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重阳节和老人的故事怎么写

重阳节和老人的故事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0-12-09 06:06:56

重阳节的故事30字左右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
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Ⅱ 重阳节与动物的故事

爱孩子这是个连老母鸡也会做的事情,重阳节日的来临,让我忽然想起这句话了。

沿着这句话推下去,我们是否可以查问下:孝敬老人,什么动物做得较好?耳熟能详的故事似乎也只有“羔羊跪乳”“乌鸦反哺”了,也有人说黑鱼在母鱼产仔后会眼睛瞎掉,无法觅食,那些小鱼们为了母亲能活下去便自动排队送到母亲的嘴里……

重阳节孝道故事

对这几个故事,我们稍作分析,便不难看到古人为了孝道的教化,人为地进行了善意的篡改。

羔羊跪乳绝对是因为吃奶的方便,而不是什么感恩;小黑鱼葬身母鱼腹中,那是因为刚出生的它们还不具有逃生的能力,围着母鱼寻求安全感时却不幸成为母鱼果腹之物。

只有乌鸦的反哺行为似乎还可说得过去,但据从事动物研究的人员表示,在生物学上,“慈鸟反哺”是没有依据的,甚至连乌鸦中哪一种是白居易所说的“慈鸟”,都无从考证,所以这个故事肯定也是古人的臆想。

或许有人为此感到难以接受,因为古人津津乐道用以谆谆训诫我们的例子就这样破绽百出。

虽然我们不想承认,但我们无法从动物中寻求到孝顺的楷模,更无法从人类自身加以举证。

或许有人要用《二十四孝图》加以反驳,可当我们静下心来,对二十四孝子一个个仔细分析的时候,却感觉其中许多都是荒诞不经的,甚至有违人道的。

什么尝粪忧心、哭生竹笋、恣蚊饱血、乳姑不怠、埋儿奉母……也有矫揉造作的,如闻雷泣墓、扇枕温衾……当然如仲由负米、怀橘遗亲、扼虎救父之类还比较可信,但也说不上感人。

因为这等事情为父母者做得比儿女出色得多,也司空见惯得多。

但不管怎么说,在我们的观念中一直感觉古时的老人要比今天老人风光得多,威风得多,滋润得多。

究其原因,与统治者的提倡有太大的关系。

孝敬老人是作为社会统治体系的一部分,如同“君君臣臣”一样,不是你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必须如此的问题,不然就违反了社会规则,你就无法被社会相容。

社会把家庭权利交由老人掌管,晚辈对老人的孝顺从某种意义上,是对权势、金钱的服从。

顺从长辈的意愿,也就是顺从了社会,顺从了统治者的管理。

所以老太爷作为一家之长,说一不二的威严才能保持几千年。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老人从家庭中坐北向南的崇高地位一下子畏缩到犄角旮旯里了。

不得不承认,今天的老人普遍无社会地位,无经济能力,由原来的强势家长成为弱势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孝顺就成为一种自愿而非被迫了。

缺乏社会的舆论监督、强制约束,让孝顺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一时间面临重重困难,所以对爱的呼唤成为当下弘扬人文精神的一个主旋律。

付出=回报,作为对等法则很容易被人接受。

人在权利、金钱蛊惑下很自然萌生出对强者的崇拜之情,如对达官贵人、商界大亨、艺术大腕们的忠诚竭心、谄媚趋炎之爱;生理上的渴望也很容易使两性之间萌发出爱的情感,如夫妻、情人之爱;种族延续的本能,几乎让所有的动物都不自觉地产生舐犊之情,也就是所谓对儿女的爱;而渴望被群体认可、渴望人生价值被证明的高期望值下,也容易产生对宗教、政治信仰的迷爱;当然在思想契合、志趣相同等前提下,朋友知己之爱的产生也是自然的。

唯独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似乎无法从中得到人所想要的,心理上就不免产生失衡,于是就逐渐冷淡了父母、老人。

见于此,目前赡养老人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个问题的解决靠传统道德的约束,已经失去了权利背景,所以无疑会成为空谈。

