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佛说孝敬父母经

佛说孝敬父母经

发布时间:2022-12-28 01:34:08

『壹』 地藏经里讲怎样孝敬父母

华严经云:诸供养中 法供养最 孝顺父母一般强调供养身体和心理。 最为重要的是慧命。如果能够帮助父母往生极乐,诸佛赞叹 三界中最孝之人。 《地藏经》开示之一:如何智慧的孝敬父母 探讨如何“广设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见” 我们需要探讨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广设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见”。 在这个地方,我接触过很多的朋友,他们在劝说父母学佛的时候都非常的积极,发心非常好。因为他知道有一个非常好的宝贝,然后他想去孝敬他的父母,他就拼命的跟父母说着这个问题,但多数不得法。哈哈,即使释迦牟尼佛,他在孝敬父母的时候,也请了一位菩萨帮忙,来演示这部《地藏经》,请了哪一位菩萨,就是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演绎了地狱是个什么事情和如何孝敬父母的,这是善巧方便。 我们在这个世间当中,如何能做到有智慧的善巧方便,是很难的。你比如说,如果你父母的心落鬼道上了,贪心特重的话,落到饿鬼道,贪心就重。然后当中,你如果给他钱,给他两万块钱,他会考虑到“你是不是还有五万”;如果送五十万块钱,他会考虑到“你是不是还有一百万”。你这样的话,并不是在“广设方便,劝诱父母”。 在这个地方,拿出时间来探讨一下: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当中,应该如何的劝诱父母,能让他们得到真利益? 第一条:你应该有智慧。 何谓有智,需在无我相,无我见,无我的境界上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如果你没有智慧的话,就不可能到达“无我”的境界当中。 如果你真的想让你的父母学佛,在佛陀所教育的范围内,能得到真正的利益,那你的思维模式应该是“无我”境界的。也就是你(智慧)必须到达“无我”的境界。,否则就是麻烦,就会因你着他们是你的父母相,而度不了他们;或是就是躲避(不管他们,不见他们),你仍然度不了他们。这一点,我也试过很多次。而且多数的情况下,很多的修行人跟他们的父母是逆缘,很少有几个善缘的。(烦恼即菩提)而在这个逆缘的时候,你如何帮你的父母去修行,学佛,去得到真正的利益。首先你是“无我”的境界。如不这样,你就会因与你的父母们同时着情执心,(情重理智就会下降)不可能处理好父母的关系,就会根本帮不了他们,你更闹心。这是第一条,首先要有无我般若智慧。 第二条:你要符合“人事”。 符合我们现在当代社会的人伦道德,符合孝顺子孙的人伦要求去做任何事。 你首先,该孝敬父母的时候孝敬父母,该称念父母的时候称念父母,该请父母吃饭的时候请父母吃饭。该给父母洗脚时就给父母洗脚,只要是人,就应找不到你在孝敬父母方面的缺点,最好找不到你在做人上的任何缺点,但这一切的东西,处在第一条的那个“无我”的境界当中,就好像你在演戏一样。你知道你叫林心如,你演的叫紫薇格格,演完了以后,你还叫林心如,不要与紫薇格格混淆了。就好像我们穿一身戏服。在这个地方,我叫回家人。那我就是回家人,跟大家一起演一场戏似的。我并没有感觉“啊,今天来了50个人听,明天来了5个人听”。如果那样的话,怎么样,我就掉进去了。我只在演戏,众生因他们因缘而生的。所以,这一点,做好人事,做好演戏这方面,无非我们演的技巧如何了,这第二条是非常关键的。 第三条:情重,那恨就越大 有些时候,你非常的爱你父母,你跟他们说“父母,学佛吧,你看佛法多好啊”。如果你跟父母是逆缘的话,他就会因你挂念的这种情执,反而就不去学。 我见过有这样的一位朋友,他的父亲得了一个病。他因为修行,知道父亲的寿命非常麻烦。但是他想了一些办法,为父亲续命,做了很多的事情。当中,他又回去劝他的母亲“母亲,如果是父亲身体好了,你学佛吧”。他母亲就说“好,可以的,但不要花很多钱,一定让你父亲身体好了”。日后,因机缘成熟了,他父亲的病好了,而且没有花很多的钱。后来他就过去问他母亲了;“母亲,你这回学佛了吧,要讲信用”。他母亲回头就告诉他“我本身是佛,学什么佛”。这个事情我是亲眼见到过的,这位朋友,当时气的差点没背过气儿去。但是最后发现,他为什么这样生气,就是因为他太爱他的父母了,太挂念他的父母了。