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写孝顺的人作文3000
今天,我看了《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使我受益匪浅。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杰。
在她5岁那年,自己的父亲不幸因车祸去世,孟佩杰也被母亲送养给别人。在她8岁时,养母四肢瘫痪,她不得不背上了养母亲的重任。每天六点钟起床,给养线换衣、做饭、喂饭、换洗尿布……有时自己来不及吃饭,就随手拿个冷馍,飞奔到学校。放学回到家后,还有一大堆家务活等着她来干:给养母擦洗身子,帮助她锻炼身体,带着睡意还要洗脏衣服……等做完作业后,已是夜里十点半以后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孟佩杰在贫困中,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刀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看到这儿,我想到了同学们和邻居那些不孝顺。
在家中,我们常常对父母大声号叫,对父母说的一些事当耳旁风;向家长要零花钱去买父母不让买的东西;在家里吃饭时,总是自己先吃,不等父母;有椅子时,常常是我们坐在那儿,父母却站在一边……我们那些种种不良的表现,和孟佩杰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孟佩杰自己一个人用弱小的肩膀撑起着几经风雨的家,背负着重任,她做得每一件事都包含着对母亲的爱呀!
孟佩杰,你是我们的好榜样,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你真棒!我一定要向你学习,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B. 写孝雅作文的步骤
一、根据时代需要 在诵读国学经典中奠定孝雅基础
1、根据时代需要和弘扬中华孝雅传统美德的需要选择国学经典让学生诵读;
2、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或接受能力编排各个学段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3、根据现代文明的需要诠释孝雅内涵。
我们根据以上需要,把孝雅教育的内涵定位为?
地上种了菜 就不易长草 心中有了善 就不易生恶
教育也是在播种。如果我们给学生播下中国文化的种子,诵读国学经典,学生长大了就会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就不会被外来文化打垮。
二、遵循德育规律 在“两行”实践中培养孝雅习惯
德育工作离不开“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这四个环节中,关键环节是行动。中国传统的德育是实践性的德育,这是从历史上开展孝雅教育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因此,没有主体实践,就没有真正的孝雅教育,这也是我们把孝雅教育定位为孝行、雅行教育(简称“两行”教育)的根本原因。
1、坚持开展家庭“五个一”的行孝活动:即对父母说一句体贴或感激的话;为父母做一件侍奉性的事;与父母谈一次心,交流思想感情;承担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每次假日为父母制作一件节日礼物。
2、3、4、
5、开展雅行教育的五项修炼:炼心灵,让它纯洁美丽;炼行为,让它文雅规范;炼气质,让它超凡脱俗;炼脾气,让它温和喜人;炼个性,让它鲜明唯美。
6、在练雅行中做到七个主动:主动在学习上提问;主动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主动承担责任;主动制止不雅行为;主动帮助他人;主动协助老师工作;主动为班级、社会服务。
7、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背诵学校自编的《雅行歌谣》 、《雅行七言志》、《雅行规范四字经》,自查校园“十不雅”行为,坚持写孝雅日记,写孝雅作文。
10、把“孝雅”教育融入阳光体育中:
为了让孩子们在快乐中锻炼,在锻炼中学习,个个能健康成长,我先后编了五套“孝雅”舞蹈:《感恩的心》、《校园的早晨》、《世纪风》、《古诗韵律操》、《雅行歌》,每天早晨做一套广播操,跳一支校园集体舞。把“孝雅”教育融入到阳光体育中去,使孩子们既享受到了音乐,又锻炼了身体,还受到了教育。
11、让“快乐周末”活动,丰富周末生活:
我们少先队组织牵头,精心组织“快乐周末”活动,由三年级以上各班每周承载演出任务,体艺组全体老师负责节目艺术指导,组织各种体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周末生活,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使他们忘掉了思亲之痛。
三、针对高中生特点 在静文化熏陶中升华孝雅内涵
学生在高中阶段明显的特点是浮躁,原因有三:一是现代社会物欲横流,人心躁动,影响他们;二是高中生处在青春躁动期,一碰一个火花,心情不宁静;三是部分高中生学业基础差,没办法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心情烦躁、不宁静。因此我们把高中学区取名叫静园,让学生在静文化中升华孝雅教育内涵,让学生入静、悟静,并在静的哲思中树立高远的志向,形成优美的人格,实现孝行成大德,雅行铸完美的孝雅教育目标。1、营造静文化氛围,在雅韵别致的静园大门上,我们张贴了诸葛亮的《诫子书》。在静园教室的外墙、走廊、过道上,挂满了先贤哲人关于静与修养、静与学习心境、静与思维、静与做人的精警格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2、3、4、
