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养子没有办领养证,长大后有孝敬父母的义务不
这种情况,是没有法律保障的。也就是说,从法律角度,他没有孝敬父母的义务。这方面,你可以看看孝子心
㈡ 致陈志武的一封信作文
陈志武教授给女儿的一封信
陈志武 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
陈晓、陈笛:
今年你们分别是15、13岁了,过几年就要离开我和你妈妈,去上大学、独立生活。今天,你们正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特别是文化观、人生观,这些观念最后将影响你们整个人生的经历、幸福、价值 ….. 我知道,今天用中文写信,你们不一定看得懂,但写下来,等你们的中文更好些后,或许还可再看。在此之际,我还是想跟你们交流一些我和你妈妈的想法、愿望。
首先,我要说,你们一生幸福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和指望,长大后你们做任何事情都应以是否让自己幸福为标准。我们当然会希望你们总在身边,所有的爱自己子女的父母都会这样想,只是,你们不要管我们的愿望如何,只要你们自己一辈子幸福,我们就开心。一般的中国父母都会跟小孩强调“孝顺”、也指望着小孩长大后抚养他们,所谓“养子防老”。许多父母,或说整个中国社会,都以子女是否“孝顺”来评判子女的“好坏”。你们千万不要有这种包袱,我们真的不希望你们这样想。
说实在的,我和妈妈已经买好退休基金、医疗保险、投资基金,甚至也买好长期护理保险,这种保险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老了不能动、需要他人长期护理,那么,保险公司可以支付这种护理费用。等我们老了,我们要么雇人照顾,要么就去养老院。总之,我们会在经济上做好各种安排,等年长后不用你们“孝敬”回报,不会让我们成为你们经济上的任何负担。我们这样做,不是因为担心你们不“孝顺”,而是我们太爱你们,太在乎我们会成为你们的负担,我们真的不愿成为你们未来职业追求、生活追求的负担,你们的幸福是我们唯一的指望,这包括尊重你们长大后选择职业、选择男友的自由。
这是什么意思呢?设想一下,假如我和妈妈没有自己的养老和医疗保障,而是将来完全靠你们养老的话,我们今天会让你们随便选择专业与职业、选择男朋友吗?不会的!因为那样的话,你们未来的收入、未来的丈夫不只是决定你们未来的生活,也包括决定我们年老时的生活收入,你们未来收入的一份是我们的,也就是说,你们的一部分就是我们的产权,你们就是我们对未来养老、医疗的投资,那样的话,我们能让你们选择学那些没有收入的历史、文学、哲学、社会学等专业吗? 能让你们去找那些没有出息、未来不会赚钱的男生做男朋友并进一步为丈夫吗?那样的话,不管你们多爱某个男孩,只要他未来的收入不会高、看起来也不会孝顺,怎么样也不行,我们不能让我们的退休养老变成个大问号的!
所以,不只是我们已想法买好养老金、保险等,而且,等你们长大成家后,也应该为自己买好养老金、医疗保险、投资基金,之后,也希望你们教育自己的子女这样做,要一代一代自己在经济财力上独立、自立,维护自己的尊严!
