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样的父亲才是成功的父亲
优秀的父亲,曹操大概也能荣幸入围。他的那群儿子们窝囊废基本上没有,众多子弟不仅能力过人,而且体现能力的范围也各不相同,而这一切和曹操的教育和引导是分不开的。
显示所有大图
曹操的长子是曹昂,而不是人们熟知的曹丕。史书上记载他为人至孝,年仅弱冠就被举为孝廉,而且文武双全,曹操似乎也在刻意培养他,让他跟随自己南征北战。但在第一次征讨张绣的时候,已经投降的张绣突然反叛,曹操坐骑受伤,孝顺的曹昂将自己的马让给父亲,结果被追兵杀死。
日后成为皇帝的曹丕在曹昂之后成为长子,曹操没有少下工夫培养他。史料记载,曹丕八岁能写文章,有逸才,成年后博古通今,诸子百家无一不晓,而且善于骑射,剑术高超,这和曹操的教育和熏陶是分不开的。
曹操为了使他避免贵族弟子的傲气,曾有意让他遭受“打击”。建安十五年,曹丕为司徒赵温征辟为官。曹操特意上书汉献帝说:赵温征辟我的儿子,没有按照朝廷征辟的规矩办事。结果曹丕这个官居然没有当成。仔细分析,曹操的目的还是让曹丕多走点儿“弯路”,尽快成熟,可谓用心良苦。
曹操儿子中最为人们熟悉和同情的就是“才高八斗”的曹植。曹植的确是位天才诗人,十多岁就“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对于这样一位文学“天才”,曹操似乎采取的是激励式培养方式。一次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故意说:你这是请人代写的吧?曹植回答“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事后证明了曹植的确有脱口成章、下笔成文的才能。
曹操另有一个小儿子曹冲,他有可能是曹操儿子中最出色的一个。曹冲字仓舒,“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曹冲称象的故事家喻户晓叹。
曹冲不但聪敏过人,而且心地极好,秉性善良。曹操的马鞍放在仓库里被老鼠啃了,按当时的规定保管马鞍的库吏很可能被杀头,库吏心惊胆战,想自己自首请罪,但还是极为担心脑袋不保。此事无意中被曹冲听说了,曹冲说你三天后再去汇报,接着拿小刀戳破自己的衣服,弄得跟被老鼠啃过一样,然后在曹操面前装出十分忧愁的样子,曹操就问了:“仓舒啊,你怎么不高兴呢?”曹冲就回答道:“我衣服被老鼠啃了,大家说老鼠啃了人的衣裳,对衣裳的主人是不祥的兆头,所以我发愁啊。”曹操安慰道:“那些人是瞎说的,你别为这事担心。”
不久库吏趁机前来报告说马鞍被啃了,曹操笑道:“我儿子衣服穿在身上还被老鼠啃了,更何况马鞍是放在仓库里呢?”于是库吏什么责任都没被追究。如果仔细分析,曹冲的“小动作”,再加上库吏非常“凑巧”地出现并报告,以曹操的智力如何会不知道是曹冲要为库吏开脱?但可贵的是曹操维护了小孩一颗聪明善良的心,这何尝不是曹操做父亲的独到之处呢!
从曹操这几个儿子的卓越表现来看,他们都具有天赋,而可贵的是曹操很好地维护了他们的天赋,给了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而且善于引导,尽量使自己的儿子向“全才”的角度发展,所以他的儿子才几乎各个优秀。从这一点来看,曹操是一位好爸爸,是一位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懂得人的成长规律的好父亲。这就是一代“奸雄”的父子情结。
Ⅱ 最容易培养出优秀孩子的父母,通常都拥有哪几种品质
最好的教育,实际上是来自父母的家庭教育。孩子能够努力学习,成绩优异,最根本在于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的教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教育方式和处世方式,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心理和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呢?这七类家庭,已经预定了未来成功孩子的名额,与有钱没钱无关!一起来看看吧。
04、父母也爱学习
莫言曾在微博中说:
“我崇拜反叛父母的孩子,因为我认为敢于最早举起‘反叛大旗’的孩子,必定是治世英雄的雏鸟,父母仅仅会爱并不及格,因为母鸡也会爱,何况最真挚的爱的另一面往往是最苛虐的酷政。父母必须接受训练,具有相当的质量才行。”
而学习,则是提升自己的有效途径。
曾被评为首届中国书香之家、首都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的李岩一家,是因学习而改变人生轨迹的典范。
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的李岩做过采煤工程师,后来辞职到北京,先后从事过IT、传媒等职业,后来辞职创办了“第二书房”。
这一切,跟这个家庭的一个特质分不开。
李岩全家都是“极度爱书之人”,无论去哪里,随身都会带一本书,女儿从小耳濡目染,也养成了随身带书、随时阅读的习惯,成为了北大才女,并出版了自己的著作。而他的太太刘称莲,在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中,也自学成才,成了知名的家庭教育专家。
“我的人生,我的家庭,都因为读书而改变,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李岩如是说道。
董卿说:“要想你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去做什么样的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要想孩子爱学习,父母首先要营造一个有学习氛围的家庭,在闲暇时间,父母能够放下手机,关上电脑电视,拿起书本,拿起报纸,多阅读,或者学习一门技能。
