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体检项目 > 传统中和抗体检测需要多久

传统中和抗体检测需要多久

发布时间:2023-03-22 06:45:34

1. 新冠病毒抗体产生后至少可持续多久

我国科学家在湖北武汉开展的一项血清流行病学追踪调查显示,当地人群新冠抗体阳性者中,40%存在可有效对抗病毒的抗体并至少可持续9个月。研究结果3月19日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刊发。

该研究揭示了新冠病毒感染者血清抗体动态变化规律,对疫苗保护时效评估也具有借鉴价值。研究还显示,经校正后的人群抗体阳性率为6.9%,说明即便疫情暴发,武汉也仅有小比例人群受染。

此项研究是在武汉开展的第一项长期血清流行病学追踪调查,也是截至目前全球观察时间最长、随访次数最多的前瞻性长期血清流行病学追踪调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人员共同完成。

(1)传统中和抗体检测需要多久扩展阅读

延伸阅读——接种完新冠疫苗,检查自己是否产生抗体的方法:

目前我国对疫苗接种后中和抗体检测的试剂尚未获批。所以在公立医院暂无可使用的中和抗体检测工具进行检测。目前大部分医院提供的是总抗体、IgM 、IgG检测,这种检测与疫苗的应答效果无关,仅适用于疑似病例的补充检测。

换句话说,如果你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但IgM 、IgG检测显示阳性,医生在诊断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时,可以将接种疫苗作为参考条件,再结合流行病学史进行甄别,若你没有接种新冠病毒疫苗,IgM 、IgG检测显示阳性,就有病毒感染的可能。

2. 抗体检测怎么检测(核酸、抗原、抗体检测)

自 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核酸检测」作为一项检测是否感染的重要指标,开始反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2022 年 3 月 10 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通知,决定推进「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检测模式,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

抗原检测是什么?和其他的检测手段有什么不同?这篇文章,我们以新型冠状病毒为例,讲讲常见的快速筛查手段,聊聊相关的原理以及适用范围。

当我们做筛查时,能查的究竟有什么

想要对一种疾病或是一种物质进行筛查,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就是「从何下手」的问题,其次是「如何检测」,让微观世界的变化反映到我们眼前,帮助我们作出判断。

从何下手

我们面对的是病毒。根据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学生物课知识,病毒是一类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的类生命体 。如果想对病毒的感染情况进行探测,就需要从它的组分下手。接下来的内容,希望大家带着自己中学的生物知识阅读。

以目前正在困扰我们的 SARS-CoV-2 为例。它属于冠状病毒科下,冠状病毒亚科的乙型冠状病毒属,是已知的第七种能够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所有的冠状病毒都是具有 包膜 正义单链 RNA 病毒 ,也就是说,它们的遗传物质是一条单独的 RNA 链,并且这条 RNA 链可以直接作为 mRNA(信使 RNA)参与翻译,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编号为NPRC 2020.00002的毒种,图片由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提供。

我们现在的目的是检测标本中是否存在这种病毒,无论是检测它本身,还是检测病毒带来的产物,能够下手的方向也就是两种:蛋白质外壳(包膜)、遗传物质。

如何检测

顺着这个逻辑,那最显而易见的方法就是检查它「能不能看到」,但病毒本体小得很,SARS-CoV-2 的直径在 80-120 nm,要想每个标本都拿电镜过一遍是不现实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撑不住。那么更经济实惠的方法,就是通过某些措施,让 病毒的组分 ,或是因为病毒而出现的 某些特殊物质 积攒到一定数量级后发光、变色,出现 宏观表现

那么我们的问题就转化成了,选择一种可以观察到宏观尺度变化的方法,和病毒的组分、病毒引发的某种物质产生关联。我们能选择的物质也摆在台面上:病毒的遗传物质,在这里是它的 RNA;病毒的包膜,也就是蛋白质外壳;以及,如果你还记得一些基础的生物知识,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在感染病毒之后产生抗体以抵抗入侵,它也是不错的选材。

我们目前采用的几种检测方式,也就从这些物质(以及它们的相关物质)脱胎而来,分别为针对遗传物质的核酸检测,针对包膜的抗原检测,以及针对抗体的血清抗体检测。

核酸检测

作为病毒的遗传物质,核酸序列载写了能够鉴定病毒为某一特定种的基因特征,因此核酸阳性,也就意味着病毒在体内存在过。

我们目前进行的「核酸检测」其实分为两个部分。平常我们进行的「捅鼻子」「捅嗓子」取样和后续的定性是第一部分。在取得标本之后,因为病毒量太少,样本会在实验室中进行一定次数的扩增,并根据荧光反应结果来判定阳性阴性。

第二部分,确定为阳性的样本,还需要通过基因测序,确定样本病毒的分型,以便溯源。这一步已经不属于日常筛查的范畴,但在流行病学调查上具有重大意义,如果有兴趣了解,可以参看 Wikipedia 简要了解。

我们平常参与的作为 筛查 工具的核酸检测,指的就是采集到定性的第一部分。

在感染了 SARS-CoV-2 之后,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标本中均可发现病毒核酸。不同部分标本核酸检测的阳性率有一定差异,随着病程进展,各个部位的检出率也会发生变化。

我们习惯称呼的「鼻拭子」与「咽拭子」,其实都是采集咽腔后壁的分泌物与组织,前者采集鼻咽,后者采集口咽。也有采用其他标准的,比如唾液等亦可作为检测标本,本质上也是不同地区规定有差异

鼻(咽)拭子与(口)咽拭子已经是综合了阳性率与便利程度的考量。粪便和尿液等其实也可以作为标本采集的对象。而且根据一项对 31 例患者的研究,肛拭子的准确率要高于鼻咽与口咽采样,尤其病程后期,肛拭子确诊病例的鼻拭子阳性率不到 30%。 4 但显然,由于操作的限制,它无法作为早期筛查的首选手段。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从获取的那一点点标本中提取核酸。由于样本中病毒的数量级很小,不足以拿来分析,还需要将其扩增并标记。需要用到的同样是高中学过的知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这一步看起来麻烦,但由于它的原理和工序已经研究成熟,实际操作中只需要加好试剂送机器,整个核酸检测的过程里最麻烦的还是让待测者安安分分弄来标本(笑)。

各地疾控机构或检测中心会采购合适的核酸 提取试剂盒 与核酸 检测试剂盒 。提取试剂盒负责将 RNA 从混杂的样本(细胞碎屑、分泌物、灰尘等杂质)中提取出来,常见的有磁珠法、离心柱法和释放剂法,不同提取方法可能对后期检测的准确度略有影响 。之后,提纯出的 RNA 就会移交给检测试剂盒(也有一些试剂盒将两者合一),进行之后的工序。

