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家庭教育的好坏会在哪些方面有所体现父母怎样才能做好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好坏会在哪些方面有所体现?父母怎样才能做好家庭教育?
3.强化父母在儿童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家长意识到,孩子的成长不仅是学校的责任和社会的义务,也是家庭的重要教育任务。家长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要加强与家庭、学校的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绝对不允许送孩子上学,家长一切都会好的。以身作则,做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庭往往是预防之地,各种想法和行为往往以最直白的方式展现出来。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Ⅱ 不良的父母教育方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 专制型(支配型):
采用严厉、高压、强迫命令式的教育,只从父母主观意志出发,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愿望,经常打骂、体罚、使子女容易发展为顺从、懦弱、缺乏自信自尊、孤独、或是另一极端,强烈反抗、冷酷、残暴。这样培养的孩子学习被动,智力底下,成绩很差。
2、溺爱型(顺从型):
多见于独生子女家庭。一切顺从溺爱,百依百顺。子女常表现为任性、自私、骄傲、情绪不稳定、无责任感。这样的孩子往往在社会上到处碰壁。
3、保护型(限制型):
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一切劳动由家长包办代替,一心读书,闭门不出。子女性格表现盲从、脆弱、依赖性很强,独立性差,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社会适应能力差。
4、自流型(放任型):
父母只顾自己的工作学习,孩子从小缺乏教育和关心,放任自流,性格内向,孤僻,对人冷淡,情绪消沉,兴趣狭窄,缺乏理想和追求。
5、不协调型:
即教育态度缺乏一致性,连续性,随心所欲,以家长的情绪为转移,教育方式多变。家庭内部缺乏稳定感,孩子情绪不稳定,容易恐惧、焦虑、急躁、多疑、自卑,容易发展不良行为和心理变态。
6、虐待型:
见于少数特殊家庭。对孩子视为仇敌,打骂虐待,孩子胆小、脆弱,自卑、心理缺陷和心理障碍发展率很高。
7、民主型(教导型):
是最理想的教养方式。家长常常有较好的心理品质和文化修养。对子女长期耐心教导,以身作则,启发说理,督促检查。这种家长教育处的子女常常具有很好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独立性和创造性,社会适应良好。个体化和社会化协调平衡发展,易独立成才。
对子女教育培养要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家庭要和谐、稳定、民主。如果父母感情不和,经常打骂、争吵甚至婚姻破裂,子女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中生活,缺乏安全
感、幸福感,对子女心身发育极为不利。破裂的单亲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各方面都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单亲家庭子女违法犯罪率也很高。
另外,要培养教育好子女,家长必须自己是心理健康者,要加强自身的教育,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纠正自己的心理缺陷。尤其是母亲,许多研究表明,母亲的个性
对孩子的影响比父亲更大。母亲具有女性的美德和天赋——温柔体贴、情感细腻等优点,母亲的温存、宽容、优雅的风度和文明举止都是培养子女良好心理品质的先
决条件。母亲更应该提高文化素质,加强自身的修养。
Ⅲ 好父母的标准是什么
总结十几年做父母的经验,觉得做个合格的父母应该具备这些条件。一是要学会宽容,让他有成长的空间。孩子毕竟是孩子,不要总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其。女儿在小时候曾经这样问我:为什么你特别想做的一件事你可以不去做,而我却做不到呢?(当时是女儿生病,想吃东西,但吃它会影响身体康复),我回答:因为妈妈是大人呀,大人就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学会控制欲望是成长过程,因此做父母的要提醒其。比如,在孩子很小是喜欢买玩具,去商店看到新玩具就想要,也经常看到有些孩子因为父母不同意买而大哭大闹,弄得父母很难堪。我当时的做法是,与女儿约法:每次出去到商店可以买一样玩具,买什么由她自己选,因此她必须在众多喜欢的东西中选自己最想要的,其他的只能等到下一次去时才能买了。因此,女儿也从没有在商店为想要什么大闹过。这种习惯一直到大,现在有时去商店她买衣服都会很好的控制自己,经常在我们劝说下才会多买几件回来。二是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权,他才会学会明白哪些是自己真想要的。女儿4岁开始学钢琴,初时兴趣很大,但初学是有一定难度的,当时我也着急,在练习是经常批评她,到后来学习逐渐步入正规后,因为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兴趣大增,每天定好的练琴时间,她会自觉遵守。我告诉她,如果你不想学就放弃,想不想学一定要想好,这样一直学到小学毕业,她说不太想学了,才停下来。上初中后,她又想学,继续学了一段时间,到后来才基本停下来。这段学习对于培养她对音乐的兴趣/发掘天赋影响很大。三是要信任/尊重。孩子上学后,会有自己的朋友圈,对她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如何对待朋友,需要指导,但绝不能强制,并且对她的隐私应当予以保护和尊重。别人评价女儿时,都说她是相当独立,我想这与对她她的信任有关吧,对很多事,我们在提建议后会说,相信你会做好的。女儿上学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因为学习问题叫过家长,初中时因为老师对一次比赛的处理不公,女儿十分气愤,一次气得流下泪来时我们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才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并诉说了自己的感受,对此,我们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我们的建议,但问题还得自己处理。后来,女儿去找了老师谈这件事,并为些写了一作文,向班主任说了这件事,以后才渐渐平复,较好地处理了事情,不仅没因为对老师有意见而影响自己对这门课的学习,反而促使她一定要学好这门课的决心。