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重阳节的儿童诗
《今夜,重阳》 作者:黔山凤雏
蜕掉刺骨的寒衣
在一块绿茵上疯跑
经过一团火焰
于骄阳里
邂逅绽放微笑的莲花
四月的明眸深情了九月的悲凉
我怎会不小心翼翼经营一段历史
让你在一低头的温柔里
种下我一生的忧伤
㈡ 关于重阳节的儿童诗歌
九月里,九月九,爬山登高饮菊酒,戴上茱萸避邪恶,吃了花糕多长寿。
九月专九,九月九,重阳到,属爷爷奶奶哈哈笑,我请他们吃甜糕,妈妈夸我好宝宝。
重阳到,重阳到,爷爷奶奶节日好,我们非常感谢您,向你们节日问个好。
红叶飘,黄叶飘,蓝天高高白云绕。九月九,重阳节,我跟爷爷来登高。我们俩,手拉手,登上山顶四下瞧。
㈢ 怎样让古诗词内化到孩子心灵中
一、古诗教学内容的选择性
古诗内容丰富多彩,有写景、有抒情、有情景交融、有说理。格式上有五言、七言。我们根据古诗的特点,对其进行筛选,从短到长,由浅入深,先学五言,逐步过渡到七言,先学绝句,再教律诗,先选些描绘具体形象、叙说具体事件的,后选些抒发情感、表现气氛意境的,让幼儿的学习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选择与幼儿生活接近的古诗内容
与幼儿生活接近的古诗幼儿学起来易懂、感兴趣。如骆宾王的《咏鹅》,鹅是小朋友们最熟悉最喜欢的动物之一。熟悉它的外形特征,白毛、红掌、长脖颈,熟悉它高吭的叫声,熟悉它在河中戏水的景态。因而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诗句也就自然而然印在脑海里。又如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都是比较接近幼儿的生活、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好作品。
2.选择与季节相符的古诗内容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有许多古诗是诗人赞美季节特有的景物、景色的。为了能让幼儿在每个季节中加深对景物的印象,保持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我从幼儿的实际领悟能力入手,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在实施主题教育的过程中选择与之相关的一些内容,配合教育,如冬季时,梅花开放了,我带幼儿参观梅花在认识梅花的外形特征和了解梅花的品性后,学习古诗《梅花》,再画梅花,使幼儿对冬天特有的景物有深刻的印象。又如秋天我们学习了张籍的《秋思》,杜牧的《山行》等古诗,效果良好。
3.选择与节日主题相符的古诗内容
一年中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为了让幼儿在节日中能感受节日的气氛和特有的风土习俗,激发幼儿的情感,我有意识地选择与节日相关的古诗内容。如: 在春节来临之际学习王安石的《元日》。清明节学习杜牧的《清明》,重阳节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内容对幼儿进行教育。
二、古诗教学环境的灵活性
幼儿的生活、学习、成长离不开周围环境的作用,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我灵活利用周围环境来学习古诗。
1.在自然环境中学古诗
教育家陈鹤琴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当我每周带幼儿外出参观、远足活动时,会随时选择情景教幼儿学古诗。如在公园里观察荷花活动,让幼儿看看讲讲荷花、荷叶的颜色,莲子、耦的用处后,学习了王昌龄的《采莲曲》,河中碧绿硕大的荷叶一叶紧挨着一叶,池塘里绿色一片,粉红色的荷花亭亭地盛开着,点缀在绿叶间,看着这美丽的初秋景色,我启发说:“小朋友们,请想象一下,要是有小孩穿着与荷叶相同的衣服在这密密层层的荷叶间会是怎么样呢? ”然后朗读古诗: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接着进行解释:这首古诗就是讲采莲姑娘身穿着和荷叶一样颜色的裙子,姑娘红润的脸庞像盛开的两朵荷花,采莲小船进入荷塘中,哪是荷叶荷花,哪是姑娘的身影,分也分不清,只听到姑娘们唱起了《采莲曲》才知道她们在里面。最后与幼儿一起学习《采莲曲》,这样幼儿玩玩、看看、想想、念念学得轻松愉快。
2.在正规教学活动中学古诗
课堂活动是老师有目的地选择好古诗内容,准备好教具,精心设计好教学程序,由表及里,让幼儿在自觉状态中学会、学好。如中班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我先出示四幅画,让幼儿观察画中人物形象的变化,想象这是怎么回事? 然后用故事解说古诗含义,让幼儿理解。再出示有节奏的文字,学习有节奏的朗诵。接着创编动作加深印象,最后倾听配乐吟唱古诗,体会它的意境,这样的学习过程幼儿轻松愉快,兴味盎然。
3.在日常生活中学古诗
我将古诗教学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幼儿通过学习,受到教育。如每天吃饭时幼儿会将米粒洒到桌子上、地上,无意中浪费了粮食。于是餐前我与幼儿一起学习古诗《悯农》,让幼儿了解我们每天吃的米饭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换来的,我们小朋友要懂得珍惜劳动果实。以后小朋友在吃饭时不小心把米粒掉在桌子上,会情不自禁地说:“粒粒皆辛苦”并将桌子上的米粒捡起来吃掉。