郑领同学在“让静与孝雅同行”的征文中也这样写道:
静,是一种深沉,它不张扬、不浮躁,就像无风时湖面上的水,通彻透明,不起半点涟漪。拥有静的品质,将会让我们不再浅薄;享受宁静,才能使我们的心情充满平和、举止文雅。同样地,宁静的社会底蕴才会创造和谐与美丽。 以静文化为主的校园文化提升了孝雅教育的育人功能,使我们的学生由感恩父母到感恩社会;由牵挂父母到心系天下;由报效父母到报效祖国;由造福家庭到造福人类。这是灵魂的彻悟,是世界观的彻变!仙源学校以静文化为主的校园文化引领学生完成了正确价值观取向的思想大飞跃。
实践证明:孝雅文化让我校的全体师生在健康和谐、积极人文的氛围中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在市教育局党委的领导下,进一步把握“两行”教育的内涵,创新“两行”教育的途径,提升“两行”教育的功能,以孝行育成大德,用雅行铸就完美。
C. 怎么写孝顺题目的作文。
说孝心,先从“孝”这个字说起。“孝”这个字十分有意思,“老”的上半部和“子”在一起,我认为这个字的含义是子女们都在老人的身边,与老人心贴心。
“孝”是流传千古的中华传统美德,古人云:“百字孝为先。”孝心是儿女们必备的准则。孝心不是在老人去世后在坟前带着哭腔说几句:“我们没尽孝心啊,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好好的照顾你的”那些假腥腥的话。而是从身边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在生活中处处体贴老人,帮助老人,为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今年的春节晚会上,有一个人的形象一直在我脑海里抹不去。虽然他貌不惊人,只是一位普通的大伯,但是节目主持人把他的事迹说出后,我也和在场的观众一样禁不住热泪盈眶。他与妻子结婚后一年,妻子就永远的离他而去了。大伯独自承担起赡养岳父母的责任。他二十八年如一日的照顾着老人的起居生活。正是这个孝字让他在我脑海里烙下了深深的记忆。
孝,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帮老人干家务、和老人促膝谈心......有一首歌,早已在大街小巷流行《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老人不图儿女们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总操心只奔个平平安安……”这首歌道出了父母的心声,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女,有事业、家庭的时候还经常回家看看。心中还惦记着自己,他们就足够了......
家有一老是块宝,家家都有老,人人都会老。愿“孝”长驻我们心中!
D. 写孝顺的时评类作文
关爱是一片天空,给人无限的希望;关爱是一片森林;关爱是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人们美好的未来。在我成长的岁月中,有很多别人关心我的事情,现拾起记忆中的一朵浪花,与你分享。
还记得在我四年级时有一个同桌,他是一个非常调皮的男生,他说话总是带口头禅,爱骂骂咧咧,平时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两个总计较,所以有过肩碰肩坐着却连一个半月没有开口说话的记录。
一天早晨,我忽然觉得身上很热,难受不已,妈妈给我量了量完体温后,啊!38度,唉!我发高烧了,头还很疼。妈妈给我吃了安瑞克退烧药,让我再家休息不要去学校了,我只是觉的头晕目眩,身子直打晃。没办法,今天只能请假在家休息了,到了下午四点多,大概是消炎药吃对了,烧退了一些,我感觉身子轻松了一些,头疼也好多了,明天就可以上学去了,可是今天的老师发的作业本和留的作业怎么办?谁会帮我带回来呢?正在我焦急的时候,突然家里门铃响了,妈妈打开门一看,竟然是我的调皮同桌,他一改往日吊儿郎当的样子,进屋后,将我的作业本放下后,马上把今天老师留的作业告诉了我,并给我认真地讲起了今天所学的课程。直到讲到6点钟我家要吃晚饭了,见妈妈要留他在我家吃饭,他才离开。第二天上学时,我一样不拉地将写完的作业完整无缺的交给了老师。
这件小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每当我回首往事时,都会遗憾自己女孩子的小气,当时为何不待他更温和一些,因为他帮助过我,给了我一份关爱。
老师常对我们讲:关爱是一句问侯,给人春天的温暖;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祝福…生活中只有充满爱,才会让我们的心灵变的
E. 有关写孝心的名家的作文
背影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望采纳!O(∩_∩)O谢谢
F. 写孝顺是我国传统美德的一千字作文
好久没有听到嘹亮的国歌声了,少了一种久违的热血沸腾的情感。是因为我们远离了战争,不在需要爱国情感的油然而生了吗?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在过去的浴血奋战中,失去了昨日的理智与激情了吗?还是我们沉浸在今天的幸福生活中,变的麻木冷漠,丧失了人性呢?
