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国家对失独的父母最新政策
法律分析:
国家对于失独家庭推出了一系列的失独补贴政策,2022年失独家庭补贴政策包括了对经济上、住房上、医疗上以及养老上的补贴,对于经济上的补贴政策因各个不同而有所不同,具体数额需要结合当地的经济情况和政策来决定。1、经济扶助。自2022年起,将女方年满49周岁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夫妻的特别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城镇每人每月270元(伤残)、340元(死亡),农村每人每月150元(伤残)、170元(死亡),并建立动态增长机制。中央财政按照不同比例对东、中、西部地区予以补助。 2、保障房优先安排。开展社会关怀活动,对生活贫困、住房困难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申请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要优先给予安排;对农村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要按照有关规定优先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范围。 3、城乡医疗。 《通知》提出,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各地要将符合条件的低收入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成员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给予相应的医疗救助,并帮助其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4、养老保障。《通知》要求,做好养老保障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规定给予参保缴费补贴。对60周岁及以上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成员,要优先安排入住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二十七条 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国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给予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奖励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单位落实的,有关单位应当执行。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的,按照规定获得扶助。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按照规定应当享受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奖励扶助的,继续享受相关奖励扶助。
衍生问题:
独生子女补贴标准是什么 1、凡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从领证之月起到子女14周岁止,每年发放独生子女保障费60元,单方领证的对象发放30元(2006年发放对象为独生子女出生于1990年7月1日以后的)。根据地区不同的情况,发放的独生子女费是不同的,这就牵涉到独生子女费的发放标准。2、独生子女费的发放标准,内容包括职工晚婚的、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或者未生育且依法只收养一个子女的、育龄夫妻符合规定可以再生育子女的夫妻,自愿不再生育的,依法领取退休金的独生子女父母等。职工晚婚的,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十二天;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三十天;在产假期间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另增加产假三十天,男方享受护理假十五天。增加的产假和护理假视为出勤。农村居民晚育的,减免本人当年村内集体生产公益事业所筹资金;城镇无业居民晚育的,由户籍所在地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给予适当奖励。
『贰』 失独父母如何养老
如果孩子在10岁以后身亡,母亲再生的机会大大降低。除了精神上难以补偿,失独夫妇年老以后,养老和医疗问题也将是一个难题。 这个难题同样摆在法院面前。 扶养人去世后,切断了被抚养人的生活来源,被扶养人对侵权人提起损害赔偿,赔偿的内容就是被扶养人的生活费。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8条的规定,成年被扶养人必须丧失劳动能力且无其他生活来源。实践中,如果男性被扶养人年龄超过60岁,女性超过55岁,法院会支持其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诉讼请求。但是大部分失独父母均不符合此条件,他们往往四五十岁左右,仍然具有劳动能力但几年后就会丧失劳动能力,现在他们无法索赔生活费,年老后的生活就难以获得保障。上述案例中,就因为赵先生夫妇目前仍在工作,有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他们要求侵权人支付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诉讼请求被法院以“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给付条件”为由驳回。 而对于精神损害抚慰金,法官往往考虑案件的实际情况,在判处数额上可以适当向失独父母倾斜。人的精神所遭受的损害程度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但人死不能复生,金钱赔偿算是一种精神抚慰。赔偿金数额可根据损害行为的性质、侵权人的过错程度、请求权人所受痛苦程度以及其与死者的关系等酌定,就独生子女遭受侵害死亡而言,单考虑父母所受之痛苦程度一项,痛苦指数应该是比较高的,所以,无论是从情理还是从法理,给失独父母多些精神抚慰都具有合理性。在前述案例中,法官判决侵权人给付赵先生夫妇精神损害抚慰金10万元。 但是,从更深层次上说,法院的力量是有限的,判赔精神抚慰金不一定能抚平失独父母的精神创伤,更难以解决他们年老后的养老问题。
