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重阳节四字成语

重阳节四字成语

发布时间:2020-11-29 21:36:41

⑴ 形容重阳节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重阳节的成语只有满城风雨、明日黄花 。具体解释如下:

1、满城风雨 mǎn chéng fēng yǔ

解释: 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出处:鲁迅《花边文学·零食》:“ 为什么倒弄得闹闹攘攘,满城风雨的呢?”

2、明日黄花 míng rì huáng huā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比喻迟暮不遇

解释: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出处: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1)重阳节四字成语扩展阅读

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节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⑵ 关于重阳节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关于重阳节的四字成语如下:
阖家团圆、团团圆圆、阖家欢乐、阖家美满、
灯火通明、张灯结彩、花团锦簇、瓜果飘香、皓月当空。
1.
阖家团圆【hé
jiā
tuán
yuán】
释义:阖家团圆同“合家团圆”全家人团聚在一起。
例句:中秋佳节,家家户户阖家团圆赏明月。
2.
团团圆圆【tuán
tuán
yuán
yuán】
释义:团团圆圆是“团圆”的修饰词,具有喜庆吉祥的意义。
例句:中秋佳节,欢聚一堂,大家团团圆圆,共赏月亮,一起吃月饼,一起聊往事,聊未来。
3.
灯火通明【dēng
huǒ
tōng
míng】
释义:描述灯光火光将黑夜变得非常明亮。
例句:入夜,街道上灯火通明,来往的汽车如织如梭。
4.
张灯结彩【zhāng
dēng
jié
cǎi】
释义: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例句:今年的元旦节就要到了,街上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5.
皓月当空【hào
yuè
dāng
kōng】
释义:明亮的月亮在空中照耀着大地,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晴和。
例句:我记得他出事的那天皓月当空的,没有丝毫异常。

⑶ 关于重阳节的成语有哪些

1、满城风雨[mǎn chéng fēng yǔ]

2、明日黄花[míng rìhuáng huā]

3、过时黄花[guò shí huáng huā]

4、必里迟离[bì lǐ chí lí]

5、老当益壮[lǎo dāng yì zhuàng]

⑷ 描写重阳节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有“满城风雨”、“明日黄花”、“过时黄花”、“必里迟离”、“遍插茱萸”

⑸ 有关重阳节的成语

必里迟离 阴历九月九日。
出处:《辽史·嘉仪志》:“九月重九日,天内子率群臣部族射虎,少容者为负,罚重九宴。……国语谓是日为‘必里迟离’,九月九日也。”
过时黄花 黄花:菊花。重阳节后的菊花。比喻过了时的或失去意义的事物。
满城风雨 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出处:宋·潘大林《题壁》诗:“满城风雨近重阳。”
明日黄花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出处: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⑹ 重阳节四字成语

阖家团圆、团团圆圆、阖家欢乐、阖家美满、 灯火通明、张灯结彩、花团锦簇、瓜果飘香、皓月当空、

⑺ 重阳节的四字词语

阖家团圆、团团圆圆、阖家欢乐、阖家美满、
灯火通明、张灯结彩、花团锦簇、瓜果飘香、皓月当空

⑻ 重阳节的四字成语

形容重阳节的成语只有满城风雨、明日黄花 。具体解释如下:

1、满城风雨 mǎn chéng fēng yǔ

解释: 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出处:鲁迅《花边文学·零食》:“ 为什么倒弄得闹闹攘攘,满城风雨的呢?”

2、明日黄花 míng rì huáng huā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比喻迟暮不遇

解释: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出处: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8)重阳节四字成语扩展阅读

重阳节习俗:

1、登高

古代民间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写的登高诗很多,尤以杜甫的《登高》有名。所谓登高,也没有统一的规定,不过是登高山,登高塔,举目远望,欣赏风景。

2、赏菊、饮菊花酒

重阳节恰逢金秋时节,菊花盛开,相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3、插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所以不少妇女、儿童将茱萸佩带于臂,或插在头上。

4、赏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5、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⑼ 和重阳节有关的成语

满城风雨 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明日黄花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过时黄花 黄花:菊花。重阳节后的菊花。比喻过了时的或失去意义的事物。

阅读全文

与重阳节四字成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养老保险哪些人不领还要退回 浏览:457
为国解忧永不退休不领社保 浏览:839
重阳节宣言 浏览:991
80岁老人肺气肿吸氧设备 浏览:861
什么是脱离父母的管教 浏览:994
敬老院助残日活动 浏览:622
老年大学品牌打造 浏览:864
农民社保卡土地养老金怎么查询 浏览:424
辽宁农民养老金是多少钱 浏览:344
孝敬父母的八个字成语有哪些 浏览:57
陆丰市哪里有老人乘车卡 浏览:748
久月初九重阳节小作文 浏览:463
老年公寓安全协议 浏览:872
老人如何保持生活自理能力 浏览:357
高龄老年人适合喝什么牛奶 浏览:450
重阳节爬山活动横幅 浏览:353
老年人脊背烧 浏览:578
武警选拔体检检查什么部位 浏览:328
金丝峡老人多少岁免门票 浏览:509
体检多少天前要吃素 浏览: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