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挣钱孝敬父母,和陪在身边孝敬父母哪个更重要
国家统计局11月1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国民经济继续延续了稳定恢复的态势,经济的增长面在拓展,恢复过程中的不平衡状况在改善,增长的势头进一步巩固。
“从下一阶段来看,尽管面临国际上的不确定性,国内还有一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经济运行还处在恢复过程中,但是,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和修复能力,中国的发展潜力巨大,再加上今年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中国经济未来保持持续稳定恢复、实现全年的预期目标是有基础、有条件的。”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
指标明显改善 经济活跃度提升
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增速与9月份持平,连续两个月稳定在较快水平,比上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76亿元,同比增长4.3%,比9月份加快1个百分点;1—10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09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系列数据表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一些经济指标出现明显改善。
消费和投资企稳回暖。10月份,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18个大类当中有17个实现了增长,其中有9个大类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投资稳定回升,1—10月份,投资同比增长了1.8%,比1—9月份加快了1个百分点。
生产要素趋于活跃。10月份,随着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人员的流动在加快,全社会客运量降幅明显收窄;货物运输和企业用电增长都在加快,全社会货运量同比增长7.2%;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9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经济运行的活跃度在提升。
新产业快速增长 新动能持续增强
10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快于规模以上工业3.9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挖掘、铲土运输机械,微型计算机设备,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94.1%、38.5%、30.2%、28.0%、20.4%。
新产业快速增长,前10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了9.7%,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新业态增势良好,在疫情冲击下,一些企业加快转型,持续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变。前10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了16%,增速继续加快。在网上零售的带动下,快递业前10个月的增速接近30%。移动出行、平台经济等新业态快速增长。随着市场需求的带动,一些新产品增速较快,前10个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0%以上,智能手表、3D打印设备等都保持较快增长。
据付凌晖介绍,10月份规模以上41个大类行业当中有34个行业实现了增长,占全部行业的八成以上。在统计的612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有427种实现了增长,占全部工业产品的比重接近七成。同时,10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明显回升,同比增长7.4%,比上月加快了2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年同期快0.8个百分点。
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有基础、有条件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累计增速首次转正,未来趋势如何?付凌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的态势在持续,从下阶段来看,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和有利条件还是比较多的。”
从投资的先行指标来看,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速继续加快,10月份同比增长14.9%。从资金保障情况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1—10月份同比增长6%,预示着投资的回升态势有望持续;随着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消费的前景也在增强。就业的改善有利于居民收入的增长,前三季度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0.6%。
从企业预期来看,无论是制造业PMI还是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已经连续8个月稳定在50%以上,其中,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达到年内新高。在国内需求的带动下,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生活性服务业都出现了明显改善。
“今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助企纾困的政策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的效用还会再继续发挥,全年减税降费有望超过2.5万亿元,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可能也会达到1.5万亿元以上。根据这些因素初步判断,四季度增长可能比二季度、三季度还会有进一步的加快。”付凌晖强调,“目前的国际形势仍然比较复杂,全球疫情蔓延在欧美等国家造成疫情二次冲击的风险在上升,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蒙上了一层阴影。国内经济仍处在恢复进程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巩固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还需努力。”
❷ 关于孝敬父母的法律条约内容
