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那些农村智力残疾的人,父母去世后,他们怎么办呢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养老渐渐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然而,社会上有部分特殊的家庭,他们要担心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养老问题,还有他们身有残疾、生活无法自理的孩子们。这样的家庭,虽然在社会上所占的比重不大,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
对这个问题,曾做过一个小型调查,大部分有残疾子女的家庭表示十分愿意参加这样的信托基金,很多家庭表示会拿出相当部分的积蓄,为孩子储备一个无忧的未来。另外,还有一部分家庭愿意拿出房产做为投入。据了解,北京等大城市已经有了类似的做法,即以商业保险的方式来解决智力残疾人的安养问题。家人、亲友可为残疾人投保。同时,北京市残疾人社会公益事业促进会对投保和养老金发放进行全程监督。如果残疾人老了或父母去世后,可以把他们送到福利院,促进会将定期监督保险公司是否按时发放抚养金或养老金。此外,北京还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房产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即“以房养老(残)”。当然,能获得最大保障的,还是公益基金的方式。他们估算了一下,只要10%的智障人士家庭拿出房产,其价值就非常可观,从长远看,建立一个公益抚养基金是完全可行的。
现在,政府对于残疾人当下的生活有很多保障,如低保、医保、民政帮困等等。不过,这些补助和福利种类多,来自不同部门,有的也有重叠。如果家庭拿出房产或投入基金,今后这些残疾人的抚养费就不用政府全包,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但是,这样的工作,目前还没有任何单位牵头来做。
智障人士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行为控制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差,与其他残疾人相比,尽管都存在监护问题,对于他们更显得迫切。随着这个群体的人数不断增多以及其父母逐渐老去,建立有法律保障、具有广泛适应性、可操作运行的长效机制,迫在眉睫。
② 农村重度残疾人没有任何亲人,该如何进行生活
农村重度残疾人没有任何亲人,该如何进行生活?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这种情形,国家民政部门是有明确规定给予照顾的!身患重度残疾且无儿无女父母不在的人员,可以通过以下三类渠道解决生活困难问题:一是可以申请低保,享受最低生活待遇。二是虽有残疾可以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安置到地方福利工厂、公司通过个人劳动自食其力。
三是失去劳动能力的,一切财产交由民政福利养老院管理,住进养老院颐养天年!当然了各地的民政待遇各异,我只是说了我所知道的这些安置政策和措施!具体当地怎么规定以其所在地民政部门解释为准!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国家对于劳动力丧失且生活特别困难,不救助无法生存的群体有哪些解决方法!
三.五保户的申请,年老、残疾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义务人,可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重度残疾一般是指经有关部门鉴定,持有一级或二级残疾证的残疾人,提问者若无儿无女且无父母的情况在农村算是特困群体了,通过以上几个方法,一定会受到政府重视,进而得到相关部门的救助或供养待遇!
以上是属于我个人的一些建议和想法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你们有其他的想法,可以评论在文章的下方 。
③ 智障人士父母死后怎么办
智障人士父母死后如果其有配偶或者子女,以及孙子女、外孙子女的,则由其配偶或者子女,以及孙子女、外孙子女来照顾、扶养或者赡养他。
如果既没有配偶也没有子女的,则由其其他近亲属,如有负担能的兄、姐担任其监护人,照顾以及扶养他;
如果也没有其他近亲属的,则由经其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的,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担任其监护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④ 农村重度残疾人,无儿无女无父母生活不能自理,该怎么办
可以去当地到居委会进行咨询,申请相应的五保待遇,申请入住养老院,领取残疾人相应的生活补助,了解国家相关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