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家长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如何做才能成为智慧型父母
一些家长不擅长与小朋友谈心,当小朋友犯了错误后,家长常常靠“声音大”去吼小朋友。像这样的教育方式真的有用吗?忽略小朋友尊严的打骂教育都是不对的,打骂教育不可取!对于犯了错误的小朋友,怎样的教育方式更好?
家长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如何做才能成为智慧型父母?
教导小朋友的方式有不少,而打骂教育是最不能选的一种,尤为是绝不能在公开场合对小朋友“打骂教育”。无论什么事回去说,选择适合的的方式让小朋友为错误的举动负起责任,比大庭广众之下教导或叱责小朋友更易让小朋友接受。
教导小朋友是父母一生的课题,了解小朋友的感受,接受小朋友,启发小朋友,让小朋友在快乐的氛围中长大。远隔打骂教育,小朋友就能更加美好开心,形成杰出品性。小朋友犯了错的情况下,一定角度而言也同样是小朋友经历失败的体验,这对小朋友来讲的话也是一回可贵的长大体验。父母应该启发小朋友,可让小朋友清楚错在什么地方,怎样做便是最佳的,笃信小朋友会愈来愈好!
❷ 真正优秀的父母是什么样的
我觉得真正优秀的父母对孩子又安心,鼓励孩子去做事情。教育不是一条单行道,每个父母在专注于孩子的教育时,都应该反思“我们是否是好父母”。没错,大部分负责任、有耐心的父母都是“好父母”,但却只有一小部分父母能够成为优秀的父母。
Joyce除了在女儿成长过程中扮演母亲的角色,她更像一个带着灯塔的向导。而性格上的耐心和坚韧会传递给女儿,这个手握教育学博士学位的老妈总是能够及时抓住女儿心中所想,和女儿进行零隔阂的交流。女儿喜欢说话、喜欢唱歌、喜欢与人交流,Joyce就从锻炼女儿的演讲能力和兴趣出发,将她培养成一个语言煽动力和逻辑性一流的孩子。所以我觉得真正优秀的父母对孩子又安心,鼓励孩子去做事情。
❸ 指导家长如何做个成长型父母
一般来说,成长型家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善于学习
以开放的心态和视野去看待孩子的所想所为,乐于接受新观念和新方法,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当下的困难,挫折和困境。
善于优化自我行为,习惯性反思,不断超越自我的旧框架和旧束缚。和孩子学习一样,成长需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积极向上的状态。
父母不需完美,不断进步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成长型家长3个特点
2. 理性和思考恰当融合
重视教育策略和智慧,对孩子和自己有信心,有耐心,给他们尝试的机会,把健康聪明的成长看成有得有失的过程,不断进行自我探索和总结。
3. 不权威不专治
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长用权威和专治的手段可能开始是管用的,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就会发现,吼叫或者是唠叨甚至是专治的方式开始失效,这不是长远的办法。
家长需要不断学习,才能够在不同年龄段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用合适的态度和方法进行纠正而不是从小到大就只会用一种方式。
❹ 怎样做一名智慧型的家长
(一)丢掉补偿心,找回平常心。
做父母的本应有颗平常心,因为生儿育女是最平常的事情。有平常心,就是让子女快快乐乐地成为自己,成为“平常人”,即心地平和,能与人和谐相处的心理健康的人。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伟人,最可能的结果是孩子很平庸,连普通人也做不好;而如果你按照平常人的模式培养孩子,也许经过或长或短的历练,孩子真能成为一个“人物”。不要把你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不要让孩子来实现你的原望。留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尽情地去成长,完全地发展自我。
(二)丢掉反常心,找回正常心。
用反常的眼光看孩子,是当今父母普遍存在的问题,只要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的孩子,就怀疑自己的孩子有毛病。当父母学会用正常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就会理解孩子的心理,原谅孩子的过失,看到孩子的长处,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今天的父母对孩子多有烦恼,少有惊喜,原因在于不是去赏识自己的孩子,而是总盯着别人的孩子不放。下边,我讲一个赏识孩子的案例: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三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教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在第二次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5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她又振作起精神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第二天上学,儿子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