从李岩的家庭来看,正是因为家长的自我提升,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女儿阅读习惯的养成。
在这样充满学习氛围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学习就会成为孩子的习惯,而不是一种被强制性执行的一种负担。
Ⅲ 什么样的父母才是合格的父母
摘要 照顾好自己的孩子的生活,并且能在精神方面去疏导自己的孩子,但是也不会溺爱自己的孩子,能够为自己的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的父母,是一个好父母。
Ⅳ 好的父母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和能力
好的父母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和能力,好父母的素质
父母除了要充满爱心,关怀和耐心外,还必须保持敏感,同理心和警惕。这是一个好父母的素质:
爱:无论我们的孩子做什么,我们仍然爱他们。但是好父母会以负责任的方式爱他们,纠正他们的错误,并帮助他们意识到错误。他们不会用盲目的爱纵容他们。
同理心:同理心:好父母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们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然后做出回应。这意味着当孩子们失败时,父母不会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或取笑他们。
一致性:父母在日常工作以及执行规则和后果方面具有一致性。一致的惯例使孩子们感到安全,因为他们知道为他们准备的东西。它有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
沟通:好父母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以便孩子理解思维过程。当他们向父母学习时,这也改善了孩子的沟通。
积极倾听:好父母会积极倾听孩子所说的话。他们关注,认可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分享经验。
理解:当父母听孩子所说的话时,他们会理解他们的担心,恐惧和想法。而且由于父母了解他们,孩子开始信任并依靠父母。
反应灵敏:父母对孩子的需求和要求敏感且反应灵敏。
耐心:当孩子们每天进行测试时,很难拥有这种美德。但是好父母有耐心去思考和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他们采取步骤解决该问题。
好父母并不意味着完美的父母。一个好的父母不会努力做到完美,而是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父母。接下来,我们将告诉您如何做到这一点。
Ⅳ 好父母应该有哪些品质
1. 身体健康且精力充沛
抚养孩子即是智力活,也是体力活。当孩子还是个小婴儿时,需要父母频繁喂奶、换尿布、洗衣服等,而当孩子稍微大一些时,需要父母适时给予拥抱,陪着玩耍,这些都需要消耗父母不少体力。在学习站立和走路的时候,父母还需要有足够的体力随其左右,做好保护。
总之,无论你在做什么,在什么地方,听到宝宝的啼哭,你需要立刻做出反应:跑到他(她)身边,抱起他(她),安抚他(她),看他(她)需要什么,这种立刻做出反应的能力,需要健康的身体作为保障。
2. 情绪稳定且可依赖
父母需要有能力给予孩子稳定的反馈,让孩子可以预期到父母的反应。
这里有个很糟糕的父母的例子。这对父母有好几个孩子,而且他们非常讨厌孩子哭泣,认为孩子一哭,就证明是父母做得不好。他们会像很多家长一样,用暴力来制止孩子们的哭泣。但是,这个例子中的奇葩父母,不仅仅是用暴力解决问题这么简单,他们会用哄骗的方式哄孩子来到他们的身边。比如“宝宝,别哭,来来来,让爸爸妈妈疼疼!”当孩子来到他们身边,准备依偎着享受点父母的疼爱时,迎接来的就是一巴掌。这些孩子们长大后,一直没有办法信任其他人,而且他们跟父母的关系很差,几乎很少联系。这对父母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父母是没有办法信任的,也是没有办法预测和依靠的;他们表现出来的行为互相矛盾。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连最亲的父母你都没有办法信任,你还能信任谁。所以,优秀的父母是在孩子遇到任何事情时,都知道父母(或者妈妈)是可以依赖的。
3. 善于表扬且乐观自信
虎爸虎妈的教育方法吸引了一大批家长粉丝,认为这种“棍棒”下必然出“好孩子”。但是,心理学家认为,“体罚”孩子是最无能的家长的最后办法,而赞扬孩子的优秀行为是非常好的替代方法。
体罚孩子不仅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智力水平,还会令其更容易抑郁、药物成瘾和患上精神疾病。另外,这些孩子在无形中学习到了“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的这种行为模式,对以后亲密关系,以及与自己子女关系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棍棒教育”不是优秀父母的教育模式。