检测试剂盒带着样本在机器中进行的过程,就是这个检测中最主要的反应:RT-qPCR(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接下来需要你捡起高中生物的知识。一般的 PCR 反应有以下几步:

加热:让双链 DNA 解旋变形,成为两条单链; 退火:让混合的单链 DNA 与根据需要复制的片段而设计好的引物结合; 延伸:调整温度,让 DNA 聚合酶顺着引物开始工作,复制出新链,形成新的双链。

在对病毒的探测中,我们要做的工作也无非上面几步,只是需要多出两样东西:

在第一次反应之前,使用 逆转录酶 (依赖 RNA 的 DNA 聚合酶),合成病毒单链 RNA 的互补链,组合成 cDNA ; 在退火与延伸的阶段,除了引物和所需的酶外,还需要 TaqMan 探针

你可以把 TaqMan 探针这样理解:它的主体部分是一段寡核苷酸链,被设计成能和一小部分需要复制的基因片段配对成双链的样子;它一端接了一个荧光分子,另一端接了一个开关(淬灭基团),两者和探针相连时,荧光就会被淬灭基团压制,探测不到。退火时,这个探针会和引物一起结合在要复制的单链片段上。在延伸的过程中,DNA 聚合酶会把挡在面前的障碍物切碎,其中就包括这段探针,淬灭基团和荧光分子就这样分离,荧光就表现出来。

随着循环数的增多,扩增的 DNA 片段和荧光也越来越多。对比每个循环的荧光亮度和前若干次循环的基准亮度,我们就能得出目前的 DNA 片段量,也可以直接用循环数和荧光亮度做定性的判断。

那么具体复制哪一部分呢?既然要探测病毒,那我们就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核酸片段。现行的标准中,ORF 基因与 N 基因是常用的检测位点。

检测试剂盒负责的就是将提取出的 RNA(样本)投入后,根据试剂盒上的程序说明,设定对应的 PCR 温度与时长,由机器控制完成扩增过程,在固定的环节收集荧光信号,记录对应的循环数(Ct 值)。判断阴性阳性 / 是否还具有传染力的标准,就是看荧光信号达到阈值时,目前循环数是多少。根据目前现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解除隔离管理的标准为 Ct 值 ≥ 35 。和此前通行的 ≥40 标准相比,出院与解除隔离的时间会大大缩短 。

免疫测定

经 RT-PCR 的核酸检测到现在都是确诊的金标准,因为它在方法学的角度看来,(理论上)可以做到 100% 准确。但核酸检测耗时长、对环境与操作人员要求高,在环境条件达不到标准、物资与仪器不齐全等情况下,大批量的核酸检测会带来巨大人力与财力消耗。

在本次疫情中,我们采用的免疫测定包括了快速抗原检测与抗体检测,它以 抗原-抗体反应 为基本原理,旨在通过抗原与抗体快速的中和效应,以较少的时间成本探测样本中是否存在待测物。两者都属于免疫层析法的范畴。

以盒装方式出现、可以自行操作的抗原检测就很适合作为物资不足、自我测定等情况下的补充。

抗原检测

核酸检测检查的是病毒的(标志性)遗传物质,是病毒的「内里」。那么(快速)抗原检测检查的就是病毒的「外在」,直接检查完整的病毒颗粒。目前通过审批的抗原检测试剂盒包括三种类型:胶体金法、乳胶法、荧光免疫层析法。三者内在原理一致。但其中荧光免疫层析法试剂盒仍然需要专用的检测仪或紫外线手电,不适合家庭自测;胶体金法和乳胶法则都是将检查结果转化成肉眼可见的条带,差别在于用于标记上色的物质不同。

当然,抗原检测自然有它的劣势在,它的 假阴性率 (是阳性但显示阴性)要更高,可能导致漏检错检。但放在一杯茶就能出结果的时间优势面前,准确性上的差距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暂时让步。

图源:How the SARS-CoV-2 EUA Antigen Tests Work | ASM.org

和核酸检测相比,抗原检测增加了「鼻拭子」这一采样途径,降低了个人自测的难度。拭子上的样本在缓冲液中洗脱,取液体滴加在加样孔后,液体会因为毛细作用,带着潜在的抗原,经过一片预载了抗体的区域(结合垫,conjugate pad)。

这片区域上的抗体,是抗目标抗原(SARS-CoV-2)的单克隆抗体,每一个抗体分子都和特别的标记结合,它们与样本中的抗原发生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并随着毛细作用向下一条带流去。

紧接着经过的是检测线(T 线,test line),在检测线上附着的同样是抗目标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你可以理解成这里的东西和结合垫上的一样,只是没带标记。此时,如果受测者已经感染了 SARS-CoV-2,他留在样本中的抗原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会在此处与固定在线上的抗体再次结合。在这里,这些带着标记的复合物不断沉积,最终会显示出一条或深或浅的条带。条带的颜色来源,就是之前结合垫上的抗体分子附着的标记,在胶体金法中是胶体状态的金颗粒,在乳胶法中是上色的乳胶滴,在荧光法中是荧光分子。所以你在使用这类试纸时,会发现刚刚加样结束,液体刚开始扩散的时候,扩散的最前端会有一点点很淡的颜色不断推移,这就是还没有固定沉积的标记的颜色。

接下来,液体继续扩散,经过质控线(C 线,control line),在质控线上附着的是另一种抗体——『抗「抗目标抗原的单克隆 抗体 单克隆 抗体 』,简称「 二抗 」。这种新的抗体是让上一种抗体在另一种动物的免疫系统中反应得来的,比如结合垫的抗体来自兔,那这里的抗体就来自羊,是羊抗兔的单克隆抗体。也就是说, 二抗的抗原是 之前在 结合垫上的抗体 。这条线就是为了检测液体有没有正常扩散、结合垫上的抗体有没有失效等等而存在的。此时,液体中剩余的大量来自结合垫的抗体就会作为抗原,与质控线上的二抗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形成复合物,显出一条明显的条带。

由于结合垫上的抗体非常充裕,这条质控线条带会出现得非常快、非常显色,而检测线由于抗原(病毒)数量不一定,显色速度会有差别,但一般在 15 分钟内就足够判断结果。所以不要看 C 线很明显,T 线隐隐约约就觉得「没事了」, T 线不管深浅,只要有,就是阳性

