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学生如何孝顺长辈
小学生孝敬长辈就应该。对长辈言语有礼貌。对长辈的衣食住行。主动去内爱护;长辈所吩咐做的事情。尽力容全力去做。能完成的尽量完成,不能完成的也及时告诉父母去帮着完成。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能有一期。让长辈上辈受气。
㈡ 怎样孝敬父母作文小学生范文
孝!自古以来流传千古的中华美德,在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反复冲刷,仍能焕发耀眼夺目的光芒。然而,在当今社会似乎已经黯淡无存了!
此刻的青年,不专心学习,打架、逃学是屡见不鲜的了。有的,不顾父母的辛苦,回家后母亲做的菜不合心了,抓起碗就往地下摔,一跺脚,指着父母的鼻子就“开战”,什么难听的话都蹦出口了!有的还是网吧里的“大地主”,一坐就是一两天,不吃不喝,更谈不上回家了!让父母在家担心不已、坐立不安就罢了,末了还得等父母三请四请的请回家,有时磨破嘴皮,到最后还被子女大骂一通,撞了满头灰。有的,挥金如土,把这种习惯当作阔气的表现。经常不回家,父母的好言相劝全当耳边风了,左耳进右耳出。好了一两天,又不见踪影了,还三天两头的打电话要钱,久不久还惹出了事。唉,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难道,这流传千古的中华美德就这样被青年们“征服”了吗?噢不,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我们不能忘!“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虽然我们没有亿万家产送给父母,但我们能送一束鲜花;虽然我们没有豪华的小轿车带父母出门旅行,但我们能牵着父母的手陪他们散散步……其实父母的要求并不高,他们只需要一点温暖。我们就应尽我们的潜力,为他们尽孝!
朋友们,你们扪心自问:孝,你们做到了吗?
㈢ 如何让小学生孝敬父母
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这种美德在一些小学生的身上很少表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凡此种种,值得忧虑。 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系,其实质是一个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在家里能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到社会中,才有可能做到关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对祖国的忠诚。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培养孩子尊敬长者、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为了培养孩子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我是这么做的: 第一,布置作业,让孩子调查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付出了哪些。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孝敬父母呢?为此,应该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自然,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败陆的感激和敬重。 第二,注重训练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虑,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如关心家长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亲;当父母劳累时,孩子应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外出时,孩子应提醒父母是否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孩子应主动照顾、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等。孩子应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哪怕是吃饭时摆筷子。根据这些要求,我们专门开展了主题队会活动,通过小品,歌舞,知识抢答等形式,让孩子主动做到以上几项,之后在晨间活动时也经常询问评比。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养成家务劳动的习惯,也有利于孩子不断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为他们多做事。” 第三,争取家长配合,在家以身作则。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有一个故事是值得借鉴的。从前有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母很不孝顺,他们把老人撵到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居住,每顿饭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东西给老人。一天,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孩子说:“刻木碗,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这对中年夫妇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只小木碗,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从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可见,父母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现在中年夫妻冷落自己父母的情况还是存在的。有些中年夫妻不仅不照顾自己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计“刮”老人们的财物,这给自己孩子的影响更不好了。因此,我们通过家长会,家访以及思讯教育平台发短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孝敬思想,要求家长努力做孩子的楷模,休假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渐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对小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呼唤。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其结果是一方面使国人大开了眼界,扩大了视野;另一方面也随之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东西方不同的价值观的碰撞给人们的道德观念带来的困惑与行为矛盾,逐步在校园、家庭和社会中表现出来。面对这种挑战,如果我们一味地抵制外来文化,那只会造成封闭自守,与西方先进的科学缺知技术和文化失之交臂,继续推迟我国社会主义察扮顷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我们应从正面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对学生进行中国文化传统的教育,及时纠正学生中出现的道德偏差。使学生能够以优良的素质迎接21世纪的挑战。
㈣ 做为小学生如何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有精神上的,也有物质方面的,而尤为重要就是精神方面的。作为小版学生,还没有条件权在物质上孝敬父母,只要在平时能听从父母的劝导,不做使父母为你担心的事情,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自己去做,减轻父母的负担,这就是好孩子。
㈤ 如何让小学生孝敬父母
有些早抄吧,孩子只是孩子袭气地对谁好,或者孩子气地不高兴乱发脾气,孝敬是成熟后产生的东西。
现在的孩子一般都缺乏阅历,缺乏活动,没多少对“重要的人”这种概念的直接的经验,孝顺这种自觉,就迟来了很多。
当然如果要像古代那样的做法,比如从小灌输观念、家法管制、长辈做示范,孝敬或许会很根深蒂固,但是现在的时代那样的方法很多条件都不具备。
您的问题很不具体,这个问题家教是最重要的,包括整个家族在内的家教。或许您可以换个视角,解决问题,并不一定现在就要要求孩子成熟才能解决问题。
㈥ 小学生应该怎样孝顺父母举例子谢谢了!(100字左右)
孝顺其实是很难用言语来表述的东西,它是发自内心的对父母长辈的一种关心,一种体贴,孝顺其实挺容易---在父母长辈需要时或未想到时牵挂他们,一个电话,一个问候,帮助父母长辈做一点家务都能叫孝顺,但是他也很难,因为真正的孝顺是坚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他们为儿女付出了许多心血,作为儿女,我们应时时处处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然而,我们这些独生子女,仗着自己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有些人便以“小皇帝”“小公主”自居,在家中样样依赖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对自己照顾得稍不如意,便会乱发脾气,父母的话不听,还粗声粗气地顶撞父母,更谈不上体贴父母,帮父母做事了。你说,这是尊重、孝敬父母的表现吗?