一切的理由都在猜疑中诞生,意识先于存在,本来的无数顾虑只是现在结果的茫然,所有的理由都不复存在。还是内心深处那块柔弱的地方产生的对丢脸的浅层认识,认为唱国歌是不成熟的形式主义,是碍于面子的愚昧行为。因为渐渐的淡然,学校周一的升旗仪式,响亮的喇叭在孤单中快喊破了竭尽自己最大的嗓门,学生们只有懒散的几个不整齐的嘘叹声里唱出的歌声,对这一些感到叹惋。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中国的国庆节,当电视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一种冲动超乎出了自己的想象,我仿佛置身于当年大家争着竭尽自己的所有把歌声喊出来那一股真挚的爱国之情中,心也悬的高高的,似乎回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了,那份无比的喜悦。
时代的潮流总是一波涌起一浪,不能一直在平庸的岁月里渐渐迷失自己,没有了自己的定位。不能总向往着明天有多少的激动人心,现在的把握才是最最重要的。至少有一个精神寄托,哪怕是对国家,是对自己祖国五星红旗的崇尚。那时刻整个人的境界已经有了完美的升华。
红旗上5颗闪亮的星星,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愿。象征了大家一起携手走过的艰苦岁月,美好的明天有待大家更加刻苦的努力,对五星红旗血的融入,辉煌的明天才真正属于我们全中国的人。
今天在这个不寻常的日子许下一个心愿,希望在这个节日的熏陶中我们感受到五星红旗的气息,呼吸到它升起时的壮志凌云。也盼望着下一个崭新的升旗仪式,同学们是不一样的精神面貌。
让生命充满爱,永远记得这一个爱国主义的演讲,邹老师的精彩表演感染的整个会场的气氛。大家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会场上本学期最响亮的国歌声久久回荡在校园中。
情感的交汇,语言的沟通,世界在五星红旗升起时,世界都响起了最热烈的掌声。
G. 以“孝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怀感恩之心,行孝敬之道
南阳市十七中九三班 王晖 指导老师 胡秋菊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冰心
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何为孝敬?孝敬孝敬,孝为先,敬为心,关键是我们心中对父母那份深深的敬,对父母充满敬意的供养才能叫做“孝敬”。 孝敬是一种情感,包括物质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顾、情感上的慰藉。
怎样做才能真正做到“孝敬”二字呢?按照《弟子规》的要求从简单的做起。“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出必告,返必面。”意思就是:父母叫你,要赶快答应;父母叫你干活,不要懒惰;父母教训你,要恭敬地聆听;父母责怪你,要顺从而不要顶撞;出门时要告诉父母,回来时要当面向父母问好。就是这些基本的要求,可能不少人都没有认识到或未能做到,这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却是一件永久的事情。因为你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怕唠叨,然后还要多和父母交流,使他们不必为你再担心。
孝敬就是从小事和细节做起的,逐渐养成习惯,将会终身受益。
“闵损单衣顺母”的故事是孝的典范。闵损是孔子弟子。自幼丧母,后母给两个亲生儿子用棉花做衣服,给他用芦花。一次他为父亲驾车,体寒手抖,车险些失控,父亲怒而鞭打,芦花飞出。父亲知道后决定休掉后母,闵损却哭着劝阻:“娘在只孩儿一人受冻,娘走了两个弟弟衣单。”后娘知道后被他的孝心感动,从此待他如亲生。 想想闵损,再看看我们自己,父母对我们百般呵护,我们却不知道感恩,有时还百般挑剔。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吧!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不要再认为父母是理所当然帮我们做任何事情的。他们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地为我们付出,只要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到自己作为学生的本分,只要我们心怀敬意和感恩的心,对父母便是最大的孝,就能慰平父母额头上的皱纹。
只有懂得和做到了孝敬,才能明白做人的道理。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将“孝敬”化成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份满
H. 以佛教思想写孝的作文800字
孝,是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在24孝中,有一则是“闵子骞劝父感后母”。感人至深。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