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重阳节活动的主题有哪些
古时候的重阳节习俗,有哪些流传至今?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时至今日,一些地区仍保存着这种风俗。
到宋代,赏菊成为一时盛举。届期,无论皇室贵戚还是文人士子、小民百姓,都要赏玩菊花。文人士子们还举办社交宴乐性的菊花会,赏菊吟诗。不过,其中规模最大,气象最盛的当数宫廷赏菊:“禁中例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于庆瑞殿分列万菊,灿然眩眼,且点菊灯,略如元夕。”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节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有的地方重阳前后要举行菊花大会。人们来来往往倾城出动观看菊花,热闹空前。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习俗外,各地过重阳节还有些独特的过节风俗。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各位看官,你说呢?
Ⅱ 以“情满重阳节,爱在夕阳红”为活动主题,设计一个关爱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策划书
加强老年人活动力度,特在重阳节,老年业主有发放免费体检卡,活动邀请市里有关领导参加开幕式
Ⅲ 重阳节祝福老人的诗句。
1、 重阳登高望,苍茫远树低。菊黄盈双袖,湖光草色稀。秋高气爽飘香日,当是相约赏月时:良辰聚重阳,一起赏景如何?
2、重阳登高举目望,风清云淡精神爽。扶老助困人称颂,中华敬老好风尚。志愿服务爱心献,传承美德礼仪邦。老有所乐心舒畅,浓浓秋色醉夕阳!
3、重阳登高九月九,如意吉祥酿美酒。一杯送你钱满箱,二杯送你前程好,三杯送你梦圆圆,四杯送你永安康,五杯尽饮福自来,清风皎月风景妙。
4、重阳登高景色好,秋风送爽艳阳照。鹤发银髯身康健,老有所养无烦恼。敬老爱老好风尚,共创和谐同欢笑。金色九月庆收获,锦绣中华更妖娆!
5、重阳登高步步高,身康体健百病消。人生着眼在高处,眼界宽阔烦恼少!饮一壶菊花酒,吃一次九重糕。人老心不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再谱人生新华章!
6、重阳佳节到,团聚多欢笑,祝福跟着来,按时作报告老人身体越发好,妻子身材更苗条,孩子学习上层楼,自己财源滚滚到!
7、越久越醇,朋友相交越久越真;水越流越清,世间沧桑越流越淡。重阳佳节,何不把酒言欢共话夕阳。
8、花飘香,芬芳的是思念;身插茱萸,传递的是牵挂;登高望远,祈求的是平安;斟满美酒,碰响的是祝福;重阳节,愿快乐相伴,平安相随!
9、悬茱萸,福满堂,九九重阳好运到;赏秋菊,品香茶,惬意无忧乐逍遥;踱步出,有山水,登高远眺心情妙。九九重阳,愿你开心久久,幸福久久!
10、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Ⅳ 对老人的暖心话语
1、 我们的明抄天就是老人的今袭天,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2、 我们不但要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我们还要多些和老人谈天,老人遇到寂寞和伤心的时候,我们要去安慰他、支持他。
3、
人的孝心不会与生俱来,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要从孩子抓起、对孩子培养爱心,除了家庭、父母以身作则外,更需学校加强培养教育,把孝心作为孩子的德育必修课。
4、 关心老人,如何搞好夕阳工程,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善待老人吧,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5、 把温暖送给父母,让情爱陪伴老人。
6、 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是一项重大国策,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Ⅳ 敬老的作文 以实际行动为老人带去节日的祝福并在活动中感知社会责任体验服务他人的快乐 关爱记录 怎么写
重阳节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
说到重阳节,我们该如何敬老呢?
