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赞美孝顺的诗句有哪些
1、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清·金缨
意思:世上最善良的是父母,最孝顺的是子女。
2、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清·金缨
意思:父母亲生前所期望的,我要继承;父母亲所垂念的人,我要厚待他。
3、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西汉·戴圣
大孝是使父母受天下人的尊敬,其次是不让自己的言行使父母受辱,最基本的是尽自己的力量养活父母。
4、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唐·孟郊
意思: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5、积善与行孝,可以立其身。——《慈竹》宋·黄庭坚
意思:积善和行孝,可以使得自己流芳百世。
6、乃知里有孝顺人,至今名号犹芳芬。——《劝孝》宋·赵与泌
意思:我们都知道里面有孝顺的人,至今他的名号都让人觉得欣慰。
7、诸子生涯各有成,从来孝顺两边生。——《颂古四十四首》宋·释法泰
意思:诸位儿子的生涯都有成就了。自古以来孝顺都是两边生长得。
『贰』 有关孝敬长辈的古诗和名言
1、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2、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4、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5、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6、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7、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8、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9、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白话释义:只有我们孝顺父母,父母喜从心生,健康长寿,我们何忧?
朝代:春秋,作者:孟轲,出处:《孟子·万章章句上》
10、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白话释义: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当然连养老送终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朝代:西汉,作者:戴胜,出处:《礼记》
『叁』 关于孝敬父母的诗句有哪些
1,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出自清代黄景仁的《别老母》
白话文释义: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唐代:孟郊《游子吟》
白话文释义: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3,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出自先秦:佚名《蓼莪》
白话文释义: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
4,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出自春秋《礼记》
白话文释义: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当然连养老送终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出自秦汉《孝经·圣治章第九》
白话文释义: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没有比敬重父亲更重要的了。
『肆』 孝顺诗句名言
1、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孝敬父母的名言诗句大全50句
2、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3、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4、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5、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6、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7、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8、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9、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清)《增广贤文》。
10、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11、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12、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3、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14、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清)李毓秀《弟子规》。
15、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6、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7、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三国志·魏书》。
18、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劝报亲恩篇》。
1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
20、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21、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劝报亲恩篇》。
22、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2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24、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清)李毓秀《弟子规》。
25、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26、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劝报亲恩篇》。
27、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28、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劝报亲恩篇》。
29、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孟子·离娄上》。
30、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31、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32、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33、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3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35、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莎士比亚
36、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37、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春秋)《孟子·离娄上》。
38、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3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40、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伍』 孝顺老人的经典句子
1、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不好再认为父母是理所当然帮我们做任何事情的,他们把我们带到这漂亮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地为我们付出,我们就别再一味地索求他们的付出,感恩吧,感谢父母们给予的一点一滴。
2、感谢你们生下我这小生命,为我付出了那么多心血,你们辛苦了。多谢你们这八年来对我的抚养和培育,这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怎样对待人的一生而发奋。
3、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已。小时候父母用手牵着我们,长大以后,父母用心牵着我们,多谢你们,爸爸妈妈。
(5)孝顺老人的诗句扩展阅读:
感恩的谚语
1,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2,衔环结草,以恩报德。
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土能生白玉,地可产黄金。
5,吃水不忘挖井人。
『陆』 关于孝敬父母的诗句
1、《游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4、《将母》——宋代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紵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译文:把母亲带到扬州后,就安家于临时白麻布能遮住的地方。月圆之夜听到杜鹃的声音,就想起离乡在外的儿子,虽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牵挂吧。
5、《送母回乡》——唐代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译文: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柒』 关于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诗歌或文言文有哪些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挟泰山以超北海回,此不能也,非不为也答;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5、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6、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8、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9、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
10、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1、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12、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13、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14、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15、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劝报亲恩篇》
『捌』 关于孝敬父母的诗句
1,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出自清代黄景仁的《别老母》
白话文释义: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唐代:孟郊《游子吟》
白话文释义: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3,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出自先秦:佚名《蓼莪》
白话文释义: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
4,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出自春秋《礼记》
白话文释义: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当然连养老送终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出自秦汉《孝经·圣治章第九》
白话文释义: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没有比敬重父亲更重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