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退休人员如何网上认证
一是进行数据建模采集。认证前,需携带本人二代身份证(港澳台人员携带回乡证,境外人员携带护照)等证件到所属街镇退管部门进行面部数据采集建模。采集数据的同时进行当年认证,当年不再另行认证。
二是进行网上资格认证。当年已完成面部数据采集建模的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次年开始可在网上进行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认证时间一般为每年4~6月。
三是进行网上认证操作。用户提交个人身份信息,即身份证号码、参保地和居住地,信息填写无误并且与社保系统中已有的信息核对无误,则可进行激活,激活后,根据流程引导,完成拍照、录像操作,即能完成认证。
根据劳动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的通知》(劳社厅发[2001]8号)规定,在国内异地居住或出国定居的离退休人员,经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后,其基本养老金可以委托亲属或他人代领。
在国内异地居住的,也可以委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邮局、银行寄汇给本人;出国定居的,若国内无亲属或他人代领,本人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把款寄汇至国外的,汇费由其个人负担。
❷ 老来网为什么不能认证广东退休人员认证
养老资格异地认证的方式、表格、时间并没有统一规定,这要看办理版退休地社保机构的具体权要求。
异地居住的退休人员,居住地已开通网上认证的,可以向退休地社保机构提出申请,在网上下载表格,或者将收到参保地寄发的“网上认证表”,居住地尚未开通网上认证的,将收到“回寄认证表”。领取待遇人员在收到认证表后,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携带相关材料前往目前居住地的县(区)级社保经办机构或其认可的街(乡)社保所进行资格认证
大部分省区是待遇发放地给本人邮寄认证表,要待遇领取人填表后到居住地的社保经办机构盖章认证或由居住地社保机构通过网上认证。
有些地区是要求居住地社保机构协助认证,由居住地社保机构出具认证表寄回待遇发放地。
❸ 办理退休人员认证需要什么证件
劳动者办理退休,各地审批退休的单位不仅相同,有的地方是人社局审批,有的地方是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审批,但都在社保大厅设置有窗口,受理申请退休。
办理退休需要提交的材料各地规定也不尽相同,一般需要提交以下资料:
一、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二、本人档案(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必须);
三、企业事业单位女职工劳动合同;
四、当地人社局要求的其它资料。
当事人可以致电当地12333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险服务咨询电话咨询。
❹ 人社厅发2018年54号文:关于全面取消退休人员集中认证的通知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取消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的通知》(人社厅发[2018]54号)要求;
从7月1日起,我县全面取消企业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集中认证,今后企业退休人员不再到县人社局集中进行认证。全面取消集中认证后,我县将推行手机APP远程认证、信息比对和上门走访等新模式进行认证。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行手机APP远程自助认证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采用人脸识别认证,主要通过手机“老来网”APP进行认证。手机“老来网”认证步骤为:在手机网络中下载“老来网”进行安装---新用户注册---点击社保认证---选择甘肃省平凉市---输入身份证号---点为谁认证---根据提示完成认证---查询认证结果(如认证失败请重新认证)。
二、全面开展信息比对认证。
充分运用全民参保、异地就医、联网监测等数据资源,按月开展数据比对。积极探索与公安、民政、卫生健康、交通、旅游等部门开展业务协作,通过加强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核实参保人员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
对于信息比对不能确认待遇领取资格、疑似冒领的人员,结合全民参保计划和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等工作开展认证信息核实。需进一步核定的,将通过街道社区、村居委会全面核查。对行动不便者可通过QQ、微信视频或上门认证。
三、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对确认失去待遇领取资格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停发社会保险待遇。发现冒领社会保险待遇的,责令退回,并按《社会保险法》有关规定处以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涉及违法犯罪的,按规定移送司法机关。
(4)不得要求退休人员认证扩展阅读
“所谓集中认证,是指离退休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规定的地点集中进行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全面取消集中认证,就是离退休人员按照自己的认证周期,选择自己方便的任意一种认证方式进行认证。”省社保局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处处长李明亮介绍,“全面取消集中认证,并不是不要认证了。”
下一步,我省将以现行的网上自行认证、经办机构认证、社区认证、银行认证、单位认证、手机自行认证、传统认证等7种认证方式为重点,并积极推广社区上门认证,探索政府部门信息共享辅助认证办法,做好我省认证工作。
❺ 退休人员认证需不需要到场啊
不用到现场认证了。
