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很多父母给孩子的不多,却想从孩子那索取很多
孩子,父母给了你什么?
1.生命,如果没有 父母,就没有你。生命无价。
2.健康,如果没有父母的养育,你没有健康生存下来的可能。你的器官大多是健康的。人生命的配件不多,但每一件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你有钱也不一定能够买到。更不能买到原装的。(你可以搜索一下,换个肾脏或者肝脏需要多少钱)
3.健全的人格:如果没有父母的爱,人不可能有健全的人格,不可能有健全的心理。
4.金钱和爱:父母把我们从婴儿养育到18岁,我们每天(以现在在的物价,即使我们每天以最低的生活花费,那他们也付出了他们至少为我们花了18万元的吃饭、穿衣、医药、教育等方面的开支,还不包含他为你付出的爱,精神的付出我们无法估价)。
你可能还没有做父母,你无法体会父母的心,当我孩子生病时,我常常想。如果孩子的病生在我身上多好。父母宁愿担负孩子的一切。父母给我们的,我们这一生无法偿还。
父母要求我们的,相比与父母为我们的付出,实在是太微薄。我们不愿意以传统的孝道来压年青人,逼别人尽存心,但我们应该应该明白事理。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多。一个月前,母亲夜晚做恶梦,就让我替找根桃枝,我们这里没有果园,最后在人家院子盆桃上要了一根桃枝,连夜给送去。我想起我小时候,胆小,那时在农村,每次夜晚上而所总是妈妈打着灯笼,在厕所外为我照亮做伴。长大后,因为她夜晚害怕我只为她做过这一次。希望你能够明白。
『贰』 怎样才能换个父母
记得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让我明白我爱你们。——题记
如果让我选择父母,我就不会以家世,身份,这些身外之物来选择,因为这一切并不能够让我感到父母的重要性所以为希望自己的父母和我一样热爱艺术想贪婪的鱼儿在水里畅游。
热爱艺术的我,从一张张简简单单的白纸上,看着瑰丽的异国风光;看着草原上的‘风吹草地见牛羊’;看着仙境般的祖国壮丽河山。让我希望有一个用色彩,线条这些简单而神秘的东西来诠释生活的父亲。例如现代画家徐悲鸿,那用中国古老书写工具文房四宝简单而富有神韵勾勒出的中国画,那种是艺术效果总让我沉醉。用一双眼睛去看这现实而残酷的世界;用一双手去画这世界里的浮尘。但却失去了父亲给我的爱意,太过热爱艺术愿把灵魂都献于艺术的徐悲鸿,并不能给我父亲在风雨中撑伞·将我护在怀里的爱意;不能给我最简单最平凡的爱;不用担心身份带来的不便。只想用左手牵起你那粗糙的大手,看着我一点点长大。
同样喜爱文学的我,喜爱鲁迅的深沉冷静;喜爱冰心的婉约清新;喜爱秦牧的博学睿智;喜爱茅盾的自然沉厚;喜爱法布尔的生动幽默。而我早已爱上了李清照所写的词,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她从小就打好文学基础,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为精诗词。她的人格向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这样的母亲让我体会到巾帼之淑贤;更见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它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知识;而且有远大的抱负。而这位理想母亲的艺术风格——易安体。那种‘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以致赢得了婉约派的‘宗主’那种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成为“千古第一才女”‘生怕离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凤凰台上一吹萧》正好体现理想母亲的性格。却让我有疏远之感,你太过卓越,太过淑贤,太过刚毅,太过崇高,太过高远,更太过感情用事。如此柔弱的你在现实的摧残中,又会如流星般陨落吗?如此的你让我有了不忍之心。母亲一定不会如此,一向理性的她,会用科学实践来告诉我生活的道理,会合理安排好工作与生活,会微笑面对生活。因为我一直记得母亲的那句话:“生活不是痛苦的,给你生命是让你用最自信的微笑来笑看天下。”握紧你温暖的左手,看着你迷人的笑容。
很多人都很奇怪,为什么我所选的父母会是这样?其实并不尽然,当某个名家得到大家认可时总会有过人之处,而我热爱文艺自然是喜爱徐悲鸿和李清照。那种耳濡目染的艺术气息,更是沁人心脾。也许在这样的熏陶下,我会在十五年后成为一代名家吧!但这样的我太过书生气,少了孩子的快乐,青春的张扬,热烈,失去了生活中该有的拼搏奋斗,让诚然现实的我有所不喜。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父母总会幻想过,思想开放的,不严厉的,不唠叨的,千姿百态,而我独爱艺术,因为热爱。我们都是在父母期盼中出生的孩子,是幸运的,虽不如理想中的美好,却处处留情,处处有爱,处处快乐——与父母在一起,幻想就留在这岁月里,无论多大风,多大雨,多大困难,多大艰险,与父母携手慢慢走完未完的路。《花样年华》还在继续,父母啊!上天在已做好安排,只愿永远在那个冬天,一起堆三个雪人,左边有爸爸,右边有妈妈,中间一个小雪人。爸爸妈妈你们记得么?那个雪花飘落的日子,三个雪人和一个家的故事!