为什么非得通过金融产品实现自己一辈子的经济自立、不能通过“养子防老”呢?为什么不能强迫子女“孝顺”、回报父母呢?说白了,我不想看到你们把生子养女看成是一种利益需要、把子女当成养老避险的工具,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应该超越利益诉求!我想说的是,在自己选择怀孕、生孩子之前,你必须问自己:是不是因为热爱小孩、热爱生命、热爱人之情才要怀子育女?如果你知道自己不一定喜欢子女,但出于养老需要而生孩子,那么,你真的对不起还没出生的子女,因为在他们还没出生之前,就被你赋予了终生的包袱,没出生前你的孩子就无选择地担当了众多责任,这样做对后代是天生的不公平!因此,因“养子防老”而生子的行为是一种不道德的自私!—— 当然,在金融市场出现之前的传统社会里,为了生存,“养子防老”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可是,到了金融市场已很发达的今天,还要靠“养子防老”,那就过于自私、过于对子女不公平了。
是不是说,小孩长大后不应该照顾父母、关照看望父母呢?不是。那就要看后代自己的选择了,他们对父母的爱护、甚至抚养可以是自己自由的选择,但不应该是一种无选择权的责任义务。中国儒家强调的“孝顺”是一种强加的义务,这种义务淹没子女的自由选择权。这种强制是因父母自私的利益驱动而至。
当然,我要强调,如果你们是出于爱小孩、出于对人情的热衷,那么,在有了小孩之后,你们就必须为这种爱的选择付出代价,也就是说,你们必须对养育小孩、供他们上学有完全的责任,你们有义务把他们养大成人,让他们长大之后成为他们自己的人,享有不属于你们的独立人格,更不是你们的产权,他们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人。之所以我们要强调这些,是因为如果你们不想承担这种责任义务,你们完全可以选择不生小孩,并同时利用金融市场安排好自己的未来养老等。这种选择权和责任的匹配,对你们公平,对没出生的小孩也公平。
我很高兴地说,我和妈妈对你们没有压力,平时要你们好好学习、要进取向上,不是因为我们有所求,而是完全从你们自己今后的幸福着想,因为我们爱你们,你们生活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满足。说实在话,我们今后不需要你们的任何经济支持,也不会拿你们未来的成功在朋友面前炫耀。你们的专业选择、职业追求、生活道路,我们会尽我们的判断给你们参谋,但是,这些参谋判断完全是基于对你们的利益的考虑,而不是基于我们的利益,因为我们对你们只有爱护,没有我们自己的利益诉求。
希望你们今后也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不要通过养子来防老,而是给孩子以自由,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你们的爸爸。
㈢ 怎样看待“养儿防老”的问题
注:这是一封早已写好的信,晒出来供大家思考
--------------- 给儿子的信:主题“养子防老”不道德、美好生活靠自己!
儿子:
今年你已经15周岁了,很快就要离开我和你妈妈,去上高中独立生活。今天,你们正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特别是文化观、人生观,这些观念最后将影响你整个人生的经历、幸福、价值 ….. 我知道,今天我写这个信,你一定不会看得到,也不一定看得懂,但写下来,等你长大些后,或许还可再看。在此之际,我还是想和你交流一些我的想法、愿望(我或许能与你妈妈的想法、看法有很多切入点)。
首先,我要说,你一生幸福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和指望,长大后你做任何事情都应以是否让自己幸福为标准。我们当然会希望你总在身边,所有的爱自己子女的父母都会这样想,只是,你不要管我们的愿望如何,只要你自己一辈子幸福,我们就开心。一般的父母都会跟小孩强调“孝顺”、也指望着小孩长大后抚养他们,所谓“养子防老”。许多父母,或说整个中国社会,都以子女是否“孝顺”来评判子女的“好坏”。你们千万不要有这种包袱,我们真的不希望你这样想。
说实在的,我和妈妈等年老后不用你“孝敬”回报,不会让我们成为你经济上的任何负担。我们这样做,不是因为担心你不“孝顺”,而是我们太爱你,太在乎我们会成为你的负担,我们真的不愿成为你未来职业追求、生活追求的负担,你的幸福是我们唯一的指望,这包括尊重你长大后选择职业、选择女友的自由。
这是什么意思呢?设想一下,假如我和妈妈没有自己的生活养老和医疗保障,而是将来完全靠你们养老,我们以后会让你随便选择专业与职业、选择朋友的吗?那你们未来收入的一份是我们的,也就是说,你们的一部分就是我们的产权,你们就是我们对未来养老、医疗的投资,那样的话,我们能让你们选择学那些没有收入的历史、文学、哲学、社会学等专业吗? 能让你们去找那些没有出息、未来不会过日子的女生做女朋友并进一步为妻子吗?那样的话,不管你多爱某个女孩,只要她未来的前景不很好、看起来也不会孝顺,怎么样也不行,我们不能让我们的退休养老变成个大问号的!你想,这样行吗?
所以,不只是我们处理好养老问题,而且,等你们长大成家后,也应该为自己处理好养老问题,之后,也希望你们教育自己的子女这样做,要一代一代自己在经济财力上独立、自立,维护自己的尊严!试想:做到这一步,你经常忘东忘西、做事拖拖拉拉,没有足够的好坏判断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怎么行?!