四是教给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但对某件事的对错,由她自己去判断好了。对待学习也是这样,我们不是很关心她的考试分数,但她知道考的好坏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上中学时她曾经这样说分数:我可不想成为只会学习的傻子。我问她为什么考得好就会被你们称为只会学习的傻子,难道学习成绩不好就是聪明吗?她回答:我又不是学习不好。于是我们谈了关于分数/成绩的问题,她对此有正确的认识。正象她后来参加SAT考试时,因为要在保持学校正常学习情况下参加考试,我们说:没关系,一次考不好可以再准备一次,她回答:这种事,就不能给自己留后路,否则永远考不好。正如她所说,一次就考了比较满意的成绩。五是要让孩子感觉到快乐。这还是孩子教给我的。记得她上小学时,有一句作业成绩不太理想,好象吸有79分吧,我就说:你怎么能做出这样的成绩?!她回答:为这个我已经难受了好几天了,我每天都会有一些让人高兴的事,为什么我就得天天看这个让我不高兴的呀。对啊,女儿的这个说法很好。还想起一件事了,女儿小时候有个同学来家里玩,她站在半开的门口问同学有什么事,说完她就让别人走了,关上门自己回房间了,事后我问:为什么不让同学进来呀?她的答是:我不想让她来我们家,我不高兴。我批评她这样做不对,对人应该有礼貌。她说:我有呀,但这是我的家,在我家里我总不能为了让别人高兴就让自己不高兴吧(后来跟她聊天才知道,原来女儿去她同学家时,同学让她不高兴了)。事后想来,她说的没错,我们在社会中经常因为某种原因,忍着自己不高兴应付别人,孩子不需要象成人那样生活。
Ⅳ 什么样父母是合格的父母
一、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你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对孩子的成长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你如何对待长辈,你如何和他人相处,你如何料理家务,你如何对待工作,你如何看待学习,甚至你的穿衣打扮都会被孩子效仿。
从孩子出生那天开始,你就是他的人生导师了,所以在未来,你的孩子成绩好不好,懂不懂礼貌,都是你亲手栽培的结果。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请给孩子树立一些正面的形象,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朝优秀的方向发展。
五、在孩子面前应该勇于认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犯了错就要勇于承认错误,这样才能更好地成长。
勇于道歉的父母,收获的不仅是良好的亲子关系,更能收获到一个勇于担当的孩子。同时孩子也会因拥有你这样的父母,而感到幸福和骄傲。
Ⅳ 自私虚伪的父母的特征
自私虚伪的父母,在生活中一般都会有这五种表现,一看便知
1.对别人的要求高,对自己的要求低。
懒惰无能且自私的人才会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因为这样他就可以享福偷懒了。
2.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对别人的问题揪住不放。
越缺什么越爱炫耀什么,越是会嫉妒别人拥有的。一旦逮住别人的问题,就会大作文章,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3.自视甚高,总觉得别人欠他的。
自私的人永远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什么事懂个皮毛都敢大肆吹牛,并且还瞧不起那些听他吹牛的人。
4.别人对他的好视而不见,他对别人的好天天挂嘴边。
自私的人是不懂对别人感恩的,但却对自己对别人的恩记的很清楚,生怕别人忘了,所以会经常找人念叨,为的就是让你快些还恩。同时也想在外人面前表现自己的“仁义”一面。
5.说话尖酸刻薄,做事不留情面,翻脸无情。
自私的人是不会顾及别人感受的,当面对利益之争时,之前的情谊在他们眼里都是可以“一笔勾销”的。
Ⅵ 好的父母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和能力
好的父母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和能力,好父母的素质
父母除了要充满爱心,关怀和耐心外,还必须保持敏感,同理心和警惕。这是一个好父母的素质:
爱:无论我们的孩子做什么,我们仍然爱他们。但是好父母会以负责任的方式爱他们,纠正他们的错误,并帮助他们意识到错误。他们不会用盲目的爱纵容他们。
同理心:同理心:好父母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们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然后做出回应。这意味着当孩子们失败时,父母不会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或取笑他们。
一致性:父母在日常工作以及执行规则和后果方面具有一致性。一致的惯例使孩子们感到安全,因为他们知道为他们准备的东西。它有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
沟通:好父母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以便孩子理解思维过程。当他们向父母学习时,这也改善了孩子的沟通。
积极倾听:好父母会积极倾听孩子所说的话。他们关注,认可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分享经验。
理解:当父母听孩子所说的话时,他们会理解他们的担心,恐惧和想法。而且由于父母了解他们,孩子开始信任并依靠父母。
反应灵敏:父母对孩子的需求和要求敏感且反应灵敏。
耐心:当孩子们每天进行测试时,很难拥有这种美德。但是好父母有耐心去思考和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他们采取步骤解决该问题。
好父母并不意味着完美的父母。一个好的父母不会努力做到完美,而是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父母。接下来,我们将告诉您如何做到这一点。
Ⅶ 垃圾父母的几大表现是什么
1、一个劲夸别人孩子,“奚落”自家娃
有的家长在自己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时,看到对方小朋友做了一件事,就夸人家的孩子懂事。可能这样做的家长也只是出于礼貌,但家长要知道,当着自己孩子面前夸别人家孩子,这对孩子的心理伤害是非常大的。
2、只顾自己的面子,从不考虑孩子感受
父母们总是很爱面子,关键是父母的面子需要孩子们去维护,这就把压力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如果孩子不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父母们就会觉得没面子,觉得自己家的孩子不听话。这样的父母只考虑自己,而忽视别人感受,真可被称为不合格的父母!
