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供养父母开始,佛说:什么是戒
佛说:什么是戒,孝顺父母就是戒,如果没有佛,就把父母当做佛来侍奉,你一念孝顺,供养一次父母一丁点东西,这样的福德就超过你供养一百位高僧百千万亿年。这是真实的话,并不是比喻。孝顺供养父母,这个福报是现世报,福德太大了,就算是苦厄命运,也根本挡不住自己的福德。
孝顺供养父母,哪怕只是做一天,生活都会有不可思议的改变,一年不抵触顶撞父母,能灭尽三十年戾气,之后你缺少的,一齐到来,不顺的,都自动顺遂。你就算拿一个月孝顺供养父母,让父母高高兴兴,你手头上的这件烦恼事都会自动化解的。
如果要积累大福德,积累现世就可以享受的福德(如顺利好姻缘,工作顺利,资财积聚,重要考试发挥出色,各种申请不被拒,乃至现实生活一切福德顺意),只要不抵触顶撞父母,面容柔和笑对父母,和父母说话柔声软语,快快乐乐,这些基本的东西要拥有是没有阻碍的,鬼神看你孝顺父母,他非常尊敬你,丝毫不敢障碍你,这么好的改命方法,大家却不知道,太可惜了。如果想要仕途顺意,通常是从小就不抵触父母的人,因为他从小每天都受父母印气生助,非常强大,别人比不过。还有就是注意不要说中国古代圣贤如老子,孔子,高僧大德的坏话,一说就完蛋,别想升迁,除非大忏大悔。
毕恭毕敬的对父母,让父母高兴喜悦,有一点好东西,都要拿来供养父母。
毕恭毕敬对父母,这是增长官禄最快的,没有比这更快的,你尊长,那自然你也要成为长,受人尊;
1.供养父母,则是增长资财最快的。
说句大家不爱听的话,不管一个人怎样说自己的心地孝顺,一个人不供养父母,他这个穷字非常大的写在脸上。
所以,佛陀教导我们的是一念孝顺,一念孝顺之后还有一句是:些许微物供养父母,你不能光有一念孝顺,念完就没有供养的下文。
平时多少都要拿出财物供养父母,不要抱那么紧,不要找借口说老婆孩子房子需要钱,你这个样子,以后你老了,你孩子一样不会供养你,连借口都和你一样,这叫:父形子肖。
改命,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的。
如果你做不到,你根本不可能改命,因为积福没有损福快。
2.抵触顶撞父母的人,怎样改过来呢?
佛像前好好忏悔自己抵触顶撞父母师长,一件一件事的想,一件一件的忏悔。你想得出来的马上忏悔。造业后要尽早忏悔,能忏悔多少忏悔多少。
然后把你感觉到父母对自己好的事,一件一件的想,一件一件对佛说。然后来重点了开始磕头,磕头磕下去一个别急着起来,要说一句:弟子从今以后再也不抵触顶撞父母了。要磕头108个磕一个要说一句。得到父母原谅这一点至关重要。
打个电话给父母,怕你不好意思说肉麻煽情话(其实就是应该说的时候了,因为这就是解怨结真言啊)你闲聊式的不经意说说也好比如:我觉得以前老是抵触顶撞你们,真是不对哎对不起噢。以前我经常惹你们生气,让你们身体都不够好,哎对不起噢,我觉得我要是有我这样的小孩,我一定经常都堵气在心里经常都不开心。
我朋友这样来一句从来都恶声气对他的父母很意外然后说:没有对不起其实你小时候很乖。结果变成父母开始赞美他他更意外。3.经常发短信关心父母,比如爸爸晚上早点睡,少喝点酒。我敢肯定你的父母会把这条短信偷偷反复看上无数遍。
从小抵触顶撞父母的人要每天发一条短信关心父母,或者问候父母,或者说点幽默话逗笑父母,每天都要。
从此再也不要抵触顶撞嗔恨父母,多对父母笑笑。
父母说话,我的嘴角要像上弯,绷着脸最笨了,而高声发气声音会比狼叫还难听。
父母说得对我就说对。
说得不对我也说对有道理。
说得实在我接受不了,我就无奈又可爱的笑笑。叫我装个顽皮可爱不是难事吧?
口舌上争什么呢?
口舌争从来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父母难过。
想不想将来的小孩子高声抵触顶撞摆脸色你?不想就赶快改过来,不然这个因果逃不掉,每天都被小孩惹一肚子气,至少二十年如此够呛。4.不抵触顶撞父母,也不要再抵触顶撞其他长辈上司。我要贵就一定要尊长否则我贵不起来的。我抵触顶撞父母的时候要明白这就是古人说的“贱”这就是定贵贱的地方。
5.菩萨为什么恒顺众生?
