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再分享如何引导孩子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前,我先来分享一个身边真实的事。
前几天又有个朋友的家人掉入了网贷的无底洞,事情起因是这样的:
她弟弟因喜爱名牌,超前消费,最开始是刷信用卡,后来信用卡还不上,开始借贷。
就这样,钱越滚越多,本来只是几万的事,后来利滚利慢慢到了20来万。最后就是一家人全部为她弟弟一个人的爱慕虚荣买单。
其实这几年屡次出现类似事件:孩子拿父母手机打游戏,刷出去十来万;拿父母手机看直播,打赏主播好几万。
在这些孩子眼里,他们没有金钱概念,更不懂得赚钱的辛苦,更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因而当这些缺乏财商的孩子长大后也很容易变成“负一代”,各种负债、超前消费,甚至为此走上高利贷之路。
坦白告知孩子家里的实际经济状况,会让孩子懂得父母的辛苦,从而学会理性消费。
不过引导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父母持之以恒的努力。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理性消费观,你有更好的建议吗?一起来聊聊。
② 新一代父母在母婴产品消费观上有什么特征
我觉得现在新一代特别是九零后的父母在母婴产品上的消费观首先是要安全。也就是很多母婴产品都不敢在网上购买。特别是一些奶粉,还有一些吃进嘴巴里面的东西。
③ 父母与孩子的消费差异
父母与孩子的消费差异有以下几点:
1、使用方式不同:
当代很多小孩都是月光族,每个月都没有什么存款,反正觉得如果没有钱了就可以问父母要,所以在花钱上很少有小孩会对比价格。
父母大多都会多考虑一下家庭的经济情况,在购物等方面会比较节制,有时候如果没有必要的开支会选择不购买,其实很多父母为了多给孩子点钱,自己都舍不得花钱买衣服。
2、对生活的理解不同:
孩子觉得这个世界很简单,可以任由自己快乐地玩耍。而大人则觉得这个世界是非常复杂的,并且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危险时刻威胁着自己。
3、考虑方式不同:
小孩都是社会经验比较少的,所以很多时候做事会比较冲动,不怎么考虑后果。父母因为社会经验比较多,所以在做决定的时候会把后果都考虑清楚再做打算。
(3)父母消费观有哪些扩展阅读:
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者划分以及其消费心理:
1、少儿期虽然没有消费能力,可是他们的消费意识会影响到大人的消费心理。此阶段的孩子所具有的主动感和信任感会要求大人给自己买喜欢的东西,甚至有的孩子为博取家长的信任和夸奖而自己主动挑选商品和购买。家长也因希望锻炼孩子,而其消费心理也受到影响。
2、青少年期主要任务是学习,购买能力普遍不强,消费行为多数在学习上。由于渴望消除自卑感和建立同一感,在消费时较易产生攀比的消费心理。
④ 举例说明你和父母长辈的消费观念差异说说青年人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我母亲消费的特点是不买太贵的,买东西要货比三家。可能是因为年轻时挨过饿,妈妈比较喜欢囤积东西,例如当季用的毛巾如果便宜她会买三条。好的东西也舍不得用,一直囤积。妈妈也特别喜欢攒钱,平时能省就省,也特别会修复一些物品接着用。年轻人在消费中要节约,不要重复买一些没用的东西。买的东西要实用。要有适度的攒钱意识以应对不时之需。如果有喜欢的东西也可以买下来,有些东西只是适于目前的年龄段的,错过了以后没机会用了。
⑤ 正确的消费观念是什么父母该如何给孩子树立正常的消费观念
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那么你应该要告诉他以下几个事项。第1个事项就是要把钱花在刀刃上,你应该教会他要把钱花在值得花钱的地方。第2个事项就是可以教他投资理财,例如购买一些基金之类的,这样可以实现增值。第3个事项就是叫他不要跟别人去攀比,不要跟同学攀比虚荣心买名牌。
钱花在刀刃上
每一个人用钱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能够把钱花在刀刃上,那么你就能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反过来说,如果你把钱用在一些不重要的地方,那么你的生活将不会有多大的改观。所以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让自身变得越来越好,应该要教他把钱花在刀刃上。比如说他喜欢踢足球,那么你就可以购买一个漂亮的足球。如果喜欢打羽毛球,那么就购买一个高质量的羽毛球拍。
⑥ 四种消费观念分别是什么
1、当期收入的消费观
消费支出的多少,取决于当期收入的高低。如果这个月收入少了,就缩衣节食,省吃少用;如果下个月收入多了,就聚会逛街,吃喝玩乐。
2、相对收入的消费观
消费不仅受到自身绝对收入的影响,还受到周边其他人收入(消费)水平的影响。如果周边其他人生活水准较高,为了维持一致,自己只有多消费才跟得上。这种消费观的形成,通常是因为攀比心理作祟——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
3、习性收入的消费观
当消费的多少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时,收入的高低就很难对其产生影响了。
例如,向来节俭的人并不会因为收入提高了,就相应增加消费。想想父母辈一代的人,从小勤俭节约,即使子女事业有成,家庭富裕,也很少会大手笔乱花钱。
4、持久收入的消费观
持久收入指的是投资的资本产生的收益所得,这部分通常不会用来消费,而是用于再投资。低收入者的持久收入较少,所以这种现象在高收入人群中较为常见。
(6)父母消费观有哪些扩展阅读:
消费观念的形成
消费观念的形成既是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又是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在影响个人消费观念的众多因素中,主流消费观念和个人因素则是影响消费观念形成的基本因素。
主流消费观念对个人消费观念的影响。尽管西方的消费主义文化从20世纪50年代已经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并未对中国产生广泛的直接影响。中华文化及经济思想中“居安思危”、“量入为出”根深蒂固。
而建国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长期物质生活资料的匮乏,倡导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这种保守的消费观念。这种深受传统影响,业已形成的保守的主流消费观念,不会因为在改革开放短短20年,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而迅速被改变。