具体操作方面,可以参考医政医管局发布的 教学视频。目前国家也在逐步推广抗原自测试剂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未来医疗与街道的压力。

血清抗体检测

除了前两种检测手段外,还有一种使用不太多,但同样重要的检测方法,就是同属免疫测定方法的「血清抗体检测」。

抗体检测采用的试剂盒与抗原检测非常接近,但标本的限制更大——由于检测的对象变成了抗体,标本就必须是明确有抗体存在的血液(或血浆、血清)。而且人体在初次感染病毒后,并不会第一时间内产生抗体。抗体能够明确达到被检测的数量级,一般是在初次感染(或接种疫苗)的一到两周之后。这些条件限制了抗体检测不能作为确诊性质的检查。目前,血清抗体检测仅作为一定情况下检查疫苗是否生效,或查验受测者近期是否感染过新冠病毒的方法。

在人体中有五种抗体,分别是 IgA、IgD、IgE、IgG 和 IgM。IgA 主要负责黏膜免疫。IgD 与免疫反应激活有关。IgE 抵御寄生虫,同时也参与过敏反应。剩下的 IgG 与 IgM 就是对抗病原体的过程中,免疫系统派出的主力军。

SARS-CoV-2 作为病原体,人体经刺激主要分泌的就是 IgG 与 IgM 两种。现有的抗体检测试剂盒,主要也是针对人体对 SARS-CoV-2 的 N 蛋白(核衣壳蛋白)或 S 蛋白(刺突蛋白)产生的 IgG 与 IgM。

抗体试剂盒的检测装置外观和抗原检测别无二致。二者的差别就是上文中提到的结合垫、检测线、质控线上附着的物质。

这次,加样孔中滴入的样本可能有对 SARS-CoV-2 的抗体。因此,结合垫上就应当是带了标记物的抗原——当然不可能放活病毒上来。一般这里使用的都是设计检测的抗原蛋白,比如前文提到的 N 蛋白或 S 蛋白,或是重组病毒,无论是哪种,它都必须包含受体结合域(RBD)作为抗体结合的靶点。在检测线上,附着的就是抗 IgM 或抗 IgG 抗体,以捕获结合了抗原的抗体蛋白。最后,质控线上附着抗原的特异性抗体,捕获剩余的游离抗原。

小结

总的说来,三种检测方式针对的是不同的需求,互有优势,互相补充。核酸检测作为金标准,直接查验病毒的 RNA,负责看被检者带不带病毒;抗原检测作为快速检测方法,查的是病毒的蛋白质,但准确度不如核酸检测,对传染力强的感染者更有效;抗体检测查的是疫苗有没有生效、人近期有没有感染过病毒。

近期,新冠疫情在各地卷土重来。Omicron 变种与此前流行的 Delta 变种相比,虽然病死率与重症率明显下降,但潜伏期更短,病毒复制速度更快,传染力明显增强。希望大家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健康。

3. 新冠疫苗接种后,多久可以产生抗体

辽宁疾控家园正式启动了重点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主要接种人群为公安干警、生鲜市场工作人员、因公出国人员、医疗疾控人员等,目前,接种量已经超过2000剂次。

很多受种者在接种完第一针疫苗以后会开心的说:“太好了,我现在是不是就不怕病毒了,以后就不用带口罩了吧?”

护士会赶忙制止:“不行!口罩不能摘!”

产生抗体后,保护期为多久?

目前最早接种疫苗的人已经做了8个多月的观察,结果显示依然有效。Ⅰ期、Ⅱ期临床受试者也在继续观察,从已经获得的数据看,新冠疫苗的保护期可以达到半年

最后小编要提醒大家,即使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绝大部分人体内会产生抗体,能有效预防感染。但仍会有少数接种者不产生抗体或者说抗体的滴度比较弱,这样的人群还会有感染风险。因此大家还是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正确的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尽可能的避免聚集!

4. 狂犬疫苗抗体测试为什么要过15天

因为疫苗刺激你身体产生抗体需要一段时间。而打了疫苗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概率很低)并不一定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所以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测定抗体的数量。
你打的疫苗跟你打的其他药并不是同一个概念,比如你打的红霉素,是一打入入你身体就直接在血液中作用细菌等。这时候就能测得你体内红霉素的含量。而疫苗不是直接作用狂犬病毒的,疫苗刺激你身体产生抗体,抗体再作用于狂犬病毒。要检查疫苗是否有用就需要检查产生的抗体数量,而不是疫苗的含量。

5. 被狗咬后怎么办

暴露后处置流程
接诊人员应首先详细询问就诊者的受伤情况,对其暴露程度进行准确的分级,在此基础上确定应采取的预防处置措施及实施步骤。一般情况下,进行暴露后预防处置流程应如下:

*

*疫苗注射应当在伤口处理和注射完被动免疫制剂后进行

第一章 暴露后预防处置
一、暴露分级及处置原则
(一)暴露的定义
(二)暴露分级释义
WHO和我国均按照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1. I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接触或喂养动物
(2)完好的皮肤被舔
2. II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裸露的皮改闭肤被轻咬
(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首先用肉眼仔细观察暴露处皮肤有无破损;
当肉眼难以判断时,可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则表明伤及真皮层,皮肤存在破损(此法仅适于致伤当时测试用);
3. III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
“贯穿性”表示至少已伤及真皮层和血管,临床表现为肉眼可见出血。
(2)破损皮肤被舔
应注意皮肤皲裂、抓挠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微小皮肤破损。
(3)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
常见情况有与家养动物亲吻、小孩大便时肛门被舔及其它粘膜被动物唾液、血液及其它分泌物污染。
(三)分级处置原则
医疗卫生机构在判定暴露级别并告知患者狂犬病危害及应采取的处置措施后,应立即开展以下处置工作。
1. I级暴露
确认病史可靠则不需处置。
“病史”特指“接触史”。如能确认与动物接触过程中皮肤完好、接触方式没有感染危险,则不需要进行处置。“接触史”不能确认时,建议参照下述Ⅱ级暴露进行处置。
2. II级暴露
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无明确伤口者可在患者指认的可疑部位进行局部消毒处理。
Ⅱ级暴露者免疫功能低下,或Ⅱ级暴露位于头面前稿部者,且致伤动物高度怀疑为疯动物时,建议参照III级暴露处置。
3. III级暴露
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二、处置程序
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的措施包括伤口处理、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人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后,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的,应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或愈合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理。
(一)伤口处理
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对于预防狂犬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水流冲洗的机械力量能有助于减少伤口的病毒残留量;更重要的是狂犬病病毒对脂溶剂(肥皂水、氯仿、丙酮等)、75%酒精、碘制剂以及季胺类化合物较为敏感。因此,彻底冲洗伤口和消毒可大大降低暴露者感染的风险。
无论暴露者是否自行处理过伤口,均应由医务人员按照下述步骤规范处理:
1. 彻底冲洗
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具体操作为:
(1)首先使用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自来水)冲伤口;
(2)用20%的肥皂水或其它弱碱性清洁剂清洗伤口;
(3)重复第(1)、(2)步至少15分钟;
(4)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然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
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或高压脉冲器械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
20%肥皂水配制:20g肥皂加蒸馏水或自来水至100ml。无法配制时也可用普通肥皂直接清洗伤口,但要避免共用肥皂引起交叉污染。
2. 消毒处理
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
如果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首先清除创口内碎烂的组织,之后再进行消毒处理。
如清洗或消毒时疼痛剧烈,可给予局部麻醉。
3. 冲洗和消毒后伤口处理
(1)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应包扎。
伤口缝合不便于引流,且有可能将病毒引入伤口深部,导致狂犬病病毒感染的风险增大。
(2)伤口较大或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时,确需缝合的,在做完清创消毒后,应先用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作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使抗体浸润到组织中以中和病毒。数小时后(不低于2小时)再行缝合和包扎;伤口深而大者应放置引流核悔裂条,以利于伤口污染物及分泌物的排出。
伤口较大时为避免继发感染,可用透气性敷料覆盖创面。如果必需,缝合也应是松散和稀疏的,以便于继续引流。
如果就诊时伤口已缝合,原则上不主张拆除。若缝合前未浸润注射被动免疫制剂,仍应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3)伤口较深、污染严重者应酌情进行抗破伤风处理和使用抗生素,以控制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
4. 特殊部位的伤口处理
(1)眼部
眼部周围皮肤的伤口处理同其他部位,无特殊要求,处理时注意保护眼睛,不能污染眼内,尤其是用流水冲洗时避免液体流入眼内。
波及眼内伤口处理时要求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一般不用任何消毒剂。
(2)口腔
口腔的伤口处理最好在口腔专业医生协助下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冲洗时保持头低位以免冲洗液流入咽喉部而造成窒息,同时也避免扩大污染范围。消毒剂可用低浓度酒精、碘伏、安尔碘等。高浓度酒精、碘酒对粘膜损伤大,尽量避免使用。
(3)外生殖器粘膜
外生殖器粘膜部暴露时的伤口冲洗方法同皮肤,应注意冲洗方向向外,避免污染深部粘膜。消毒剂最好采用碘伏,浓度0.5-1%即可。
(4)肛门部粘膜
肛门部位粘膜暴露时的伤口处理、冲洗方法同皮肤,注意冲洗时应方向向外避免污染深部粘膜。消毒剂最好采用碘伏,浓度1-2%均可。
以上特殊部位伤口较大时建议采用一期缝合(在手术后或创伤后的允许时间内立即缝合创口),以便功能恢复。
(二)疫苗接种
1. 狂犬病疫苗的作用
狂犬病疫苗内含一定量的灭活狂犬病病毒,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病毒的免疫力(主要为体液免疫产生抗狂犬病病毒的中和抗体,此外也包括细胞免疫的作用),达到预防狂犬病发生的目的。
2. 应用人群
Ⅱ、Ⅲ级暴露者,及需接种疫苗的Ⅰ级暴露者。
狂犬病几乎是100%致死性疾病,因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新生儿、婴儿、儿童、老年人或同时患有的其他疾病,并不成为接种疫苗的禁忌症,无论伤人动物是否为狂犬病动物,均应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
特殊人群的疫苗应用:
(1)孕妇
目前研究表明,合格的狂犬病疫苗不会对孕妇产生不良影响,也不会影响胎儿。首先,狂犬病疫苗为灭活病毒疫苗,灭活病毒不能通过胎盘屏障,不会导致胎儿出现异常;其次,目前国内外开展的研究均未发现狂犬病疫苗引起流产、早产或致畸现象。
(2)哺乳期妇女
哺乳期妇女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可继续进行哺乳,不会影响婴儿的正常发育。
(3)新生儿和婴幼儿
新生儿、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和机体免疫功能尚不健全,被疯犬咬伤后,患狂犬病的危险性比成人要大。一旦暴露于可疑动物,务必及时、规范地处理伤口,并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必要时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4)计划免疫接种期的儿童
正在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儿童可按正常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目前研究未发现狂犬病疫苗和其它疫苗(包括儿童计划免疫疫苗)同期使用会对免疫效果产生相互影响。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也可按正常免疫程序接种其他疫苗。鉴于狂犬病的致死性,应优先接种狂犬病疫苗。
3. 接种时限
原则上是越早越好。人狂犬病可有较长的潜伏期,暴露者只要未发病,不管距暴露时间多久仍应尽快接种疫苗,将发生狂犬病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4. 接种程序
(1)接种针次
于第0(注射当天)、3、7、14、28天各接种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儿童用量相同)。
接种狂犬病疫苗必须按时完成全程免疫,如未能全程接种,不能保证足够的抗狂犬病免疫效果,预防狂犬病效果得不到保证。医务人员应将其重要性告知就诊者。
(2)接种剂量
狂犬病疫苗不分体重和年龄,每针次均接种1个剂量。
(3)接种时间
一般情况下暴露后预防必须严格按照“0、3、7、14、28天”的程序进行接种。
0、3和7天针次对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非常关键,所以接种时间必须严格执行。
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14和28天针次适当延迟或提前也可接受,后续针次仍按原免疫程序接种。
5. 注射部位
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如6岁以下婴幼儿上臂三角肌发育尚不完全、无法注射疫苗时,可选择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射(图1)。
由于臀部脂肪较厚,狂犬病疫苗的吸收情况难以预测,因此禁止臀部注射。
图1 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射(注意进针角度)
摘自: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第18卷第5期,王泰蓉,张承翎,袁申毅等,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