为什么非得通过实现自己一辈子的经济自立、不能通过“养子防老”呢?为什么不能强迫子女“孝顺”、回报父母呢?说白了,我不想看到你把生子养女看成是一种利益驱动的需要、把子女当成养老避险的工具。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应该超越利益所求!我想说的是,在自己选择生养孩子之前,你必须问自己:是不是因为自己有热爱小孩、热爱生命之情才要生育子女?如果你知道自己不一定喜欢子女,但出于养老需要而生孩子,那么,你真的对不起还没出生的子女!!!因为在他们还没出生之前,就被你赋予了终生的包袱,没出生前你的孩子就无选择地担当了众多责任,这样做对后代是天生的不公平!因此,因“养子防老”而生子的行为是一种不道德的自私!当然,在金融市场出现之前的传统社会里,为了生存,“养子防老”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可是,到了金融市场已很发达的今天,还要靠“养子防老”,那就过于自私、过于对子女不公平了。
是不是说,小孩长大后不应该照顾父母、关照看望父母呢?绝对不是!当然我有生之年还得尊重我父母的传统观念,但从你这一辈开始,那就要看你自己的选择了,你对父母的爱护、甚至赡养可以是自己自由的选择,但不应该是一种无选择权的责任义务。我认为,中国儒家强调的“孝顺”是一种强加的义务,这种义务淹没了子女的自由选择权,这都是因父母自私的利益驱动而至。这种强制性害了多少有心无力的子女!我不愿意再从你这里延续下去!!!
当然,我要强调,如果你是出于爱小孩、出于对家庭的负责,那么,在有了小孩之后,你就必须为这种爱的选择付出足够的代价,也就是说,你必须对养育小孩、供他上学有完全的责任,你有义务把他们养大成人,让他长大之后成为他自己的人,享有不属于你的独立人格,更不是你的产权,他是属于他自己的人。之所以我要强调这些,是因为如果你不想承担这种责任义务,你完全可以选择不要小孩,并同时想尽千方百计安排好自己的未来养老等。这种选择权和责任的匹配,对你们公平,对没出生的小孩也公平。
我很负责地说,我和你妈妈对你绝对不会施以过多的压力,平时要你好好学习、要进取向上、厉行节俭,不是因为我有所求、我有所好,而是完全从你自己今后的生活是否幸福着想,因为我们爱你,你生活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满足。说实在话,我们今后不需要你的任何经济支持,也不会拿你未来的成功在朋友面前炫耀。你今后的所有选择、职业追求、生活道路,我们会尽我们的判断给你参谋,但是,这些参谋判断完全是基于对你的利益的考虑,而不是基于我们的利益,因为我们对你只有爱护,没有我们自己的利益所求。
希望你今后也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不要通过养子来防老,而是给孩子以自由,这就是我们对你最大的期望和愿望。这更是对你施加的一种压力—对自己的一生奠基负全责!!!
你的爸爸。
2009年3月30日 凌晨 于家中。
朋友们:这样的想法,你们是否同意?
㈣ 养子长大孝顺吗
你好
孝敬父母,是一个人应有的责任,也是必须要负的责任!但回是我们不能因为我们生育了他答们,培养了他们,就要求他们对我们以后生活负责!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现在不养父母的人很多!或者是因为工作原因,或者是因为.....
.可以说没有几个儿子,女儿在父母身天天尽孝顺的!但他们会经常打打电话,寄点零花钱也常常惦记着父母!
(当然,也包括我!)有句歌词很好!"都说养儿为防老,可山高水远他乡流!"个个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所以,我们为人父母的,一切顺其自然,培养他的同时不要加赋于他一些额外的负担!
我们应该自己为自己以后的生活铺好路,现在的人也就一两个小孩!自己把养老金赚够!小孩以后长大孝敬我们也好,不孝敬也好,我们都可以生活!
当然我们要孝敬我们的父母,要做好榜样哦!爱是互相的!
㈤ 不孝的亲生子, 孝顺的养子 你选哪个
不要溺爱孩子 做父母的 不管子女孝不孝 只要做到慈不慈 做子女的不管父母慈不慈 只管自己孝不孝 这里贴一篇 王凤仪善人的一篇文章 希望我们共同反思 可以网络搜王凤仪善人的书籍和文章
王凤仪善人:回想父母未生我以前,我本什么也没有。落生以后,只是赤条条的光净身,连一根线也没带来。父母也不嫌我穷,也不是因为儿对父母很好,确是欢喜之至,对我这样真诚,毫无贪图心,可说完全是真的。不料想儿子长大成人,嫌父母穷,没给他置下房子地。你想自己一文钱也没带来,怎么也能长大成人,没受着饥饿呢?