一、《宪法》第四十九条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二、《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禁止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一)虐待家庭成员,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
(二)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扶养人的。
四、《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罪】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六十一条【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孝敬父母十条扩展阅读:
案例:老人因疏于照料独死家中四子女因遗弃罪获刑
2016年3月份以来,业友谊老人一直身体不好,生活不能自理。他的四名子女因为种种事情都不太去照顾老人,一直照顾老人的是他的一位“花友”王先生。5月的一天,当王先生去业友谊老人家看望老人时,发现老人已经死亡了,去世时77岁。经法医鉴定,业友谊老人系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2016年3月份老人曾去当地医院看过病,但因子女很少去看望老人并不知道。王先生说:“自从3月份以来,业友谊老人的身体状况很不好,有时候摔倒了自己都起不来,他的家人都不管他,因为我们是朋友,我就每天中午都去他家里给他做饭吃。”
业友谊老人有4个子女,大女儿业学梅是继子女,以老人也不需要她去赡养为由很少去看老人。三女儿业学竹因为和二哥业学民在分房子的事上有矛盾,曾被业学民威胁不能去看父亲,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不再去照顾老人。
二儿子业学民因为要照顾生病的妻子在2016年正月初十后就没有再去看望老人。小女儿业学娟偶尔去家里照顾父亲,但在老人去世前的十几天都没有去过老人家中。为了能让子女们照顾业友谊老人,王先生曾经找过律师、电视台,当地村委也曾协调过,但最终也没能解决这个问题。
淄博检察机关以遗弃罪对4名子女提起公诉,最终法院以遗弃罪分别判处业学民、业学梅、业学竹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业学娟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❸ 急求10条尊师、爱国、孝敬父母等时事
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尚书·泰誓》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回师而重傅,则法存。
礼,答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荀子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学记》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焉。
天地君亲师。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作红烛为后代点燃智慧之火, 化甘霖育桃李浇开理想之花。
民有尊师意, 党开重教风。
❹ 传销是怎么把人洗脑的
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它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记忆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是和其他心理活动密切相关,是人类一起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也是概念和价值观形成的基本元素。而虚假记忆(false memory)是人类大脑记忆的信息之间,由于某种自动的组合,从而导致不真实的回忆。众多心理学研究表明,几乎所有人都会产生虚假的记忆,表现为将事物的真实情况扭曲,并会对自己的记忆坚信不疑,甚至会对大脑编造的谎言信以为真。
如果虚假记忆是人类天生的一种“心理Bug”,那是否会存在一种方式,通过“人工干预”,向人类大脑中人为植入特定的虚假记忆,并让人对此深信不疑吗?答案是肯定的,并且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就真实发生过。著名犯罪心理学与记忆科学专家茱莉亚·肖(Julia Shaw)在其著作《记忆错觉》(The Memory Illusion)就详细记录了一起轰动全美的案例,展示了记忆被篡改给案件侦查与司法审判带来的严重后果。
该事件发生在1984年马萨诸塞州的莫尔登(Malden),主人公是一个四岁半的小男孩穆瑞·凯斯(Murray Caissie)。那年夏天,凯斯的妈妈发现自己儿子突然开始频繁尿床,并开始学他十六个月大的弟弟呀呀儿语,而且愈发频繁。凯斯妈妈怀疑儿子遇到了事情,并开始担心孩子受到性侵伤害。于是凯斯妈妈让凯
❺ 圣经里面的十条诫命
旧约《圣经》十条诫命:
1、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2、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版也不可做什么形像权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3、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4、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做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5、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6、不可杀人。
7、不可奸淫。
8、不可偷盗。
9、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10、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❻ 女儿不孝顺父母怎么办
这个社会不孝顺父母是正常的,原因是整个教育不完善。媒体很发达信息泛滥,小孩子受电视,电脑,手机的“教育”太多。思维想法上不能传统,缺乏耐心,自然不孝的多。
❼ 圣经十条诫命是什么
十诫,有时可能写做十戒,是《圣经》记载的上帝借由以色列的先知和众部族首领摩西向以色列民族颁布的十条规定,即《摩西十诫》。耶稣复活以后,十诫成为给全世界的人的诫命。
十诫内容:
圣经(新教和合本版本)
出埃及记20章2-17节:
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了出来(2节)。
第一诫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3节)
第二诫 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他,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
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4-6节)
第三诫 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7节)