而他不知道,就他这种挂念使他失去理智。所以,当他们不符合他的这种感受的时候,他就会特别的难受,不重情并非没有情,而是因知道动情对父母只有害,不利于父母学到真正的东西,而相对的不着情,是这样的。 第四条:严持戒律 我们在劝父母学佛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自己是一个修行人,在一个范围内,我如何做到一个很好的人。如果你干了很多在社会当中不值一提的坏事。然后你父母就对你这样学佛的,造成谤佛,你这样是不可能让你父母学到佛法的。 你知道吗,人劝人真的没有用。你在前面走,做的非常好。然后他们觉得“你看我的孩子就是学佛以后,吃素身上特清静,脸上也好看”,然后你父母就觉得吃素挺好的,他们也跟着吃素。根本不用天天跟你父母说,“你们如果吃素得到一种很好的利益。”(尤其不能对认为你迷信的父母讲,吃素后身后会有五位菩萨跟着你)再比如说,你通过学佛变得非常的孝敬父母,严持做人的戒律,你父母自然而然就感觉到“这佛法挺不错的,看我儿子或女儿通过学佛变得这样孝顺我了”。而不需要跟他们说“我这佛法非常有利益,不恭敬三宝,听信邪法会下无间地狱的。”如那样讲你母亲“嘭”的一下,“你才下无间地狱呢”。哈哈,人总是喜欢听好听的声音,只有改变自己的人,才能引导别的改变,尤其对父母改变的影响。 戒律是自我改变的标尺,不要去改变你的父母,要通过持戒后的改变而去影响你的父母。 第五条:在表象当中,顺应父母的心思;在心性当中,一定不要拿他们当父母。 要把父母当成在修行当中一个关卡。是你成佛的陪练者,也可以说你成佛的心是因他们而发得,在跟父母谈论的时候,关键不能被“父(母)女”“父(母)子”的这种情执骗了,非常关键。有很多的人,因为他宿世间有出家的因缘,(他这个“家”怎样出,就会让其感觉到没有世间亲情,自然而然就要出家了,)而这种宿世间他发过愿要出家因缘到了,他就感觉到特痛苦。他感觉到“为什么别人的父母对孩子那么好,我父母拿孩子不好,为什么看我哪都不好?为什么这样对我不公平?”。这点怎么样产生的,首先你被父母情执骗了。再此愿力所至,让你断了世间情执心好出家的,哈哈,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因自己愿力生成,怪不得任何人。 只要你是修行人,说实话,那摆在你面前的:首先是如何能顺应父母的心,然后在心性当中,跟父母保持相对独立,不能被父母情感所骗。 记得在年轻的时候,离开家庭,进社会,那个时候不修行,没智慧与定力,就出去找了很多的朋友,拜了很多的兄弟,(就是铁哥们),当时是因一直在父母的保护圈里。当离开这个保护圈的时候,内心当中因为特别依存这种保护圈,就产生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害怕与依赖。这种东西本身就是被父母的情骗了。做为一个修行者,担当是基本条件,是根。这当中如有出家的因缘时,更不要叫亲情骗了,不然特痛苦。而且有可能生成怨恨,很重的怨。这种怨恨在法界当中是很难解开的,必须要了然而知。 你真正爱他们,就不要爱他们。 第六条:一定要顺导,不能逆导 在让父母们接受佛法的时候,一定要顺着父母的心,不要顺着你着相所学的佛法。因这要求你自身的功德福报非常好,然后你父母看到你通过学佛获得很大的利益,而自然而然影响他们去学佛。一定不去用一种道理来指导他们。尤其象教育孩子一样心情的教育他们,最可怕是自己认为学到一定程度了(自认为)差别心,分别心又很重的朋友,就会因父母们达不到自己内心的标尺,为发泄内心由爱生恨的心理压力,而和父母将关系闹僵了。 如你这样说“佛陀说常轻三宝,信邪,一定会下无间地狱的”。不但教育不了你的父母,还形成很重的邪见,在这里是不能使用异相方便,使用怪异嗔责,让父母们生畏惧,来修行佛法的。这也不符合人伦道德的,而且会形成没有办法逾越的隔阂。在这个地方一定要知道,顺着父母的心情来。 我记得我修净土的时候,持清静戒,过午不食。父母感觉到我特苦,(我没修的时候170多斤,修了后110多斤,瘦的非常难看。)然后我的父母特心疼。一次我们一起出去,要了菜,我的一个长辈叨着一块肉放在我的嘴里,非要让我吃掉,如果当时没有智慧,不能顺父母的心来,就很难处理的,(其实持戒都是心戒,是戒对这种东西的贪婪的心,而并不是表象的戒。)我就问自己“怎么样做啊”,我就选另一个方向,把这个肉吃下,吃下去以后,过了没有五分钟,我说我想吐。其实根本没想吐,然后用手指拨嗓子,吐的什么东西都吐出来了。我父母从那时开始,再不逼我吃饭了。所以呢,在这个地方,你一定顺着父母的心,而不能一味的讲道理, 恒顺一切众生,即供养诸佛,更何况自己的父母了。

