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孝养就是孝敬

孝养就是孝敬

发布时间:2023-06-07 08:27:03

『壹』 什么是孝顺

做到孝养父母,比较容易,难得是对父母保持恭敬的态度。对父母保持恭敬,就是顺从父母的意志,如果对父母不恭敬,何谈顺从父母的意志?但很多人都误认为尽孝道就是供养父母,只要每个月按时给父母打钱,供养父母衣食住行,让父母生活无忧,就算尽了孝道了。
其实不然,这还远远不够。一个人幸福与否,关键取决于内心的感受,不仅仅是物质的享受。如果心情不好,纵然有再丰富的物质,人过得也不会幸福。古代住在皇宫里的人最享受,物质最丰富,难道他们都很幸福吗?我看未必,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还不如一个贫苦老百姓过得幸福。
对待父母也是一样,最重要的是要让她心里舒服,心情愉悦,没有忧虑,没有烦恼,而物质方面,却是其次的,只要心情好,吃什么都香,心情不好,山珍海味也咽不下去。平常我们家里养只小狗小猫,也会尽心去喂养,甚至有的比一般人吃的都好。如果把供养父母衣食当成尽孝,那父母和这些小动物还有什么区别呢?

『贰』 中国传统文化的孝道主要表现为两个字+是顺还是敬还是养还是心

孝敬

忠孝,滚橘是人之根本,也是国之根毕森本。孝敬两个字本手备亩来就包含孝心、孝顺、孝养。

『叁』 “孝敬”与“孝养”的区别

1.“孝敬”与“孝养”的区别:
孝敬指孝顺父母,尊敬亲长。
孝养指竭尽孝忱奉养父母。孝养应该更偏重行动和物质方面。
2.孝敬父母、孝养父母,是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回报父母的教导之恩。孝敬父母、孝养父母,是天下孝子们应该做的事。百行孝为先、万善孝为首、都是天下孝子们应该做的大善事、大好事。

『肆』 什么叫孝顺,孝顺的概念是什么

所谓世间的孝顺,即是儿女为了报答父母养育之恩,长大之后侍奉父母,让他们快快乐乐。也有六亲之间后辈对长辈的孝顺。

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之中首先说的第一条就是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所以,孝顺是我们为人的基本,孝顺之人得到众人称赞,反之,忤逆之人众人指责;天地鬼神敬重孝顺父母之人,而惩罚不孝之辈。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义有:

一、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一定的宗教形式。

二、在周朝的人们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总之,西周时期的孝是一种封建宗教伦理。

『伍』 “孝养其身,孝养其心,孝养其志,孝养其慧”是什么意思

这一段话的意思就是:在生活上赡养老人,你必须要知道,老人心里想的是什么,老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必须能在精神上给予老人足够的关心与满足。

孝养其志的意思是,老人也是有远大理想的,但是或许因为他们自己没有能够圆满,所以他们希望子女能够承担过来,帮助他们实现他们未完成的愿望。

而最后一句是表示作为儿女,我们需要帮助老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既能够让老人能够开心快乐,又能够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就最后一点是尤其重要的,古往今来,概括中国孝道好句子的有很多,但是也唯有这两句概括的最为全面!

『陆』 养孝和敬孝的区别

孝,是孝敬;养,是供养。
孝,是一种传统美德,突出子女对父母长辈的一种感恩情怀,是发自内心的;
养,只是出于为人的一种义务,感情色彩比较冷淡。

『柒』 如何理解孝道,能养就是孝道么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创字时,“孝”字即为儿子背负老人前行,孝是责任,是传承。

如何理解孝道?能养就是孝道吗?非也。

古人用六个字来概括孝,即:尊亲,费辱,能养。

短短六个字,分为三个层次: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也就是说,大孝是使父母受天下人的尊敬,其次是不让自己的言行使父母受辱,最基本的是尽自己的力量养活父母。

能养就是孝道吗?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这只是孝道的最低层次。试想,宠物尚且能养,孝道又岂止能养二字?

能养只是从物质角度来尽孝道的,而人又有物质和精神双重需求,精神需要往往更被看重,君不见: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顾,二者皆可抛?这便是其真实的写照。

社会 发展到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养已不在是主要问题了,我们经传承中中华传统美德,继承孝亲敬长这一天职,更要从精神上关爱父亲,常回家看看,理解父母的心意,让父母从心灵上得到慰藉。

小小的孝字,包蕴丰富内涵,承载千秋重任。

孝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不妨面对当今 社会 现实, 和大家 分享 、 交流一些对 孝道 的 切身感悟。

能养,不是孝道的全部,只是孝道的一小部分。仅仅解决父母吃饭穿衣问题,也仅仅是衣、食、住、行、医五大基本需求中的“两需”。还须解决父母住有其屋,行能安全、便利,病有所医这“三需”。