因为他福大智慧大所以他不会去做折福事。
我们没福气的人就老是做折福事,而且抵触顶撞父母的人就是最没福报的人,生活中没有一样顺遂的,我见过就算聪明读书成绩好可关键考试却会砸。
伸手不打笑脸人。笑一笑很重要,父母嗔我笑,父母怒我笑,父母不高兴我连忙软语上前,谦虚可爱地问有什么事。我这样柔顺、可爱笑容地对待父母,父母怎么可能对我冲得起来?连批评我都不好意思。这个是转父母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我朋友的母亲看她就发怒、发嗔,什么话伤人就说什么,歇斯底里得很,就这样已经二十年了,可是她就做了一个月,对父母始终是笑颜、软面、软语,搞定了母亲,看她可顺眼了一点儿不想批评她。6.我要有转父母的态度我就用柔顺可爱笑容民主去转他们。而不是他们发气我就顶我这是被转了入魔了。如果不理睬父母,让父母有气憋心中下面马上会提到很严重。
经常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对父母说对不起,一遍一遍真诚的对师长对自己伤害过的众生说对不起。
7、父母如果不高兴我说的话。我切记不要让父母留气在心中,因为这样其实很严重。
父母心中堵一丝气,我当天的工作考试乃至般般事,都不会顺利的。而且父母自己憋气在心,他自己要生病,我自己要生头痛病。我要是知道父母有气不管,那真是太严重了,这就是长期倒霉日子的预兆。古人看你气色就知道你什么不顺,你抵触顶撞父母,脸上马上大大的写上贫贱,让会看的人看得清清楚楚。
如果父母挂我的电话,摔我的电话,我要尽量短的合适时间就打过去,尽早的消除父母的气,我一定要陪好话要记住:目的就是化解父母心里的气,我说什么不重要,父母说什么不重要。8.过去自己如此抵触顶撞父母,轻贱尊长,毁灭的福德太巨大了。要把福德找回来,只有每天带着孝顺感恩的心,给父母洗脚,自己端水倒水,要细致地洗洗干净,要用干爽的毛巾擦很干(擦不干容易烂表皮),把父母的袜子穿好,注意袜子不要穿出褶皱,不然咯脚的,穿好袜子裤脚要放下来,要细心、要温柔,要有爱。
9.每个月的工资无论如何都要抽部分出来供养父母,恭敬孝顺拿财物供养父母对改财运是非同一般的好。
10.爸妈叫我们,我们要马上应声,不能拖拉。爸妈叫我们做事,我们要马上去做,不能偷懒。
如果一个人生活上般般都不如意,受尽各种痛苦折磨,这一般都是因为从小抵触顶撞父母。
姻缘本来就是和合二字,经常抵触顶撞父母是丝毫和和气都没有的,搞到全身戾气,所以无法有顺遂和睦的感情。孝顺父母生出的气蕴,是天地间至贵至珍,生气最强的气蕴,养得住一切福德,镇得住生活中各种不顺,包括担心忧愁恐惧。
㈡ "孝敬父母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对的吗
属于道德范畴。法律规定子女有扶养父母的义务,扶养未必就孝敬。
㈢ 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翻译!
好好孝顺父母,给他们买好东西,所获功德会多到无法计量的程度。
㈣ 佛说孝敬父母的功德有多么大
1 佛说:孝养父母,比供养三贤十圣的功德还要大。
2 佛陀的教诲,第一就是教我们孝养父母,知恩报恩。孝养父母是觉悟的行为,一切诸佛菩萨没有一个不孝养父母的。孝顺是随顺性德,不是随顺烦恼,不是随顺无理的要求。懂得孝道,懂得孝养父母,佛法才有根。佛法是师道,在佛法里面有没有成就,实在说要看他对于这个师道做到了多少。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人懂得孝亲,而后才知道尊师,所以至善圆满的教育还是要从孝亲尊师上去扎根。
3 人不知道孝顺父母,就不会懂得尊师重道,这是一定之理。“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们的身命得自于父母,法身慧命得自于老师,所以“孝亲尊师”常常是相提并论。
4 “孝亲”非常重要,从孝亲这才能够“尊师”。我们对老师真正能够尊敬,老师的“道”我们才能真正得到。做师长的,要教学生孝养父母;做父母的,要教子女尊师重道。佛法教学的目的,是教我们开发性德,教我们明心见性的。我们的心地,本具无量智慧、德能、才艺;孝道与师道,是开发心地宝藏的钥匙。性德是你自己本有的,本有,哪有不能开发的道理?这开发的工具,就是“孝敬”。
5 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孝敬”这两个字摆在第一。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没有不孝顺父母的,没有不尊敬师长的。学佛的人不晓得孝顺父母、奉事师长,你这个佛法决定是不得其门而入。不孝父母、不敬师长,这是违背性德,去搞六道轮回。一个人,如果不孝养父母、不奉事师长,什么成就都谈不上。
6 真能行孝的人,佛菩萨都降临他家里呵护保佑。佛经上说,照顾自己的父母,这个功德等于供养佛。佛常讲,你家里有两尊活佛,那就是你的父母。不孝养父母,而去供养佛,佛不会接受。我们要以孝顺父母的心,来服务每位老人;以恭敬佛菩萨的心,来恭敬每位老人。大乘佛法,是以孝道为基础;孝道到极处,就圆满成佛。要帮助父母破迷开悟,常生欢喜心。养父母的身,养父母的心,养父母的志;志做到圆满,孝道才圆满。
