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敬父母 > 中国父母有哪些逻辑

中国父母有哪些逻辑

发布时间:2023-05-29 05:59:20

A. 分享一下父母都是有哪些神逻辑

‍‍在父母眼里,我做什么事情都是慢半拍,慢伏乎父母半拍,慢别人半拍,即使其实我已经做的很快了,洗碗洗的很快很干净了,打扫房间打扫的很快很干净了,但父母还是会觉得我做的不好,洗的不干净,房间打扫的不整齐。父母的神逻敬纤辑之一缺稿悉‘这孩子,干活怎么不像我那样麻利’。‍‍

B. 父母有哪些常见的逻辑是你认为的败笔

这个问题有很多种可能的答案,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观点:

1. "你这么做是因为你不听我的话" - 这句话意味着父母认为他们的意见是唯一正确的,而不是尊重孩子的个人选择和决定,这可能会导致孩子对父母产码袜生姿凯反感。

2. "这样做是因为我是你的父母,你必须听我的话" - 这种逻辑模迟册激糊了权威与道理的区别,可能导致孩子形成盲从的思维模式,而不是通过理性思考做决定。

3. "不要跟别人比较,你应该只关注自己" - 尽管这句话在很多情况下有用,但如果缺乏具体的指导和目标,孩子可能会变得自满和不努力。

4. "你这么做不道德" - 这句话可能会假设一个单一的道德标准,而不是尝试教授孩子如何思考自己的行为并做出明智的决定。

总之,如果父母的逻辑偏向于强制自己的意见,否定孩子的选择和决定,或者缺乏精确的指导和解释,那么这些逻辑可能会导致子女的反感,从而产生败笔。

C. 父母有哪些令人难以接受且常见的逻辑或思维模式

1、缺乏界限意识,视子女为附属品,不尊重子女对个人生活的自主权。

2、通过道德绑架迫使子女屈从自己的意志,或指控其不孝,或历数抚育子女的艰辛。

3、上纲上线,一言不合就对子女进行性格、能力甚至是人格上的贬低。

4、价值观单一,认为依据自身经历得出的感性经验是人生真理,对不了解的事物一概持否定态度,并要求子女遵循自己的价值观。

5、重视家长权威而忽视教育方法,喜欢讲空泛的大道理训诫子女,而非进行较为平等的有效沟通。

D. 父母一辈与我们的代沟大吗他们有哪些逻辑是你理解不了的

俗话说:三带一代沟,其实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会存在有一定的代沟,尤其是父母这一辈与我们的代沟特别的大。其实,有代沟沟通起来双方都很吃力,甚至有一种说不通的感觉。



父母与子女的代沟问题,主要是体现在双方在对事情有着完全不同的态度,同时双方不能彼此的理解。其实有一句话,你永远都是父母的孩子,不管你年龄多大,父母一直都是用对待孩子的眼光去对待我们,并且会时时刻刻的保护着我们。

E. 中国父母的神逻辑:只会比孩子,却不看看自己和别人父母间的差距

有人说,中国父母的神逻辑之一就是:只会比孩子,却不看看自己和别人父母之间的差距。

每个孩子都充满了无限的潜能,他会成长为什么样,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做得怎样。

通过观察,我发现很多父母身上都有这2个毛病,对教育孩子十分不利:

不思进取却要求孩子努力上进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

孩子因成绩不好,被妈妈骂笨鸟,孩子不服气的说,世上笨鸟有三种,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妈妈问:那第三种呢?

孩子说:这种最讨厌,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

话虽糙理不糙,讽刺的就是那些自己偷懒、不努力,却一味要求孩子优秀的父母。

我见过很没顷汪多人,成为父母之后,就放弃了自我成长。

每天对待工作的态度很敷衍,有时间了也只会看看电视、逛街购物、打打麻将、玩玩手机,没什么兴趣爱好,更不会想到看看书、学习一些新知识。

于是,他们开始把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自己没完成的理想、没达到的目标,都指望着孩子来做到,以满足自己内心的虚荣感。

“你要好好学习,给爸爸妈妈争气,知道吗?”