第四诫 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作;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8-11节)
第五诫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12节)
第六诫 不可杀人。(13节)
第七诫 不可奸淫。(14节)
第八诫 不可偷盗。(15节)
第九诫 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16节)
第十诫 不可贪邻居的房屋;也不可贪邻居的妻子、仆婢、牛驴,和他一切所有的。(17节)
十诫,是《圣经》记载的上帝(天主)借由以色列的先知和众部族首领摩西(梅瑟)向以色列民族颁布的十条规定。据《圣经》记载这是上帝亲自用指头写在石版上,后被放在约柜内。犹太人奉之为生活的准则,也是最初的法律条文。
(7)孝敬父母十条扩展阅读:
《圣经》(Bible)是神所默示的,是犹太教、基督教的经典。最初出于希伯来文kethubhim,原意为“文章”,后衍意为“经”;希腊文作graphai,拉丁文作Scripturoe,汉译作“经”。
圣经是犹太人和欧洲人的信仰经典,讲述古时犹太人、耶和华的历史,并记录先知预言。 当犹太教经典大量译成希腊文本后,希腊文ta biblia(复数,原意为“诸书”)遂被用以专指这些经典;拉丁文衍为单数词Biblia,后成为犹太教、基督教正式经典的专称,汉译作“圣经”。
《圣经》是一本相当厚的书,页数跟字典差不多,但其实《圣经》不只是一本书,而可以说是一套有66本的丛书。其中有长有短;有古老的作品,也有较近期的作品,内容包括:历史、诗歌、哲学,甚至私人信件和讲章。
犹太教的正式经典,包括律法书5卷、先知书8卷、圣录11卷三个部分,故通称《泰纳克》(Tanak,系Torah、Neviim、Ketuvim三部分的首字母组成),又称“二十四书”。
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旧约圣经》即犹太教的《圣经》,是从犹太教传承下来的。全书卷数和次序,基督教各派略有不同。
《新约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共27卷,包括记载耶稣生平、言行的“福音书”,叙述早期教会情况的《使徒行传》,传为使徒们所写的《书信》和《启示录》。《旧约圣经》里面有39卷,《新约圣经》里有27卷。
圣经的宗教价值:
1、提供了希伯来民族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在圣经中,历史资料占大量篇幅,它们记录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
希伯来人的历史包括:上帝如何拣选亚伯拉罕及其后裔,亚伯拉罕的后裔在埃及如何受奴役,摩西如何领他们出埃及,希伯来民族在迦南如何建立国家,大卫及其家族如何登上耶路撒冷的王位,北国以色列如何毁灭和南国犹大人如何从囚居地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并恢复宗教生活。
基督教将以上历史接受为他们祖先的神圣历史,到公元1、2世纪又加上耶稣基督的降生、传道、受难和复活,以及早期教会的发展。犹太教和基督教信徒确信,这些事件都是在上帝的直接安排下发生的。
2、提供了神学教义
如关于上帝的存在与属性人类万物的起源,上帝与人类的关系,人的生死,现世与来世,天国等。
3、提供了伦理道德的准则
犹太教徒和基督徒以圣经为道德准则的首要来源,并认为这些准则来自上帝本身。如,人与人之间应如何对待?对触犯过自己的人应持何种态度?等等。
4、规定了教会的组织和活动
圣经的许多篇幅都涉及地方和较高层次的宗教团体的组织构成,以及犹太教和基督徒礼拜仪式的具体条例。
5、提出了关于末世的观念
“末世论”在圣经中占有重要地位。圣经以为现世仅是进入末世之前的准备阶段。此外,在西方社会,圣经还是一部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圣书,甚至被视为一种“圣像”,用于法庭证人的宣誓,就任重要职务者的就职内典礼等。
一些家庭则把“圣像式”的圣经代代相传,上面记录着家庭成员的生生死死。有人甚至将圣经作为辟邪的法定主和护身符,如士兵为求平安而身藏小型圣经奔赴战场。
❽ 十条诫命的第七条的相关知识
十诫之七:生命的祝福
1-4前四诫强调我们对神的关系和责任,后六诫强调对人的关系和责任。对人的第一个诫命,就带有祝福,再次显明神对人的爱。这条诫命教训我们,儿女必须在主里凡事顺从父母,并且要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就是爱父母、尊敬父母、服侍父母。孝敬父母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准则,不论信主、还是不信主,都应该恪守这个准则。孝敬父母有很多方式,怎样才是真正孝敬父母呢?真正孝敬父母的人,会把自己认为最珍贵的东西拿出来与父母分享,不仅仅是物质的分享,还包括自己的思想、信仰等,也要与父母分享。很多人认为给父母提供好的物质享受,弄些好吃的、好玩的,把父母哄开心了,或是常回家看看,就是孝敬父母。这是不信的人孝敬父母的方法,不信的人所追求的就是物质享受,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有神的人孝敬父母,就不仅仅是为父母提供好的生活条件,更要关心父母生命中的需要。我们的生命中什么是最珍贵的呢?如果神在我们的心中是最珍贵的,我们就要与父母分享神的一切。如果把自己最珍贵的藏起来,不与父母分享,孝敬父母就是假的。用嘴唇尊敬他,心却远离他(赛29:13)。真正的孝敬父母,就是与父母分享神的一切,父母没有信的,传福音给父母;父母信的,要常与父母彼此交通、扶助,共走天路。所以,真正的孝敬父母,首先要使他们的生命得救,其次要存顺服的心供养父母,使父母的心得安慰,使父母的身体得健康。这条诫命是带有祝福的,如果做到这点,神在这条诫命中的祝福就会临到你。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孝敬父母的人,不仅使父母得福,也使自己得福。这条诫命不是单单为保护父母的权利,也是子女蒙福的途径。不仅仅是儿女责任和义务,更是儿女的本分。俗语说:万事孝为先。在中国传统中,有二十四孝的故事(百里负米,卖身葬父等)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这些都说明一点,神通过各种途径要求人孝敬父母。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呢?神给了我们五个原因:1、出20:12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不仅指长寿,也指做的事终究会成功)。2、当照耶和华你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申5:16),这个福不是一般的福分,是神给的福分,不仅满足你的物质需要,更是满足你的心灵需要。3、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是理所当然的(弗6:1),是儿女的本分,必须的。4、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西3:20)也是讨神喜悦的方法。5、太7:12 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如果自己想要受儿女的孝敬,就要先孝敬父母。(虐待父亲,儿子照着学的故事)通过这五个原因,神要达到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保护神创造的次序。神禁止我们轻视或损害每个人所应得到的尊重和服事,促使每个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尽心尽责。