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事业单位中人有企业经历,并轨后养老金如何计算
机关事业单位的中人,现在实行的是过渡期办法,采用新老退休办法结合,逐步过渡到按照养老保险计算退休金,早已经实行了,能领取多少。
根据本人2014年9月底之前的工资职务工龄等计算,2014年10月之后按照缴纳养老保险计算,也就是相结合的办法,每个人是不一样的,过渡办法不会减少领取的退休金,更不会夭折。
(1)企业退休并轨最新消息扩展阅读:
差异原因:
计发基础不同造成的差异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的职务工资加级别工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岗位工资加薪级工资;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岗位工资加技术等级工资。
计发比例则按照工作年限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工作年限越长的人退休金替代率越高。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由此可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最低退休金替代率都有80-90%。
❷ 2017年企业与机关事业退休人员能真正的并轨,工资待遇能一事同人吗
企业和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工资差距拉平恐怕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目前退专休工资差距越拉越属大,不但企事业之间有差距,企业内部退休早的和刚退休之间的差距也在拉大。这些矛盾曰趋突出也是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可是直到如今国家并没有强有力的措施去缩小差距。似乎今年企事业在一起增加退休金,把差距拉得更大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何时了?尤其是企业退休早的老人们,在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中都是立了汗马功劳的,啥苦都吃了,啥罪都受了,可他们的工资是最低的。这公平吗?合理吗?这些问题国家理应考虑解决!那怕是基本公平相对合理呢?
❸ 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并轨后退休年龄不再区分干部和工人身份。是吗
退休是工人还是干部身份是以退休前一年的工作岗位来确认的。
现行的《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中没有对退休年龄作出规定,而退休年龄主要是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所规定。1999年劳动部颁发的劳社部发[1999]8号文件第一条中规定:“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该规定中可以看到,对于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主要以身份进行区分,而身份确定主要以女职工退休前的档案记载为准。此后,2001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人事部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的国经贸企改[2001]230号文件中规定:“取消企业行政级别。企业不再套用国家机关的行政级别,管理人员不再享有国家机关干部的行政级别待遇。打破传统的“干部”和“工人”之间的界限,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在管理岗位工作的即为管理人员。”该规定的出台,打破了原有的身份区分标准,转为判断女职工是否属于“管理或技术人员”。结合此前的各项规定,多数地区目前判断女职工退休年龄的常规做法是,先看人事档案,档案中载明属于“干部”的女职工55岁退休。对于身份不符合“女干部”条件,但工作岗位属于管理或技术人员的女职工同样适用55岁退休,工作岗位则以末次劳动合同所约定的工作岗位进行确定
❹ 企事业养老金并轨但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差距太大国家有措施我是一九七八年参加工作二00九年退休工龄三
现在的退休养老金,是根据本人缴费工资,缴费年限计算,你虽然缴费年限三十多年,但是由于缴费基数较低,依然不会高的,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并轨,只是从政策上并轨,计算退休金的办法上并轨,并不是领取多少的并轨,即使是不并轨,企业内部每个人的领取退休养老金也是不一样的,最低千元最高可以领取到6000多,因此领取的多少,和并轨没有关系,关键是缴纳养老金的多少,年限多长。
❺ 现在的退休工资怎样并轨
2017年养老金并轨改革启动,近4000万公职人员将缴养老金。外媒称,中国将实行养老金改革,数千万端公家饭碗的公职人员将和企业职工领取同样水平的养老金,还有一千多万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将受到下调影响,其养老由公家管变成社会管。
据报道,随着包括陕西、吉林、青海、辽宁等26个省份陆续出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方案,这项改革进入启动实施阶段。目前,事业养老金比企业养老金高出约三倍左右,一旦并轨,将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将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养老保险制度。同时,1500多万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将进行调整。
报道称,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简称《决定》),并从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方案明确表示,中国将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8%,而单位需缴纳员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20%。此《决定》一出,意味着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将从吃财政饭转变为缴养老金,从单位养老转向社会养老。
报道称,中国实行的一直是养老金“多轨制”,即不同群体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享受不同的养老待遇。尽管几十年来政府对制度细则有过多次调整,城乡之间、城市内部不同就业人群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养老待遇鸿沟。目前居住在中国农村的社会观察人士田奇庄说:“我所知道的好多公职人员的退休金达到7000元,可是农民只有70元。”养老金并轨后,公职人员将和企业职工实行同样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两个群体的待遇差距也会随之缩小。
根据方案,并轨后参加工作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并轨前参加工作,方案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和过渡性调节金。此外,养老金计算标准也由身份级别转为依据参加社会劳动的时间进行均等分配。
(资料来源:南方财富网)
❻ 河北省企业退休2023年12月实行并轨吗
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在1995年就已经改制了。
养老金并轨,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统一转为与企业养老金制度相同的制度。
所以,企业养老金不存在并轨的说法。
❼ 请问退休金的并轨要到哪年才结束
估计还得二三十年吧,会触碰太多既得利益者。
❽ 不懂的你不要回答,我是问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中人,并轨后退休金和一直事业单位工作的有什么不同。
假设这个人在企业和在事业单位期间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差不多,那没什么区别。企内业和机容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计算、发放方法是差不多的。
区别主要在于,一是缴费基数的确定。按企业养老保险的规定,应当按职工上年工资总额的月平均数来确定缴费基数,但很多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不给员工足额申报缴费基数,一些员工为了多拿钱,也主动和企业商量好不足额交社保,也就是说在企业里,违规不足额交养老保险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机关事业单位虽然基本上都足额给职工申报缴费基数,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按规定是不按工资总额来确定的,只将工资中的部分项目作为缴费基数,那么也有可能造成和足额申报缴费基数的企业之间的差距。要知道,在职期间缴费基数越高,养老保险交的就越多,退休后拿的就越多。因此两者之间缴费基数的差距会造成退休后的差别
二是如果你是在过渡期内退休的中人,原则上来讲你会比一直在企业工作的同龄退休人员拿得多,因为你在退休工资制度下有过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经历。
❾ 养老金并轨后,原企业退休的职工能上调退休金吗
国家实行机关事业单位缴纳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和企业一样的养老保险政策,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和制度,和企业的并轨,体现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公正。
这个政策的实施,和企业没有关系,企业依然按照原来的办法执行,因为企业已经实行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再进行改革。
因此,养老保险制度并轨,企业职工的退休金,依然按照原来的规定实施调整,没有改变,
❿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何时跟公务员并轨
国家规定企业职工到达退休年龄就可以领取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