3、对孩子好就是安排他的人生
有些父母的自私,表现在随意安排孩子的人生。比如说有些自己年轻时没有实现的梦想,就想让孩子帮他实现,尽管这并不是孩子所喜欢的。父母天生有一种自大感,他们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父母走过的桥比他们走的路都多,因此孩子应该无条件地遵循父母的安排。
(7)父母好坏的表现有哪些扩展阅读:
很多垃圾的父母往往是只顾着自己的,他们对待自己的孩子就像是对待外人那样,没有一点父母的样子,就像是自己生下来一个奴隶一样。对于这种父母,我的想法是尽快的让自己独立自强起来,在自己能够养活自己之后,尽可能的远离他们,不去参与他们的一些事情。
虽然有可能你自己的父母很奇葩,但是你要尽量让自己不受到他们的影响,让自己做一个拥有正确价值观的人,对自己的孩子要好,不要让自己的下一代在受到这样的待遇。
Ⅷ 越是低级的父母,在外人面前越会有哪些表现
一,不分场合借助身为家长的权威数落孩子。可能是为了显示家教的严厉,在孩子犯错时会不分场合地进行数落,别人越劝反而说落得越来劲。其实这样会非常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二,说话口无遮拦,喜欢评论是非。喜爱八卦的父母乐于参与到是非评判中。其实想一想,别人的家长里短,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这样喜欢评头论足,会让孩子产生厌烦。
三,善于双重标准。在对孩子做要求的时候是高标准,各种不许不可以。在对自己的时候则是差不多就行的低标准。不能以身作则,会用身为家长的借口为自己找很多理由。时间久了,会给孩子树立不好的榜样。
Ⅸ 垃圾父母的几大表现
垃圾父母的表现如下:1.情绪不稳定。不仅仅只是爱发脾气,总是无端迁怒孩子,把生活压力发泄在孩子身上,没有耐心,非打即骂。喜怒无常,爱埋怨爱唠叨等等。2.什么都顺着孩子。这种家长以前吃苦太多,不希望下一代再吃苦,却很容易培养出任性、目中无人的孩子。3.管得太宽。这种家长把一切都为孩子设想、安排好了,看似很周到,但孩子的自由意志被轻易地剥夺了。要知道孩子很容易走弯路,但同时身上也具有大人不具有的可能性。4.爱讲道理,自己做不到。这种家长爱面子,遇事就爱数落孩子,说这件事应该是如何如何,别人会如何如何,但偏偏无法在孩子面前做一个好榜样。5.不懂得怎么跟孩子沟通。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就放弃沟通。不沟通也就不知道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你给出什么样的帮助,更何谈引导、教导?沟通的核心在于相互,而不是单方面的灌输。
Ⅹ 垃圾父母的几大表现
垃圾父母的几大表现有:情绪不稳定;什么都顺着孩子;管的太多;爱讲道理,自己做不到;不懂得跟孩子怎么沟通
1、情绪不稳定。平时除了爱发脾气以外还会无缘无故地迁怒孩子,把生活压力都发泄在孩子身上。并且还喜怒无常,爱埋怨爱唠叨等。这种家长很容易使他们孩子的人格扭曲。长大后要么像父母一样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要么成为逆来顺受的傻子。
2、什么都顺着孩子,这种父母很容易培养出任性、目中无人的孩子。
3、管得太多,这种父母什么都为孩子设想、安排好了,孩子的自我意识会很轻易地被剥夺,没有自己的想法。
当父母出现了以上几种表现之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会容易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心理情绪,从而出现教育不好孩子的情况,这时候父母也是需要对这些表现做出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