高中毕业,儿子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字样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那只信封上。
(三)丢掉虚荣心,找回责任心。
今天的父母面对孩子那么心急气燥,原因是虚荣。孩子考试没考好,是让你没面子,批评训斥;孩子有了点成绩或考上了好的学校,是给你添了光彩,于是到处炫耀。把孩子的一切和自己的荣誉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虚荣,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很多家长把孩子当成工具,为了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一味地要求、强迫孩子,不尊重孩子,这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摧残,导致了许多悲剧的发生。浙江金华某中学生徐力,本来是班中成绩较好的学生,一次考试成绩没进入班里前几名,他的母亲对他多次训斥,甚至大骂他没出息,不如别的同学。他经受不住这种长时间的心理折磨,在一次被母亲训斥后,在母亲毫无防备时刻,将母亲杀害……。
(四)丢掉惧怕心,找回保护心。
有些父母生了男孩怕学坏,生了女孩怕受害,每天为孩子提心吊胆。但谁也不可能整天跟着孩子,所以要培养孩子勇敢坚强的性格,教给孩子自我保护的常识。快乐和谐的家庭有快乐和谐的生活气氛,快乐的生活气氛要靠快乐的人去营造。家庭和谐呼唤“三个善待”。即:
1、善待自己,保持好心态。如果想让你的孩子拥有快乐的人生,你自己要先拥有快乐的人生。做父母的教给孩子的第一课应该是“喜欢自己”,让孩子喜欢自己的一切,包括长相。心态好的人,自己活得潇洒,孩子也会喜欢他;那些把所有烦恼都写在脸上的父母,哪个孩子也不愿接近。
2、善待孩子,成为孩子的好朋友。父母要用博大的胸怀去接纳孩子,体谅孩子。要尊重孩子,决不能践踏孩子的尊严。孩子是在成人的尊重中学会做人,学会自尊的;如果孩子在羞辱中生活,他将会自卑。
3、善待家人,扮演好角色。假如你不会善待家人,你就不配成家;假如你不会善待孩子,你就不配做父母;假如你不会善待老人,你就不配做儿女。
现在我送给在座的家长及你们的子女一份无价的礼物——快乐人生三句话。即:面对生活,要微笑着说:“太好了!”;面对困难,要勇敢说:“我能行!”;与人相处要主动说:“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这三句话,对于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心态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关键在于勇气。在新的竞争中,“我能行”三个字将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
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大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帮助别人后,心情非常愉快,帮助人越多,你也越快乐,快乐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我们做父母的、做教师的对子女,对学生应该播光明之种,使其发智慧之芽,开理想之花,结快乐之果,把快乐作为人生最终目的。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做父母的要做智慧型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我们提倡做智慧型的父母,目的在于提高父母对孩子行为的辨析、判断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父母的良好愿望在孩子身上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和教育效果,使父母的好心有好报;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享受到快乐。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说,孩子的教育问题,正在成为我的心病,我不知该怎么办。一位父亲也曾对我说:什么“长”都好当,惟独家长不好当。
作为智慧型的父母应该善于通过言传身教,把理性的教化、爱的滋润、美的熏陶有机的融为一体,倾注到孩子的成长过程,指导孩子在做事中开智明理,让孩子体会到爱的滋润和美的熏陶,重视给孩子一个充分展现自己的空间,允许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表现力,给予孩子自我,鼓励孩子自信,相信孩子之间只有个体差异,没有好坏之分,把孩子的梦想当作是令人欣赏的志向,当作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梦,鼓励孩子要大胆尝试,只要孩子努力去做,父母都应该说:“好,非常好”。因为孩子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成人后才能在无限地空间实现飞跃。一个人连自己的能力都不相信,怎能借助别人的力量来推动自己?