怀抱三年擦屎刮尿,父母也不嫌我脏。父母老了,吐痰流涕,你嫌他脏,对吗?
小孩若是哭一声,父母会察颜观色,说我的孩子饿了,或者是冷了,赶快给他奶吃。抱在怀中暖暖,给他穿上点衣服,不转眼珠地瞅着,恐怕小孩受屈。儿子大了,在父母面前说话不管不顾。父母告诉的话,当了耳旁风,说的遍数多了,还起厌烦心,甚至说出冒犯父母的话,对吗?
再想想老人生我以前,怀胎十月,提心吊胆,惟恐伤着儿胎。儿子降生之时,正是母亲过阎王关之时。儿子的生日,俗云『母难之日』,此之谓也。降生以后,吃母亲的奶,就是喝母亲的血。经过乳哺三年,父母的心血,不知费尽多少,方才长大。稍有知识,便不听父母的话,对吗?
到了六、七岁时,送到学校里读书,还认为是给父母念的,及至年将弱冠,便给儿子定亲完婚。
一生到老,心力用尽,只累得耳聋眼花,牙也掉了,腿疼腰弯,行动不便。你想这是为的谁呢?当然是为的儿女。父母对待儿女,处处都拿出了真真实实的心来教养。人子若想尽孝,当想想父母待我之慈爱真心,即便拿出良心去孝养父母,亦难报父母之恩于万一,况黄泉路上无老少,老人的寿限,和自己的寿数,难以确定。
老人在世还有几年?即能尽孝,又能尽几年?语云:『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想到这里,真令人心酸落泪。既然明白了孝道,当拿出良心,去找父母的心,及时尽孝,以补已往不孝之罪。
在父母已去世的,赶快补行孝道,对父母生前所爱之人,所爱之物,我当爱之敬之,以安慰父母在天之灵。推行大孝,孝于天下,使天下老人皆得其养,以达到不独亲其亲的大同景象;实行远孝,孝于万古,立身行道,扬名显亲,为千古人子孝道作模范,留孝名于青史,遗孝风以化人,才是真孝子呢!
人能把孝道行到圆满处,便能救国救世界,就是由小孝扩充到大孝,近孝推及到远孝。将身化行全球,欧美的老人,得享有子之乐,中国的父母,全得欢喜之心,那才算以孝治天下,达到孝道圆满的目的呢。
㈥ 养子养女,子和女一般谁孝顺些
哎!都是自己的亲骨肉所以说,不要谁好就选谁,男孩和女孩都有各自的优点,男孩淘 女孩比较收敛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论自己的儿子还是女儿都应该继承您的财产,有句话是: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做的不好有可能是家长的疏忽。所以请您考虑考虑!
