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长大后是否会孝顺父母,从小时候这三个特征就能看
不孝顺的孩子,最常见的表现就是不尊重长辈,随意顶撞父母。因为现在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对孩子百依百顺,尤其是爷爷奶奶“隔代亲”。这很容易让孩子变得张扬跋扈,一旦自己的需求的不到满足,或者被批评,他们就会毫无顾忌地顶撞父母。
有些不懂事的孩子,不但不懂得尊重父母,而且会为了赌气,故意跟父母作对,父母说东,他偏要往西,只要父母生气了,他就开心得不得了,这种孩子长大了一定是白眼狼无疑了。
不懂得感恩
爸爸妈妈们不妨回想一下,家里是不是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家里有好吃的东西,都是孩子先挑,从来不先拿给父母吃;爸爸妈妈在家忙着做家务,孩子总是自己玩自己的,从来不会主动过来帮忙;爸爸妈妈生病了,孩子也很少主动问候......
其实孩子之所以有这种表现,并不是他变坏了,而是从小的生活环境让孩子认为爸爸妈妈什么都能做到,根本不需要人关心,也不需要人帮忙。从小习惯了父母的爱护,让孩子觉得家人对自己的爱是天经地义的,自然不知道该如何去感恩,如何关心家人。
遇事就推卸责任
有的孩子做错事情,不会主动承认,而是总想着推卸责任:杯子是妹妹摔坏的、零食是妹妹偷吃的、我今天没有偷偷看电视等等。只要爸爸妈妈一批评,就会哭闹、撒泼打滚,听不得一点批评。
如果孩子从小养成这样的坏习惯,没有及时纠正的话,长大后也很很容易变得自私,遇事只会考虑自己的感受,也不愿意去承担照顾老人的责任。除此之外,这样的性格也会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试想一下,谁愿意与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做朋友呢?
在家是个“小霸王”
有的孩子在家,俨然就是一个“小霸王”,什么事都要听他的,不论做什么都要有优先权,比如:电视只能看他喜欢的节目,别人不许换台;吃饭时只挑自己喜欢的菜,不管别人够不够吃;家里来了弟弟妹妹,从不分享自己的玩具等等。
如果宝宝从小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在家“横行霸道”,长大后往往会比较自私,凡事只考虑自己,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对父母自然也孝顺不到哪里去!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如果宝宝小时候有这几个坏习惯,爸爸妈妈们一定要及时纠正!让孩子和小V一起成长,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还能学习更多知识!
2. 什么样的表现是真正的孝顺父母
参考《孝经》:抄
“身体发袭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
就是不损害自己的身体,因为是父母给的。可以延伸为不要让父母担心受怕(比如做危险的事伤害自己)。
后半句我们老师特意有拿一个例子来说过“显”的意思,就是可以让父母显摆(去掉贬义。也可以说是让父母在别人面前可以因为是你的父母而骄傲)
还有就是另外补充:1.不要愚孝
2.关于一句谚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些信佛教道教的一些和尚之类的人都是不留后的。但是佛教进入中国却能被传统文化接受容纳,是因为儒家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概念,不生孩子可以看作是“出世”,也就是独善其身。
其他回答也可以看看,但是我估计是没有典故的笼统答案,要看你父母是什么样的人,你连自己父母什么性格都不知道,希望能不泛泛而谈的好好对待 你 自 己 的父母。也不能盲从+极端啊,古代二十四孝图有几个不合理的典故比如埋儿奉母、卧冰求鲤,还有那个吃自己母亲屎的……王小波有提出过个叫“自激”的概念可以去看一下……
3. 长大以后会很孝顺的孩子,在小的时候通常都会有哪些表现
都说养儿为防老,现在人思想观念比较开放,不会像古时候一样,让孩子留在身边,但是即便孩子以后外出求学、工作,甚至在异地安家生活,我们也希望孩子是孝顺的,会经常给自己打打电话。
4. 判断孩子长大会不会孝顺父母,要看小孩子喜欢说哪几句话
到底怎么样的孩子,以后可能会不孝顺呢?其实这是从小就有所表现的,长大之后不孝顺父母的孩子,打小就喜欢说这三句口头禅,家长一定要趁早发现。
就像前几天网上传的一段聊天记录,是关于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非要让自己的父亲给自己买苹果11的事情。
这样的孩子,当自己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只会埋怨父母,却不会为父母考虑。
所以当自己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注意教育孩子,让孩子懂得家庭的难处,教会孩子去体谅别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相信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知书达理,懂得体谅自己的好孩子。所以在孩子说出这三句话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加以重视,并且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5. 孩子小时候有什么样的表现预示长大后一定会孝顺