『贰』 有关孝敬父母的经文

经文:“当照耶和华你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并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申 5:16)。

父母为儿女受劬劳之苦,保育扶持,至于长大成人,处处皆是由于父母的牺牲、爱护和教养。为了感恩图报,儿女应当孝敬父母。何况父母之恩,昊天罔极,绝非供奉甘脂所能报答。所以古人注重孝敬,而以供养为次要。

按照圣经,除了人事关系之外,又加上神的旨意,命人孝敬父母,得他所应许的福,诸事亨通顺利,又在神所赐的地上能长久居住。我们相信,人对于父母的关系正当了,对人类间其他一切关系就可以融洽无间,互助与团结的精神可以因而增强,社会的事业可以顺利地进展,外来的侵略更能齐心抵御;这样,这个民族的生命是一定可以长久的。可惜犹太民族违背了神的诫命,用奉献于神作为不奉养父母的理由。这样奸诈的存心,终究不能逃避神的惩罚。亏损人的,决不能讨神的欢喜。打着神的旗号而去苦待别人,那真是罪上加罪了。信神的人,应当心口如一,诚诚实实地遵守神的律法,对于父母尽孝敬的心,神必将所应许的福赐给我们。

祈祷:求主帮助我们孝敬父母,为我们的父母感谢赞美你。更求主饶恕我们不孝敬的罪孽。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

『叁』 孝敬父母使你得福经文在哪里

弗6:2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肆』 佛家形容孝心的语句

原始佛教应该是不太讲孝道的,也可以说它是把他从一家一户的小孝内,扩展到“一切男子是我父,容一切女人是我母”的大孝,因此是使我们升起慈悲戒杀之心。

但佛教传到中国后与儒家的伦理纲常相结合,也开始赞扬孝道,如《观经》里就有净业三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父母恩重难报经》、《盂兰盆经》、《地藏菩萨本愿经》更是佛家的《孝经》。
摘录一些经文给你吧:
尔时。如来向彼枯骨。五体投地。恭敬礼拜。阿难合掌白言。世尊。如来是三界大师。四生慈父。众人归敬。以何因缘。礼拜枯骨。佛告阿难。汝等虽是吾上首弟子。出家日久。知事未广。此一堆枯骨。或是我前世祖先。多生父母。以是因缘。我今礼拜。
——《父母恩重难报经》
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 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福乐无极。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 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
——《佛说盂兰盆经》