我们姑且将孝道简单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并粗略地把能养划归为物质方面的全部。那接下来就是精神方面了。老年人心情好,无忧虑,精气神足,对 健康 以及长寿大有裨益,是孝道的精髓所在。

1、维护父母尊严和体面。中国人很维护自己的尊严,也很讲究体面,哪怕是已经老糊涂了的父母也一样需要尊严和面子。如果剥夺了本该属于他们的这两样东西,他们会感到很痛苦、很失落、很没用,在儿女面前变成了逆来顺受的玩奴和混吃等死的饭桶。 虽友清罩然不会导致他们 精神彻底垮塌,但至少会逐渐变得萎靡、消极,如果受到严重伤害,甚至会出现对自身不负责任的偏激行为。

2、保持对父母的敬畏之心。面对父母, 恭谦礼貌, 和颜悦色, 敬重有加。 父母讲话, 面和色温 ,注意聆听。力戒不管不顾,面色清冷,插话辩解,心烦气结。禁忌恼羞成怒,恶语顶撞中伤。父母 当 面,尽量少发脾气,教训孩子或他人。

3、父母有错,劝解包容。人都会犯错,父母也一样,经常会出小错,甚至会犯大错或 出现 严重 失误。儿女力求温言善语,择机相劝。若劝解不利或引起父母不悦,须 及时平复心态, 放量包容。万不可计较不休,寻机秋后算账,与父母争长短。

4、奋发有为,珍惜自己。读书严于律己,学业有成。进入 社会 后,更须倍加努力,勤勉工作,取得成绩,争得荣誉,以慰籍父母。要洁身自好,戒除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强健体魄。杜绝违法乱纪,伤害自我。避免父母对自己担惊受怕,身心不宁。

5、理正家事,促进和睦。处理好家庭内外事务,理顺家庭成员关系,促进家庭和睦。善教儿女,育其成材,促其就业,婚配成家,生儿育女。力求家无烦事,和畅顺达,家道兴旺。避免被年迈父母牵挂不已,心绪难平,忧虑绵长。

6、精心照料,医食周全。合理调配时间,努力多陪伴父母。父母年迈,儿女尽量同住,方便照顾。儿媳女婿,责无旁贷,细心掌握父母生活细节、饮食习惯和偏好,在不影响 健康 的前提下,尽力满足, 力求避免出门远行。 有病及时全力医治,精心守护照料。

7、父母欢心, 健康 长寿。鼓励帮助父母经常参加有益的文体 娱乐 活动,支持或陪伴父母外出 旅游 ,维护父母各种兴趣爱好和人际交往,参与保护父母珍藏。最大限度地促使父母身心放松,精神愉悦,笑口常开,以利 健康 ,增进长寿。

孝道精神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正颂的传统美德,帝王以孝治天下,做人则以孝为根本,一个“孝”可以说贯穿整个中华民族的 历史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孝呢?

在现今的认识中,一般人认为只要赡养老人,让老人衣食无忧,能够安享晚年就算是尽到孝道了。其实这只能说是孝的一部分,还不是孝道的真正含义。孔子把孝分成有四个层次,即“孝养”、“孝敬”、“孝爱”和“孝顺”。

 “孝”最基本的含义是奉养,即“孝养”。首先要保证父母的吃和穿;但光“孝养”远远不够。子好闹游向孔子请问“孝”,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那么如何不停留在“孝养”层面上呢?孔子回答子夏问“孝”时用一个反问句“色(在父母等长辈面前保持恭敬和悦的脸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竟然)是(这)以为孝乎?”(意思晚辈帮助长辈做事情,给长辈酒肉和饭吃,难道这就是孝吗?)这更进一步指出“孝”的本质前提是“敬”。这“敬”包括方方面面的,譬如语言要和气,面色要和悦,行为要恭敬等等。子夏说:“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事奉父母,要做到尽心竭力,“孝养”以“敬”,才能称得上“孝”。但现在,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怀有能“赡养父母”即为孝的想法,所以他们常常抱怨老人的不知足。因为他们认为好吃好穿地伺候着老人,就已经是尽孝了,老人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其实年迈的老人多孤独,他们除更需要孩子陪他说话、聊天,更需要孩子敬爱他。这 “敬”字下面体现的是孝子的心,是孝子的情。“孝爱”主要指时时刻刻关爱父母和不让父母操心,其中最主要的是要牢记父母的年龄和保重自己的身体。“子能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孝矣。”(《朱注》范氏曰)。 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父母高寿应该感到高兴,但因为年龄大了,随时可能生病,也随时有可能死亡;所以恐惧俱在。“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要保重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自己生病,虽然生病不是认为所能控制的;但为了父母亲,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尽量做到不生病,减少父母的担忧;更不能陷入不义而使父母担惊受怕。为人子女者,当正其身行,不为非作歹;否则让父母担惊受怕;一旦东窗事发,陷父母于不义,如此则孝道荡然无存矣!“爱”父母就要时时刻刻“顺”着父母,哪怕父母做错了事情还没有想通;所以孔子说:“侍奉父母,多次委婉劝告。如父母不听从,仍然尊敬而不悖逆,虽然忧伤,却不埋怨。”,所以“孝顺”是孝的最高境界。