6.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1)禁忌症
由于狂犬病几乎是100%致死性疾病,所以暴露后疫苗接种无禁忌症。
过量饮酒、饮浓茶或咖啡、食用刺激性食物和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可能会影响疫苗免疫应答,也可能引起疫苗注射反应,所以接种疫苗期间要尽可能避免上述行为。在此期间,还应尽量避免使用皮质醇类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疟药。
(2)疫苗接种反应
纯化的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的安全性值得信赖,一般无不良反应,极少数人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硬结以及荨麻疹等,在短期内就可以恢复,一般不需做特殊处理。极个别人的反应可能较重,红肿范围较大,伴有高烧、倦怠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如发现病人对正在使用的狂犬病疫苗过敏,可更换另一种疫苗继续原有程序(如第二针及以后针次发生过敏)或重新开始免疫程序(如第一针发生过敏)注射。仍然发生过敏者,可到医院进行抗过敏治疗,之后再完成全程疫苗的注射。
注射狂犬疫苗后,个别暴露者会出现食欲减退、全身疼痛以及伤口周围长时间有麻木和疼痛感等现象,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3)兽用狂犬病疫苗不能用于人体接种。
(4)全程疫苗接种尽量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疫苗,若无法实现,使用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合格疫苗也可接受。因需冷链系统保存,不建议由就诊者携带疫苗至异地注射。
(5)冻干狂犬病疫苗稀释液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
(三)被动免疫制剂注射
1. 被动免疫制剂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初次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体内产生的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自第7天开始达到可检测水平,10~14天体内抗体滴度达到保护性水平。因此,疫苗接种的早期,体内尚未产生足够滴度的中和抗体。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注射后能够立即中和大部分伤口局部的病毒,阻止病毒扩散并侵入神经系统。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的半衰期为14~21天,可为疫苗诱发主动免疫赢得时间。因此,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和疫苗联合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狂犬病的发生。
2. 应用人群
(1)Ⅲ级暴露者;
(2)免疫功能低下者的Ⅱ级暴露者;
(3)Ⅱ级暴露但暴露部位位于头面部者、且致伤动物高度怀疑为疯动物时,建议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3. 被动免疫制剂的种类
目前较为成熟的用于狂犬病预防的被动免疫生物制剂有两种:人源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IG);从马源抗狂犬病血清(ERIG)制成的高纯化F(ab´)2产品,即纯化的抗狂犬病病毒血清(以下简称“抗狂犬病血清”)。此外,单克隆抗体混合物制备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正在研制过程中,尚未大规模使用。
HRIG异源性小,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价格较高。其半衰期(14~21天)较F(ab´)2产品(7~14天)长,所以WHO建议,对多部位重度暴露的病例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应采用HRIG进行被动免疫。
F(ab´)2产品虽异源性降低,但仍可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具备对过敏反应的抢救能力。
4. 剂量
(1)人源免疫球蛋白20IU/kg
(2)动物源性抗血清40IU/kg
严格按照体重足量注射,不可过量。
伤口严重或有多处伤口(特别是幼儿),按常规剂量不足以浸润注射伤口周围的,可用生理盐水将被动免疫制剂适当稀释到足够体积再进行浸润注射。注射人员需事先根据伤口多少和大小判断被动免疫制剂是否足够,预先将被动制剂稀释(最多3倍稀释)后再进行浸润注射。
5. 注射方法和要求
(1)注射部位
①浸润注射到各伤口周围。
如解剖学结构可行,应按推荐剂量将被动免疫制剂全部浸润注射到伤口周围,所有伤口无论大小均应进行浸润注射。
当全部伤口进行浸润注射后尚有剩余免疫制剂时,应将其注射到远离疫苗注射部位的深部肌肉(肌肉注射)。
②剩余被动免疫制剂推荐注射部位:
暴露部位位于头面部、上肢及胸部以上躯干时:
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可注射在暴露部位同侧背部肌肉群,如斜方肌;疫苗接种于对侧。
暴露部位位于下肢及胸部以下躯干时:
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可注射在暴露部位同侧大腿外侧肌群。
(2)具体操作
伤口处理完成后,首先视创面大小在伤口内滴数滴被动免疫制剂。然后距伤口缘约0.5~1cm处进针进行浸润注射。避免直接从伤口内进针,以免将病毒带入深部组织。
进针深度应超过伤口的深度,先进针至伤口基底部,边注射药液边退针,并转换方向于伤口边沿做12 点6 方位注射(取对应两点呈垂直和左右方向做环形全层注射),避免多次重复进针。
浸润注射时应避免将被动免疫制剂注入血管内。
手指或足趾浸润注射时,应注意防止因加压浸润过量液体而使血液循环受阻,引起间隔综合征。
(3)注意事项
①注射动物源性抗血清前必须严格进行过敏试验。
②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应与首针疫苗接种同时进行,尽早实施。暴露后不管是否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均应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暴露后7天内注射被动免疫制剂仍有意义,接种首针疫苗超过7天后则不主张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③ 注意不要把被动免疫制剂和狂犬病疫苗注射在同一部位;禁止将被动免疫制剂与狂犬病疫苗混合在一个注射器内使用,防止两者发生抗原抗体中和反应,导致免疫效果受到影响。
④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可与麻醉剂联用。
⑤ 对于粘膜暴露者,应将被动免疫制剂涂抹到粘膜上。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参照前述方法进行肌肉注射。
6. 抗狂犬病血清过敏试验
将抗血清稀释10~100倍,取稀释血清0.1ml做皮内注射,30分钟后皮丘大于1cm、红晕大于2cm,特别是形似伪足或有痒感者,为阳性反应。
(1)阴性反应
抗狂犬病血清过敏试验阴性时,可一次性全量注射动物源性抗血清。但在注射期间应严密观察接种者反应,注射后继续观察30分钟。
(2)阳性反应
①弱阳性
如注射部位皮丘大于1cm、红晕大于2cm,特别是形似伪足或有痒感者为弱阳性反应。建议改用脱敏注射法。
②强阳性
如注射局部反应特别严重并伴有全身症状,如荨麻疹、鼻咽刺痒、喷嚏等,为强阳性反应,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改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如无法实施时则采用脱敏注射法,并做好抢救准备,以防发生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抢救,首先使用肾上腺素。
(3)脱敏注射法
脱敏注射法具体操作请参见产品说明书
(四)再次暴露后处置
1. 再次暴露后的伤口处理
无论前次暴露是否(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也不管距离前次免疫时间长短,任何一次暴露后均应首先及时彻底地进行伤口处理。
2. 再次暴露后的疫苗接种
一般情况下,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体内抗体水平可维持至少1年。
(1)如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则继续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不需加大剂量。
(2)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主张再次免疫,可参考产品说明书或根据临床医生建议决定是否采取加强免疫措施;
(3)全程免疫后1年内再次暴露者,应于0和3天各接种一剂疫苗;
(4)在1~3年内再次暴露者,且在前次暴露后已进行过疫苗全程接种者,应于0、3、7天各接种一剂疫苗;
(5)超过3年者应全程接种疫苗。
(6)根据WHO的建议,一般情况下,只要有足够的证明文件(如疫苗产品合格证书、完整可信的接种记录、接种对象无免疫低下),即可认为免疫效果可靠而不需进行重新全程免疫。如果工作人员在充分解释后暴露者仍坚持,也可进行再次全程免疫。
3. 再次暴露后的被动免疫制剂注射
(1)再次暴露发生在首针疫苗接种后7天内,
①上次暴露未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应对再次暴露的伤口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②上次暴露已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应不需再次暴露的伤口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2)如再次暴露发生在首针疫苗接种7天以后至3年内,不需再次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3)如再次暴露发生在首针疫苗接种3年后,应按照首次暴露处置。
(五)特殊人群的暴露后处置
1. HIV/AIDS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HIV/AIDS)由于存在免疫系统受损,接种疫苗后很难产生有效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因此该类人群的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和被动免疫制剂注射更为重要。免疫受损病人发生II级暴露时,除接受上述全部暴露后处置外,有条件者应在疫苗接种后监测其抗体应答。
2. 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如肝硬化、活动性结核病、肿瘤患者,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剂、使用抗疟疾药物等免疫功能下降者,接种疫苗后可能无法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足够的抗体。该类人群II级暴露时应考虑注射被动免疫制剂,疫苗接种是否需要强化免疫或首针剂量加倍参见产品说明书。
(六)其它处置措施
除卫生部印发的《狂犬病暴露后处置规范(试行)》中提及的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和注射被动免疫制剂这三种处置措施外,还有研究者建议使用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等进行暴露后处置,其处置效果尚未经证实,故暂不推荐。
三、免疫效果评价
如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或其它正规的暴露处置门诊全程接种了狂犬病疫苗,一般情况下不需专门考察疫苗效果。有条件的单位在进行暴露后预防处置后,可开展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工作。
(一)免疫效果
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14天,体内血清狂犬病中和抗体滴度应达到0.5IU/ml以上,未能达到者需加强免疫,直至血清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滴度>0.5IU/ml。
(二)检测方法
目前ELISA方法测定的是总抗体,不代表具有保护性的中和抗体水平,其结果仅供参考。抗体检测方法应采取中和抗体试验,包括免疫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或小鼠脑内中和试验两种方法检测体内的狂犬病中和抗体水平。
四、不良反应处理
参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进行处理。
五、影响处置效果的因素
(一)处置不当
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和被动免疫制剂注射不及时不规范会直接影响预防处置的效果。
(二)暴露特征
多处咬伤、伤口较深、距头面部较近(或直接为头面部伤)、侵入的病毒量大等
因素也可能导致狂犬病潜伏期缩短,致使暴露者未完成预防处置过程而发病。
(三)免疫低下
HIV/AIDS、肺结核患者或其他基础性/慢性疾病导致免疫力低下、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剂甚至过度劳累等都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低下,产生免疫失败。
(四)个体差异
虽然绝大部分人疫苗接种后能及时在体内产生足够滴度的中和抗体,但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极个别接种者抗体产生得较晚,甚至出现免疫失败。
(五)疫苗剂型
当前大多数国产疫苗仍是液体剂型,如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冷链不能保证,则会影响疫苗接种效果。