㈦ 给女儿的一封信陈志武
陈志武教授给女儿的一封信
陈志武 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
陈晓、陈笛:
今年你们分别是15、13岁了,过几年就要离开我和你妈妈,去上大学、独立生活。今天,你们正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特别是文化观、人生观,这些观念最后将影响你们整个人生的经历、幸福、价值 ….. 我知道,今天用中文写信,你们不一定看得懂,但写下来,等你们的中文更好些后,或许还可再看。在此之际,我还是想跟你们交流一些我和你妈妈的想法、愿望。
首先,我要说,你们一生幸福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和指望,长大后你们做任何事情都应以是否让自己幸福为标准。我们当然会希望你们总在身边,所有的爱自己子女的父母都会这样想,只是,你们不要管我们的愿望如何,只要你们自己一辈子幸福,我们就开心。一般的中国父母都会跟小孩强调“孝顺”、也指望着小孩长大后抚养他们,所谓“养子防老”。许多父母,或说整个中国社会,都以子女是否“孝顺”来评判子女的“好坏”。你们千万不要有这种包袱,我们真的不希望你们这样想。
说实在的,我和妈妈已经买好退休基金、医疗保险、投资基金,甚至也买好长期护理保险,这种保险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老了不能动、需要他人长期护理,那么,保险公司可以支付这种护理费用。等我们老了,我们要么雇人照顾,要么就去养老院。总之,我们会在经济上做好各种安排,等年长后不用你们“孝敬”回报,不会让我们成为你们经济上的任何负担。我们这样做,不是因为担心你们不“孝顺”,而是我们太爱你们,太在乎我们会成为你们的负担,我们真的不愿成为你们未来职业追求、生活追求的负担,你们的幸福是我们唯一的指望,这包括尊重你们长大后选择职业、选择男友的自由。
这是什么意思呢?设想一下,假如我和妈妈没有自己的养老和医疗保障,而是将来完全靠你们养老的话,我们今天会让你们随便选择专业与职业、选择男朋友吗?不会的!因为那样的话,你们未来的收入、未来的丈夫不只是决定你们未来的生活,也包括决定我们年老时的生活收入,你们未来收入的一份是我们的,也就是说,你们的一部分就是我们的产权,你们就是我们对未来养老、医疗的投资,那样的话,我们能让你们选择学那些没有收入的历史、文学、哲学、社会学等专业吗? 能让你们去找那些没有出息、未来不会赚钱的男生做男朋友并进一步为丈夫吗?那样的话,不管你们多爱某个男孩,只要他未来的收入不会高、看起来也不会孝顺,怎么样也不行,我们不能让我们的退休养老变成个大问号的!
所以,不只是我们已想法买好养老金、保险等,而且,等你们长大成家后,也应该为自己买好养老金、医疗保险、投资基金,之后,也希望你们教育自己的子女这样做,要一代一代自己在经济财力上独立、自立,维护自己的尊严!
为什么非得通过金融产品实现自己一辈子的经济自立、不能通过“养子防老”呢?为什么不能强迫子女“孝顺”、回报父母呢?说白了,我不想看到你们把生子养女看成是一种利益需要、把子女当成养老避险的工具,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应该超越利益诉求!我想说的是,在自己选择怀孕、生孩子之前,你必须问自己:是不是因为热爱小孩、热爱生命、热爱人之情才要怀子育女?如果你知道自己不一定喜欢子女,但出于养老需要而生孩子,那么,你真的对不起还没出生的子女,因为在他们还没出生之前,就被你赋予了终生的包袱,没出生前你的孩子就无选择地担当了众多责任,这样做对后代是天生的不公平!因此,因“养子防老”而生子的行为是一种不道德的自私!—— 当然,在金融市场出现之前的传统社会里,为了生存,“养子防老”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可是,到了金融市场已很发达的今天,还要靠“养子防老”,那就过于自私、过于对子女不公平了。
是不是说,小孩长大后不应该照顾父母、关照看望父母呢?不是。那就要看后代自己的选择了,他们对父母的爱护、甚至抚养可以是自己自由的选择,但不应该是一种无选择权的责任义务。中国儒家强调的“孝顺”是一种强加的义务,这种义务淹没子女的自由选择权。这种强制是因父母自私的利益驱动而至。
当然,我要强调,如果你们是出于爱小孩、出于对人情的热衷,那么,在有了小孩之后,你们就必须为这种爱的选择付出代价,也就是说,你们必须对养育小孩、供他们上学有完全的责任,你们有义务把他们养大成人,让他们长大之后成为他们自己的人,享有不属于你们的独立人格,更不是你们的产权,他们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人。之所以我们要强调这些,是因为如果你们不想承担这种责任义务,你们完全可以选择不生小孩,并同时利用金融市场安排好自己的未来养老等。这种选择权和责任的匹配,对你们公平,对没出生的小孩也公平。
我很高兴地说,我和妈妈对你们没有压力,平时要你们好好学习、要进取向上,不是因为我们有所求,而是完全从你们自己今后的幸福着想,因为我们爱你们,你们生活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满足。说实在话,我们今后不需要你们的任何经济支持,也不会拿你们未来的成功在朋友面前炫耀。你们的专业选择、职业追求、生活道路,我们会尽我们的判断给你们参谋,但是,这些参谋判断完全是基于对你们的利益的考虑,而不是基于我们的利益,因为我们对你们只有爱护,没有我们自己的利益诉求。
希望你们今后也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不要通过养子来防老,而是给孩子以自由,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你们的爸爸。