7 佛门讲,能够劝父母念佛求生净土,叫父母从此以后永远不再受轮回的苦报,这是大孝。家教,是根;圣贤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圆满。人,如果具有孝悌之心,就一定会守礼。把父子、夫妇、长幼的关系处理好,是孝。喜欢成就别人,把人事关系处理好,是悌。孝,是圆满的性德。五伦八德,做得圆满,才算是真孝。好好地念佛、学经教,就是孝养父母。不孝父母、不教子女,乃佛门中之罪人。
8 真正的善根,是孝道;真正的福德,是念佛。“净业三福”第一条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基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修行要从这里开始。不孝顺父母,怎么能成佛作祖?
9“孝养父母”,我们有没有尽心尽力去做?你要不能尽心尽力孝养父母,你那阿弥陀佛白念了,不能往生。佛家讲的“孝养父母”,是指修行有了成就,这与世间讲的有所不同。你能够如教修行,修得有成就,你就是“孝养父母”。
10 所谓“一子成佛,九代的祖宗都享天福”,这是“孝养父母”到了极处。真正孝子念佛,往生净土,不但报今生父母之恩,也报累劫父母之恩。如果你学佛,修行得不好,就是大不孝。我们念佛要得一心不乱,要得功夫成片,要往生决定有把握,要从孝敬修起。
㈤ 古代孝顺 养父母的例子!!【急】今晚就要!!
周子路“为亲负米”
仲由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父母。从小他就家境贫寒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所以经常以野菜充饥。然而他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父母都上了年纪如果营养跟不上身体会越来越不好想到这些仲由心里非常担心。
仲由的家离集市很远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要走几百里的路才能买到米买完米后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不论严寒酷暑、狂风暴雨他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仲由持之以恒从不间断为父母买米直到父母双双过世。后来他南下去了楚国楚王封给他高官厚禄连出门都有上百辆马车跟随仲由从此过着富足的生活。
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的优越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的感叹。要是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过好生活该有多好如今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了即使他想再去百里之外为双亲负米都永远不可能了。
孝敬父母历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每个人成长中的必修课。而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敬爱。孝顺没有贵贱之分上自古代的帝王下至寻常百姓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都要不计辛劳尽力做到。我们能孝敬父母、孝养父母的时间是一日一日的递减。如果不能及时行孝只能徒留终身的遗憾。如果没有办法把握与父母相聚的时间来孝养他们等到你想要来报答亲恩的时候早已为时已晚。我们应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孝顺父母。
董永“卖身葬父”
汉朝时有一个闻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里非常贫困。他的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办丧事只好以身作价向地主贷款埋葬父亲。丧事办完后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还钱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拦住董永要董永娶她为妻。董永想起家贫如洗还欠地主的钱就死活不答应。那女子左拦右阻说她不爱钱财只爱他人品好。董永无奈只好带她去地主家帮忙。那女子心灵手巧织布如飞。她昼夜不停地干活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织了三百尺的细绢还清了地主的债务、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树下时那女子便辞别了董永。相传该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动遂下凡帮助他。 有诗颂曰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线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董永原本是千乘今山东博兴县陈户镇人。东汉末年地方割据盗贼四起董永看到山东不太平就带着年迈的父亲到湖北德安避难。没过多久董父得了重病请医吃药毫无效果离开了人世。董永悲痛不已因为自己为避难漂泊之身哪里有钱买棺埋葬父亲呢无计可施。当地有位姓裴的富翁闻而怜之就借钱给他让他买棺安葬了父亲。而董永从此卖身为奴进了裴家。
