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妈更年期我叛逆期,我快被她整疯了。虽然知道这样说很不孝顺,但是真的受不了了!
越是这种时刻,就越不能和她瞪鼻子上脸。你可以让她发泄完之后,在她冷静的时候,跟她好好说,你在上网课不是在玩手机。这个和孝顺不孝顺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每个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即使是长辈,我们也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大人脾气不好的话,作为儿女的我们更应该收疏导他们的情绪,理解他们,关心他们,通常脾气不好的人性格都比较直,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听不进去正确的话,可以找一个恰当的方式跟她沟通。其次,我想跟你说的是,没有人可以伤害你,除非你自己去接受那些伤害。大人说的话也不全是对的,更何况还是发脾气的时候说出来的话。所以说,话不能全听。如果大人说的是帮助你成长的事情,那么你一定要听在心里,长辈的生活经验要比我们多很多,有些话多听听长辈的意见,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反过来, 如果大人说的话,只是气头上的话,那你就不要听到心里去,左耳朵听右耳朵冒就行了。毕竟他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你又是第一次当孩子,希望想到这些的时候,心里会好受很多。最后我想说,每个人都有叛逆期,尤其是青葱时代的时候,叛逆期好像特别长,不要拒绝叛逆期的任何情绪,做自己的朋友,去聆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自己,能够帮助你减轻一些叛逆期的浮躁。当你诚实的面对自己的时候,你不仅会发现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而且会不知不觉地发现自己越来越辽阔。
㈡ 有个一个孩子都没有,老了怎么办呢
没有孩子,老了就去福利院、养老院啊。这个是最好的选择了!
我们先来看看一个现状,你看回看现在的农村,到答处可见是老人,他们有孩子,但是跟没有孩子一样。都是和老伴相依为命。而且还要无私的为孩子着想,看了他们你会觉得没有孩子和有孩子在老年人生上没多大区别。
没有孩子,老了更孤独
看了现在农村的现状,很多老人都是老无所依,但是他们内心是充实的,心里有寄托,一切都是美的,如果真的没有孩子,老年生活剩下的之有孤独,之有自己的躯壳,那就是毕生的悲哀!
㈢ 青春期男生出口伤父母心不孝怎么看我儿子说我害了他好说他他想长大报付我
您好,看到您的问题,也一样和您着急,希望能给您提供一些信息盼望能有所帮助。推荐给您几篇文章,也许会对您有所帮助。
《面对逆反、自我的一代(五)》
一位朋友问:我的孩子已经20多岁了,由于我们的溺爱,他已经养成了那种很自我的性格。平时和我们经常为一些小事发生争吵,只要触犯到他的利益,他就和我们大吵大闹,甚至还恶语相加。我很苦恼,也常常忏悔自己的过错。我想问问老师,对于已经这样的孩子怎样帮助他,是不是还是要努力的先改变自己呢。
以下供参考。
1、在孩子年幼时一定要对他加强教育,使对方清楚父母的不容易。即便他20岁了,仍然有不成熟的地方,所以父母仍然要对其进行教育。
2、对于他的极度“自我”,一定要指责、批评,使他意识到、找到自己的不足。
3、孩子的道德基础要扎实。面对孩子的无礼和极度“自我”,父母不可以气吞声,必须严厉教育。
4、父母要为人师表,给孩子作表率。对孩子的行为正误要进行印证。