⑦ 家长的消费观念
看看你父母平常怎么花钱的不就行了,比如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不花,这是一种观念。该花的不花,不该花的花,这又是一种消费观念。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也花,这还是一种消费观念。该花的不花,不该花的也不花,这同样是一种消费观念。
⑧ 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父母要做到哪几点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受父母的宠爱长大的,只要是孩子想要的东西,家长宁可自己委屈,也要去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是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好事,尤其是孩子没有金钱观念,想花钱就给父母或者长辈要,一点都不懂得金钱来之不易,而且还认为这是天经地义,长久如此,孩子形成挥霍、浪费、没有节制的消费。
3、懂的存钱的快乐
孩子还没对金钱产生概念的时候,家长要让锻炼孩子学会等待,例如告诉孩子今天不吃糖果,明天就可以得到两颗,这样即可以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又可以让孩子提前体验到储蓄的乐趣。
4、学会合理分配金钱
存到钱之后,要教会孩子如何花钱,平时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让孩子自己拿钱买东西,可能刚开始他会买到没用的东西,可家长不要生气,要学会以身试法,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下学会挑选,学会比较更好的物品,逐渐就会学会如何合理分配金钱。
5、记账
当孩子开始有自己零花钱的时候,家长就要给他准备一个小本子,让他学会记录支出和收入的每一笔钱,这样会让孩子清楚钱都花哪里了,久而久之他就知道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真正学会自己理财。
⑨ 妈妈的哪些消费习惯会影响孩子的消费观
如果说谁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最大,毫无疑问就是父母。父母的一些行为方式往往会对孩子起着榜样的作用,也验证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2、在孩子教育上的花销
不会花钱的妈妈,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心,可能总会给孩子报一些五花八门的特长班,让孩子学习很多东西,并不考虑孩子是否喜欢,以及是否有天赋和特长。
在教育上不会花钱的妈妈,不仅仅加重了孩子的成长负担,还会容易埋没孩子真正的天赋和特长,更容易让孩子长大后处于一种什么都会一点,但什么却都又不精通的尴尬状况。
会花钱的妈妈们,往往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真正的天赋和特长,从而针对性的给孩子找老师,克服生活困难,帮助孩子学习,引导孩子往他擅长的领域发展。
在教育上会花钱的妈妈,孩子们受到妈妈的影响,往往能在某一个擅长的领域取得成就和获得成功,并且能让孩子形成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念。
一个会花钱的妈妈,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影响孩子的性格的形成,能让孩子从小有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念,更能决定孩子未来的眼界是否开阔,以及是否拥有生活智慧。
⑩ 父母如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消费观
父母应该在孩子适合的年龄向孩子解释清楚金钱的作用,及早的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念。避免宝宝成为日后的“败家子”或是“小抠门”。给宝宝灌输一个正确的金钱观念,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心指导孩子的。
1、零花钱方面
在孩子开始知道钱的作用时,父母可以适当的给孩子一些零花钱。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钱财。那么对于5岁的孩子,给多少零花钱合适,专家建议:5岁左右的孩子每周给2.5~5元最合适。
在零花钱的给予上,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自立,在家庭中就建立出让孩子做家务的问题,通过付出自己的劳动来挣取零花钱,这种方式的给予专家建议不要做。因为本身自己收拾玩具、擦桌子之类的家务活是孩子在这个家庭中应尽的义务,这样为让孩子单纯的只认为做这些活只是为了赚取佣金。
爸爸妈妈们可以选择通过奖励的方式来给孩子零花钱,比如,你的孩子做了一个你认为很对的事情,或者是做了一件家务活,都可以奖励孩子,这样不仅促进孩子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2、玩游戏方面
准备不些不同面值的硬币,与孩子一同游戏,在游戏中教孩子认识面值不同的硬币,同时,教孩子数数并准备一个储蓄罐,让孩子把硬币自己数着数装进储蓄罐中。
3、陪同孩子购物
建议父母在出去购物时,带着孩子一同购物。在准备出去购物前,问问孩子的意见,让他做一些心理准备。如果妈妈有一些优惠券的话,将这些优惠券交给孩子,并告诉孩子使用这些优惠券可以节省多少钱。让孩子在购物的"同时学会节省金钱的这个观念。
同时购物时,比如买一盒果汁,可以介绍给孩子不同的品种功能以及价格,告诉哪种的果汁便宜,让孩子自己选择买哪一款。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自主选择权还有利于提高孩子自已的合理消费观念。
(10)父母消费观有哪些扩展阅读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长的消费观也在不断地变化,例如在开的车子、住的房子,以及身上穿戴的选择上的高消费,都可使身边的孩子耳濡目染,从小就大手大脚地消费惯了,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难免会产生一些不正确的消费观念。
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瑞士,生活水平在世界前列,他们却以节俭闻名于世。瑞士人的富而不奢给我们多少带来一些启示。家长在满足孩子的正常消费之外,更应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