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儿子不孝顺父母怎么办
近年来,赡养老人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尽管国家出了很多相关政策,但是,因养老和赡养等问题引起的悲情事件还时有发生。那子女不赡养父母该怎么办呢?下面跟随法易网一起了解。
一、子女不尽赡养义务,老人该怎么做?
1.寻求社区工作人员帮助。对于子女不赡养问题,可以寻求社区工作人员帮助,对子女进行批评教育,社区协助监督。
2.提起民事诉讼。对于儿女不尽赡养义务,老人可以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3.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可能构成遗弃罪。
二、我国法律对子女赡养老人义务规定
1.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
《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2.晚辈对长辈有赡养义务
《婚姻法》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义务。
这种赡养是有条件的,需要孙子女、外孙子女有负担能力,并且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经死亡。
3.赡养扶助的主要内容
在现有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子女在经济上应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费用,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对父母应尊敬、关心和照顾。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三、拒不赡养老人或构成遗弃罪
不赡养老人,情节严重的,构成遗弃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遗弃行为情节恶劣包括:
1.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
2.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
3.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
4.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一危难境地的;
四、关于老人养老的其他问题
1.父母无力抚养幼年时的子女的,有赡养义务吗?
《婚姻法》为父母子女间规定了互相扶养的对等的权利义务,但这并不是说这两个权利是必须“等价交换”的,子女不能将父母是否对其履行了抚养教育义务作为自己履行赡养父母义务的前提。因此,子女对老年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得以此为由而解除。
2.没有经济收入的已嫁女儿,能免除赡养义务吗?
出嫁女儿本人没有收入的,不能作为拒绝履行赡养老年父母义务的理由。因为她们从事的家务劳动与丈夫谋取生活资料的劳动具有同等价值,其丈夫劳动所得的收入属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分权,可从夫妻共同财产中支付赡养费。
3.父母再婚子女能不能解除赡养义务?
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对父
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而终止。由此可见,父母的被赡养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不论父母是否再婚,子女的赡养义务都是始终存在的,子女不能以父母再婚为理由,不对父母尽赡养义务。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有关规定,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
❷ 为什么现在很多老人会说自己儿子不孝
孝顺这个事其实很虚:有些老人自己搬不动宁愿两老抬也不让儿子搬,别人说他还辩解:我儿子胖是胖但身体差、我儿子累啊。1千件可以表孝道的事他会总拿他儿子干过的200件来说,生怕别人说他儿子不孝顺,语气骄傲又幸福。而另外一批老人逢人说儿子不孝的事情,无限后悔和气愤。1千件可以表孝道的事他光挑那200件儿子没做的说。说自己多可怜,听者都想打他儿子一顿。越多的人说他儿子不孝他越开心、假如法院把她儿子抓起来判刑、赔偿他才满意。
所以,孝顺这事是父母的心理期待,并不是事实。
❸ 老人告孩子不孝顺
孩子理应有赡养的义务
❹ 儿子不孝顺怎么办
你好,很高兴你能看到我回答,如果回答中其中一点能帮助到你,希望你内给予采纳,谢容谢!
单纯的从儿子一年不回家,离老人远远的就判断儿子不孝顺,我觉得有点有失偏颇。如果只是这一问题的话,可以能是儿子事业做大了,工作比较忙,平时的应酬太多。实在是没有时间,加上自己老人生活能自理,暂时还不需要儿子陪伴在身边。
如果儿子平时的言语或者动作也极度的表现出了不孝顺。那么现在想想你之前的教育方式什么的都已经完了,毕竟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不可能在接受你的教育了,那么我们需要是怎么改变这种现状。
第一:找机会和儿子好好沟通。中华的传统美德不能丢,百善孝为先看看能不能感化儿子。
第二:可以找到当地的政府通过调节或者劝说,让儿子孝顺父母。或者让孙子从侧面来敲击儿子,如果现在不孝顺爷爷奶奶,那么等他长大了也不会孝顺。这一点是最有感触的。
第三:通过走法律的程序。国家现在已经有明确法律规定必须赡养老人,通过法院起诉,让儿子必须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第四:如果自己经济相对独立的话,就自己去养老院生活吧。毕竟这个社会是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能靠自己了,安安静静 的享受晚年。
最后,祝福幸福!
❺ 很多孩子不孝敬老人,如何解决这种社会问题
孝顺老人,一直是我国从古至今的优良传统美德,但是很多孩子都不会去孝顺自己的父内母,这个社会问容题,也是大众所关注的,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育成人,在我们身上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和金钱,反倒而很多人不懂得父母的苦心,长大了之后,依赖父母,继续啃老,不愿意去工作,对父母的态度也是不好的,我觉得这样的行为是非常恶俗的,
老人的很多经验都是我们年轻人所没有的,而且老人的生活经历要比我们广,我们应该在年轻的时候接受父母对我们的养育,在我们长大成人之后结果接过父母手中的担子,好好的照顾自己的父母,让自己的父母在过晚年后,能有幸福的生活。
❻ 儿女不孝顺!老人该怎么办
楼主说的确实是存在,而且很无奈的事情。告,伤风败俗、让邻居版笑话;不告,又气不过,权或者不得终老;告了,儿女还是不管,甚至更加变本加厉。这个是一个教养问题,已经形成如此情况的家庭其实是很难挽回局面的。老人也只好需求法律手段,争取赡养费,考虑养老院等去处吧。还在养儿育女的家庭,也应以此为警,对儿女加强“忠孝”的道德教育。
❼ 孩子不孝顺父母的故事
一位老人老伴去世,只剩自己一个孤老爷子,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在农村务农,老婆有点傻,过的不富裕,二儿子在外做生意,有些富裕,女儿经济条件也不错。
10年前老人得了肾炎,险些去世,是大儿子出钱到县医院治好的病,其他两个分文未出,而且也不赡养老人,就这样老大在经济及其不好的条件下,大儿子独自承担了老人的赡养。
今年老人去世,其他的一个儿子和女儿去了,要大操大办丧事,老大说不办了,也不许可其他两个人戴孝,自己找车到火葬场把老爸火化了,也没买骨灰盒,拿一个塑料袋把骨灰装回来,到自己的地里埋了,回来就串门去了,就当没发生什么事情一样。
❽ 为什么老人家总对孝顺的孩子不好
即使对孝顺的孩子不好,因为孝顺,孩子也不会不孝顺,所以不用怕。但是,如果对不孝顺的孩子不好,不孝顺的孩子可能会更不孝顺,甚至恶言相向,这恰恰是老人所惧怕的,所以他们就要好好对他们,来换取可能的孝顺。
❾ 儿女不孝顺,父母该怎么做
别怪儿女不孝顺,其实很多都是父母教育的问题?父母不以身作则的。经常打骂孩子,包办溺爱.....