三、古诗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古诗内容比较深奥,而幼儿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因此,教师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使幼儿对古诗感兴趣的关键。在实践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讲述故事法
故事是幼儿百听不厌的,我常把一些幼儿难以理解的古诗内容编成一个个易懂的小故事,有感情地讲述,让幼儿从故事中理解古诗内容。
2.图示、图文结合法
图示、图文结合法是将所要学的古诗的图片、图示、文字先后出示在幼儿面前,给幼儿以直观的视觉效果,这种方法幼儿理解接受起来容易。如我教古诗《一望二三里》先出示一幅完整的画面,让幼儿感受一下自然优美的田园风景画,然后讲述画中的自然景色有些什么,再出示图示,这样幼儿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同时出示文字,让幼儿看看有几句,数一数每句有几个字,并用空格表示出节奏,让幼儿有节奏地诵读。
3.动作表演法
动作表演法是教师在幼儿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让他们用动作、表情等方式来表现内容,既可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又可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且能加深幼儿对古诗的理解。如古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幼儿会积极主动地创编出动作,左手向左前方打开,右手食指点几下,表示几枝梅花。双手合扰,手掌不动,手指慢慢地分开,表示梅花冒着寒雪独自开放。两手不停地摇动表示不是雪花。双手由前向鼻扇动,表示梅花的香味扑鼻而来。这种方法能增加活动的气氛,使幼儿投入到古诗的意境中获得成功感。
4.欣赏吟唱法
不同内容的古诗都配有不同旋律的音乐,如古诗《咏鹅》它的旋律是活泼轻快,节奏鲜明。古诗《游子吟》、《梅花》它的旋律是缓慢、抒情、节奏流畅,听起来很优美。又如古诗《赋得古草原送别》它的旋律激昂,听起来催人奋进。幼儿特别喜欢吟唱古诗,在吟唱古诗的同时,不仅可以感受到音乐美,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而且还能更深入地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这种方法特别受幼儿的喜爱,每天午睡起床后,只要有一个小朋友唱起了第一句,只听见声音越来越大,一会儿,全班小朋友都津津有味地投入到吟唱的行列中,没有老师请,没有小朋友说古诗题目,小朋友自发性地吟唱着,而且唱得那么整齐、那么投入、那么动听。时而活泼轻快、时而优美抒情、时而激昂奋进,悦耳的童声久久地回响在教室里。
5.预知学习法
预知学习法就是把将要学习的古诗内容或音乐旋律提前让幼儿熟悉,每次我都提前一周录好将要学习的古诗和古诗伴奏旋律,利用餐前活动、课后、离园活动进行播放,让幼儿熟悉一段时间,到集体活动时,幼儿学得轻松自如,掌握较快。
6.复习巩固法
巩固法就是将学过的古诗录在磁带上,在幼儿自由活动时间轻轻播放,让幼儿不断学习,不断巩固。同时将学过的古诗文字图片贴在活动室的每个角落,让幼儿随处可见,随手可触。
通过以上多种的方式,培养了幼儿对古诗的兴趣,幼儿在掌握一定量的古诗后,就会进一步品味诗中之意、诗中之情、诗中之景、诗中之义,才会得到情操的陶冶和升华,才能摘取中国古文学中这一璀璨的明珠。
㈣ 九九重阳节的诗歌
九九重阳节的诗歌有《采桑子 重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九日齐内山登高容》这三首。
1、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3、九日齐山登高
唐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㈤ 重阳的诗词大全
重阳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可有一阵长风,将满腔的思念捎上,回到故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一个人在外奔波,最遗憾的莫过于不能和亲人朋友一起共度佳节,唯有以思念相伴。
乡愁,像那秋日寒意,萦绕心头。越是佳节,越是刻骨。眼见旁人呼朋喊友,携亲带子,登高赏菊,自己却孤身异乡,就算眼前景色再美,美酒再醇,又怎地此间愁绪。
重阳佳节,也是收获的季节。喜悦,也是仅仅来自一片田野,一片闲适的好风光。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幸福就是,有瓜果,有花草,有孩童,有亲友,而这一切你都在。
今天是十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也是重阳节,不妨放下俗务,约上三五好友,远离尘嚣,登高望远,去听那作物成熟收获的声音,去感受生活的悠然自得,好一派闲适的风光。
又是一年重阳日,壮志难酬,年华不再,内心该是如此的痛苦,难为人知。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韶光易逝,又是一年重阳日。眼前旁人庆贺佳节的气氛越浓厚,内心的荒凉就愈加狼狈不堪。
命似浮萍,寄身天地间却无个着落,极目远望,净是鸟归巢,百物凋,怎能不伤心?
