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培养男孩子的孝心呢
孩子是否孝顺,不需要特地的去培养,身教就可以了,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孝顺了,儿女自然而然的就孝顺,是不需要培养的。
我的妈妈就是一个很孝顺的人。我妈妈能成为这样的人都是因为我的姥姥。我姥姥的婆婆是一个很彪悍的女人,所以我姥姥一直被欺负,但是她从来不跟婆婆顶嘴,我姥姥的理念就是:她是长辈,我是晚辈,我不能跟她顶嘴,不能跟她吵架。
从我记事开始,就没听见妈妈跟奶奶顶过嘴,什么事都顺着她,家里做什么好吃的都让我们去叫奶奶来吃。有时候奶奶真的很过分,但是妈妈还是让着奶奶,所以妈妈在我们那是个很孝顺的媳妇,周围的人都知道。
因为我有一个这样的妈妈,所以我们姐弟四个都很孝顺,我觉得身教大于言传,以身作则更重要。
您好,我是一位从事婴幼儿护理工作的宝妈,和您一起分享带娃路上的困扰与经验,也可私信。
要培养孩子的孝心做法如下:
父母要好榜样,我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我的大学老师她儿子现在读高二了在这方面做的很好,我们老师在照顾她公公(瘫痪在床上不能自理)的时候从来没有抱怨过,现在是她婆婆(生活上也不能自理)我们老师有些时候还没回到家,她婆婆要上厕所她的儿子就扶奶奶上厕所还给奶奶正悔擦屁股。这就是父母做榜样的力量。
见过很多一心一意为了孩子的父母,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舍弃了所有的爱好跟社交,最后却培养出一个自私自利的孩子。
很多家长不甘心,觉得自己对孩子尽心尽力。为什么却培养出了一个自私自利对父母漠不关心的孩子。
我觉得我们要走出以下几个误区:
第一,对孩子太好,什么事情都替他做好。
第二,觉得孩子还小,什么事儿都不懂,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
如何培养一个有孝心的孩子,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
首先,不要把孩子当做生活中唯一的重心,两口子什么都不做了,一心只围着孩子转,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生活和乐趣,这会让孩子的心态发生改变,就是除了自己,其他一切空举都是不重要的。
第二,不要替孩子做的太多。不要觉得孩子辛苦,在生活中大包大揽。正确的做法是,不但要让他做好自己的事,小一点儿的洗袜子,洗短裤,根据不同的年龄来衡量,大一些的还要让他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斗清碧务事。
要让他知道这个家不仅是大人的,他也是家里的一份子。他也得为自己的家做些什么。从而避免孩子自私自利。
第三,适当的时候家长要示弱。特别是妈妈,不要什么事儿都往自己身上揽。出门不要大包小包的都是自己扛。有的时候要让孩子知道,妈妈并没有那么强大,很多时候需要你的帮助,从而培养他的男子汉的责任感。
最后就是言传身教了。毕竟你怎么样对待你的父母,孩子全都看在眼里。有样学样,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百善孝为先”,然而现如今的孩子,大多数家庭条件都很优越,物质上也很充足,还有很多是独生子女,甚至一大家子围着一个孩子转,让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坏毛病,使孩子对父母给予的一切都习以为常,不知道应该感恩、尊敬和孝顺父母。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么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父母、孝敬长辈呢?孩子的孝心是从日常中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很多小事慢慢点拨培养起来的。
1、 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教育当中最省力的做法是身教,即以身作则。现如今子女对父母物质上的给予越来越容易,然而父母最需要的可能是你一个轻轻的拥抱,可能是你给他们修剪修剪指甲,也有可能是一杯暖茶或者是节假日你给父母做一顿简单却有意义的晚餐……所以当你 看望自己的父母(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时,要带上孩子一同前往,让孩子亲眼看到你为自己的父母做的一些琐碎却温暖的事情。
2、让孩子体验到父母的辛苦
你不妨把你的日常工作向孩子说一下,或带孩子去上一两次班,让他知道你上班走什么路线,每天都做些什么事情,你的工作中有哪些困难,需要怎么样去克服;你还可以告诉孩子下一个月、下一年家里都需要买什么东西,需要花多少钱。总之是让孩子看到、体验到父母的难处,让他知道自己所得到的一切并不是那么的轻松,而是父母的辛苦劳动所得,让他更懂得珍惜,而不是只让他听父母说“我很辛苦”。
3、尽可能的陪陪孩子,和孩子有更多的互动,建立亲情
每天适当的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家长可让孩子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让孩子知道每天是爸爸妈妈在家里做这些事情,饭菜一定要有人烧才会熟,地一定要有人拖才会干净,既培养了亲情也让孩子懂得了感恩,很多时候就是一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细节。
4、经常和孩子聊聊天
家长一定要定期抽出点时间和孩子谈心聊天,要知道孩子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苦恼,或者说在学校里有没有什么有趣儿的有意义的事情发生,也可把自己的难处和家里的难处有选择地告诉孩子。通过谈话,可以让孩子体验亲情,启发孩子孝敬父母的意识。