 总之,从整体看,“孝养”属于法律范畴,为人子必须做到,否则必定受到法律惩罚;“孝敬”和“孝爱”属于道德范畴,是 社会 所提倡的;而“孝顺”则是“君子范畴”,是古代要求君子必须做到的孝敬父母的基本要求,也是孝敬教育的最高典范,这在《二十四孝》里得到体现。

单纯的能养就是孝道是片面的,说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2.能够养老首先是一种责任,是孝道的起步,现在很多人连这一点也做不到。

可以肯定的是,要做到孝道必须要能养,父母生养我们到成人还帮我们带孩子,大多数父母为了孩子几乎付出了一生心血,到老了,作为儿女赡养老人那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话又说回来,光能做到“能养”是不够的。

中国的“孝文化”讲的则是“孝顺”二字。把“顺”放在了“孝”后第一位,也就是说,要做到孝到,首先要能做到孝顺,要能够让老人顺意、顺心。比如:子女多的把老人分开管,让老人分居;丧偶老人想找老伴被儿女干涉等等,不能说老人管不好,但让老人晚年活的不开心,也是一种不孝。

所以说,孝道不光是要能养,还讲求一个顺。也就是能让老人晚年活的开心。

岁月无情催人老。随着父母年龄一年一年的增长,他们老了,也干不动了。可以说父母为了儿女,倾尽了一生的心血,帮儿子娶,帮女儿嫁,尽自已最大能力助子女成家立业。多年的操劳,他们的头发白了,腰也弯了,已经迈入了老年的行列。

此时,我们就应该对父母尽孝道了。怎样才能尽好孝?怎样尽孝才科学。怎样才能让为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开开心心的,无忧无虑的度过他们的晚年呢?

首先,孝道必须先从物质保障做起,父母为了子女已花光了积蓄,老了,干不动了,也就没了经济来源。所以,子女就应该保障父母的经济所需和物质所需。换句话说,能养只能算是孝道的最基本含义。

另外,应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多陪陪父母,陪他们唠唠家常,谈谈工作。因为人老了,寂寞空虚,最希望子女能多陪伴,最希望一家团团圆圆的坐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

父母老了,身体也越来越差了,子女一定要及时尽孝道。不要把孝道只挂在嘴上,要尽快付诸行动。不要让“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让你终生痛苦。

所以说,尽孝道不只是能养,更重要的是陪伴。如果能在物质和精神上对我们的父母尽孝道,才能使他们开开心心的,健 健康 康的度过幸福的晚年。

孝道就是陪伴,满足老人最想和最需要的生活,他想怎样就怎样,一切如他所愿,不能试试改变他!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让自己父母开心,可以在他们身边直到……我觉得才是孝道,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到老

孝道就是陪伴、赡养老人,最需要关怀老人

『捌』 孝养的四个层次和四个境界

孝(养),有四个层次:

孝养、孝敬、孝爱和孝顺。

孝,还有四种境界。

1、养父母之身。给父母钱财、给父母衣食,让父母能够生活,这叫孝父母之身,也是最低等级、为人子女最基本的孝。

2、养父母之心。在养父母之身的基础上,急父母所急、想父母所想、陪父母聊天、带父母出游、让父母高高兴兴、不使父母为自己忧心、不让父母因自己受辱,这是心理层面的孝,是中级之孝,用孔子的话说,就是“色悦”。

3、养父母之志。这是在前两岁肆森项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孝:达成父母的愿望、或是实现父母未尽的理想。这些就是乎亩养父母之志,是孝的高级境界。

4、养父母之慧。简单地说,就是帮助父母雹销建立正确的信仰,于信仰中重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走上终生最光明的坦途,这是最顶级的孝,真正的大孝!

阅读全文

与孝养就是孝敬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瑞安个人养老保险电话 浏览:637
老人去世用什么词句安慰别人 浏览:792
个人养老金账号利息吗 浏览:597
老人手机耗电量多少瓦 浏览:504
体检出问题怎么买保险 浏览:657
单位体检年检有什么项目 浏览:756
鹏鹏什么时候给晨晨父母盖的房子 浏览:234
幸福在哪里68岁老人 浏览:564
连续做梦两次老人过世代表什么 浏览:218
保险公司外勤退休后养老金 浏览:501
2020退休年龄查询表 浏览:296
女孩子父母住院了怎么安慰 浏览:882
重庆巴南李家沱养老院 浏览:592
达方电子厂体检什么不过关 浏览:689
老人家迷路了 浏览:60
长寿怎么到涪陵李渡考场 浏览:251
七旬老人在客厅小便怎么处理 浏览:792
福建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档次 浏览:642
商业养老保险20万 浏览:658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员死亡 浏览: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