『伍』 佛说,儿女为什么要孝顺父母

佛教是很重视孝顺长辈与父母的。

如《盂兰盆经赞述》中记载:“经曰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者述曰。第二明其述孝有二。一述孝心。二述孝事。此述孝心也。曩裁我母生我劳悴。怀恩既重。理须酬报。是以阿含经云。佛告诸比丘。常念孝顺供养父母。涅槃经云。宁于一日受三百钻以钻其身。不应起一念恶心向于父母。何以故。父母恩重故。依末罗经。母怀子十月。如负太山之重。乳哺三年。育养之恩。号天罔报。纵令从地积聚珍宝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所得功德。不如供养父母一分功德也。”

可以看出佛陀对孝心和孝事是非常赞同的,认为父母生我养我,恩重如山,理应报答。因此在阿含经中也说,我们要常思念,孝顺,供养父母。涅槃经中也说,宁愿自身受三百钻,也不应对父母起一个恶念,因为父母恩重难报,母亲怀胎十月,如负泰山之中,哺乳三年养育之恩,用尽一生也难报,即使用地上乃至二十八重天的所有珍宝用来布施他人,所得到的功德不如供养父母的一分功德。

『陆』 佛教孝敬父母

净空法师---佛在经上教给我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做儿女的一定要尽孝,做学生的一定要尊师。你从历史上去看,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不孝父母的人能有成就,没有一个背师叛道的人能有成就。


净空法师---孝顺是佛法的大根大本,实在讲,“孝顺”圆圆满满做到是成佛。


你要是真正明白了,我们要想把孝顺做到圆满,就一心念佛,念到自己往生净土,见到阿弥陀佛了,你的孝顺就圆满了。

1 孝顺是佛法的大根大本,实在讲,“孝顺”圆圆满满做到是成佛。唯有佛,才能够尽孝,佛以下的孝顺,都做得不够圆满,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

2 你要是真正明白了,我们要想把孝顺做到圆满,就一心念佛,念到自己往生净土,见到阿弥陀佛了,你的孝顺就圆满了。

3 经上讲得很清楚,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你就充满智慧,具足大的能力,你的家亲眷属无论在哪个世界,无论在哪一道,你都看清楚,你也都听到,只要缘一成熟,什么叫缘成熟?你劝他念佛,他肯听、肯接受,这就叫缘成熟了,你就有能力去帮助他。

4 佛经里常讲“佛度有缘人”,生生世世家亲眷属,跟你有缘,你都能帮助他们脱离六道、往生不退成佛,这叫大孝,这叫真孝。

5 所以在眼前,对于父母生活,尤其是晚年精神上的生活,我们都能够照顾到就好。最重要的,是劝父母念佛,那才是真正的孝顺。父母不能接受,那是因为你自己的佛没学好;你要学好了,他们自然就会接受。

6 自己真正要学好,才能影响他们,所以自己要精进不懈,要有耐心,要坚持到底,机缘成熟的时候,他们会接受的。

7 如果你认真努力地修持,学佛之后跟没有学佛之前,判然是两个人,使你父母感觉到,你学佛之后,变得特别孝顺,对他们特别好,他们生欢喜心,对佛就会有好感。

8 万万不可以看到父母没学佛,一天到晚批评他、责备他,说他业障重,将来要堕恶道。父母听到你这个话起反感,那你是大不孝,“佛不能学,愈学愈不得了,愈学愈不孝顺”,这就错误了,你虽然是好心,你的方法错误,起了反作用。一定要知道,要以善巧方便,把佛法介绍给他,让他很欢喜,他就会很乐意地接受。

『柒』 佛经关于孝敬父母的开示

这就多了!最具代表性的首推《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父母回於子,有大增益答,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
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无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犹不足报父母恩。
若父母无信,教令信,获安隐处;
无戒,与戒教授,获安隐处;
不闻;使闻教授,获安隐处;
悭贪,教令好施,劝乐教授,获安隐处;
无智慧,教令黠慧,劝乐教授,获安隐处。
如是信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教,信法教授,获安隐处。
诸法甚深,现身获果,义味甚深。
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圣众。
如来圣众甚清净,行直不曲,常和合,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
所谓圣众——四双八辈,是谓如来圣众,最尊最贵,当尊奉敬仰,是世间无上福田。
如是诸子,当教父母行慈。

