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父母离尘垢 子道方成就什么意思
你好
意思大概是
父母死后,孩子才能真正发挥所处吧
脱离了父母的管辖才有所成就
希望对你有帮助
Ⅱ 亲得离尘垢 子道方成就原文出自哪里
出自莲池大师《七笔勾》
原文如下: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事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贤孙,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笔勾。
意思是说使父母得离生死烦恼,则为子之道方算圆满完成。孝养父母,不单单是在物质和精神上满足他们的需要,还要引导父母趋向正信,远离烦回恼恶道、了生脱死,永断三途辗转之苦,这才是真正的大孝
(2)父母离尘垢之道方成就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七笔勾》原文如下:
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
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
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
孝子贤孙,好向真空究。
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笔勾。
凤侣鸾俦,恩爱牵缠何日休?
活时乔相守,缘尽还分手。
嗏,为你两绸缪,披枷带杻。
觑破冤家,各自寻门走。
因此把、鱼水夫妻一笔勾。
身似疮疣,莫为儿孙作远忧。
忆昔燕山宝,今日还在否?
嗏,毕竟有时休,总归无后。
谁识当人,万古常如旧。
因此把、贵子兰孙一笔勾。
独占鳌头,谩说男儿得意秋。
金印悬如斗,声势非常久。
嗏,多少枉驰求,童颜皓首。
梦觉黄粱,一笑无何有。
因此把、富贵功名一笔勾。
富比王侯,你道欢时我道愁。
求者多生受,得者忧倾覆。
嗏,淡饭胜珍馐,衲衣如绣。
天地吾庐,大厦何须构?
因此把、家舍田园一笔勾。
学海长流,文阵光亡射斗牛。
百艺丛中走,斗酒诗千首。
嗏,锦绣满胸头,何须夸口。
生死跟前,半时难相救。
因此把、盖世文章一笔勾。
夏赏春游,歌舞场中乐事稠。
烟雨迷花柳,棋酒娱亲友。
嗏,眼底逞风流,苦归身后。
可惜光阴,懡罗空回首。
因此把、,风月情怀一笔勾。
Ⅲ 亲得离尘垢 子道方成就谁说的
福报来自心,来自付出的心,也来自报恩的心。一个人懂得报恩,慢慢的福报就会增长。如果忘恩负义,那上天就削去他的福报。 明朝正德年间,福建有个李秀才上京赶考,到了江苏时,入住一家客店。当天土地神就托梦给客店老板,说有个福建李秀才以后会高中,你要好生招待他。店主就好生招待了李秀才,并且把土地神托梦的故事告诉他。
李秀才听了,很欢喜,睡觉前就在思量:等我当官了,我现在的妻子,长相文化都不够,不配当官夫人,我要休了他,换一个。动了这个念头后,土地神知道了,又托梦给这个店主,说这个李秀才忘恩负义,居心不良,想要当官后休妻,他因为忘恩,福报就消减了。
这次考试没有希望。店主就跟李秀才说,后来果然无法考中功名。 修道,要走在道上。要培养福报,增长智慧,都要符合大道,这种努力才有用。什么叫做道,佛教的五戒,儒家的五伦,这些都是道。要符合道。心存恭敬心,是道;心存报恩心,是道;心存付出喜舍心,是道。心要在道上,无愧天地,这样子去努力,才能获得福报。
古人讲的,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交不可忘。别人有恩于我,一定念念不可忘。这样子,天地鬼神才敬佩。才会遇到贵人。如果忘恩者,天地鬼神都唾弃,贵人就会远离。哪怕做再多努力,已经是背道而驰了。 人活着一辈子,做一件报恩的事情,就很惊天动地了。比如二十四孝,像这些孝子,他没有立功立言,但他孝顺父母,出自天性,这也是报恩。天下人都恭敬他们。报恩中,好比目连救母,婆罗门女、光目女救母,或者妙善公主割眼睛手臂救度父亲。
这些都是报恩的案例。报恩的案例,在佛门中显现的特别多。佛弟子首先要报父母恩。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 能做人,一定有好处。人活着怎么样才有意义。只要是报恩的事情,都有意义。工作赚钱养家糊口,报答父母恩是有意义,出家修道报佛恩父母恩有意义,乃至挑水担柴煮饭来服务大众报众生恩,都是有意义的。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来报恩,就是修道。 忘恩者损福报,首先不能忘记父母恩。
抱怨父母是第一等损福报。哪怕嘴巴不抱怨,心中有不满,也是损福报。有次一师兄出个题,就是对父母哪里有不满,请列出来。我说,这个题本来就有问题。第一,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修行就是在最不合理的地方,找出他的合理之处。在坏人身上找到好。这才是修行。第二,我们现在学佛了,懂得因果了,父母不懂因果,或者有许多习气,我们就看不起他。这就错啦。
你想看,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没有,都是父母养大,没有父母给这个身体,你怎么修行学佛。父母纵有千般不是,我们能做人,父母是第一功德主。所以不要抱怨长辈,很损福报的。 念经做功德也好,首先都要回向给父母。发不起对父母的感恩,是有业障。业障会蒙蔽一个人的善良。所以多念地藏经,消除了业障,报恩心就起来了。
一切财富、名誉、地位,都是外在表象。德行才是根本,厚德载物这句话丝毫不假。为什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之后能够轻松获得财富?因为厚德才能载物,千金财富必定是千金人物。
Ⅳ 父母是观音菩萨他们学会了做人
随喜赞叹师兄!父母的转变是非常难得的,我们虽然不能指责父母,但完全可以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引导父母向善。
例如,看看陈大惠居士的传统文化公益论坛,非常通俗易懂,父母容易接受,他们的心转了,善根福报就大了,以后念佛,往生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莲池大师说:“父母离尘垢,子道方成就。”也就是说,我们佛弟子用世俗的方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想办法让父母出离三界了,我们身为人子的职责才算做好。
事实上很多佛菩萨和法师的父母都往生了极乐世界或生天上。
如释迦牟尼佛父亲往生净居天(见《净饭王般湼槃经》),母亲往生忉利天(见《地藏经》等经),黄檗禅师母亲升天,现代,广化律师母亲升天,另有净空法师,海涛法师,慧律法师的母亲,都生到了极乐世界。
这是我们佛弟子必须学习的。
南无阿弥陀佛,愿佛保佑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