由于诸多因素均可能导致免疫失败,故建议门诊将预防处置措施的目的、方法及可能的不良反应等以书面方式告知被暴露者,并保留备份,以避免可能的医患纠纷。
第二章 暴露前免疫
暴露前免疫是指未被动物致伤或未接触狂犬病病毒前进行狂犬病疫苗的预防性接种。
一、适用人群
所有人群均可进行暴露前预防接种,以下人群应优先考虑:
和犬猫等动物接触机会较多的人员,以及狂犬病诊疗、研究人员、疫苗生产者、狂犬病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护理狂犬病病人的医务人员。
前往狂犬病高发地区工作或旅游者,及高发地区的儿童。
二、暴露前免疫的程序
(一)基础免疫
0、7、21(或28)天各接种1剂次狂犬病疫苗(儿童用量相同)。
(二)强化免疫
存在持续暴露于狂犬病风险者,全程完成暴露前基础免疫后,在没有动物致伤的情况下,1年后加强1针,以后每隔3-5年加强1针,可在体内长期维持狂犬病中和抗体保护水平。
三、暴露前免疫疫苗使用禁忌症
(一)对该种狂犬病疫苗过敏者禁用;
(二)严重免疫缺陷的病人禁用。
(三)对妊娠妇女、急性发热性疾病、过敏性体质、使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可酌情考虑推迟注射。

6. 请问狂犬病抗体检测的最佳时间

被狗、猫咬伤是否发病首先决定咬人的狗、猫是否带狂犬病毒,其次咬伤程度和部位。一般定期打过预防针的正常狗狗、猫猫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是疯狗、病猫就得重视了。如果咬你的狗、猫是健康的,并且你的皮肤没有被爪破(狂犬病毒传染的主要宿主,狂犬病一般通过动物的唾液传播,而猫、狗都会用舌头添自己的爪子,有一定几率把狂犬病毒带到爪子上,所以抓伤后也会有可能感染到狂犬病)或被咬破,那就不必担心。
被狂犬、猫咬伤后是否发病有很多影响因素:
1、要看进入人体的狂犬病毒的数量多少,如果疯狗、病猫咬人时处于发病的早期阶段,它们的唾液中所带的狂犬病毒就比处于发病后期时少。
2、咬伤是否严重也影响被咬的人是否发病。大面积深度咬伤就比伤口很小的浅表伤容易发病。
3、多部位咬伤也比单一部分咬伤容易发病,且潜伏期较短。
4、被咬伤后正确及时的处理伤口,是防治狂犬病的第一道防线,如果及时对伤口进行了正确处理,和抗狂犬病暴露后治疗,则可大大减少发病的危险。
5、通过粘膜感染发病较咬伤皮肤感染发病难,而且病例较多呈抑郁型狂犬病。
6、疯动物咬伤头、面和颈部等那些靠近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或周围神经丰富的部位,较咬伤四肢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要高。
7、抵抗力低下的人较抵抗力强的人更易发病。

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至发病的这段时间,称狂犬病的潜伏期。这段时间可以是几天,几个月或几年,及至20来年。一般3个月以内的占85%,6个月以内的占90%者埋,1年以内占96%,1年以上发病只占全部发病的4%,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狂犬病专家1994年介绍,具有确切科学数据的最长潜伏期为19年零6个月,这就是说,凡被疯狗、猫或可疑疯狗、猫咬伤而未作预防处理者,即使过了几年或十几年,仍有发生狂犬病的可能性。

一般被咬后只要及时打了预防针,就没什么事的,完全没必要担心会得狂犬病!

