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今年闰九月是不是要过两个重阳节
晨报讯 即将到来的农历甲午马年为“闰年”,多了一个“闰九月”,那么是不回是要过两次“九九重阳节”答呢?专家介绍,我国对此种情况的习惯做法是“过前不过后”,“正牌”重阳节仍只有一个。
翻开历书可以发现,甲午马年的农历九月从2014年9月24日开始,到10月23日结束。而在此之后还有一个“闰九月”,10月24日开始,11月21日结束。
“百年不遇的闰九月”亦引发网友讨论:马年两个九月,是不是要过两次重阳节?
安徽省民俗协会秘书长王贤友介绍,对于这种闰月带来的“双节日”,我国的传统做法是“过前不过后”。否则有闰五月的年份就要过两次端午节,闰八月的年份要过两次中秋节,节日就会“乱套”。
“根据民俗传统,出现在闰月里的节日是不当作节日的,只有它之前一个农历正常月份的节日才算作节日。”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刘宗迪说,所以甲午马年还是只有九月初九一个重阳节。
❷ 金凤将残盼重阳,景色来时降寒霜,生逢闰八月十二,菊绽似金分外秀什么意思
知友您好,乐意回答您的问题。
第二个字应该是金风而不是金凤哦~
这四句的意回思答是:
秋天已经过去了一大半,重阳节就快到了,早晚也会降下寒霜,这个孩子呢生在农历闰八月的十二,他就像一朵高洁的菊花一般在这个季节绽放开来,那颜色,那外貌,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般分外清秀动人。
总之,就是对这个时节出生的孩子的一种良好寓意的表述吧~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满意请采纳,如有需要可追问,谢谢您的支持~
❸ 闰九月初九算不算重阳节闰正月是不是过两个年
农历的置闰规则,与节气有关。24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两大类,简称为节和气。古人从冬至起中气、节气相间安排,于是小寒为节气,大寒为中气,依次类推。一年共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一般情况每月各有一个中气和一个节气。每一中气都配定属于某月,不能混乱。地球的自转给我们带来了时间的第一个自然单位“日”,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动带来了第二个计时单位“年”,月亮绕地球的运动为我们建立了第三个时间单位“月”。我们知道,一个太阳回归年等于365.2422平太阳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朔望月)等于29.5306平太阳日。显然,年和月的长度并不正好 是日的整数倍,这就给日常生活中的计时问题带来了一些麻烦。如何利用年、月、日这三个单位来计算时间的方法称为历法,其中包括一年的日数,一年中不同月份 的日数如何确定,以及置闰的规律等内容。在历法中,年和月的长度是日长的整数倍,它们不再是时间的自然单位,分别称为历年和历月。阳历又称太阳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所定出来的历法。阳历的每一历年都接近于回归年。在一长时间内,历年的平均长度应尽可能与回归年相等。 在这一前提下,每年划分为12个历月,它们没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因此,在阳历中,便采用与回归年最相近的整日数来计算年的长度,一年365日。很明显,如果阳历的历年长度每年都为365日,那么由于每一历年比回归年长度短0.2422日,长此以往,差数不断积累,季节就会不断向后推 迟。为了克服这一点,阳历规定设置闰年,闰年为366日,而把含有365日的年份称为平年。置闰的规则可用三句话来表示:非世纪年的公元年数能被4整除的 为闰年,世纪年的公元年数能被400整除的为闰年,其余的年份为平年。阴历阴历又称月亮历,是依据月亮运行的周期所定出的一种历法。制订阴历的原则是使每一历月都接近于朔望月,历月平均长度应等于朔望月。然后,使历 年的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由于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阴历的历月是大月30日,小月29日,交替相间,以使历月平均长度接近于朔望月。当然, 这样做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异。由于阴历的历年不能反映出季节的变化,和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脱节,因而已很少为人所用。我国沿用已久的农历并不是完全用阴历,也不是完全用阳历,而是两者并用。一方面,农历以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平均历月长度等于朔望月; 另一方面,农历设置闰月以使历年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同时设置24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农历集阴、阳两历的特点于一身,所以称为"阴阳历"。阴阳历的历月长度有大小月之分:大月30日,小月29日。农历规定,月初必合朔,月朔之日定为初一。月建的大小取决于合朔的日期,即根据两个月 朔中所含的日数来决定。由于两个朔望月的长度并不正好为59天,因而一年中的大、小月数也不一定相等,有时可能连续出现两个大月或小月,以使历月的平均长 度尽可能与朔望月相近,其剩余的差数则依靠闰月以及闰月月建的安排来调节。朔望月和回归年是两个难以相合的周期,它们的余数都很零碎,而我国的农历却把作为阴、阳两历基础的这两个自然周期调和的十分成功。早在春秋时 代就已发现,如果在19个阴历年中插入7个闰月,那么总长度便和19个阳历年长度几乎相等。这种“十九年七闰法”在古历中称为“闰章”。望采纳!!!
❹ 为什么重阳节要买鞋
闰月鞋
闰月鞋,是中国地区的民间习俗,逢农历闰年闰月,孩子要给父母买双鞋,以报哺育之恩,以求父母身体健康、平安;有的地区是逢闰月年,出嫁的女儿要给母亲买双鞋。闰月鞋一定要在前一个月穿上才灵验。2009年值农历闰五月,精明的商家提前打出了“孝心牌”、“温情牌”来笼络人心,各地女鞋热卖。 “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按照民间说法,逢闰年闰月,孩子要给父母买双鞋,以报哺育之恩,以求父母身体健康、平安。
还有一种说法称送闰月鞋是中华民族孝敬老人的传统,过去人穷无鞋作,导致脚破流血,异乡游子闰年闰月回家团聚,就为老人买双布鞋以示孝心。
“闰月年,留娘年”,闰月鞋一定要在前一个月穿上才灵验。专家称“淮河一带确实
有送鞋的旧俗,以此来表达对老人的关爱。但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习俗,即便是同一习俗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解说。”
2商机编辑
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春节……在商家的循循善诱下,众多的中外节日成为儿女向父母表达孝心的良机。眼下,脑子灵光的商家又打起了“闰五月”的主意,力图利用民间习俗,在生意淡季促动一场“孝心消费”的热潮。
要问母亲节流行送什么?款式多样的女鞋毋庸置疑成为焦点答案。“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按照民间说法,逢闰年闰月,出嫁的闺女要给父母买双鞋,说穿上闰月鞋的父母们可以除凶去疾,健康平安。
在一些鞋店和老年人用品专卖店等处发现,“闰五月,女送鞋,送鞋就送×××”、“闰月鞋首选北京布鞋”等广告条幅非常醒目。“闰月鞋”的样式花色颇多,单色的、印花的、绣花的,平跟的、中跟的、高跟的,布鞋、皮鞋、布料和真皮镶拼而成的鞋,手工缝制的皮鞋、用皮鞋工艺制作的布鞋……可谓应有尽有,五花八门。出于为老年顾客考虑,这些鞋大都轻便柔软,宽松舒适,但价格不菲,一双普通的手工千层底布鞋要卖到六七十元,而一双皮面皮底的便鞋要二百五六十元,且不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