『叁』 国家对失独的父母最新政策
你好,国家规定失独家庭是可以收养子女的,政策规定失独家庭依法收养子女可获5万元补助等相关内容,从201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国家对失独家庭采取怀柔政策,逐步解决失独家庭老无所养、病无人陪、死无人送的境况。
其他的在二胎全面放开的政策实施之前的失独老人享受以前的政策不变。
根据《2014失独家庭补助标准与政策》,国家提出了针对“失独家庭”的帮扶政策,其中包括了经济、保障房、医疗以及养老方面的支持。经济方面,“失独家庭”可以获得的补助是城镇每人每月270元(伤残)、340元(死亡),农村每人每月150元(伤残)、170元(死亡)。各地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条件制定相应的帮扶制度,其中,河北省石家庄市出台规定,“失独家庭”女方年满49周岁或男方年满55周岁后,每人每年可获得1800元生活补贴;女方年满55周岁、男方年满60周岁后,每人每年可获得6000元生活补助。其他,诸如保障房优先安排,优先加入医疗保险等政策也逐步实施。
目前国家对“失独家庭”以经济援助为主,而事实上,失独家庭并非全都是贫困家庭,所以经济补偿并非唯一有效的援助方案。纵然这些相关政策对于“失独家庭”的晚年生活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使他们能领到相应的生活补助,但是对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深远的人们来说,生活上的保障并不能弥补“白发人送黑发人”之后的心理创伤, “失独父母”普遍面临心理创伤问题、身体健康问题、社会融入问题、他们的养老问题、养病问题更是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关系社会和谐与稳定,而这些显然并不是简单的扶助政策能够妥善解决的。
『肆』 如何走出失去孩子的伤痛被热议,失独家庭该如何走出伤痛
孩子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于父母们而言最心痛的事莫过于失去自己的孩子,失独家庭问题也成为现代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试想一下父母们花费了十几年的心血将孩子拉扯大,而孩子还未真正体验自己的人生就离父母而去,父母们十几年的心血毁于一旦,这是何等心痛的感觉?对于失独家庭该如何走出这种阴影?小便有以下几种建议。
一.出去旅游散心
当悲伤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我们都需要一个发泄的途径,选择向自己身边的朋友倾诉则是最好的选择,有些事情在痛苦倾诉之后反而会觉得心情轻松了许多,所以失独父母们千万不要将悲痛憋在心里,找一个能理解自己的朋友好好的倾诉一番,痛哭之后再收拾心情重新生活。
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到来?所以失独父母们一定要放宽自己的心情,千万不要让悲痛陪伴自己的一生。
『伍』 失独家庭的父母都60多岁了,该怎么办
失独的家庭是最令人同情的,尤其是60多岁已经无法再生育的家庭,如果有子女的后代,可以帮忙抚养成人,如果没有,可以去孤儿院领养一个孤儿,或者看有没有家庭困难的孩子,资助上学,这些孩子也会懂的感恩
『陆』 农村留守老人农作负担重,孤独感严重,我们能为留守老人做些什么
留守儿童的现象,现在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伴随着留守儿童问题改善,一个新的问题又暴露出来,那便是留守老人。这些留守在农村里的老人,所有的农活,都需要自己一肩担。农忙时候非常辛苦,在农闲时候又会十分孤独。
身为子女的我们,要想缓解留守老人的孤独,就应该常回家看看。如果做不到常回家看看,也应该利用现在便捷的通讯,定期给家里的老人通电话,还可以在家中装摄像头,以此来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
父母将我们养大,不能够陪伴父母到老,总觉得是对父母的亏欠。这样的亏欠,也会影响到我们的一生。为了不让余生留有遗憾,我们应该多陪伴父母。
『柒』 失独老人最好的养老方式是什么
(一)居家养老中国的养老模式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正所谓“养儿防老”,子女肩负着赡养老人的义务和责任。如果没有了子女的照料,就没有了依靠的主心骨;丧失了子女,也就意味着丧失了生活的寄托以及情感的慰藉。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往往把所有的精力花在唯一的孩子身上,尤其是一部分家庭,希望孩子来能改变家庭的困境,一旦失去了孩子,不但一切的精力花费将没有回报,未来的养老也失去了依靠。(二)养老机构一部分失独老人选择去养老院,但是目前的情况,我国的养老院,绝大多数都是私人所有的,遵照有关规定,需要由作为监护人的子女签字,才能允许进养老院生活。失去了自己的独生子女, 那些需要进养老院的失独老人, 也就失去了入住普通养老院的资格。居家养老难,去养老院也难,失独老人的现实选择陷入重重困境。(三)社区养老老龄化是全世界面临的大问题,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是以社区养老为主要养老模式,它也是调查统计的给以最多人性关怀,最适合老年人的养老模式。例如日本,进入新世纪后就开始实行护理保险制度,它的宗旨是要让无依无靠的老年朋友身体健康,远离医院,有一种家庭归属感。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德国就把养老问题运用社区模式来处理和解决,让老人们入住社区,进行统一的照料,既有生活上的照顾,又有经济上的扶持等,而且为老人们提供其他方面,如医疗等的服务。挪威现在普遍采用自助式养老社区,老人们能拥有自己的公寓,共享的餐饮、花园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