其实我国把这古老的传统又成为老人节的目的就是想继续弘扬中华民族固有的“尊老、爱老和养老”这三个优秀文化的传统美德,也是传统美德中的“敬老尊贤”每到这个佳节,社会上就洋溢着一种尊老、敬老和爱老的气氛。
我们应该尊老敬老,听长辈的话。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在这样一个和谐的文明社会,我们更应该孝敬,听从长辈,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这一点。
平常,老人们总是最疼我们。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就留给我;也从没见家里老人们很挥霍的买许多贵重的东西,从来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却把剩下的钱给我买零食;更没见过姥爷哪一天接我放学误了点,常常就是腿疼也要挺着,不让我在校门口干着急;有时放学晚了,姥爷仍是毫无怨言地等候着。每天回家,都能闻到饭桌上飘出诱人的香味儿。
谈了那么多,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个老人不想得到我们晚辈的重视与尊重呢?虽然我们不可能有太多的资金与精力去给全体老年人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园,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点一滴的爱去感动他们。
Ⅵ 重阳节敬老爱老的名言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5、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6、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7、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8、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俗语)
9、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10、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茹贝尔)
11、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马卡连柯)
12、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13、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俗语)
14、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印度谚语)
15、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1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17、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泰国谚语)
18、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马克思)
19、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20、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
21、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22、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康德)
2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24、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谚语)
25、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何塞·马蒂)
Ⅶ 2009年10月26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中国人都按照传统习俗对老人进行问候,表达对老人的关心和尊敬。结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我国传统的礼仪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重阳节问候老人,体现了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2分)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文化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中国人重阳节问候老人体现了文化对人们实践活动和行为的影响。(4分) (3)文化对人们有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中国人按照重阳节习俗问候老人,体现出我国古老的礼仪文化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持久影响。(4分) Ⅷ 我们可以重阳节用哪些方式表达对长辈的爱 1、1-2年级各班举行一次“故事会”活动:在重阳节那天每个学生送一件自制小礼物给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帮父母做一月家务。开展孝亲从我做起的争做“小孝星”活动。 2、3-6年级各班举行一次“孝亲主题班会”活动:在重阳节那天每个学生自制贺卡一件送给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开展“讲一个故事”、“唱一首歌”、“做一件事”、“揉一次肩”、“捶一次背”、“做一月家务”、“ 写一篇孝亲作文”、“看一本孝亲故事书”八个一活动。 (8)重阳节去养老院关爱老人的文章扩展阅读: 古人把“九九相重”叫重阳节;“九”是数学当中最大,“九九”与“久久”同音,包含着长久长寿的含意。1989年,我国把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 平日,许多年轻的父母由于忙于工作,把照顾孩子的重要大事全权托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老人们冒着寒风酷暑,不管风吹雨打接送宝宝孙子,为孩子的冷热饥饱操劳; 他们无怨无悔,乐于奉献。而孩子们一直熟视无睹,觉得理所当然,有的还向老人家发脾气。本活动旨在为丰富孩子的社会知识,培养孩子敬老、爱老、助老的美德。 Ⅸ 重阳节送什么给老人 老人对儿女来并不是需自要什么?钱呐物啊,老人最需要的是她们的系和客户,当你们哪怕拿两块月饼去看望老人,帮他们打扫打扫,家里帮他们买些东西,当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老人就会很高兴的,所以重阳节只要你们拉着他们在城市里转转,看看城市的美好,看看花园的美好,领着他们吃上一顿饭,他们是很高兴的,他们缺的不是物质上的生活,而是精神上的生活,而是关爱 Ⅹ 重阳节给爱人的温馨祝福语
5、思念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总让我在这金秋的时节想起你,今天是重阳佳节,为远方的你送去一份关怀,希望你一切都好。重阳节快乐! 与重阳节去养老院关爱老人的文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养老金账户金额如何提取
浏览:722
大学体检发现怀孕了怎么办
浏览:292
养生歌曲都有哪些
浏览:377
男性b超体检多久做一次好
浏览:221
男朋友父母帮女生夹菜怎么办
浏览:874
社保55岁退休退休工资
浏览:616
老年人过世用什么红包
浏览:620
公司法人是父母财产怎么
浏览:939
两会政策退休年龄男55
浏览:114
赞美老年大学摄影老师的文章
浏览:838
父母和子女户口本有什么区别
浏览:608
四川省养老金调整最新政策
浏览:9
古人长寿饮食
浏览:557
一年级小学生重阳节广播稿
浏览:629
德州社区养老保险怎么计算
浏览:645
吉林调养老金
浏览:361
60岁人经常低烧
浏览:116
外地人在上海办社会养老保险
浏览:22
广西乡村养老院护工多少钱一个月
浏览:212
老年人眼眶发黑
浏览:7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