『捌』 念吉祥咒的前提是孝敬父母,哪些佛经原文讲孝敬父母请用佛经原文回答,佛法怎么定义孝敬父母

讲孝敬父母的佛经有《十善业道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佛经里定义孝敬父母的原文,意思深广无有边际,如果从现实意义来说,可以从四个层次上来说明。


  1. 养父母之身:衣食良药,使之便利,无有缺失,样样具足。

  2. 养父母之心:为人谨慎,爱语长存,听言顺从,为其安心。

  3. 养父母之志:常行善举,当为榜样,明理于己,巧劝于人。

  4. 养父母之德:所做圆融,德行满溢,父母常思,觉悟今生。


真正的孝敬父母,就是永无止境的要求自己不断的提高境界,落实一切的责任、义务的同时,用真心去感应父母的一切作为,使之向其好的方向发展。而念吉祥咒的目的,是灭除三毒烦恼(贪嗔痴),勤修佛法三宝(戒定慧)的方法之一,我说的希望你都能体会。


阿弥陀佛

『玖』 子女孝敬父母的应该念什么经文

建议念《地藏经》。《地藏经》被誉为是佛门中的孝经,恭敬念诵,必定受益无穷。

『拾』 佛说孝顺父母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议

《本事经》里说:「世间聪慧人,恭敬于父母,恒时修供养,常生欢喜心」。意思是说,世间有智慧的人,都会对父母特别恭敬,恒时供养,让父母心生欢喜。

释迦牟尼佛在多部经典中宣说了子女孝顺父母的福德。下列若干:

1.世间和出世间的恩德有四种:第一种就是父母恩。

2.母亲对我的恩,我用一劫(百千万亿年)的时间来说也说不完。妈妈思念孩子,没有什么比得上。从怀孕开始十个月,行住坐卧受苦恼却不能说出来。想要吃什么穿什么,虽然得到了也不欢喜,担忧的心没有一刻休息,一心就想着好好生下这个孩子。当遇到产难时,就像百千把刀来割。如果平安生下孩子,大家都欢欢喜喜,宝宝一声哭啼,十个月受的苦,妈妈都忘光了,就像听到美妙的音乐一样快乐。宝宝睡在妈妈的肚子里,由妈妈的甘露泉喂养,这个恩德,就算高山也比这低,就算大海也比这浅。如果能够随顺母亲,不违背母亲的心意,天人都要护念他,福德是无尽的。如果用一劫的时间,每天早、中、晚,割自己身躯的肉来养父母,这样都不能报答父母对我一天的恩。

3.世界上谁最富有,谁最贫穷?家里有妈妈在,这叫做富。妈妈不在,叫做穷。妈妈在的时候,叫做日中,妈妈不在了,叫做日落。妈妈在时,叫做月明,妈妈不在了,叫做黑夜。所以大家要好好孝养父母,这和供养佛的福德是一样,没有差别的。

4.有福的人,请一百个持戒高僧大德,一百个仙人,一百个朋友到装满七宝的地方,供养百千种上妙珍膳,垂璎珞,以百宝庄严床卧具,以百药治疗病。就这样做百千劫,这样得到的福德,还不如一念孝顺心,用一丁点东西,供养自己的父母,侍奉自己的父母,不如供养父母功德的百千万分之一。