5、教给孩子人生哲学,要对他做人的学习情况进行鉴定。要使他的人生目标、价值观高尚而明确。
6、大道理一定要给孩子讲。而且,这些大道理要说到孩子的心里面去,要结合实际讲,要对他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
7、不要认为他们总是小孩,要有一个使他们尽快适应社会的弦。
8、承认他们已经长大。要教他们学会驾驭自己的内心世界,使他们学会忏悔,对自己的不良行为和习气感到愧疚和自责,清楚什么是正的,并且告诉他们为什么说是正的理由。
9、注意鼓励他们。当他们忧愁的时候,夸奖他们一下,帮他们树立信心。
10、告诉他们做事不要等待。等待是不自然的表现,要学会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己。
11、要让他们了解什么叫做解脱,了解造业的苦报与乐报,由此使他们意识到必须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12、如果他们感觉到能力有限,那么让他们意识到“活在当下”,从现在做起,做好当前的事情,特别是小事,尽快提高自己能力。
13、如果有条件,应该每天至少有5分钟的时间和父母在一起谈心,互相沟通,加强理解。
14、在孩子改习气的时候,一定要对其加强教育。如果他对自己的缺点振振有词,那么必须对他进行揭露、限制,制约和改变他的驴脾气、无情、自私等不良毛病和修养。
15、有自闭倾向的,烦恼重重的,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解释,使其得到欣慰,并走上解脱的渡船,通过学习各种对治烦恼的佛法逐渐达到解脱。
16、要使其学会自立,父母起到的是指导性作用。
17、要使对方清楚是有原则和限度的,而不是无限的,不要因为崇尚而做出出格的事情,令自己和家庭都蒙遭不幸。
18、要让他们珍惜现有的幸福,而且意识到幸福也是相对的。道德的升华,能够使自己的心灵得到解脱,高尚的行为能够利益他人,得到他人的赞许,这是最幸福的时刻。
19、要教育他们学会兼容别人,不要容不下别人。
20、要自立,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而不是娇气、孬种,但不是霸道,而是同情弱者。
21、要教育他们懂得健康的实质还包括心理健康、精神健康。低劣的道德修养也是不健康的重要表现之一。
22、要教育他们扎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所以做人很重要,尤其是刚到一个新环境、刚刚走向社会的时候更要注意做人。
23、要告诉孩子驾驭自己的内心世界、改变不良习气的态度必须坚决,这也是为他的将来着想。
24、要加强纯朴教育,使其面对花花世界仍然不被污染,仍然保持高尚的信仰。
25、指出他的错误,进行适当的原谅,但是下不为例。
26、教育他们真正应该崇尚的是什么,而不是庸俗的内容。
27、告诉他们顶撞父母,和父母用不良的态度说话都是不孝的表现,必须改正。
28、避免因为溺爱或过分生气对孩子行为纠正失误而导致偏差。
29、教孩子学会自爱、自重,而不得放肆、无规、无礼。
30、要学会套孩子的话,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足,孩子可能因为虚荣和担心丢人不敢说出实情。
31、假话连篇的必须要进行纠正,使其说话不得有误。
32、要让孩子学会待人和蔼可亲、热情大方,不要每天阴沉脸,给人脸色看。
《关于戒除网瘾》
信息: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而形成网瘾,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甚至耽误了自己的前程,请问如何戒除网瘾?
