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个人所得税填父母和孩子们的信息干什么呢
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的父母是指年满60周岁的父母,子女已经去世的祖父母。
填写如下:
纳税人身份:区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相应方框内打“√”。
姓名、身份证类型、赡养人数:填写姓名、有效身份证件名称、赡养人数。
被抚养人的出生日期:填写被抚养人的出生日期,具体到年月日。
与纳税人的关系:根据赡养人与纳税人的关系填写报告,区分“父亲、母亲、其他”,在相应的方框内打“√”。
共同赡养人:纳税人不是独生子女时填写此栏,但独生子女不需要填写此栏。填写与纳税人实际承担共同赡养义务的人的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
分摊方式:纳税人不是独生子女时填写此栏,但独生子女不需要填写。区分“平均分摊、赡养人同意分摊、赡养人指定分摊”三种情况,在相应方框内打“√”。
本月当年扣除额:填写纳税人在扣除年度内按政策计算的每月可享受的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金额。
2. 个人所得税是怎么填父母的
个人所得税的专项扣除中关于父母的赡养费扣除的填法:当事人应区分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在对应框内打钩;并且应填好被赡养人的姓名、有效证件名称及号码;与纳税人的关系;赡养费的分摊方式;以及纳税人每月可以享受的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金额等内容。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第二十二条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3. 个人所得税上父母填写2个还是一个
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扣除申报一次只能选择一个被赡养人,因此要填写两个的需要分两次提交。但是不管填报的被赡养老人有多少个,都是按一个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1、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2、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
法律依据:《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第二十二条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4. 个人所得税父母填写2个还是一个
个人所得税一般填写父亲或母亲其中的一个就可以了。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1、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2、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 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
第二十二条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5. 个人所得税家庭成员信息可以填爷爷奶奶丈母娘丈母爷不
个人所得税家庭成员信息,只有父母去世的情况下才可以填写爷爷奶奶。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的附加扣除仅限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属于独生子女的填写独生子女。
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二十二条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5)组合家庭的父母个人所得税怎么填扩展阅读: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二十五条纳税人首次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应当将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提交扣缴义务人或者税务机关,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将相关信息报送税务机关,纳税人对所提交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发生变化的,纳税人应当及时向扣缴义务人或者税务机关提供相关信息。
前款所称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包括纳税人本人、配偶、子女、被赡养人等个人身份信息,以及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与专项附加扣除相关的信息。
6. 个人所得税夫妻双方的父母各写各的吗
您好:
1、是的,个人所得税夫妻双方的父母各写各的。
2、依据:第二十二条回纳税人赡养一位答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第二十三条本办法所称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7. 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申报方式怎么填写
1.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范围是怎么规定的?
答:纳税人赡养年满60岁以上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赡养支出,可以税前扣除。
2.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答: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
3.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分摊方式有哪几种?
答: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分摊方式包括由赡养人均摊或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采取指定分摊或者约定分摊方式的,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月1000元,并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与约定分摊不一致的,以指定分摊为准。
4.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方式是怎样的?
答: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采取定额标准扣除方式。
8. 父母是重组家庭,双方子女如何申报个税赡养信息
你这种情况可以来按独生子女享受源2000的扣除。
中新网1月9日的新闻《独生子女父母离异后再婚如何享受个税专扣?税务总局回应》中写道,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副司长叶霖儿表示,对于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离异后重新组建家庭,在新组建的两个家庭中,如果纳税人对其亲生父母、继父母中的任何一人是唯一法定赡养人,则纳税人可以按照独生子女标准享受每月2000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除上述情形外,不能按照独生子女享受扣除。在填写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时,纳税人需注明与被赡养人的关系。
9. 新个税赡养父母怎么填
法律分析:1、打开个税app,首页点下“赡养父母”进入;2、阅读申报注意事项,点击下边按钮就好了;3、核对自己的信息,点击按钮下一步;4、设置扣除年度,点下选择被赡养人;5、点击添加;6、填写父母一方信息即可,然后点击保存;7、回到赡养老人列表,点击已经添加的老人项目,等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