在一次思品课上,老师要我们写出父母的生日及爱好,没想到,一大半同学不知道,就算答出的人里也有一些是自编的答案,由此可见关心父母的人数之少。我家隔壁就有一个小男孩,一心只想着玩,平时宠爱他的妈妈叫他作作业,他竟大吵大闹、大哭大叫,还砸起东西来。妈妈很生气,责备他几句,他居然对妈妈大打出手,又抓又咬,气得妈妈打电话求助于爸爸,你说这个孩子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吗?
孝敬父母是每个公民必须做到的,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关心,不孝敬的人,又怎能为他人,为祖国献出爱心呢?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听父母的话,对父母有礼貌,关心体贴父母,做一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做一个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好公民。
记得,有一次母亲节,我用采条纸给妈妈制作了10个不同款式的戒指和一只手镯及一串项链,妈妈收到后高兴的合不拢嘴。我生日的时候,我总是用我的压岁钱给妈妈买蛋糕或者点心以表达妈妈对我的养育之恩。在我10岁生时给妈妈买了一条大红色的丝巾,妈妈那激动的眼泪一滴滴的落在她抱我亲我的脸上,在妈妈的心目中我是一个孝敬母亲的孩子。
有不少人认为孝敬是帮父母多干活,常陪着父母,让父母们快快乐乐地度过晚年。一首《常回家看看》就充分体现了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以为没有能帮助父母,没有尽孝道,就是自己最大的遗憾。但我觉得能让父母快乐和开心,并不只是常回家看看,我的观点恰恰相反。
就拿这件事来说吧!在一个并不大的城市里,住着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婆婆,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下岗了,整天呆在家里,帮母亲做这做那,天热了,不停地问母亲热不热。衣服脏了就洗,母亲饿了就做饭,在这个城市里出了名的孝敬。他整天一刻不停地帮父母做这做那,邻居都夸奖他有一个孝顺的儿子,可母亲却并不开心。
她的小儿子,刚好与大儿子相反,名牌大学毕业,在一个大城市里当工程师。他工作很忙,一天到晚研究工作上的问题,是厂里的技术骨干,领导非常器重他。虽然他时不时的,就给母亲送一大包“礼物”,这里面全是一些脏衣服让母亲帮着洗,母亲虽然累在身上,却喜在心里。平时,出去散步,一碰到熟人,更是挺直了腰杆,放高声音,骄傲地向熟人夸耀二儿子一番。轲是每当邻居提起她的大儿子时,她一下就像一根秧了的菜苗,腰弯的像一个龙虾,说话没有一点底气,自卑地向邻居述说着大儿子没有本事,连个工作都找不到。
这不,看似十分孝敬的大儿子,虽然什么事都抢着做,却没有一点本事,让母亲整天担心他今后的生活。看似不太孝敬的二儿子,虽然什么家务都不会做,但他有出息,是一个人才,却让母亲赚足了面子,让母亲连走路都挺直了腰板,开开心心的生活。
所以孝敬老人不仅仅是帮助父母做家务,而且要有出息,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让母亲为你而骄傲,快快乐乐地度过晚年
㈦ 作为一名小学生,孝敬父母可以有哪些表现
1、听父母的话,好好学习。
2、在家里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3、体谅父母,不和其他同学攀比。
4、在家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
5、到同学或者朋友家玩要事前和父母说一下,并征得父母的许可。
6、上学放学的路上遵守交通规则。
7、有时间帮助父母洗洗脚、捶捶背。
㈧ 小学生如何孝敬父母(130字左右)
早上醒来以后,叠一下被子。
吃完饭把自己吃饭剩下的骨头、菜渣扫一下。
放学回来如果看见爸妈在摘菜,就帮忙摘一下。
有心孝敬父母就是好孩子了,一步步一点一点慢慢来吧 ^-^
㈨ 小学生怎样孝敬父母的省优质课教案
目的:让学生拿出实际行动去孝敬父母,为父母做些实事。
过程:
1、听歌《世上只有妈妈好》
不要以为这是幼稚园的儿歌,嘻嘻哈哈唱一唱乐一乐即可,不要以为长大了,道理懂得很多,这歌显得太浅显,甚至肤浅。谁不清楚,能够表达出的父爱母爱不是这么如儿歌般的简简单单,平平凡凡的呢?但随着日子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们童年纯真的声音飘得很远了,明年将要毕业,也许翅膀硬了,要飞了,可我们咋就在生活中忽略了这种简简单单、平平凡凡的东西呢?──那就是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对父母的孝敬,让我们今天捡拾起一颗孝心,给我们的父母。