俗话说,不养儿不知报娘恩。只有做了父母才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和含辛茹苦。作为父母,无条件的为儿女支撑起来一片天,为孩子遮风挡雨。尽管如此,生活中不赡养老人,不孝顺老人的事情屡见不鲜。
前段时间在网络上有一则这样的连载视频:老人年轻时养了5个孩子,由于生活困难就把小女儿送给了别人。转眼间,孩子们都长大并成家立业了。
2、适当示弱
家长要适当的示弱,让孩子有帮助家长的机会。如果一味的溺爱孩子,孩子长大后是不懂得感恩的。
2、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适当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健康的心态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懂的为他人考虑,照顾别人的感受。
家长们,想让孩子们变得孝顺,教育过程只能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孩子们的孝顺能让家长晚年无忧,更能维持一个家庭的和谐。所以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可千万别忽略。
6. 孩子有这些表现,将来一定会孝顺父母,你家孩子占几点
1、孩子喜欢黏着你
孩子喜欢跟父母一起,喜欢粘着父母,是因为粘着父母会很有安全感,有的孩子甚至跟父母形影不离。这个时候,父母千万不要说“你烦不烦,整天都跟着我!”“叫你别跟着我”之类的话,不要伤了孩子的心。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有恋母情结,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家长好好教育,孩子长大后会非常孝顺你的,一定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给孩子树立榜样,你同样也要做到孝顺老人,在无形之中影响自己的孩子。
7. 孩子有哪几种表现,孝顺父母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人常说:百善孝为先!现实生活当中,也有很多的长辈为自己的儿孙付出了自己能做的全部,然而当一些长辈们年纪大了,做不动重体力劳动了,却发现自己的孩子根本就不孝顺,明明有好几个子女,合该儿孙绕膝,安度晚年,却偏偏晚景凄惨。
其实很多长辈落得这个下场,多是教育没跟上的缘故,孩子就像是一根小树苗,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生出一些枝桠,如果家长不及时纠正,就很有可能会出现问题。一般情况下,从小有就这几种特征的孩子,就是生出了歪斜的枝桠,如果家长不好好教育,长大之后容易不孝顺。
如何纠正孩子的这些行为?
当你家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溺爱”,此时家长们就要找找原因了,如果是长辈的过分溺爱,那就需要先将长辈跟孩子隔开,或者是跟长辈达成一致,共同让孩子改掉身上的坏毛病。如果是家长自己的过分溺爱,那就不能继续心软下去,对孩子软硬兼施,只要坚持肯定可以让孩子改正过来的。
8. 孩子有哪几个表现,长大后是个孝子
很多妈妈都会担心孩子长大以后不贴心,不会心疼人,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无意间的一些言语和行为,都能展现他们长大之后善不善良,贴不贴心。
现在很多家庭对孩子都存在溺爱的情况,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如果你不想老了还要担心孩子的各种问题,那么请给孩子独立的机会,很多东西是从小培养的,并不是一切都等长大了就好了的。
9. 孩子有哪6个表现,证明长大后是个孝顺孩子
中国有一个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每个家庭都希望能养育一个孝顺的孩子,等以后年纪大了,可以有所依靠。老人们常说:三岁看老,其实,你家孩子长大后孝不孝顺,从他小时候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出来了。
5、爸爸妈妈生病了,立刻变成乖小孩
当看到爸爸妈妈生病了,就没有以前的调皮捣蛋,而是一直围绕着爸妈转悠,时不时问一句,"还难受吗""要不要喝水""我摸摸还烫不烫"。这样的小孩从小就懂得关心人,长大后肯定很孝顺。
6、妈妈打骂后,会主动认错、安慰妈妈
当孩子调皮捣乱时,有的妈妈会狠狠批评孩子一顿,甚至打孩子小屁股。孩子会哭着跑开,但是过一会后,就会巴巴的拉着妈妈衣袖,说:"妈妈,我错了,你不要生气了"。这样的孩子,对妈妈的爱是无底线的。长大了,肯定不会差的。
10. 孝顺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作为一个家长,我们除了想让孩子成才,还希望孩子长大后孝顺,如果孩子有着7种表现,长大后会非常孝顺哦,快看看你家孩子有吗?如果没有这几种表现,我们就赶紧培养!
