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儿的体检项目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宝,最为担心的就是孩子的生长发育问题,为了能及时了解小儿目前的生长发育情况,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体检,以便能尽早确认身体和精神上的疾病,并进行早期治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小儿的体检项目。
小儿的体检项目
小儿体检项目除了身高、体重、血压等项目的检查之外,还有如下这些:
1、血常规。通过血常规检查,可发现小儿有无贫血、细菌感染、白血病、败血病等血液方面疾病。
2、胆红素组合。通过胆红素组合检查,可发现小儿的肝脏胆红素代谢功能有无异常,有无肝胆疾病、溶血性疾病等。
3、肝功能检测。通过肝功能检测,可发现小儿的肝脏代谢功能是否正常,有无肝脏受损。
4、内科检查。通过内科检查,可发现小儿的心、肺、肝、胆、脾、肾、肠道、神经系统有无异常。
5、外科检查。通过外科检查,可发现小儿的皮肤、浅表淋巴结、甲状腺、脊柱、四肢关节、生殖器等发育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病变。
6、口腔检查。通过口腔检查,可发现小儿有无龋齿及其它牙齿疾病,口腔黏膜及口腔腺体有无异常。
7、眼科检查。通过眼科检查,可发现小儿的视力是否正常,有无屈光不正、色盲等。
小儿常规体检项目
小儿常规体检是通过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来判断其是否正常地生长,同时通过与同龄儿童对比,判断身体发育是否正常。
1、身高。一般来说,新生儿的平均身高为47~52厘米,出生后的第一年约长高25厘米,第二年约长高11厘米;宝宝2~4岁期间,每年平均长高5~7厘米。
2、体重。正常新生儿的体重为2.7~4.1千克之间;4个月大时宝宝的体重约为出生时的两倍;1岁时的体重约为出生时的三倍;2岁6个月时的体重约为出生时的四倍。
3、头围。新生儿的头围约为33~34厘米;3个月时宝宝的头围约为40厘米;6个月时约为43~44厘米;1岁时则增长到46厘米;2岁时约为48厘米。
4、皮肤。医生会检查宝宝的皮肤有无淤血、黄疸、静脉扩张、血管瘤、湿疹等问题。
5、头颅。头颅的检查包括囟门的闭合程度、柔软度、膨出与否、头骨形状及缺失情况
6、五官。五官检查包括脸部以及五官是否有变形,还会进行视力、听觉、口腔以及牙齿的检查。
7、颈部和胸部。颈部需检查是否有囊肿、囊状瘤、血管瘤等,胸锁乳突肌的对称性有无变化及纤维化,锁骨是否对称及有无骨折;胸部需检查是否对称,有无鸡胸、漏斗胸等。
8、心、肺、腹部。检查项目有听诊心音、测量血压:观察宝宝呼吸的频率、深度;听诊呼吸音是否正常;检查宝宝是否有气胸、横膈疝气、肋膜积水等情况;检查宝宝是否有肝脾肿大、肠梗阻、疝气等问题。
9、生殖器。男宝宝会检查生殖器的外观,看看有无隐睾、阴囊水肿等情况;女宝宝会检查外生殖器有无分泌物、阴唇有无粘连等情况。
10、四肢、脊椎。四肢检查的重点为测量长度以及对称性;脊椎检查则为判断是否有先天性脊柱侧弯、软组织肿大等情况。
小儿体检时间
在小儿0~3岁期间,需要进行8次的体检,那么这些体检时间安排是怎样的?下面就让妈网网络给各位介绍一下“小儿体检时间的安排”吧!
第1次体检:在宝宝出生后的第42天。此时检查的项目包括宝宝的身长、体重、头围、五官、皮肤等等。重点检查宝宝的视力、微量元素、肢体和生殖器的情况。
第2次体检:在宝宝4个月大时。此时检查的项目包括宝宝的身长、体重、头围、五官等常规检查项目。重点检查宝宝的动作发育、视力、听力、口腔、血液、微量元素的情况。
第3次体检:在宝宝6个月大时。除了检查身长、体重、头围等常规项目之外,重点检查宝宝的动作发育、听力、视力、牙齿、血液、骨骼的情况。
第4次体检:在宝宝9个月大时。除了检查身长、体重、头围等常规项目之外,重点检查宝宝的动作发育、视力、牙齿、骨骼、微量元素的情况。
第5次体检:在宝宝1周岁时。除了检查身长、体重、头围等常规项目之外,重点检查宝宝的动作发育、视力、听力、牙齿的情况。
第6次体检:在宝宝1岁半时。除了检查身长、体重、头围等常规项目之外,重点检查宝宝的大小便、动作发育、视力、听力、血液的情况。
第7次体检:在宝宝2周岁时。除了检查身长、体重、头围等常规项目之外,重点检查宝宝的大小便、动作发育、牙齿、听力、语言能力的情况。
第8次体检:在宝宝3周岁时。除了检查身长、体重、头围等常规项目之外,重点检查宝宝的动作发育、视力、牙齿的情况。
小儿体检的注意事项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体检,重点项目都有所不同,婴儿时期的体检的侧重点在生长发育方面的,2~3岁的小儿体检的重点在于营养方面是否均衡,是否有缺铁、铁钙、缺锌等营养问题。
小儿在体检时,最好穿宽松舒适的衣服,以便于穿脱。在小儿体检后,家长要把自己育儿过程中的疑问及时向医生说明,有关小儿的生长发育、智力行为、睡眠和饮食等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向医生询问,同时要认真记录下医生的指示,以免忘记。可将宝宝的体检手册、医生指导意见册、宝宝的疫苗手册装在一个固定的档案袋中,在孩子体检时随身携带,以方面医生参考孩子之前的体检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小儿心理健康检查也很有必要。这项检查在以前并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但由于现在儿童性早熟的个案越来越多,并且不少儿童都存在焦虑、自闭、抑郁等心理疾病,所以在体检时很有必要做一下心理健康检查。一旦发现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诊,越早治疗越好。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的体检项目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Ⅱ 儿童体检,要检查些什么项目