但其实,境随心变,你若心态超然,那满目的秋景便是让人惊叹的美好;你若愁容满面,秋天自然也就悲伤。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尺寸年华,就该乐其乐,尽余欢。
心若不老,生活依然青春精彩,这就是重阳佳节的美好祝愿。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重阳佳节,赏花饮酒。觥筹交错间,俨然是一副老少宾客尽欢的景象。
就算走到人生下半场又何如,心若不老,生活依然还是一片繁花盛开的芬芳。
重阳,良人不在身旁,眼前越是繁华,内心越是孤寂凄寒。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㈥ 重阳节表扬孩子的话语
1、古枫吐艳,晚菊傲霜。在这丰收的季节里,孩子,愿你的生活永远充满欢乐!
2、喜逢佳节又重阳,恰是秋凉;风吹野菊遍地黄,天高气爽。瑟瑟冷风吹遍野,别忘加点衣裳,此时此刻希望你,别把重阳节忘。孩子,重阳节快乐。
3、九月九日登高望,天气晴好艳阳照!菊花朵朵轻绽放,枫叶片片似火烧!家人在身边,朋友在身旁,幸福日子要珍惜,从来美丽由心来,快乐开心万年长!轻轻松松地学习,轻轻松松地生活,做个充满自信的好孩子。
4、九月九,菊花酒,酒香、稻香、思故乡。插茱萸,登高望,山高、天高、步步高。我认为健康和快乐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东西,如果它们可以转让,我愿意把我的那一份都给你。
5、九月九是重阳,美好祝福送给我心中的太阳,亲爱的孩子,你有着最令人羡慕的年龄,你的面前条条道路金光灿灿,愿你快快成长起来,去获取你光明的未来。
6、不知不觉又重阳,我的祝福不一样,祝孩子越长越漂亮越长越聪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7、重阳节到了,想采撷秋菊的芬芳祝福孩子成绩优异节节高,学习生活两不误!
㈦ 重阳节歌曲 适合孩子唱
1、《重阳节》复
红叶飘制,黄叶飘,蓝天高高白云飘;
九月九,重阳节,我和爷爷来登高;
我们俩,手拉手,爷爷登高不服老;
爷爷爷爷你真棒,我祝爷爷节日好。
2、《尊老歌》
小朋友们要知道,尊敬长辈品德好。
见了长辈问声好,礼貌用语不可少。
乘车主动来让座,老人有难我来帮。
家务小事学着干,休息在家不乱跑。
人见人爱好学生,孝敬长辈要记牢。
3、《孝敬歌》
学做菜,会洗衣,家务劳动要学习。
食和物,放整齐,自己事情自己做。
不挑吃,不挑穿,粮食水电要珍惜。
孝父母,敬长辈,点滴事情小做起。
4、《感恩孝亲歌》
中华美德传,百善孝为先。
父母养育我,恩情大如天。
规范己言行,懂事又能干。
儿女多行孝,双亲喜开颜。
5、《九月九歌》
九月里,九月九,爬山登高饮菊酒;
戴上茱萸避邪恶,吃了花糕多长寿。
㈧ 孩子要写一篇关于重阳节作文,请问重阳节有什么经典
重阳节的传说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快到了,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重阳的传说吧:农历九月初内九,两阳相重,容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 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九九重阳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被后人广泛流传,现在在中国几乎是全部人家都会庆祝重阳节,登高、探亲、赏菊,是一种民俗的享受。
㈨ 重阳节儿童歌曲
好娃娃
㈩ 求一首表达某种情感的儿童诗
“这被来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源”,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
“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土地上的河流,像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一般汹涌奔流。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