答复如下: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为什么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呢?网瘾产生的原因很多,我们下面列举几种情况说明一下。
1、有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温暖,从而逃避现实,在虚拟世界中寻找自己的乐趣。
例如父母离异的,父母不在身边的,父母管教过于严厉的,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不好很自卑的,认为自己某些方面条件不好而受到同学或社会歧视的,等等。
对于这样的青少年,家长应该注意关心和鼓励他们,及时与他们进行感情沟通,让他们意识到仍然有家庭和社会在关爱他们。同时,要引导他们调驭性格,不要内向,要自信、自强,而不是逃避和颓废。
2、有的青少年生性贪玩,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络小说和网络电视等,在网络世界中难以自拔。
对于贪玩的青少年要教育他们学会一张一弛,学会主次分明,清楚学业是第一位的,而且业余爱好要广泛,不要只限于网络。另外要教育青少年学习目的要端正,要有理想和抱负。为了理想,就要学会,要管得住自己,要努力培养恒心和意志力。
3、青少年由于在青春期期间,对“性”充满了好奇、神秘和渴望欲,特别是大量黄色的出现,对他们起到了恶性循环“引导”的作用。
因此,家长应对他们进行正常而非低俗的性知识教育,淡化他们对性的神秘感。要使他们清楚什么是道德的、非道德的,甚至什么行为是违法和犯罪。同时,要告诉他们要清楚什么是人的本能和理智,要让理智战胜本能,维护人的正常伦理道德,树立高尚理想,远离低级趣味。
4、人生观与价值观偏差,追求所谓的“时尚”,追求低俗颓废的东西,在网络中寻求。
例如认为社会上没有好人,只有自己学坏,变得厉害些,才会受别人尊敬,才会有出息等。所以,喜欢上网看一些颓废新闻、颓废图片、颓废电影,听一些颓废曲,在、聊天室里发一些颓废言论,玩一些颓废游戏等等。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应该努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他们为高尚理想而奋斗不息的精神。
《摩诃止观》卷四(上):“嗜欲外屏,当内净其心。”大意是说,要想屏蔽外界对自己的诱惑,首先应该干净、清净自己的内心。所以,应该帮助青少年自我反思,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习气和不足,并努力改正。
佛家禅宗有个说法:“理必顿悟,事则渐消。”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首先要给这些青少年讲道理,叫他们从道理上先明白是非。之后再帮助他们努力改正,而不是上来就训斥、指责和惩罚。
总之,克服网瘾的方法就是帮助青少年明辨是非,树立理想,从而为理想而培养坚韧不拔的恒心、意志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与行为。
另外,推荐《人生父母大导师》作者:郭旭东
参考文献:《面对逆反、自我的一代(五)》《关于戒除网瘾》《人生父母大导师》作者:郭旭东
㈣ 母亲脾气暴躁,从来不会反思自己,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推到别人身上,认为自己是绝对正确的。还有遇到一点改
我从小也是很乖很优秀了,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可是你知道别人家的孩子天天被毒打吗?小孩犯错是一回事,母亲情绪有问题是另一回事。我妈不仅要打骂我,还要给我讲很多道理,以爱之名,所以我在上高中之前对她都是又爱又崇拜又怕,还没有恨,她说的什么都是对的。我其实生性开朗,活泼聪明,可以和周围人很愉快的相处,在别人看来也叫情商高吧。女孩,26岁,一直以来不乏对我感兴趣的男生,从来没有谈过恋爱,在内心最深处是抗拒别人的,不愿意去招惹任何的麻烦,看上去自信大方,其实有骨子里有深深自卑和孤独感。我妈不承认她情绪有问题,一切都是我的错,生为母亲就是对的,没什么好争论的。两年前我24岁,除夕夜因为一点小事扇了我两耳光,抓红了我的手臂。我也没什么反应,只是转身给我闺蜜发了消息,“别来我家玩了,这两天跟我妈吵架了。家里气氛不好。”
