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于重阳节的对联
延寿;
登高。
黄花宴;
红叶诗。
登高赋诗;
含饴弄孙。
三三迎节令;
九九乐芳辰。
东篱开寿菊;
南陌献嘉禾。
有人来送酒;
容我去题糕。
冒雨先寻菊嫌耐没;
迎晴便插萸。
黄花开正好;
秋雨落宜时。
相传,有一年重阳节,明代大画家文征明路遇一书生,书生吟一上联要求作对,联云:
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夏历每月的朔日、望日分别在上旬之初和中旬之中,且联语中有四处相重。
文征明随口应对:
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上下联自然天成,不露斧凿之痕,令书生击掌赞叹。每个月前十日为上旬,初一(即上旬上)为朔日。中间十日为中旬,十五(即中旬中)为望日。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亦称端阳。九月初九为重九节,亦称重阳。上下联前二句各为回文,末句共嵌四个名称。且“旬”与“日”,“月”与“阳”相重,丝丝入扣,无懈可击。
古时一陈姓才子常与一李姓才子作对互娱,亩段一次重阳节两人路过一湖畔,陈姓才子吟道芹纳: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李姓才子也不甘示弱,脱口而出:
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两人不禁相视一笑。上联巧嵌“端午”“清明”“重阳”3个节气名,下联巧嵌“大寒”“霜降”“小雪”3个节令名,以天寒对日暖,形象鲜明,意境优美。浑然天成。
清代纪晓岚曾为清高宗八十大寿撰一寿联: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联文是乾隆80寿诞的颂词,妙在切人(乾隆)、切地(万松岭)、切时(重阳节)。联中“十八公”,隐“松”字,为寿征;“介寿”,助寿;“九重”,指帝王的居所;“重九节”,又名“重阳节”,即清高宗寿日正逢重九节;“称觞”,举杯祝酒。联中巧用“八十”和“十八”、“九重”和“重九”互换,信手拈来,奇巧绝妙,妙趣横生。
❷ 重阳节对联重阳节对联有哪些
1、上联:小雨酿寒侵白_
下联:劝君一醉重阳酒
2、上联:乌台好仿黄花宴
下联:三径归时岁月在冲毕
3、上联:避恶茱萸囊
下联:延年菊花酒
4、上联:鼓琴仙度曲
下联:种杏客传书
5、上联孝判纤:熟是题糕手
下巧仿联:徒夸赐菊荣
6、上联:靖节排冠归隐去
下联:孟生落帽快登临
7、上联:孟参军龙山落帽
下联:陶居士三径衔杯
8、上联:何处题糕酬锦句
下联:有人送酒对黄花
9、上联:避恶茱萸囊
下联:延年菊花酒
10、上联:鼓琴仙度曲
下联:种杏客传书
11、上联:熟是题糕手
下联:徒夸赐菊荣
12、上联:一片秋香世界
下联:几层凉雨阑干
13、上联:菊花金秋傲霜
下联:梅花隆冬斗雪
14、上联:年年重九胜春光
下联:年年有度喜重阳
15、上联:夏至酉逢三伏热
下联:重阳戊遇一冬晴
16、上联:黄菊绮风村酒熟
下联:紫门临水稻花香
17、上联:年高喜赏登高节
下联:秋老还添不老春
18、上联:话旧他乡曾作客
下联:登高佳节倍思亲
19、上联:登高喜度老年节
下联:赏秋畅饮菊花酒
20、上联:乌帽凌风,参军举止
下联:白衣送酒,处士风流
❸ 重阳节对联有哪些 重阳节简介
1、重阳节对联有:一片秋香世界;几层凉雨阑干。菊花金秋傲霜;梅花隆冬斗雪。三径归时秋菊在;满城近日雨风多。三档升径归时岁月在;满城近时风雨多。三径就荒菊绽蕊;一堂大喜雁来宾。小雨酿寒侵白纻;西风怜醉避乌纱。劝君一醉重阳酒;邀月同观敬老花。等等。
2、重阳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季行乱老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陪稿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❹ 适合重阳节的对联
适合重阳节的对联如下:
1、上联:小雨酿寒侵白纻,下联:劝君一醉重阳酒。
2、上联:乌台好仿黄花宴,下联:三径归时岁月在弯老亩。
3、上联:高阁滕王,何人赋就,下联:曲江学士,此日齐来。
4、上联:鼓琴仙度曲,下联:种杏客传书。
5、上联:熟是题糕手,下联:徒夸赐菊荣。
6、上联:靖节排冠归隐去,下联:孟生落帽快登临。
13、上联:夏至酉逢三伏热,下联:重阳戊遇一冬晴。
14、上联:黄菊绮风村酒熟,下联:紫门临水稻花香。
15、上联:年高喜赏登高节,下联:秋老还添不老春。
16、上联:乌帽凌风,参军举止,下联:白衣送酒,处士风流。
17、上联:败兴无端,满城风雨、下联:登高何处,插鬓茱萸。
18、上联:双庆临门,家庆欣逢国庆,下联:三阳播彩,小阳喜叠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