百善孝为先,不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要学会孝顺,孝顺是一个人的良好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想要培养孩子的孝心:
一,加强孩子孝心方面的思想教育。 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孝道的培养,关于孝道的成语故事数不胜数,比较出名的有:
扼虎救父
杨香 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
尝粪忧心
庾黔娄 任县令时赴任不满十天,忽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要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卖身葬父
董永 少年丧母,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
卧冰求鲤
王祥 王祥,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二,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孩子做好榜样。
中央电视台之前热播过一则公益广告,广告讲的是一位年轻母亲在给自己的儿子讲小鸭子的故事,讲完后,母亲去给孩子的奶奶端洗脚水洗脚,那个年幼的孩子见了,便跑到卫生间……当妈妈给孩子的奶奶洗完脚,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时,发现儿子不见了,回头一看,只见她的儿子正吃力地端着满满的一盆水,蹒跚地走过来童声童气地说:“妈妈洗脚。”妈妈欣慰地笑了。随后电视画面上跳出了一行字“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想要孩子有孝心,大人首先要反思,自己做到孝顺了吗?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了孩子的一生。如果大人孝顺,孩子从小耳熏目然,长大了自然也会孝顺,相反,大人对老人不管不顾,不尽赡养义务,那等你老了,孩子自然也不会管你!
一个人如果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么他的为人就可想而知了。孝心不仅仅体现在对父母物质方面的帮助,更重要的是抽出时间来陪伴父母。没事多带老人出去走走,给老人洗洗脚,剪剪指甲。或者多回家看看,陪父母吃下下棋,聊聊天,都是孝顺的体现。
三, 让孩子从小事做起,从小养成孝顺父母的行为习惯。
现在家庭,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宝贝。给孩子吃好的、用好的,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养出来的孩子,根本不懂得感恩,更谈不上孝顺。所以大人应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从小事做起,帮大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洗碗,抹桌子,给父母捶捶背。在父母生日等重要节日时,学会问候父母,关心父母,感恩父母。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更何况是作为人类的我们?
想尽孝要趁早!趁父母身体还硬朗,带父母来一场难忘的旅行!趁父母牙齿还坚硬,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不要总认为来日方长,你还有漫长的时光可等,但是父母等不了。千万不要有一天伤心懊恼,子欲养而亲不在……
做父母的,应该注意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意识到你的行为就是男孩的榜样,你现在怎么对待你的父母,男孩耳濡目染,将来就会怎么对待你。给父母的建议一:在培养男孩孝敬父母的同时,自己首先应该孝敬自己的父母,为男孩做出榜样。家长应该以德养德,以行导行。给父母的建议二:注意细节,在平常的一些小事上,要体现出做人的善心和孝心,这对培养和教育男孩是很重要的。给父母的建议三:人之初,性本善,调教什么有什么。教育男孩从小就孝敬父母,懂情懂义,一事当先,先替父母想想.从小懂得父母恩深,长大才能做到父子情长。给父母的建议四:如果对自己的生身父母能够做到这些,以小喻大,长大成人立事之后,也就能够懂得祖国母亲的雨露恩深,才能奋起上进,报效祖国,回报人民,做个对 社会 有用的人。
这个不用培养的,父母是他最好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再就是这也没有特别的好方法培养,看他有没有那份心了,有那份心慢慢会懂的,会懂得父母的不容易,会好好的孝顺他们的,现在可能不懂,将来做父亲了,他就会明白,父爱多么伟大,母爱多么无私。
男孩子的心,可能没有女孩的细腻,可能有时候,不怎么爱表达对父母的爱,但是相信他,一定是爱爸妈的。
作为父母来说,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更多的关心孩子,多和孩子沟通,更多平等的沟通。孝心,往大了说,需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自然不会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
孝道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传统,由祖,父辈言传身教,不需要重点培养的,
从小要培养孩子懂礼貌习惯,比如见到长辈向长辈问好,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礼貌用语要时刻挂在嘴边
㈡ 越爱孩子,孩子反而越不孝顺,这是为什么呢
孩子有没有孝心,跟大人是不是喜欢这个孩子没什么关系。有一些孩子从小就会有爱心,有爱心的孩子,才会有更多的孝心,孩子的爱心是要从小给他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