大概就是初三那年开始,她打我,我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尖叫,嚎哭,跪着乞求她原谅,一遍又一遍地说“妈妈我再也不敢了”,她的脾气发完效果就不如以前好了。我小时候她打我,用我爸爸的皮带,除了脸,要把我全身打出血,上课坐凳子疼那些的就不说了,有一次在学校上厕所,旁边的女生看见我身上的伤痕,像见了怪物一样,我到现在都记得她的眼神,真羡慕从来没有被妈妈打过的孩子。什么事会让她那样打我呢,我吃饭没洗手,出去楼下玩跑了一身汗,把她要织毛衣的线团弄乱了...反正就是这些事吧,每次她要打我到手没力气了,然后会抱着我,问我知道错了没有,说妈妈都是爱你,你要听话。我是性格待塑造的小孩,我小时候坚信她说的每一句话,我认为她是最爱我的,只是后来我知道,她并不是爱我,爱的方式有很多,她只是选择了发泄她自己情绪最爽快的方式。当然,这样有情绪问题的母亲除了打,还有很多骂,责备,抱怨。因为前面说了,我大了以后她打我我不再求饶,像个木头一样,不哭不闹,似乎不再起到她宣泄情绪的作用,她就很少再打我了,目前最后一次就是那24岁的除夕夜。她现在的责备抱怨是些什么内容呢,大概就是动不动就想死,具体的死法也说出来了,跳楼,卧轨,吃安眠药等等,活着没什么意思,都是因为我。我每一次让她觉得不顺心都是在拿刀子一刀一刀地割她的心。这个家里必须要死一个,不是她就是我。……以上这些都是我妈说的原话。除了语言暴力,还有冷暴力,因为后来她语言上的发泄我也无法给予回应了,她就经常因为一点小事生气,不说话,板着脸,浑身散发的怒气,做事气冲冲的,隔一会很重地叹个气,好像自己憋得多难受这样,要在我面前让我听到。其实常常我是没有惹她的,她可能是跟我爸吵架了,反正等等,只要她情绪上来了,我就得看着,担着。
我很会伪装,也很会表演,别人需要我什么样的角色我就可以做得出来。跟朋友在一起很逗比,跟同事在一起努力奋进,亲戚眼中的乖乖女,跟男生暧昧时你喜欢活泼我就活泼,你爱温柔我就温柔,但是都改变不了我内心的冷漠,几乎僵硬无情的冷漠。
那她是一个只给我带来恐惧与憎恨的母亲吗?不是的,她为我付出很多,给我吃最好的,用最好的,尽她所能带我去看最好的,愿意为我花钱绝不吝啬,开头就说了,我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从小成绩优异,全面发展,参加各类活动,形象气质良好,现在工作了在单位也很被器重。我不想简单地概括我爱我妈还是恨我妈,很多事哪是那么三言两语就扯得清楚的,大家说要感恩父母,但我也不想觉得我欠她什么,她确实给了我生命与躯体,给了我关爱,但是我所承受的我觉得也足够了,第一次挨打是两岁半,我就是记得那么清楚,很多人童年不记事,稀里糊涂地就过来了,而我怎么能忘得了呢,那种疼痛,用我妈自以为傲的原话说是“我就是要触及你的灵魂,让你记住”。长大后我试图跟她沟通过,但是后来发现没有用。家庭带来的影响像埋在土里的深深的根,不管这棵大树长成了什么样,看上去多么茂盛,多么强壮,都没法摆脱地底下畸形的根。
都说有的孩子是来还债的,有的孩子是来讨债的,我妈觉得她为我付出了所有,我也觉得我承担了本不该承担的很多,我现在的想法是希望就这样安安稳稳地过下去吧,什么追求自己的幸福人生那都是别人的权利,不想再去经历孩子父母这些事,也不知道怎么做一个正常正确的母亲,所以不打算结婚,把我爸妈送走以后,自己一个人清净地了结了。
好像有点跑题了,哈哈 就随便写写,
㈤ 到了青春期,不知道怎么了。感觉自己的父母很丢人,我是不是很不孝顺。
没父母哪来的你啊?干嘛要攀比呢?父母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是别人不能代替的唯一,如果没他们,你就是个孤儿。
㈥ 不想再生活下去,和父母无法沟通,很压抑,无法呼吸,怎么办
首先我想说的是你想法有问题,你不应该这样想,也不能这么想.天下间每一对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只不过有些东西没有表达或体现出来罢了.也许是希望你才成才的过程中,他们的方法不对,没有去深入的理解你,或者你们之间缺少的是沟通,你得及时跟父母谈心里话,谈出你真实的想法和意见.朋友你得看到内心的东西,透过事物看本质,不要被表面的东西所迷惑,从本质上言,你应该相反的感恩父母才对.死就更不对了,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是能带来一家人的痛苦.希望你能想能一些事,及时沟通,得到相互理解,相信生活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