孝敬父母表达的是一种家庭的关系,是家庭次序的表现。家庭是出于神的,当神创造宇宙万有之后,同时也给宇宙设立了次序,太阳、月亮、星星的运行各有次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是按着神的次序运行。按着神的次序宇宙万物就能和谐,破坏神的次序,就失去和谐。自然要按自然次序行事,破坏了自然的次序,就要受自然的惩罚,近些年的天灾就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社会就要按社会的次序,破坏了社会的次序,社会就失去和谐。所有的次序都是通过家庭建立起来的,神造人之后,就为人设立了家庭,家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次序。人要在家庭中学习如何遵守神的次序,从亚当开始、挪亚、亚伯拉罕、大卫等,神一直都在这个不断扩展的家庭中彰显自己的作为,显明自己的旨意。完全降服神的旨意,就会得到长子的名分,犯罪也会带来被儿子追杀后果。神设立的次序是不可改变的,改变神的次序就意味着失去和谐。神要通过这条诫命,确立家庭中的次序,进而保护自己设立的一切次序。让人从生下来开始,就在家庭中学习如何遵守神的次序,进入社会后,也能够按着神的次序行事为人。所以,神在这条诫命中命定了两件事:告诉儿女,父母当受尊重;告诉父母,一定要值得尊重。在家庭中,父母就是父母,儿子就是儿子,这点没有办法改变,是改变不了的。儿女就应该孝敬父母,没有为什么,因为父母已经承担了养育、保护和供应儿女的责任。也许父母对儿女做过一些错的事,儿女不能因此就不感激、不尊重他们。孝敬父母就是直接体现对父母的尊重,要利用一切机会、真心表达对父母的孝敬。不要像先知以赛亚说的:用嘴唇尊敬他,心却远离他(赛29:13)。同时,做父母的一定要值得尊敬。父母都想得到儿女的孝敬,儿女孝敬父母,父母的心就会得到安慰。但是今天有很多父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很多人不孝敬父母,乱了神设立的次序。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出在父母的身上,造成这样的原因,常常是父母没有按着次序尽到当尽的责任。所以,保罗说: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6:4)。保罗强调,父母要按着次序承担起神给的责任,这样才值得尊重。父母必须尽职尽责的按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好儿女,受到很好教养育的儿女怎么会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呢?父母是儿女最佳的老师,儿女从懂事开始,就自然而然的接受着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的每句话、一举一动都会对儿女产生影响。所以,申6:5-7 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神教训我们,不仅我们自己要尽心、尽性、尽意的爱神,我们还要教育自己的儿女爱神,在家里不论做什么都要给儿女做榜样。父母要保证自己的行事为人值得受尊重,儿女才能够尊重父母。这充分体现了神次序的严肃性,任何人都要在神的次序中尽上自己的责任。保罗说: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林前14:40)。因为次序的问题很重要,家庭中有次序,家庭才能和睦;社会中有次序,社会才能和睦;在神面前有次序,我们才能蒙神的祝福。神的工作都是按着次序的,创造有次序,拯救有次序,刑罚也有次序。神把一切都放在自己的次序之下,并且通过父母与儿女的关系表现出来,让所有的人对神的次序有深刻的认识。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这是神的命令,更是神的祝福。神通过保护次序给人类祝福,所以,一切都要按着次序行。次序其实就是规矩,俗话说: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不论什么事,都是有规矩的。父母与儿女就是规矩的体现,孝敬父母就是规规矩矩行在神的次序中,按着神的次序行,神就喜悦,也就得到了神在次序中给我们看护、保守和应许的祝福。
❾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包括哪些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包括:爱 国,明 志,持 节,自 强,诚 信,知 耻,改 过,厚 仁,贵 和,敦 亲,忠君,尚 勇,好 学,审 势,求 新,勤 俭,奉 公,务 实。
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
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1、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的民族节气。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
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敌入侵,国破则家亡,使人们的爱国之情强烈地表现出来,并升华成为国献身的情操和精神,因此出现了岳飞的“精忠报国”、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爱国主义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
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调建立一种和谐协调的人伦关系。主张“义以为上”,“以义统利”,“先义后利”,要求“见利思义”,“见得思义”。 “义”是指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利”是指个人利益,而得是指得到的。
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个体对整体的道德义务。这是一种植根于社会文化的群体精神,进而扩展到整个民族和国家的集体主义精神。
3、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倡“仁者爱人”,孟子提出“君轻民重”的思想。这种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遗产。
(9)孝敬父母十条扩展阅读: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意义: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带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在世界上素来享有盛誉。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口头传承到文字记载,内容博大而精深。但归纳起来,在历史典籍里加以明确、历代历朝基本形成共识的内容主要是“仁、义、礼、智、信”五个要素。
当然,在传统道德方面还有很多表述,但大部分都包含在这五大要素之中,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延伸,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丰富,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