㈥ 在家修行如何孝养父母以及孝顺的果报
第一个是讲"孝养父母",善导大师在批注里面注得很多,诸位自己看可以做参考,我们这个批注的本子都赠送给诸位,大家细细去看。父母对我们的恩德,现在人知道的不多。我们也可以说学佛的同修比一般人知道要多一点,为什么?现在社会教育已经不讲孝道,孝道、师道都不讲了。常常听佛经,这佛经里面还是常常讲孝道、师道,常常劝我们修学,所以学佛的同修对于这方面比较有一点印象。虽有印象,这印象不深刻,何以说不深刻?你的修行没有进步,从这个地方看,就是看你所知道的不深刻。假如你真正知道,你会勇猛精进,为什么?出家了。
有很多人问我,出家怎样孝养父母?你们想想看出家怎样孝养父母?出家人修行证果就是孝养父母。你没有修好,你没有开悟,你没有证果,你对你父母对不起,叫大不孝。所以这个孝养里头,包括的范围就非常之广。我们不但要养父母之身,父母的身体我们要照顾到,生活起居要照顾到,这是物质生活;除物质生活之外,最重要的是精神生活,要叫父母生活得很快乐。物质上样样都照顾了,父母心里有忧虑,不快乐,这个不孝。
怎样能叫父母快乐?那里面这个因素就很多。我们举个最浅显的例子,兄弟要和睦,父母欢喜;兄弟不和,父母伤心、忧虑;兄弟和了,妯娌不和,父母又头痛。换句话说,一家老少和睦,父母才欢喜、才开心,这是你家里没有问题了。你不能一天到晚在家里,你总要踏进社会去工作。你踏进社会去工作,譬如你在公司上班,你跟老板两个不合作,这父母又伤心。你在公司里跟一些同事们不能和睦相处,这又麻烦了,父母一天到晚提心吊胆。你才明了,不但家和,社会要和谐,国家要和谐,天下要太平,这父母高兴。我们能做到吗?能做到,尽心尽力向这个目标去做。这个孝不是单纯我们父母照顾到就行,哪有那么简单!除此之外,这是从事相上说,使父母在这一些事相上面忧虑没有了。另外精神生活,你的道德是不是一天比一天增进?你的学术技能是不是一天比一天进步?不进则退。退,父母就又牵挂,就又有忧虑。这些统统都在孝道里头。然后才知道这一个孝道包括我们生活的全部,不是某一部分,是全部。全部,那一定是包括虚空法界、过去未来,这才是全部,真的!
中国这个"孝"字,这个字就造得好。在我们中国这个造字,造字是有六个原则,叫六书,它这个属于会意,叫你看到这个符号,想它的意思,它上面是"老",下面是"子"。现在世间人讲,现在有所谓代沟,代沟是什么?代沟就是不孝,孝没有了。这个字没有代沟,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体,是一不是二。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无始无终是一体,这才叫尽孝。所以这个孝字真正做到圆满、做到究竟,给诸位说,只有一个人,成佛才能做到。为什么?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破尽,那就是孝道还有一个缺陷,还不能圆满。所以这个孝道做到圆圆满满是成佛。
所以我们出家了,在家学佛也是一样的,我们的道业一天比一天清净,烦恼一天比一天少,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长,这是尽孝。何况俗语说:一子成佛,九祖升天。这是不是真的?真的。什么个道理?是因为他的儿孙当中有一个作佛的。他儿孙作佛,他作不了佛,为什么?作佛是要自己修的,佛的这个功德不能分给你,但是福德可以分给你,佛有福报。一听说这是哪一尊佛的父母,那还得了,诸天鬼神都恭敬,他就得占这个便宜。所以纵然堕落在恶道,这恶道里头阎罗王也恭敬他,不敢把他放在恶道,请他到天上去享福去。这个天到哪一层天?到忉利天。忉利天再往上去,不行了。上面去什么?上面去要你修行的功夫,你没有功夫,你只有福报。只有福报,最高的到忉利天,忉利天、四王天,再往上去一定要修定功,刚才讲的未到定,他虽然定没修得成功,他有定,就是心地比一般人比较上要清净,这才能往上面提升。自己完全没有功夫,凭福报是到忉利天。这我们俗话讲沾光。是这么一回事情。可见得我们世法里头人情关系,在六道里头都有,六道里头都有人情关系。
由此可知,我们处事待人接物,不能够尽心尽力,常常犯过错,全都是不孝,这一个范围包括的是非常非常的广大。这一个字如果要用佛法的观点来看,那就是经典上所讲的「大总持法门」,总持就是纲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说个什么?就说一个孝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都不能出这一个字的范围,所有一切经教法门是这一个字圆满的相状。把它摆在第一句叫大根大本,从这里下手,到最后还是圆满孝道,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始终不离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