2、追溯历史和看漫画
我们是龙的传人,是炎黄子孙,我们应继承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我们要大力提倡的优秀品质。古有“二十四孝”的故事,当中难免有些迂腐的地方,但孝子的一些言行能够让我们有所启示和感动。故事很多,我们不说,只请同学们看一幅漫画:
启示:画上两只乌鸦,一个老人。乌鸦有种行为叫乌鸦反哺,老乌鸦可以在年老体弱时等小乌鸦找食物回来给它吃。乌鸦尚且如此,何况人?!人是高级动物,是生活在文明社会里的文明人,是受过教育的,有思想感情的人,就更应该有孝顺的举动。父母曾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地哺育、养大了我们,难道我们就不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当然,在座的各位父母都正处于四、五十岁身强力壮的年龄,仿佛说“孝顺”要早了些。但要清楚我们所提倡的“孝顺”的意义应该是深远一些,广大一些的。我们的孝顺不是一定要等到他们七老八十的时候才去伺候他们,而是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从每一件能为他们分担的小事做起!
㈩ 论文《小学生该如何孝顺父母》
小学生该如何孝顺父母昆明市西山区阳光小学 李玉梅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在父母、长辈的呵护下长大的,每一家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这样一来,孩子长期处于比较优越的地位,容易养成一些不良的毛病,更忘了如何孝顺父母。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如何孝顺父母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听从父母的意见和教导,学会从小礼让父母其实父母的意见和教导,虽然说语句用词比不上网络词汇哪么新潮,但可以说每一句都是至理名言。所以对于父母的意见和教导一定要认真仔细的听取,学会从小礼让父母,现在一些学校要求学生学习《弟子规》其实也是教育孩子孝顺父母。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比起包公的名利、官职来,我们小学生今天孝顺父母,听取父母的意见和教导不是容易得多。二、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现在的孩子都是以我为中心,根本不理解父母的苦心,父母辛辛苦苦地把他们抚养大,为了工作,为了家庭,为了孩子,父母已经是倾其所有,从来都是心里只有孩子,但孩子却从来都不理解是,父母说话他们喊闭嘴,父母挣钱他们嫌烦……更不要说是帮父母做一点家务了,哪怕是洗一个碗,抹一双筷,父母都会很高兴,但他们都不愿做,比起子路来,哪更是天差地别了。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起居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孩子身体健康就是父母最大的心愿,只有孩子有了健康的身体,父母才能安心的工作。现在只要是天气变化,都可看到来送衣服、送药的家长排成长队,这样既影响了家长的工作,又灌输了孩子不好的想法,他就认为我父母就是会来关心我,我不穿衣服,父母也会送来,他就没有想到父母的担心、焦急和辛苦。其实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体健康也是孝顺父母的一种举动。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功学习,努力向上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将来能上好中学,学好本领,才能谈得上找好工作让父母放心,舒心,身体健康,现在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经常让老师担心,同时教师通知家长,家长也担心。考不上好的学校让父母到处去找关系找学校,让父母到处去求人找关系,这难道是孝顺父母的好的行为?五、出门和回家都要向父母有个交待,以免父母挂念 现在的父母只要发现孩子晚回来,就非常着急,问同学、问老师、甚至报警……但孩子却不以为然,只管自己玩得高兴,不顾父母的感受。六、要诚实,杜绝撒谎的行为,不在外面做违犯纪律的事有的学生撒谎撒贯了,撒起谎来真的脸不红心不跳,这样来就非常危险,因此,要教育学生从小要诚实,杜绝撒谎的行为,不在外面做违犯纪律的事。 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我认为才能做到孝顺父母,同时古人说得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