父母强烈的自信和乐观可以传递给孩子一个积极的信号,成为孩子的优秀榜样,还可以激发孩子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外在世界。同时,强烈的自信心也会促使父母不断学习,更好地照顾和培养孩子,解决在养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Ⅵ 优秀的孩子背后,父母都有哪些特征
相信天底下每一对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长大后能学有所成、成有所就,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每一对父母的美好期盼。
为了孩子能够更加优秀,很多父母争先恐后地将孩子送进兴趣班、补习社,生怕比人家落后一步,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但是都说“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很多科学研究都表明,真正影响人这一生的是他自身的性格,而性格则与孩童时期父母的培养息息相关。
孩子的一生是否优秀其实都取决于父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绝不仅仅只是物质上的供给而已,更是对孩子的教导和指引,教导孩子为人处世,指引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这些成功父母们都具备的特质,每一个都值得深思学习:
会听孩子说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对于自己孩子的声音听而不闻,经常选择直接忽略或不放在心上,敷衍了事。长此以往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是十分大的。孩子会逐渐地认为自己的想法不重要,因为说出来了也没人会听和重视,渐渐地,孩子就会形成不爱表达、羞于表达、不敢表达的性格,这种性格对孩子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不利的。
孩子独立自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从小开始培养:
在亲手实践的过程中,孩子能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实践能力,遇到问题首先会自己思考怎样才能解决问题,这些能力在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优秀的孩子源于优秀的父母,每一个孩子都是蕴含着无数可能的宝藏,孩童时期的培养就可以决定孩子的一生。优秀的孩子背后,肯定也有一对优秀且有远见的父母。
Ⅶ 你的父母有哪些优秀品质
母亲善良助人为乐的品格,时刻记在我的心里。有一个邻居,她的腿脚不利索,母亲经常帮她挑水,拾柴,甚至有时候把柴火送到她的家门口。有时我们家里做了好吃的,,母亲盛一大碗叫我送过去,或者干脆叫上她的全家人来吃,,那时没粮食都不多,我真佩服母亲的心胸和气度。记得有一次在村子西头晒花生,天空突然阴云密布,雷声轰鸣,眼看就要下一场大雨了,母亲赶紧收了自己的花生,又赶忙去帮别人收,母亲不仅帮别人收到一堆,还帮别人挑回家,母亲累得直不起腰,大雨倾盆而下,把母亲淋成了落汤鸡,回家后母亲感冒了几天,村里人都来看望感谢母亲。他们说如果没有母亲帮忙,花生或许真的被水冲走了。母亲说不必言谢都是邻里之间,相互帮帮忙是应该的,做点好事是举手之劳,是积德积福。
母亲诚实节俭的品格铸就了我。中国人说勤以持家,俭以养德。不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还是在后来有所改善的时代,
母亲始终不改勤俭的品格,并没有说因为生活的改善而铺张浪费,吃饭时哪怕掉了一粒饭也要捡起来,收割稻谷时那是真正的做到颗粒归仓。
母亲诚实纯朴,从不说假话空话,更不会说甜言蜜语哄人骗人,始终以诚待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母亲的品格得到村里众多人的赞扬。
母亲做事认真负责,善始善终的品格融进我的血液里。母亲做任何事情都会坚持做完,不会半途而废,哪怕再苦再累都不会推给别人,还是自己坚持完成自己的事情,而且是认认真真的高标准的完成,不会是敷衍了事,偷工减料,马马虎虎的应付。母亲说敷衍敷不过去的,人都不是傻瓜,做人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骗人的事是不会长久的。
Ⅷ 怎样做优秀的父母
父母,有的暴躁,有的温和;有的开朗,有的沉默;有的文雅,有的粗俗;有的勤奋,有的懒惰;有的似暴君(有男暴君,也有女暴君),有的似仆人。
有的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有的信奉以身作则,涓涓细流,滋养浸润。等等。
我想,汽车有低配、标配、高配,爸爸妈妈也有低配、标配、高配。那么,好爸爸好妈妈的标准配置有哪些?我将通过六个关键词谈谈我的看法。
4.指导。
就像小狮子需要成年狮子指导它们如何捕猎一样,小孩子也需要我们指导他们,如何健康、安全、快乐地行走在这个世间。
指导分正向的和负向的。
正向的指导是指,教他们学会走路,学会拿筷子吃饭,学会洒扫应对,学会享受生活,等等。
负向的指导是指,教他们不要乱扔东西,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不要侵犯他人的权益,不要干违法乱纪的事情,等等。
这里其实有一个前提,就是为人父母者,首先必须具有指导的能力和素质,然后才谈得上指导。
如果父母自己都不知道如何享受生活,又怎么能教孩子享受生活?如果父母本身就是出口成脏,又如何教孩子讲文明、懂礼貌?如果父母本身就爱占小便宜,又如何教孩子做一个有大格局思维的人?