一:主动帮父母分担家务的表现
一般有主动帮父母分担家务表现的孩子肯定是孝顺的,现在很多孩子别说有主动帮父母分担家务的表现了,即使家长吩咐让其做家务还不做呢。有主动帮父母分担家务的表现的孩子会懂得心疼家长,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忙,比如扫扫地,擦擦桌子。提醒各位家长一句千万别心疼孩子,不让其做家务,做家务又不会累到孩子,反而会让他们有感恩之心和对生活充满信心,孩子在做家务时会感觉自己是有用的,而且他们在做完家务后会有一种满足感,我们常说一句话,我们可以惯孩子任何事情,但是不能惯孩子不干活。有主动帮父母分担家务表现的孩子,以后走入了社会开始自己生活,他们也不会觉得委屈。
二:将好吃的分享给父母的表现
一些孩子有了好吃的吃独食,从不懂得将其分享给家人,这也是很不好的一种表现。如果你家孩子没有将好吃的分享给父母的表现,一定要让其改正。我们听过孔让梨的故事,有了好吃的先让兄长吃,自己才吃,有这样表现的孩子一定是孝顺的。如果你想让你家孩子长大后孝顺,你一定要培养孩子将好吃的分享给家人的表现。认为每个人都不差这一口吃的,但是孩子有了东西我们一定要吃,并且孩子给你吃你就吃,别说“你吃吧,我不吃”这样的话,如果时间长了,孩子再有将好吃的分享给父母的表现也会消失,因为他们认为,反正家长也不吃就不给了。
三:独立的表现
我们一直提倡孩子从小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如果你培养出了孩子独立的表现,你就偷着去笑吧。因为有独立表现的孩子一定是孝顺的。因为他们懂得独立,不依赖任何人,而孩子有独立这个表现真的很不容易,因为家长都不愿意放手,一直帮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也许我们心里想让他们独立,但是手上已经帮他们做了,这样孩子怎么独立?所以要想孩子有独立的表现,自己要先学会放手。其实孩子有了独立的表现,并不只是孝顺,而且我们也能更轻松一下,空出时间去做我们自己的事情。
四:耐心听父母唠叨的表现
孩子有听父母唠叨的表现,真的会孝顺父母。因为孩子有了耐心听父母唠叨的表现,意味着他们已经懂得尊重父母,已经知道父母的不容易,他们已然懂事。也许父母的唠叨很烦,但是这都是治理名言,都是他们的经验,所以如果孩子有耐心听父母唠叨的表现,他们不止孝顺而且会成才。但是有这个表现的人少之又少,别说孩子了,成年人都不一定有耐心听父母唠叨的表现,父母一句话经常说才叫唠叨,但是他们确实是为了我们好,我们真应该静下心来听听父母的唠叨。如果你想让孩子有耐心听父母唠叨的表现,首先你自己要做到。
五:经常和父母聊天的表现
孩子长大了会越来越不黏父母,因为他们会有自己的生活,但如果孩子有经常和父母聊天的表现,真的是难能可贵。如果孩子放学后会主动和父母聊他们在学校的事情,学习上的事情,这就是一种孝顺。而如果孩子有经常和父母聊天的表现,家长再也不用担心孩子长大后会不孝顺,因为与父母分享自己的事,说明他们把父母看得很重要,而如果孩子孝顺与否,是看父母在他们内心所占的比重。
六:帮父母洗脚的表现
相信孩子在学校都会有安排帮父母洗脚的作业,但是又有几个孩子真的做到了。有帮父母洗脚表现并不可耻,帮自己的父母洗脚应该是光荣的,因为孩子在帮父母洗脚的同时,能从内心深处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因为岁月已在父母脚上体现了出来,有孝敬心的孩子会深有感触。你家孩子有帮父母洗脚的表现真的是孝顺的。认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想让孩子有帮父母洗脚的表现,你自己有没有帮父母洗脚的表现呢?
七:记得住父母的喜好
可以肯定的说,父母都能记住孩子的喜好,而孩子永远记不住父母的喜好,如果你家孩子有记得住父母的喜好的表现,那真的恭喜了。一般孩子真的很少有这个表现,他们只记得住自己,有这个表现的孩子可以百分之一百的肯定是孝顺的,如果不孝顺又怎么能记得住父母的喜好呢?如果你家孩子在外或者逛街时或者吃好吃的时候能想到父母也爱吃,带回去给父母吃,这多让人感动!
孩子有这几种表现是孝顺,如果没有这些表现,家长也不要灰心,耐心培养孩子都是会孝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