各年龄段的儿童,除了常规的内外科检查、血常规、尿常规检测外,还要进行生长发育方面的检测,如儿童生长评价、听力筛查、视力筛查、骨密度检查、微量元素检测等。0-6岁是孩子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一些在生活中易被忽视的儿童疾病(如 弱视 、 脊柱侧弯 等)通过体检都可以发现,而这些问题的治疗必须在低龄期进 行 。专家同时强调,家长应了解孩子每个阶段检查的重点。
体格 口腔 听力内科必检
有一些项目每次体检时都必须检查 体重,以此判断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孩子的营养状况。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在家经常为孩子测量身高体重,去体检时就没必要再检查了。 孩子在0-6岁时生长发育较快,适时检查可以帮助保健人员对孩子的体格进行前后对比,做出评价,衡量孩子的营养状况。
口腔检查 、听力检查和内科检查也是0-6岁儿童每次体检必检的项目。 及时的口腔检查可以有效帮助孩子防 龋齿 、 牙 龈炎和错颌畸形。对于婴幼儿来说,口腔检查还可以判断孩子出牙的情况。听力筛查的重点为3岁以前的婴幼儿,尤其是具有听力高危因素的婴幼儿。新生儿在出生48小时以后,要接受初次听力筛查;未通过初筛者,在42天左右接受听力复查;42天复查仍未通过者,在3个月左右进行听力诊断性检查。确诊为听力损伤的患儿应及时到医院的专科进行相应的医学干预。
另外,内科检查就是观察孩子的心肝 脾 肺 肾功能是否正常,主要是听心率、 腹部压痛 等。
智力筛查时间因人而异
关注孩子的智力发育情况同样重要。 ,对孩子进行智力筛查的时间因人而异。据介绍,0-6岁儿童的智力检查包括儿童常规智力筛查和高危儿智力监测两方面。儿童常规智力筛查是在儿童定期体检过程中,在8~12月龄时进行一次智力测查。但是如果是高危新生儿,应在儿童定期体检中监测2-4次,建议监测时间:第一次:4-5个月;第二次:8-9个月;第三次:1岁-1岁半;第四次:2岁-2岁半。
专家指出,对高危新生儿进行智力监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便早期干预,使这些孩子的智力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视力四岁后半年查一次
北京市卫生局最新发布的数据表明,在去年全市体检的447436名0-6岁户籍儿童中,4-6岁视力低常儿童11463人。
专家指出,孩子满四周岁以后就可以开始定期检查视力了。 有些家长平时忽视了孩子的眼病,等察觉后情况已经比较严重,建议家长半年或者一年给孩子检查一次眼睛,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因此,家长应教会小孩认视力表,每半年至少检查视力一次。
添加 辅食 后需关注 微量元素 血红蛋白
在北京市卫生局发布的数据中,0-6岁儿童常见的疾病还包括 贫血 。 ,孩子满6个月以后,每年一次的大体检一定要做一次血红蛋白测定,以此来判断孩子是否存在 贫血 。
婴幼儿时期, 佝偻病 也是需要预防的重点。 ,孩子满8个月后,家长可为孩子做一次微量元素检测,以了解孩子辅食添加的状况,以免孩子出现 营养素 缺乏的情况。
Ⅲ 儿童体检都查什么项目
儿童保健、儿童体检主要服务对象是0-18岁孩子,分别针对婴幼儿期(0-3岁)、学龄前与学龄儿童(3-12岁)、青少年(12-18岁)开展。在此列出以下项目有助于各位父母育儿,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常规体检时间分别是:
1.一岁以内——1个月、3或4个月、6个月、8或9个月、12个月;
2.一岁到三岁——每半年一次,即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
3.三岁以后——每年一次。
以上体检时间是针对儿童常规体检时间划分的,对于异常儿童应该增加体检次数。
主要的体检项目包括:
1.生长发育测量和评价——评估儿童的生长情况如身高、体重,这是儿童营养状况评价的重要指标,也是筛查内分泌疾病的方法之一;
2.一般问诊——全面了解儿童在生长、发育、疾病等方面的既往情况;
3.体格检查——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初步了解儿童健康状况和发育情况;
4.视力测验——筛查儿童的近视、远视、散光、斜视等问题,呵护儿童眼健康;
5.听力测验——利用耳声发射原理筛查外耳道至耳蜗听力通道的听力问题;
6.骨密度检查——判断骨骼的营养状况。为儿童佝偻病及其他骨骼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并能协助营养的指导;
7.ASQ年龄阶段问卷——筛查儿童在语言、大运动、精细运动、解决问题能力、个性-社交5个方面的情况,全面了解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情况,为进一步评估提供依据;
8.M-CHAT-R儿童孤独症筛查量表——筛查儿童有无自闭症风险,有助于自闭症的早期发现、为早期干预提供治疗依据;
9.CBCL儿童行为量表——发现儿童可能存在不良行为,为早期行为干预提供治疗依据;
10.血常规——为营养、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11.儿童膳食结构及行为分析——发现儿童在膳食行为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指导儿童日常膳食结构和行为。
希望这些检查项目能够给各位父母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