被狗、猫咬伤后,应在两小时之内严格处理伤口。如:用针刺伤口周围皮肤,尽力挤压出血或用火罐拔毒。接着用20%的肥皂水,或0.1%的新洁尔灭冲洗半小时,再用大量的清水冲洗。然后用烧岩配酒或5%的碘酒或75%的酒精反复烧灼伤口。如果伤口靠近头部,则应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在伤口内或周围作浸润注射,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如伤势严重应同时加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按需要给予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等。
在注射人用狂犬疫苗(之间、之后)该注意事项:
(1)在全程注射完狂犬疫苗后第15天左右到医院去,空腹抽取2ml血液检测是否产生抗体,如检查结果抗体为阳性,说明机体已产生抗狂犬病抗体。亦说明注射的疫苗对这次伤害(如果含有狂犬病病毒的话)有免疫作用。
(2)在注射人用狂犬疫苗期间,禁止应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尽量不接种其他疫苗应。
(3)忌酒,浓茶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虾,蟹是可以食用的。(至于说明书提出在注射疫苗期间不宜饮酒、喝浓茶及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和进行剧烈运动,是为了避免引起疫苗注射反应而提出的,当然也考虑酒精可能会加速狂犬病毒神经移动的速度而缩短潜伏期,故注射狂犬病疫苗期间,不喝酒为宜,更不应酗酒)
(4)被咬伤又无功能障碍者可参加适当的劳动及锻炼,但不宜作剧烈活动,以免过度疲劳,着凉、感冒、以减轻反应。
(5)更需加强营养,提高抗病能力。可同时给予维生素及抗感染药物,同时为避免免疫干扰现象。顾虑鱼、鸡等发物是没有根据的。

如果被狗、猫咬首枣蚂伤后未能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若被咬伤的时间在10天以内,应进行正规的狂犬病疫苗接种。如被咬伤的部位为头面部、颈部或系被狂犬咬伤者,即使已过相当长时间,仍应积极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同时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儿童接种狂犬病疫苗剂量与成人相同。如在被咬伤后很长时间内才注射狂犬病疫苗,则多半不能防止狂犬病的发作,故被狗咬伤后数月以上,一般不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

狂犬疫苗是在被狗、猫咬伤后24小时之内打,才会有效果的。如果时间已经过了,那么就算你现在打也已没有任何作用的。人要科学客观的对待事物,虽然没打疫苗但也有很大的可能不会感染狂犬病毒的,不是每个被狗、猫咬的人都会感染狂犬病的。我们现在号召被狗咬后要打疫苗是因狂犬病是不可治愈的病,也是为了不给以后留有麻烦的,打疫苗是起到预防。
正常人需要打狂犬病疫苗吗?
没有被狗、猫咬的人,一般没这个必要去注射狂犬病疫苗。因为狂犬病疫苗是有有效期的,狂犬病疫苗有效期是从人体接受接种产生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时算起。因为抗体是蛋白质,也会代谢水解,周期约180天左右。所以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自产生抗体后(大约接种第五针时)起算,其免疫保护有效期为6个月。一般接种第一针后第三周血液中出现中和抗体,但须经30天(基本是第五针的时间)左右达到有效水平,40-60天(也是从第一针算起)抗体效价达到高峰。以后开始缓慢降低,180天左右抗体水平已不到有效水平,所以,其免疫保护有效期为6个月左右。简单点说:首次注射后半年内被伤到可以不再注射或去防疫站再追加(加强)一针就可以了;如果第一次被咬的时间与第二次被咬的时间间隔超过3年就要重新注射全程疫苗,因为可能第一次注射的药效失去了,所以最好去防疫站检查一下。也就是说提前注射是可以起到预防作用的,不过有效期是半年。由于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咬,所以一般只要被咬后及时注射的可以了。

放心吧,不必担心的,你会没事的!祝你好运!

7. 接种九个月还有一定的抗体水平,新冠疫苗的抗体水平什么时候最高

绝大多数人都是易感者,从这个角度来说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接种疫苗要形成免疫屏障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所以大家都应该去接种疫苗。接种的人越多,建立的免疫屏障越岁皮牢固,接种得越快,也就越早一天形成免疫屏障。张文宏强调,注射疫苗之后,并不代表100%不会再被病毒感染,只是感灶胡染的风险会有大幅下降。因此,即便接种了疫苗,也不可掉以轻心,依旧需坚持做好防护,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

针对网上有人问,打完第二针疫苗就出国,疫苗能否起到有效保护作用?张文宏表示,尽管这种做法不是最理想的,但不代表不可以,“建议最好打完第二针疫苗后过两周再出国,这样安全性就大大提高了,同时防护措施也不能少。”

8. 扒一扒什么是假病毒体外中和试验

在进行生物技术药物研发时,使用免疫原性检测技术快速、可靠地预测生物技术药物在体内的免疫原性对于开发新的蛋白治疗药物如疫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进行抗病毒疫苗研发时,判断某种疫苗是否具有免疫效果,体现在免疫机体后能否产生足够的中和抗体。对于一些致病性和传染性很强的病毒,操作活菌面临着危险性高、周期长、实验条件要求比较苛刻和对实验室要求严格和等情况。此时,假病毒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研究手段。

在对病毒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准确评价病毒感染后体内中和抗体反应不仅对确诊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研究免疫保护相关性较为重要。中和抗体也是病毒消除、疾病预后以及疫苗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关于中和抗体的解释,网上有资料报道中和抗体是由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分泌的一种可溶性蛋白, 能够与病原体表面的抗原结合。病毒入侵人体后,免疫细胞把中和抗体分泌到血液中,后者与血液里的病毒颗粒结合,从而阻止病毒黏附靶细胞受体,这样病毒就被「中和」掉了。