5.成长。
这里的成长既指孩子的成长,也指父母的成长。
从小到大,孩子的体能不断发展,心智不断成熟,视野不断开阔,见识不断增长,等等。
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关注和帮助,而父母对孩子的支持是最温暖、最有力量的支持。
孩子在成长,父母也应该同步成长。没有哪个父母是完人,没有哪个父母绝对正确。我们必须承认,总有一天,我们的某个观点是错误的,我们的某个观念是落伍的。
只有抱着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事物,尝试新技术,了解新知识,接触新观念,突破腐朽的自己,改变陈旧的自己,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跟上孩子的步伐。
最可怕的是,孩子在不断成长,而父母不但固步自封,还一直阻止孩子成长。
6.放手。
我很喜欢《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在电影后面的比赛中,女一号吉塔在父亲的现场指导下,初赛和半决赛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最后的决赛中,吉塔父亲被别人阴了一把,无法到达现场。
吉塔虽然不适应,但她想起了父亲曾经对她说的一句话:
“爸爸不能时刻保护着你,爸爸只教你如何战斗,你要战胜自己的恐惧,试着自己拯救自己。”
最终,吉塔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获得了金牌。
没有哪个父母能一直陪伴子女,子女总会长大,不管愿不愿意,我们最终都要放手。
不幸的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巨婴和妈宝男。
巨婴是指心理滞留在婴儿水平的成年人。
妈宝男是指什么都听妈妈的,什么都以妈妈是对的,什么都以妈妈为中心的男人。
对了,还有很多啃老族。
对此,他们的父母是要负很大责任的。
放手,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当我们老了,尽量不要去给子女添麻烦。不要试图把他们拴在身边,强迫他们孝顺我们,应该尽量放手让他们去过他们自己的精彩人生。
虽然孝顺父母是他们应尽的义务,但是,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当我老了,我宁愿选择专业的医疗护理,也不愿让“孝顺父母”这个义务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
Ⅸ 杰出的父母都具备哪些条件坚持哪些育儿原则,才能成为杰出的父母
杰出的父母都会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并且在教育过程当中不会给孩子压力。父母只有重视自己的作用,才真的能够成为杰出的父母。有的父母把孩子带到学校就不管不顾了,只是担心孩子的成绩考得好不好。家长这么做容易把孩子和自己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而孩子和自己之间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大。父母要当孩子的情感老师,要把孩子在学校当中没学到的东西全部都交给孩子。只有认清楚现实,孩子才会真正的去感激父母才会相信父母的话。
总的来说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不要事事都只要求孩子自己不去做。孩子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也是能够理解父母的用心的。家长一定要在生活当中用身体来给孩子,做好示范孩子才能够明白。学习是孩子必须需要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亏欠孩子。
Ⅹ 什么样的父母才是合格的父母
一、适当要求。
家长对孩子有要求是很正常的,但如果要求过高,动不动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考进班级前三。可全班50个孩子,有25位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进前三,这僧多粥少,怎么分都一定会有家长失望,继而必定将负面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
还有一部分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孩子却希望家长还能关注些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小欢喜》中,宋倩只关注女儿的成绩,明知女儿喜欢天文,硬是不让孩子“分心”在业余爱好上。
家长在给孩子制定要求时,要秉着“跳一跳就能达到”的原则,不能过高,好高骛远。更不能动不动就拿“别人家孩子”的成绩作为标准,不切实际。
二、适当任务。
早在几年前国家就发现孩子压力过大,提出减负,可实际上我们的孩子并没有真正减负,而是学校里少布置作业了,可家长好像抢白菜似的给孩子抢到各种兴趣班和辅导班,或者额外给孩子布置作业。觉得只要自己孩子多做一道题,就能甩掉一个人,成为佼佼者。
六、家风良好。
一个家的家风最为重要,说白了就是家长学校教得再多优良品质都是纸上谈兵,真正对孩子的生活习惯、性格养成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家风。好的家风,不需要家长多说什么,孩子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能够学到。比如,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