“我和你爸就这样了,你可得好好干,以后全家就靠你了。”

这是一种愚蠢而自私的做法。

虽说望子成龙没错,但是一个自己都不上进的父母,又有什么立场去教育孩子这样做呢?光靠嘴上的说教,孩子又是否会信服呢?

而且,总是给孩子灌输这枯仔样的期望,“我们全家就靠你了”, 这样的压力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跟那些“轻装上阵”的孩子比起来,在成长的路上他会缺少一份无畏、自信与笃定。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时曾说:

“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有言传有身教,甚至我觉得身教重于言传。

你生活在的家庭里面,你的长辈,你的亲人,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工作、对待他人,我想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养育孩子,其实也是一个父母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

做好自己,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你对待工作、对待生活热情、积极、努力的态度就是给孩子最好的“不言之教”。

我国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曾在她的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父母对她的影响:

爸爸说话入情入理,出口成章,《申报》评论乎颤一篇接一篇,豪气冲天,掷地有声。我佩服又好奇,请教秘诀,爸爸说:“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

妈妈操劳一家大小衣食住用,得空总要翻翻古典文学,现代小说,读得津津有味。我学他们的样,找父亲藏书来读,果然有趣,从此好读书,读好书入迷。

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父母比孩子更需要先自我成长,自我完善。

为人父母之后,也不要忘了自己的追求,永远保持好奇心,有所学,有所得,不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

自以为是、不懂反思、顽固不化

网络上经常看到一些网瘾少年,被父母送到强制戒除网瘾的机构,时不时还会遭受强制灌药、电击、扎针等非人的折磨,很多孩子陷入崩溃情绪。

每年都有在这些机构的孩子去世的新闻被报道出来,但是家长仍然执迷不悟的把孩子送进来,坚信这里可以帮助孩子解除网瘾。

又想起纪录片《镜子》中,3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无奈把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

俞敏洪看完纪录片后说: “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长是不是好家长。”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就犯了上述同样的错,按照自以为对的方式教育孩子,实则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

当教育陷入困境时,只会觉得是孩子出了问题,从来不会反思自己做了些什么;总是千方百计想着改变孩子,从来不懂得改变自己。

这就是不懂反思、顽固不化的一类家长,不去主动寻找正确的方法,只会为失败找借口。

“孩子送到学校就全靠老师了;

我没有文化,我不会教育孩子,老师就多费心了;

我很忙,真的没时间教育孩子······”

还有每次文章的留言区,总是会看到这样的论调:

“说的容易,我看看有多少人能做到”

“我就是这样过来的,还不是好好的”

“纯属睁眼瞎说,什么叛逆期。如果真有的话我有办法治,打一顿就好了”

家长不改掉这样的毛病, 社会 上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过分宠爱、过度期望和不问兴趣、盲目报班等现象依然会普遍存在。

作为父母,想要教育好孩子, 首先一定要改掉自己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勇于接收新观念、积极学习,科学、实用的 育儿 理念。

当孩子出现问题,首先思考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哪一方面做的不对,进而做出调整。

比如孩子的撒谎行为,反思是不是自己平时对孩子过于严厉,导致孩子为了逃避指责而对父母撒谎。

当孩子犯错或失败,也不要总指责抱怨孩子,学会鼓励和欣赏,孩子会做的更好。

不要总是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多看看自己与别人父母的差距,不断学习,改进。

没有天生就会教育孩子的完美父母,但是停止学习,拒绝成长的父母是肯定很难教育好孩子的。

希望所有的家长对照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 育儿 路上能走得更加顺利。

F. 中国式父母有哪些令人难以接受却常见的逻辑或思维模式

“上了补习班就一定要考一个好成绩”这一点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初中以前我都不上补习班,因为成绩不好。上了高中开始发奋努力,高三的时候每周都要去上补课班,每周要牺牲我的休息时间,交着一周二百块钱的补课费,结果高考的时候我还没有考好,我妈嘴上说,不管我考成啥样都不怪我,结果现在有的时候还说我高考那年怎么了怎么了。
“人家咋就欺负你不欺负别人呢?”在遭受到校园暴力的时候,父母的第一个反应如果是不相信孩子,而且还对孩子说出这种话,那真是很没道理了。
本来孩子已经很受伤害了,回家还要面临爸妈的质疑,孩子自己也想知道为啥被欺负的会是她,可校园暴力往往是没有理由的呀!作为一个父母,最主要的就是陪在孩子身边,不顾一切的相信她。
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肯定有许多做的不周到的地方,不懂事的时候还好,如果长大了懂事了,记得多包容父母一点,身为人子不论父母多不可理喻,都要包容再包容。


