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重阳节一般几时登高
按传说是中午瘟神出来害人,上午就得登高。但现在好象没人讲究几时登了。
登高是重阳节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也是祭祖的一种活动,是思念家人朋友的意思。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1)重阳节什么时候登高好扩展阅读
重阳登高注意事项
1、提前做好“功课”要选择自己比较熟悉、且无危险的高山去爬玩,并要了解好山上气候特点、登山游玩路线和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进行(最好在爬山前得到可靠当地天气预报)。
2、结伴而行爬山时一定要结伴而行,决不可凭个人意气单独行动,以利消除途中的孤单、乏味感觉,同时使途中有个互相照应,避免意外发生。
3、穿衣适宜爬山以穿轻便、防滑、有弹性的平底旅游鞋为宜,既护足又安全。穿衣要适中,不宜过多,能穿运动衫、运动裤等轻便服装则更好,以免出大汗又利于行走自如。但要注意山里早晚温差大,尤其是遇气候反复时,应及时增减衣服。
4、注意饮食在爬山临行时,应喝些温开水之类的饮料,最好随身携带,口渴时随意饮用,及时补充水分。还可适时吃些梨子、苹果、柿子、香蕉等新鲜水果,以润秋燥。如途中用餐,应选择背风处,先休息一会儿再进食,以提高食欲和消化。
5、适当休息在爬山途中,要量体力行,适时休息(这一点对老年人和体弱者尤其重要),如再能吃点东西增加能量则更好,有助于保持体能,防止因过度疲劳而引发不必要的伤害。
② 重阳节登高有什么好处
重阳登高有什么好处?
重阳登高是我国的传统习俗,那么登高有什么好处呢?健康专家指出,所谓登高一般是指爬山运动,一步一步往高处走,能使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顺畅。大山周围有青松翠柏,空气新鲜,是座天然的“大氧吧”。负氧离子含量越来越多,能促进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对一些慢性病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早在我国古代,秋季登山的习俗就十分盛行。延至今日,重阳登山已经成为群众性的盛大风俗和体育活动。秋季气温给人的感觉是不冷不热,但空气温度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递减,加之秋季温度的日变化幅度本身就较大,山体温度受小气候影响也难以预料,所以秋日登山,温度变化最为频繁,能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登高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肌肉的耐受力和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在登高的过程中,人体的心跳和血液循环加快,肺通气量、肺活量明显增加,内脏器官和身体的其他部位的功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登高还有助于防病治病。患有神经衰弱、慢性胃炎、高血压、冠心病、气管炎、盆腔炎等慢性病的病人,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适当的登高锻炼,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山林地带空气清新,大气中的飘尘和污染物比平地少,而且阴离子含量高,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显然是有利于健康的。登山还可以培养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当你登上高峰,极目远望,把壮丽的山河尽收眼底时,你那愉悦的心境是难以形容的。
重阳登高,的确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③ 重阳节一般都会去登高,为什么要登高
古时候,在民间重阳节有着登高的习俗,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相传重阳节登高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缩写的登高的诗很多,大多都是些重阳节的习俗。重阳节也是一个传统节日,那么,为什么重阳节要登高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我国的古代,有着重九一“阳”登勤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的说法。而古人们为了避免接触到邪气,所以才在九九这一天登高以避邪气。不过这一说法现在看实在有些不科学。不过,九九一般正值秋高气爽的收获季节,举家出游、登高望远在时令上是非常适宜的。在古代,古人们对于山特别是高山是有崇拜的。因此在这一天登高山也是一种表达人们敬畏崇拜和祈福的一种行为。
④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农历九月九日,我们叫它“重阳节”。因为九代表阳数,刚好这一天重复两个九专,所以叫属作“重阳”。重阳节为什么登高.
传说汉朝时,有一个叫桓景的人遇到一位道士。这个道士要桓景一家在九月九日这天出去躲灾。那一天,桓景果然带着全家大小登山,他们戴茱萸,喝菊花酒,直到黄昏时候才回家。
桓景回到家后发现家中的鸡、狗、牛、羊都死了。原来,这些家畜是代替家人而死的。从此以后,大家就有重九登高的习俗了。
⑤ 重阳节要什么时候登山才好
简单点说,重阳登高有祈福健康的意思。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⑥ 重阳节登高一 什么 好处
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登高对健康是非常有益的,能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小便酸度上升。 重阳时的气候对登高也是非常有利的。此时天高云淡,风轻气爽,丹桂飘香,红叶似火。宜人的气候,多彩的景致,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按照气候规律,我国秋季天气多半受高气压控制,虽然气压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递减,但因为山脚气压基数较高,所以登山时气压的降低一般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相反,随着高度在一定范围内的上升,大气中的氢离子和被称作“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含量越来越多,加之气压降低,能促进人的生理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对哮喘等疾病还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能降低血糖,增高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 秋季气温给人的感觉是不冷不热,但空气温度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递减,加之秋季温度的日变化幅度本身就较大,山体温度受小气候影响也难以预料。所以秋日登高,温度变化最为频繁,这对人体健康本身是有益处的: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中医讲“秋冻”就包含这层意思。当然,对年老体弱者,不可一味强调这种保健效果,登高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缓慢,上下山可通过增减衣服达到适应空气温度的目的。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发生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