靠法律强制胁迫,似乎缺少了家人之间的脉脉温情。

解决的方法只有靠个人素养的提高,靠社会舆论的监督,靠对孝道思想多渠道的引导。

一个人本着一颗做人的良心,推己及父母,推己及人,真正地把尊重、把理解作为孝敬父母的内容,这样才能谈及对社会的关爱。

或许这才是重阳节为子女者所应该自省的。

Ⅲ 重阳节孝敬老人的故事50字

孝顺老人的节日——重阳节。
百善孝为先,我应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呢?对了,我就做一盘香喷喷、金灿灿的煎鸡蛋来报答他们的恩情吧!

我先找到妈妈平时煎鸡蛋的平底锅洗干净,然后从冰箱里拿出两个鸡蛋,小小翼翼地在碗的边缘敲破,再用两个大拇指用力地把鸡蛋壳拉开,“哗”地一声,蛋清和蛋黄像瀑布一样流进了碗里。我拿起筷子快速地搅动起来,不一会儿,它们就融为一体了。

接下来该煎鸡蛋了。我把平底锅放在火上,把一勺油倒进锅里,待油加热后,我把搅拌好的鸡蛋液倒下去。顿时锅里发出“滋滋”的声音,一秒,两秒,五秒……鸡蛋以惊人的速度在发生变化:开始平坦的鸡蛋液不耐烦了,它的身上鼓起了大大小小的泡泡,像一个个肥皂泡,有的还“啪啪”地破裂了。渐渐地鸡蛋周围镶上了灿烂的金边,最后全身都穿上了金灿灿的外衣,形状也像一个大圆盘了。我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用铲子给鸡蛋翻了个身,不一会儿,鸡蛋另一面也变得金灿灿的了。鸡蛋煎好了,我把它盛进了盘子里,香气也早已弥漫了厨房。吃起来会是什么样的呢?我非常期待。

“祝爷爷奶奶重阳节快乐!”我把鸡蛋端到爷爷奶奶面前。爷爷大吃一惊,然后尝了一口,高兴得合不拢嘴,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奶奶边吃边不停夸赞:“真香,真香!孙女长大了,会孝敬爷爷奶奶了……”我的心里像蜜一样甜,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

Ⅳ 重阳节的故事,短一点啦

东汉时期,汝南县一村庄,有一名叫桓景的小伙子。有一年,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桓景的父母在这场瘟疫中病死了。

桓景听人说,这场瘟疫是汝河里的一个瘟魔作恶引起的。于是,桓景决定为民除害。当时,东南山中住着一位名叫费长房的大仙,桓景便来到此处拜师学艺。学艺时,桓景不分昼夜的苦练。

一年后,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他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然后,让桓景骑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那天,他领着父老乡亲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每人分一片茱萸叶,用以驱瘟魔;随后,又倒出菊花酒,每人呷了一口,用以防瘟疫之疾。把乡亲们安排好后,桓景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家中,独坐屋内,只等与瘟魔交战。

阅读全文

与重阳节和老人的故事怎么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残疾人交社会养老保险有优惠吗 浏览:67
老年人肾炎的症状你知道哪些 浏览:832
高龄老年人送什么礼物 浏览:156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多大开始交 浏览:408
安徽t蚌埠老年大学地址 浏览:345
最后悔的事没孝敬 浏览:241
分清孝顺 浏览:93
当兵在家体检有哪些项目 浏览:212
长寿国家森林公园门票 浏览:408
催人泪下的孝顺孩子 浏览:179
丹阳手机上怎么交养老保险 浏览:332
公司交养老保险比例是多少 浏览:665
15年刚退休的老师退休工资 浏览:918
宝鸡市敬老院价格 浏览:822
政府办的老年大学适合社会吗 浏览:74
2019年江阴市退休金计算公式 浏览:303
养老院慰问老人文章 浏览:998
慈溪市补缴养老金 浏览:80
孩子一直没有体检过怎么办 浏览:74
爹妈都不孝敬男人 浏览: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