那我们的父母该怎么做呢?
第一:父母得以身作则。
家长多对父母孝顺点,好一点,多花时间来陪父母,不求给老人们最好的,也得多抽时间陪陪父母,儿女们生长在一个和谐其乐融融的家庭里,自然会耳融目染,从父母身上学到优秀的品德。
第二:父母应该学会“装”。
父母如果能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可以培养孩子的孝顺之心。
第三:培养孩子对弱者的怜悯之心。
怜悯弱者与孝顺父母其实是一回事。当孩子长大后,父母逐渐老去,也会成为一个弱者。对社会来说,弱者是索取少、奉献多的一群人,而对孩子来说,父母也属于索取少、奉献多的人。
所以,不尊重穷人的人往往不孝顺父母。很多人喜欢在孩子面前吹嘘自己官大、钱多、关系硬,这样的人不仅绝对培养不出孝子,还会培养孩子的非道德行为。
第四: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体验感。
如果你扶起一位摔倒的老人,送他去医院,并受到了别人的称赞,这时就会产生一种良好的道德体验感,今后还会不断地做好事。培养孩子的孝顺之心同样如此。所以,父母平时要试着让孩子为家里做点事,并及时称赞孩子,这其实也是在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父母是人伦之始,阴阳之道,阴为母,阳为父。阴阳和,才能万物生长,阴阳不合,精神痛苦,情不投意不合,即生育的子女,性质一定不好,儿女不孝顺或者儿女缺乏。
父母是一家的天福星,以志为根。即以全家安乐为己任,造福一家。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心去完善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
父母要向子女宣扬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尽孝榜样给子女看,用感恩先辈的恩德,来启蒙后代。
不安排老人做事,他们喜欢什么就做点什么,但要多关心老人,常劝他们多休息,给儿女做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小孩子是否健康与母亲关系很大,有无智慧与父亲关系很大,是否福德庄严就看父母是否经常以快乐的爱心去做事做人。
子女不听话,不孝顺,首先要问自己是否也不孝顺老人,是否有做不对的地方。对上不认可父母(老人)的功德,对下(子女)怎么教育都不到位。
孩子不明理等于是果子酸了。果子酸了要在树根上下功夫。
不要怨恨子女,更不能打骂子女,因为子女的成败也与父母本身的心性德行有关,第二要考虑到自己教育的方法是否有不当之处。
教育孩子五步曲:养、育、教、领、导,但不许管。重点要培德,把道德教育好。
“管”是父母任着自己的性子,找儿女的错处,拂逆他的性子,所以往往越管越管不好。因为用脾气管儿女,不但管不好,反把儿女的脾气激起来,碰起性来,甚至父子成仇,都是父母不明白道的缘故。
孩子不用管,全凭德行感化。明白他的个性,帮他砍小枝、留大枝。不娇、不溺、不打、不骂。多鼓励,常肯定,少批评,不用物质诱惑。
正人先正己,父母要先化除为禀性,涵养天性。懂得先克己,方能教化儿女。不论儿女孝不孝,但问自己慈不慈。
小孩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是天地的。小孩教不好,小的影响自己家庭,大的影响社会,也有负天地之恩。把孩子教育好,责任重大。
❿ 儿女不孝敬老人怎么办
孝顺老人,赡养老人,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宪法明文规定的公民义务。但是,有些儿女不孝敬老人该怎么办呢?(1)思想教育。教育青年人应该把尊敬、赡养老人,当做自己应尽的义务和崇高的品德。不能把繁重的家务全推给老人;不能把体弱多病的老人拒之门外;不能把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撵这儿赶那儿,兄弟间互相推脱,谁也不管;更不能虐待、打骂老人。
(2)不忘父母养育之恩。有些年轻人不尊敬老人,忘记了老人当年把自己养育成人,一口水,一口饭,又怕冷,又怕热,不知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自己成家立业,忘掉年迈的父母,甚至嫌弃老人,这是一种极不道德的行为。
(3)兄弟多人的,要共同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不能你推我、我推你,像踢皮球似的,踢来踢去,谁也不管,老人愿意住在谁家,就让他住在谁家,然后,其他兄弟姐妹出钱供养,让老人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4)依法办事:《婚姻法》明文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以保证老有所养。
“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刑法》还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年轻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自觉地履行孝敬、赡养老人的义务。
(5)给下一代做出表率。在一个家庭里,对待老人的态度如何,会直接影响着下一代。年轻的夫妇,要关心、体贴老人,孝敬老人,给下一代做出表率,使敬养老人的家风一代传一代,这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也会起到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