2008年6月1日于耶鲁大学。
㈧ 百善孝为先的顺口溜
《百善孝为先》
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
为人子女应孝顺,不孝之人罪滔天。
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报亲恩。
世上惟有孝字大,孝顺父母为一端。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穷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侍候莫厌烦。
爹娘都调莫违阻,吩咐言语记心间。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敬意面带欢。
大小事情须禀命,禀命再行莫自专。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宝局钱场休我往,花街柳巷莫游玩。
保身惜命防灾病,酒色财气不可贪。
为非作歹损阴德,惹骂爹娘心怎安。
每日清晨来相问,冷热好歹问一番。
到晚莫往旁处去,侍奉爹娘好安眠。
夏天爹娘要凉快,冬天宜暖不宜寒。
爹娘一日三顿饭,三顿茶饭留心观。
恐怕饮食失调养,有了灾病後悔难。
休说自己劳苦大,爹娘劳苦更在先。
人了一日老一日,爹娘一年老一年。
劝人及时把孝尽,兄弟虽多不可扳。
此篇劝孝逢知己,趁早行孝莫迟延。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
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
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
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
幼儿咒骂我,我心好喜欢;
父母嗔怒我,我心反不甘。
一喜欢,一不甘,待儿待亲何相悬?
劝君今後逢怒,也将亲作小儿看。
儿辈出千言,君听常不厌;
父母一开口,便道多管闲。
非闲管,亲挂牵,皓首白头多谙练,
劝君钦奉老人言,莫教乳口胡乱言。
夫妻携钱包,买衣又买糕;
罕见供父母,多说饲儿曹。
亲未膳,儿先饱,爱护心肠何颠倒?
劝君多为老人想,供养父母光阴少。
市上检药物,只买肥儿丸;
老亲虽病弱,不买还少丹。
儿固瘦,亲亦残,医儿如何在父先?
割股还是亲的肉,劝君及早驻亲颜。
富贵孝亲易,双亲未曾安;
贫贱养儿难,儿女无饥寒。
(8)养子孝顺妈妈扩展阅读:
1、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清代极为重视孝的观念。
2、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3、儒家文化认为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此产生。所以与西方文化不同,东方历史中执政者无不把“孝”,作为立国之本去美化,作为驯化子民的第一课,来大肆宣扬,它培养了一代一代对“父母官”顺与忠的奴才,甚至作为选拔领导干部的标准(孝廉)。
4、道家《庄子·天运》孝的观念:「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
㈨ 为何百善孝为先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孝,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依从、感恩的心理。婴孩呱呱落地,从此即与父母家人朝夕生活在一起,其感最亲者,无过于父母双亲。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为子女的成长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此种慈爱之情,婴儿即能感知。待其稍长,略具智识,即开始教以孝道,即教导孩子体认父母之辛劳,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回报父母。这样教,这样说,这样做,都是在孩子能理解的范围之内。孩子虽小,也能感知父母是怎样的疼我爱我,我学父母的样,也应该如此这般去疼父母爱父母,从而使孩子从小即体悟到爱父母是怎样的一种滋味。这种情感体验,就是在孩子天真无邪的心田中播下了一颗“爱”的种子。从小即知爱父母,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长大后就会很自然地爱兄弟姐妹,爱周围的人,爱国家,爱社会,爱人类。可见,中国人教孝,就是要由近及远,由易及难,一步步培养出孩子的爱心来,最终使孩子养成一颗对人类全体大公无私的爱心。而这一切,都是打小从教孩子孝道开始。孝,既是一切教育的开始,又是一切教育的归宿。所以中国人说:“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孝是宽容宽容老人总也舍不得扔掉的“垃圾破烂”宽容老人的唠叨宽容老人的口水和鼻涕孝是报答是母亲节的一束康乃馨是父亲生日时的一瓶好酒是久病床前的送汤喂药孝是耐心耐心听取老人的话耐心向老人解释做工作耐心说服老人孝是善意的欺骗百余元的衣服不妨告诉老人只花了几十元孝是常回家看看回家给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㈩ 关于养子应该孝敬父母的话
中国人自古就讲:“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何况父母之恩,即使以高山大海喻之亦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