人高尚的品德。

(2)菊花象征着正直,中国古代认为黄色是中华民族最高贵的颜色,认定黄色祭祀正色,所以菊花象征着做人正直、不偏斜。此外菊花还有着吉祥、长寿的寓意。

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大概是南北朝时期才出现的,南朝吴均《续齐谐记》中记载:“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以代矣。’”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重阳节
在重阳节登高是具有很多寓意的。

(1)远古时期,人们对山岳很是崇拜,认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九月九日这天是“阳极必变”的,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

(2)重阳节登高还有辟邪气之说,古人认为重九之时,清气上升而浊气下降,天地二气相交,不正之气弥漫大地,为避免接触不正之气,需要登高以避重九之邪气。

插茱萸

《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避除恶气而御初寒。”

重阳节的时候天气就已经比较凉了,古人认为在重阳节时,身上佩戴或者插上一些茱萸,具有辟邪,驱虫、消毒等功效,茱萸,是中草药的一种,有驱虫,消毒的功效,佩戴茱萸更多的是应节和传承传统文化。

吃重阳糕

重阳糕,也叫花糕、菊糕、五色糕。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糕点。重阳糕讲究的是要做成九层宝塔形状,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在重阳节这天,以片糕搭在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重阳节
放纸鸢

《漳州府志》记载:“九月登高,童子作纸鸢放于野,方言谓之,放公叉”。古人认为重阳放纸鸢是“放吉祥”、“放福气”,所以重阳节放的纸鸢飞得越高,寓意越好,在放纸鸢的过程中不能将纸鸢的丝线弄断,人们认为丝线断了,“吉祥”、“福气”也会随之飘向远方。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重阳节
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中国南方地区还存在此现象,在重阳节这天,人们将农作物晾晒,寓意丰收。

重阳节,是我们不能忘却和丢弃的传统节日。

Ⅲ 重阳节又叫什么节

重阳节又叫祭祖节、登高节、敬老节。

1、祭祖节

重阳节与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祭祖是主要节日做节的一大主题。中国古代属于农耕社会,农业文明,是极其重视祖先经验的一种文明形态。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有着逢年过节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根本。

2、登高节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3、敬老节

近代,九月初九被赋予了敬老节的新含义。因“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九,是久长久远的谐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阳,含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在里面。在民俗观念中,又因“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且“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赋予有天长地久、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重阳节习俗

1、重阳习俗之赏菊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九月初九的冲重阳节,当然少不了赏菊的习俗。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古时重阳节,各地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2、重阳习俗之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汉代已见,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3、重阳习俗之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是逢凶之日,佩带茱萸可以辟邪求吉。因此,茱萸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重阳节

Ⅳ 重阳节是什么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内风俗,所容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重阳节与除、清、孟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Ⅳ 重阳节是什么节日

重阳节是中国的民俗。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重敏槐阳卜拿贺节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型派,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Ⅵ 重阳节是什么节日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其日期在九月九,又叫重九节、晒秋节、踏秋。和除夕、清明节、中元节合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重阳节来源
源自《易经》中九之阳数相重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双九代表着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古人都十分看重这一天,并且都会在这一天举办隆重的宴会。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的是天之高为“九重”。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曰之“重阳”。所以九月九日为重阳日。
丰收祭天
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在当时已有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古代祭祀火星仪式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祭祀的是家居的火神。虽然现今早已没有祭火的习俗,但人们对于九月因阴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觉。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各朝代沿用至今。
重阳节习俗
赏菊
采菊的习俗最晚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了,到了三国时期重阳节的文献开始集中涌现。
魏文帝曹丕的《与钟繇书》中写道:“至于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食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还送给钟繇一束表现情谊的菊花。
重阳节赏菊还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和寓意在其中。
(1)菊花花期正好是深秋时节,是全年中最佳的赏菊时期,并且古人常用“梅、兰、竹、菊”来寓意圣人高尚的品德
(2)菊花象征着正直,中国古代认为黄色是中华民族最高贵的颜色,认定黄色祭祀正色,所以菊花象征着做人正直、不偏斜。此外菊花还有着吉祥、长寿的寓意。
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大概是南北朝时期才出现的,南朝吴均《续齐谐记》中记载:“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以代矣。’”
在重阳节登高是具有很多寓意的。
(1)远古时期,人们对山岳很是崇拜,认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九月九日这天是“阳极必变”的,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
(2)重阳节登高还有辟邪气之说,古人认为重九之时,清气上升而浊气下降,天地二气相交,不正之气弥漫大地,为避免接触不正之气,需要登高以避重九之邪气。
插茱萸
《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避除恶气而御初寒。
重阳节的时候天气就已经比较凉了,古人认为在重阳节时,身上佩戴或者插上一些茱萸,具有辟邪,驱虫、消毒等功效,茱萸,是中草药的一种,有驱虫,消毒的功效,佩戴茱萸更多的是应节和传承传统文化。
吃重阳糕
重阳糕,也叫花糕、菊糕、五色糕。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糕点。重阳糕讲究的是要做成九层宝塔形状,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在重阳节这天,以片糕搭在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
放纸鸢
《漳州府志》记载:“九月登高,童子作纸鸢放于野,方言谓之,放公叉”。古人认为重阳放纸鸢是“放吉祥”、“放福气”,所以重阳节放的纸鸢飞得越高,寓意越好,在放纸鸢的过程中不能将纸鸢的丝线弄断,人们认为丝线断了,“吉祥”、“福气”也会随之飘向远方。
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中国南方地区还存在此现象,在重阳节这天,人们将农作物晾晒,寓意丰收。

阅读全文

与重阳节属于什么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关重阳节老爷爷老奶奶的剪纸 浏览:103
上海2015年最低退休金 浏览:100
带孩子可以防止老年痴呆吗 浏览:798
如何继承父母的车子 浏览:741
公建民营养老院房租怎么算 浏览:303
朋友50岁生日主持稿 浏览:392
三亚是长寿市区吗 浏览:478
退休工资单 浏览:331
2018年退休金鲁人发文件信息6 浏览:615
养老金公司给缴纳多少 浏览:509
2016养老保险新政策出台 浏览:892
养老保险单位缴纳高怎么体现 浏览:157
祈福敬老院 浏览:859
细雨春风花落时老年大学开学 浏览:202
皖事通上养老保险注销是什么意思 浏览:300
徐州市老年大学在哪里 浏览:136
老年人尿不畅是什么病 浏览:483
雨湖养老院怎么样 浏览:93
脑洞大师之寻找圣诞老人怎么玩 浏览:31
如何做好按摩养生店 浏览: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