5.佛说:从地上积累珍宝,积累到二十八天,拿这么多珍宝去布施别人,不如供养自己的父母。

6.最大的善,不会大过孝;最大的恶,不会大过不孝。

7.世上要是没有佛,好好侍奉父母,侍奉父母就是侍奉佛。

8.如果把父亲放在左肩上,母亲放在右肩上,这样千万年,衣被饮食,床座卧具,病瘦医药,即于肩上放屎尿,也报不了父母恩。

9.在家居士,如果不供养父母师长,这是「失意罪」。

10.修世间法的时候,要从供养父母师长里修。

11.我曾经因为四件事情舍弃我的生命,一是,为破众生各种烦恼。二是,为了让众生平安快乐。三是,为了除掉自己贪著自己的身体。四是,为了报答父母生我养我的大恩。

12.我不但今天赞叹孝顺父母,我在无量劫中经常赞叹的。

13.如果人少许供养父母,这样获得的福德无量,而少许不顺父母,罪也无量。

14.有八种人,你要毫不犹豫的去布施:一父、二母、三佛、四弟子、五远来之人、六远去之人、七病人、八看病者。

15.有四种恩最难报答。一是父恩,二是母恩,三是如来恩,四是法师恩。所以供养这四种人,会得到无量福报。

16.用饭食供养贤圣,这不如孝顺侍奉父母亲。

17.我世世都奉持诸佛至孝之行,所以我德高福盛,然后成为天中之天,三界独步。

18.世上的父母应该极亲极爱的,可是众生轻慢父母不尊重;我现在为了摧伏这种我慢,所以为此出家救护。

19.菩萨世世都用时令鲜果供养佛陀比丘和父母,菩萨世世都这样对父母——如果父母睡着了,不敢吵醒父母,如果要叫醒父母,都用好听的声音。如果有好吃的,不会独吃,总是先给父母吃。

20.人生世间,不孝父母,不敬沙门,不行仁义,不学经戒,不畏后世者,其人身死,当堕地狱。

21.众罪最恶的,其中之一就是不孝父母。

22.如果不孝顺父母,自己的东西都拿给妻子儿女,或者把父母的东西,自私给妻子儿女。父母好话,自己不肯听从,甚至为护老婆而骂父母,这种人叫做「世间最大劫贼」。

23.不孝父母,轻慢尊长,将堕落三恶道。

24.想往生西方净土,要修三种福。第一种就是孝顺供养父母师长,不杀生,修十善业。第二种是受三皈依戒,不犯戒,不犯威仪。第三种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经典,也劝别人读。

25.得到大财物,要先供养父母师长和尚法师。

26.菩萨于无量阿僧祇劫,孝养父母,衣服饮食,房舍卧具,乃至身肉骨髓。因为这样孝顺供养父母的因缘,自致成佛。

27.众僧是出三界的福田,父母是三界内的最大胜福田。

28.佛告诉迦叶长老说,众生恼乱父母,让父母心忧恼,得多病报。供养自己父母和病人,得少病报。对父母没有爱敬心,得丑陋报;爱敬父母尊长,得端正报。

29.佛对阿难说,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这个功德殊胜难量。我过去世,慈心孝顺,供养父母,甚至舍身肉济救父母危急苦厄。我以这个孝顺供养父母的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王,乃至成佛,三界特尊,都是因为孝顺父母的福报。

30.如果让父母生气,子女会遇到生活中的各种不顺,牴触顶撞父母,冲父母发脾气,很快就会有不顺。

愿所有众生都能够孝顺父母,供养父母。愿我们把一切布施、一点一滴善行的功德全部都回向给父母。愿一切如母众生皆能远离痛苦烦恼,究竟解脱。

阅读全文

与佛说孝敬父母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年痴呆症的心理治疗PPT下载 浏览:982
去体检怎么形成体检报告 浏览:655
内蒙古退休金计算错误 浏览:557
爱父母如何试教 浏览:529
高血压体检都体检什么 浏览:154
养老金南水北调的优缺点 浏览:503
协警退休年龄范围 浏览:252
退休金是十三薪吗 浏览:688
长寿花怎么保养最好 浏览:40
表明孝敬 浏览:804
金源养老院 浏览:849
伊春厂办集体退休金 浏览:428
父母一方死亡儿子户口怎么迁出 浏览:13
冰雪大世界60岁 浏览:585
百色2015年养老保险政策 浏览:279
怎么与老年人交流沟通 浏览:801
山东省公务员退休工资 浏览:699
养生白酒有哪些大品牌 浏览:80
局级女干部退休年龄 浏览:787
社会实践敬老院照片 浏览: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