由于 HPV 难以在体外大量培养,目前HPV 中和抗体检测方法主要是依赖于假病毒的检测。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 HPV 疫苗指南中指出中和抗体是评价 HPV 预防性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的金标准。与传统的 免疫原性检测 方法ELISA相比,假病毒体外中和试验和ELISA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相关性。如有研究者比较了两种重组人乳头瘤状病毒52型(HPV52)免疫原性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分别采用假病毒体外中和试验(pseudovirus

based neutralization assay,PBNA)及酶联免疫吸试验(ELISA)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中HPV52型中和抗体滴度,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1]。研究结果发现采用PBNA法检测的HPV52型中和抗体滴度与ELISA法检测的抗体滴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抗体滴度用来衡量某种抗体(antibody)识别特定抗原决定部位(epitope)所需要的最低浓度(也即最大稀释度)。一般表示为仍能产生阳性结果的最大稀释度。通常通过ELISA方法来检测抗体滴度。在HPV预防性疫苗临床试验中用于抗体滴度检测的方法主要有直接ELISA法、单表位竞争ELISA法和假病毒法等。直接ELISA法具有检测方法简便、适于进行高通量检测的优点。美迪西提供免疫原性检测服务,主要使用小鼠、大鼠、豚鼠、兔、犬、非人灵长类动物做免疫原性毒性试验。

假病毒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研究基础病毒学的新型手段,假病毒是指一种反转录病毒,能够整合另外一种不同种类病毒的包膜糖蛋白,从而形成具有外源性病毒的包膜,而基因组保持着反转爿乏病毒本身基因组特性的病毒.目前国内外已经建立了多种假病毒体系,如HIV、SARS和HCV等,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关系、鉴定病毒受体、测定患者体内中和抗体的效价等诸多方面. 假病毒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和抗体效价的评价以及抗病毒药物的筛选中。

假病毒体外中和试验在疫苗研发中的应用有很多如有研究者通过构建SARS假病毒而建立一套完整的SARS体外中和核御羡试验检测体系,还有研究者对人乳头瘤病毒假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在疫苗临床样本检测中的应用进行验证,发现HPV假病毒中和抗体检拆袜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准确性、精密度和耐用性,可以应用于 HPV 疫苗临床血清样本的免疫原性评价。也有研究者构建了H5N1 AIV假病毒,为评价血清的中和活性以及进一步筛选单克隆中和抗体搭建了高效、安全的基础平台。

然而假病毒法存在检测周期长,影响因素很多等问题,因此要将其应用于临床试验中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方法学验证,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1] 两种重组改拍人乳头瘤病毒52型免疫原性检测方法相关性的比较[J].

9. 接种新冠疫苗,怎样才能知道是否产生抗体了专家是怎么回答的呢

接种新冠疫苗之后,想要判断是否产生了抗体,可以去正规医院检查血清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能够了解是否有抗体产生。首先,新冠疫苗的安全性是比较高的,多数人接种过之后都能够刺激身体产生抗体,但由于个人体质不同,也有少部分的人可能会出现接种失败的情况。如果接种过之后并没有产生抗体,可以咨询专业的医生之后,决定是否需要再次接种。

新冠疫苗的类型

灭活疫苗:是将培养扩增的活病毒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杀灭以后,经过系列纯化技术制备的疫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介绍,其主要特点是疫苗的成分和天然的病毒结构比较相似,免疫应答也比较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疫苗比较稳定,能在2—8摄氏度的环境中保存两到三年,运输方便;采取两针免疫。

正在接种其他比如HPV疫苗者,可否同时接种新冠疫苗?

根据既往经验,灭活疫苗可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但由于目前缺乏新冠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的相关研究,因此,建议在技术指南等文件明确之前,新冠疫苗与其他疫苗尽量分开接种。14天内接种其他灭活疫苗,28天内接种减毒活疫苗者,暂缓接种新冠疫苗。

10. 封闭抗体检测结果几天可以拿

在日常生活当中,一些人出于某种需要会去做封闭抗体测试。我们都知道,人们做了测试最想要知道的就是结果。那么,做了封闭抗体测试,多久可以拿到结果呢?很多人对这个问题不是很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封闭抗体检测结果几天可以拿。

封闭抗体检测结果几天可扮森中以拿

封闭抗体检测结果一般需要一周左右可以拿。

因为封闭抗体是人类白细胞抗原(滋养层及淋巴细胞交叉反应抗原(TLX)等刺激母体免疫系统,所产生的一类IgG型抗体。研究认为,孕妇血中的APLA可以表现以下作用:APLA中和同种异体抗原,而不使胎儿受到排斥;抗体直接作用于具有免疫能力的细胞如:CTL细胞、NK细胞等;直接结合到靶细胞的抗原上,从而降低它们对受体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的敏感性。以往研究认为,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生与母体缺乏APLA有关,流产次数越春余多的患者,其体内APLA缺乏的可能性越大。

所以,APLA的产生不足,母体对胎儿产生强烈的排斥现象,发生于孕早期可出现反复自然流产,孕晚期则可出现妊娠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甚至出现胎死宫内。因此对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进行APLA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封闭抗体阴性的原因

在进行封闭抗体存在阴性的时候,需要进行抗丈夫的淋巴细胞的注射,可以起到治疗的目的。一个疗程注射3次,第1次和第2次治疗间隔7天,第2次和第3次间隔21天,在治疗一个周期之后再进行抽血化验,只要恢复阳性,那就说明没有太大问题。引起封闭抗体阴性的原因比较多,也就是身体当中缺乏这种抗体,就会引起流产或者是不孕症。

常见的原因有遗传因素,也就是本身缺乏这种抗体;还有环境的因素,孕妇过多的接触放射线、高温和噪音以及不良的生活环境,均可以造成封闭抗体的阴性。

还有母体的因素,孕妇患急慢性的疾病,比如高热、严重的贫血、营养不良、心力衰竭、慢性肾炎、高血压都可能会造成封闭抗体阴性;如果孕妇有病毒的感染,出现了免疫力降低,还有男性精液当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生厅山长、精子畸形等,都可以引起女性封闭抗体的缺乏,检查的时候就会出现阴性。

阅读全文

与传统中和抗体检测需要多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年人色素为什么变多 浏览:821
退役兵的退休金 浏览:254
长寿花生长慢什么原因 浏览:6
不孝顺可以起诉吗 浏览:564
南昌新生入学体检去哪里 浏览:620
养老保险基数5000退休能拿多少钱 浏览:893
河北省职工养老保险一年缴多少钱 浏览:739
人寿体检后多久签约 浏览:54
父母何食是什么特殊句式 浏览:974
抱团养老在哪个城市 浏览:18
老年活动中心的赚钱吗 浏览:43
关于养老院扩建床位的报告 浏览:788
养生堂女主播怎么处理了 浏览:363
宾西养老院 浏览:728
石家庄天伦老年公寓 浏览:4
眼霜50岁之前没用过 浏览:407
下岗职工如何核算退休工资 浏览:284
父母对你做过哪些让你感动的事吗 浏览:77
合肥市退休职工认证 浏览:216
以后退休养老金会怎么样 浏览: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