G. 父母有哪些令人难以接受且常见的逻辑或者思维方式

所有人都知道那一句:“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打着为我们好的旗号被父母强迫做了很多我们不愿意做的事。

H.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有哪些让你无法理解的逻辑

1.父母的付出不是你自愿需要的。 一般来说,“支付”是指在他人表明需求后,我们为满足这一需求而进行的相应援助。 另一方面,支付过剩的父母,无论何时何地,都阻止不了想要向周围的人提供建议和援助的人。

5 .父母付给你的显然是追求回报的健康付出的人,可以享受“给予”的过程。 相反,付出过多的人渴望知道自己的付出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对方在物质或精神上会如何回馈自己等。 对方的感谢、双方感情的稳定、他人的赞扬和肯定等都是要求过度付出的结果。 因此,当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应有之物”(ta所期待的)的感谢和回报时,过度付出的人会非常受伤,有时也会感到“自己不过是被对方利用了而已”的失望和愤怒。

6 .父母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健康支付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支付时间、金钱、精力等。 而过度付出的人,为了付出,不惜牺牲自己的需求和利益。 这样过度付出的人,同时也会在生活中忽视自己的需求。 这就像不会游泳的人,坚持拯救自己落水的人,是忘我的过度付出。 想想牺牲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孩子在一起的父母。

I. 中国式教育,中国式家长有哪些难以接受的神逻辑

第一,别人都可以,为什么只有你不行,一定是你还不够努力。在中国家长的观念里,好孩子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并且中国家长们总是不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盲目的以别人家的孩子为标准,要求你达到别人孩子的标准。一面贬低你样样不如别人 ,一面又要求你和别人一样。但是要是知道每个孩子的天分不同,实际情况不同,一味要求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一样优秀,和揠苗助长并没有区别。尤其是把所有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原因都归结于“你还不够努力”,既没有道理也没有一丝丝的温情。

总之,中国式家长还有很多的奇怪的逻辑,比如手机充满了一直充电会爆炸,晚上玩手机有辐射,你不听我的就是没有孝心,小孩子你啥都不同等等。

J. 父母有哪些有毒的逻辑你是否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

父母的毒逻辑,你知道吗?我们都曾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

第五,最可怕的是孩子永远不能说不,你敢说不,他们会断你生活费,再用道德治你的罪心理学上有一个自我防御机制,叫合理化,简单说就是找点儿借口,让不能接受的事儿变得能接受。比如父母脾气差是因为赚钱太辛苦,父母骂我是因为我很差,我活该。在合理化中长大的孩子会慢慢变得情绪麻木,习惯性讨好别人。第四是重复性强迫陷阱。

第六,尊重的权利,犯错的权利,以及做孩子的权利,而不是小小年纪就承担了家长的梦想。也希望将来我们的孩子不再用一生治愈童年,他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

阅读全文

与中国父母有哪些逻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老年人必吃的健康食物 浏览:93
医院怎么开失能老人证明 浏览:618
2013年沈阳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浏览:160
你们有退休金吗英语怎么说 浏览:440
70岁的人刑事犯罪规定 浏览:223
国家政策对军人父母有哪些好处 浏览:899
70岁老人手指抽筋怎么办 浏览:170
幼儿绘画重阳节 浏览:603
丰富老年党支部活动 浏览:328
养老保险新政策2016每月交多少钱 浏览:591
黄冈哪个地方有养老院 浏览:412
安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浏览:456
高考体检检查有纹身怎么办 浏览:476
孝顺的感人 浏览:379
哪里有养生药贴 浏览:187
聘请退休人员用交社保吗 浏览:502
厦门60岁以上 浏览:408
辽阳逸和居老年公寓离哪近 浏览:104
父母的亲属卡遗失怎么补办 浏览:989
60岁可以贷款 浏览: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