『叁』 想换父母的男孩 读后感
学会在孩子面前服软,一个大多数家长不能接受的话题,青春期的教育或许就难在这里,也可能就失败在这里。
一个小学校长,一个当地教育教学的名师,自己的孩子竟然一个月没跟她说话,是她自己不懂教育吗,是她把自己当成了一个老师,或许一个领导的气质在孩子面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种爱,让孩子无所适从,于是一个词应运而生,“叛逆”。是谁在叛逆,家长?孩子?
突然想起一部电视剧《青春期遇上更年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不懂事的青春期遇上不懂教育的父母,针尖对麦芒,于是矛盾产生了,于是就出现了孩子的叛逆,于是就出现了家长的苦恼。
专家告诉这位当地知名的教育家:学会在孩子面前服软,回家后抱住孩子,告诉他妈妈错了,妈妈的不容易,于是,母子俩抱头痛哭,问题迎刃而解了,所以,有时候孩子的叛逆不仅仅是因为孩子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父母不懂教育促成了孩子的叛逆。
寒假中遇到了一位刚毕业的孩子的家长,打心眼里佩服。孩子所在的学校是最著名的学校,只是住宿条件不是太好,家长告诉孩子,我们是去学习的,妈妈非常理解你的处境,学习都是这个样子,条件月艰苦,你应该越努力,在坚持两年半。
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帮助孩子进步,还未长大的人,需要的是扶持,不是……
『肆』 孩子相换父母可以吗
不可以的,子女和父母是血缘关系。如果在平时有矛盾可经常勾通,互相谈心,解除隔合,以亲情为重。
『伍』 怎么更换家庭更换父母
咋啦,为什么这样,要是被你父母看到了,他们得多伤心!
『陆』 没有孩子能承受太多的“不”,父母用什么代替“不”
父母或爷爷奶奶往往是孩子身边最亲近的人,也是孩子安全感和自信心建立的基础,所以我们才会倡导要多鼓励孩子表扬孩子。而长时间否定孩子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让孩子产生自我厌恶的感觉,从而成为一个自卑懦弱的人!
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没那么严重,“我们小时候受过的否定不知道多多少,现在不也好好的?”,真的是这样吗?至少我了解的不是,我身边也有这样长时间在否定中长大的人,无一例外的都是内心脆弱而敏感,自尊心过于强大了!哪怕表面上装得再坚强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你真的愿意你的孩子成为这
学习学不好?特长学不会?你很着急?一着急就说孩子没用没出息?还是那句话,有用吗?你当时倒是解气了,有没有想过孩子心里要受多大的伤?亲爱的父母,请给孩子也给自己一个机会,耐心点吧!
『柒』 想换父母的男孩主要讲了什么
其实,我真的曾经想过换父母。因为我一直和我母亲关系不好。幼儿期,我对她没有记忆,但是她告诉我,她曾经为我付出了多少,但是在那段时间里,我只记得黑夜里我一个人被锁在房里嚎啕大哭,奶奶白天带着我怒气冲冲揍欺负我的人,记忆里只有奶奶,没有别人。小学时期,我会跟妈妈分享秘密,会问妈妈许多的问题,会想要无数种逃避的方法,但是母亲都会教我要勇敢面对,可是,自从上了六年级后,到了初中,我几乎什么也不告诉她,直至今日,我们之间有着想亲密却亲密不了的情感,但是,我知道她肯定是爱我的。今天看这本书,《想换父母的男孩》,激起了我许多的回忆。我也做过这样的傻事。写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在头脑中幻想了“如果我换了父母会怎样”。于是,今天我和主人公一起重新“换了一次父母”。其实,我知道结局必然是还是自己的父母最好,但是这本书结尾“烂尾了”,太尬。没有让我有心灵冲击的感觉。可是,实实在在在脑海里过了一回瘾,因为我想最后我也是会选择自己的父母。有缘相见于江湖,赤裸裸来到这世间,就因为怀胎10月,我们真的是过度以为父母的爱是理所应当。再者,我们还理所应当认为他们才是这个世界最理解我们的人。可是,仔细算算,这辈子,我们真的和他们朝夕相处的时日,竟不及外人来得长,可是我们为何会有这样的错觉,认为父母就是应该最理解我们,最爱我们(实际如此),最......究其人的自私性,我们真的总在要求别人。换言之,父母是否也曾想过“换换孩子”呢?无论是何种形式,我想,我们都会明白没有什么是完美的,因为,无暇并不是完美,瑕疵才显得美好。
『捌』 想换父母的男孩的4个父母的特点
想换父母的男孩的4个父母的特点:
这与父母对男孩的教养方式有关(父母在抚养、教育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
而在父母与男孩的依恋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中,
父母的特点(或者说对待孩子的教养方式)可以从两个维度划分:
一,父母对待孩子的感情态度(接受或拒绝);
二,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控制程度(控制或容许)
由这两个维度进行两两组合,
可以得到父母对待孩子的4种特点:
①接受控制型
②拒绝控制型
③接受容许型
④拒绝容许型
那么,想换父母的男孩,他的父母的特点就会是:
专制(要求孩子绝对服从,但在感情上冷漠);
放纵(对待孩子绝对服从);
溺爱(造成孩子的任性);
忽视(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缺乏跟孩子的互动,造成孩子合作性差,失去爱人的能力)。
『玖』 我国法律规定只要亲生父母对待孩子不好,到了一定程度,孩子可以报警申请换父母是真的吗
你说的这是纯粹的骗人的,根本不可能的,孩子的父母再不好,他也是他的父母,他是不会更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