由于存在一定量的异地养老者,退休人员的“生存认证”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有报道中称:实际上,某些地方的“生存认证”就走入了这样的误区:有的照片认证要求老人举着当天的报纸照相,仿佛罪犯一般;有的QQ视频认证,一会儿要老年人举左手,一会儿要举右手,总之是要验证对方到底是不是个“活物”。
既然认证不可避免,在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可以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现市面上已有多种生物识别方法。例如,某些地方已经采用指纹识别的技术做养老金领取资格的认证,更有采用掌纹识别、指静脉识别、虹膜识别、DNA识别技术等等。技术很成熟,应用也比较广泛,能解决居住本地、方便出门的一部分离退休人员的问题。
可是,上述的办法,会给离退休人员在生活上、身体上、经济上带来极大的不便和麻烦。因退休人员大多年老体弱,有的有病不能走动,有的居住在外地,有的生活在农村,无论身处何地、身体状况是否允许,都要耗时耗力地亲临有特定设备的网点才可进行认证。这些个方式仍无法解决居住异地或不方便出门到现场的认证问题。
人脸识别认证技术
为规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核发工作,防止冒领骗保,2015年广东省在全省选取了14个镇试点“人脸识别”认证技术。通过人脸识别后,居民以后每年的资格认证只需要找个有网络视频的场所,甚至通过手机,直接“刷脸”就可以完成。
本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人脸识别认证试点,通过与省人社厅信息中心社会保障卡库对接,充分利用社会保障卡照片信息,作为人脸识别的初始模板。资格认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待遇领取人可到村(居)委会或社会保障所等固定地点进行实时认证。
也可以由村协管员携手提电脑下到村里对待遇领取人进行拍照采集,待连接上网络后,与预存的初始模板进行比较;或是通过手机APP或互联网进行远程认证。人脸识别认证只需1-3秒就能完成,大幅提高资格认证效率。在通过验证的同时,可根据新采集人像信息对初始模板进行修正更新。
❻ 退休人员认证取消了吗
已经全面取消。
2018年7月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在专题发布会上表示,将全面取消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今后,各地不得再要求参保人在规定时间段到指定地点或窗口进行集中认证。
从前,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人员(如离退休人员)都需在每年集中进行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证明自己还活着,有资格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由于认证人员多为年岁较大的老人,这一模式在各地饱受群众诟病。
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构建以信息比对为主、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与远程认证服务相结合的认证服务新模式,“寓认证于无形”,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值得注意的是,开展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目的是从制度上保障基金安全、维护全体参保人员合法权益,这是国际上通行做法。
(6)不得要求退休人员认证扩展阅读:
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贾怀斌表示,对于信息比对不能确认待遇领取资格的人员,原则上要结合全民参保计划和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等工作,由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通过组织健康体检、文体活动、走访慰问等方式开展认证,对行动不便者要提供上门服务。
针对异地居住人员,各地不得要求参保人返回参保地进行认证。可通过推广基于互联网的生物特征识别认证、手机APP远程认证等服务渠道,使服务对象就地就近即可完成认证。对于国外(境外)居住人员,人社部正加紧与有关部门进行磋商,尽快改为通过互联网进行视频认证。
❼ 退休人员生存认证取消集中认证之后,不再需要认证了吗如果需要认证如何进行
认证永远需要,不然退休人员都是永生不死的了么,还是死了还能领退休金?只是不再要求集中认证
❽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须不须要进行生存验证
只要不能掌握本人存活信息的都会进行生存的验证,以便确定是否停发养老金!
❾ 上海社保退休人员2019是否认证什么时间开始认证网上可以认证不
2018年以后来,退休职工不需要认证。源
2018年07月0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在专题发布会上表示,将全面取消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今后,各地不得再要求参保人在规定时间段到指定地点或窗口进行集中认证。
全面取消集中认证,并不是不要认证了,而是要构建以信息比对为主、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与远程认证服务相结合的认证服务新模式。
(9)不得要求退休人员认证扩展阅读:
企业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每年要进行一次领取资格认证。传统的认证方式是退休人员每年需到社保经办机构领取认证表格,填写后现场认证。由于认证时间相对集中,造成大量人员排队认证,人员拥挤、耗时费力。
对一些异地居住、高龄体弱的退休职工来说尤为不便。人脸识别认证系统以高效、安全的认证方式极大方便了企业退休人员办理养老金领取认证业务,得到群众好评。
2017年,福建省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完成认证服务的退休人员101.2万人,占全省应认证企业退休人员总数的98.3%,认证比例大大超过往年。
❿ 退休人员如何网上认证
不同地方的认证方法不一样,有的需要到相关指定单位认证,有的可以通过APP平台自助认证通过,有的可以下载app来认证,以天津市手机APP认证为例(以OPPO手机操作为例):
1、通过智能手机下载“天津人力社保”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