作为智慧型父母,重要是在孩子茫然的路上指路和照明,当孩子需要时给予及时地帮助,使他们感到父母是最信任的人,是最能理解他们的人,是心理上的朋友。父母和他们只有年龄上的差异,但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心灵上是相通的。对孩子来说,父母不仅仅是保护者与抚养者,父母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榜样,一个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英雄。
正因如此,智慧型的父母都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和以身作则。他们认为,一定要趁孩子需要时,多教养和多享受他们的童真,有了孩子,就一定要享受做父母的责任和快乐,很多事业上成功的父母都拿出一定时间陪孩子游玩,说话沟通和交流,他们认为这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很少与孩子沟通交流,还有的父母不善于与孩子交流,往往是吃饭时候问学习,训斥人,弄的气氛十分不愉快,子女生气,饭也吃不好,最后不欢而散。特别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缺少同龄伙伴,他们经常感到很孤独,有什么想法也不愿向父母讲。一次对500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有44.5%的学生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他们说,父母的观念和我们的观念有很大差异,我们穿的用的他们看不惯,我们说的、唱的他们听不惯,觉得我们变坏了,弄得我们什么都不愿对父母讲。
我们必须承认,孩子与父母之间存在“代沟”这个客观现实,两代人之间确实存在“差异”,不然怎么是“两代人”呢,但是“代沟”不是不可以填充,“差异”不是不可以缩小,这需要父母的智慧,通过与孩子智慧的交流与沟通,达到相互认同,相互理解,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教育才能产生正效应。
❺ 培育孩子的三商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该从哪几方面入手呢
高情商妈妈带娃容易,关键在于,育儿时善用情绪,不受困于情绪;重视赋能,而非避免困扰。培养出高情商孩子,孩子就能够获得成功、快乐、幸福。
4、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当孩子做的好时,不是表扬说“你好棒啊”,不当的表扬培养的不是自信的孩子,而是自大的孩子!应该找出孩子做的好的地方,表扬人格特质和过程。当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批评行为,切忌批评孩子的人格特质,不当的批评容易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5、父母做到谨言谨行,不要随着性子来,在一颗种子尚未开花的时间段,要保持异于常人的耐心,没错,要有耐心,高情商的孩子,其父母都拥有非同寻常的耐心,心怀宽容,处事圆润,孩子有样学样,将来也会和父母八九不离十,如果父母常常耐不住性子,孩子将来定会重蹈覆辙。
❻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父母该怎样让科技成为孩子成长的赋能
你如果真的行,就好好学习,将来超过自己的父母,创造出更大更好的业绩,到那时你才有显示的资本。要让孩子给客人端水拿水果等,培养孩子有礼貌,胆子大,学会与人交流,交往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养成自立的习惯和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他将来的抗压能力必定很弱,稍微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可能就会导致情绪崩溃,甚至做出过激的行为来。
因此宝宝的“挫折教育”应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而不能通过某些活动来突击实现。并激励人发愤努力,从逆境中奋起。可见一个人所能承受的挫折感是有限度的,不能没有,也不能太多。那我们把无为的思想应用到现代大人如何教育孩子上,那就易懂多了。接下来我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谈谈。
❼ 想要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父母该怎样去做
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成为最好的自己。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其实十二个字就可以概述好父母的三个基本特质。
要告诉孩子,最好的力量来自自己身上,没有谁可以代替你活,让孩子多学会与自我连接。这要求我们做父母的少干涉孩子的活动,而是去尊重孩子内心的意志。
无论我们有多么强大, 我们都不要忽略孩子身上的力量,只有相信自己身上的能力,她才会不断更新自我。
成长的路上,那些有出息的孩子,大都遇到了这样好父母的引领,唤醒孩子内在潜力,看见孩子内心需求与感受;持续祝福孩子,不断为孩子赋能,才能让孩子成为心中最强大的自己。
❽ 孩子的青春期特别叛逆,作为家长该如何交流
01
成长关键期,做孩子心灵的守护者
03
正向引导,让孩子走在健康发展的路上
早恋真的是洪水猛兽吗? 其实,十几岁的孩子对异性产生好感,喜欢异性,是心理发育的正常表现。
如果我们急于去否定孩子的感情,训斥孩子,孩子反而更可能跟你对着干。如果我们能很好地进行正向引导,就更可能让孩子走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
教育家杜威曾说:“以昨日之法教今天的孩子,我们将剥夺他们的明天。” 孩子在成长,父母也需要同步成长甚至提前成长,如果仍然不加思考地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青春期的孩子,那只能让孩子的心离你越来越远。
青春期,是一场父母与孩子共同完成的蜕变。如果是真的爱孩子,我们就要陪他一起成长。没有人生来就是好父母,做父母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
当你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努力去尊重和理解他,理性应对各种挑战,有效引导孩子前进时,你就正在成为一名赋能型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