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敬父母 > 为什么上名校刺痛了多少父母的心

为什么上名校刺痛了多少父母的心

发布时间:2022-04-04 04:08:40

❶ “爸爸妈妈,为什么你们不睡一张床”孩子的提问为何刺痛了父母的心

曾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

婚姻是一座建筑,以爱情为原料的婚姻是一栋漂亮的别墅;以金钱为原料的婚姻是一间用钞票砌成的纸房子,经不起分吹雨打。

以前我对以爱情为原料的婚姻是一栋漂亮的别墅深信不疑,后来我才发现这句话应该是写反了,但是想想还是不对,应该最好的是:以爱情为基础,以金钱为原材料最后才能建成一栋漂亮的别墅。

可是后来发现,漂亮的别墅是有了,可是感觉还没有以前那一种小家温馨了。

前几天有一位女性读者给我讲述了她的故事。

就像分享故事的读者,从刚开始的一无所有到现在有车有房,说如果不是看在孩子的面子上早就离婚了。但是真的仅仅因为孩子吗?

在这里假设一下:如果你们现在的经济条件不好,日子还是和以前一样,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你还会不会离婚?

我想,很大可能是会的,因为丈夫这样对你,换作是谁也受不了。因为现在条件好了,即使已经和丈夫分房睡,至少在物质方面还是能满足。我想你不想离婚的原因还参杂了一些钱的因素在里面吧?毕竟家里的经济大权没有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但是,你一直都没有强调你和丈夫沟通过,这我就不太理解。当一段婚姻出现问题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人来解决问题的话,那它是不可能自动修复的,连吵架都还需要一方先认错呢?更何况这么大的事。

所以去沟通到底是怎么回事,能解决最好,不能解决你就需要考虑要不要离婚了。毕竟后面的日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还有,婚姻有问题提前让孩子知道,毕竟孩子也不小了,让孩子有一个大概的心理准备,要不然突然离婚了,孩子一下子接受不了。

最后一点,对于分房睡这样的婚姻状态一定不能出现,发现早了就要去及时解决,要不然这样下去婚姻迟早有一天会走到尽头。

希望你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回到原来那种幸福的家庭。

❷ 为什么要上名校

首先,你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你的眼界,而你的眼界直接决定了你以后能够走多远!去了名校,你会在里面拥有一个极好的学习和奋斗的氛围。人的成长过程中,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踏上大学的这4年自由时光中,可以自立自主,但是如果处在一个较差的氛围,真的不好想象会怎么样。或许你可以在其中很努力,但是要知道,人一辈子不会超出他身边的人多少,除非他是真的天才,真的出类拔萃!但是这样的人太少了。
说的环境可能还是很抽象,现在就说点具体的。在名校读书期间,首先会有各种名家宣讲会,或许有些人对这个不感兴趣,但是要知道他们是有资格不感兴趣的,如果是一个差的学校,他们真的不会享受到这待遇。其次,各种社团活动,这些或许差的学校也有,但是如果谈上竞赛呢?有些国际竞赛,有些学校甚至没有报名的资格,这很现实,哪怕是一些国家级竞赛,名校获得的指导和培训,也远比其他学校的多。最后就是实习就业,现在我弱化文凭问题,直接说现实。现实就是那些名企基本不会到一个二流学校去开宣讲会,那些知名单位基本不会收纳一个差学校的实习生。名校学生表现优异甚至可以去欧美去谷歌微软等国际知名企业实习,但是这些机会差一点的学校是没有的,哪怕答主本人所在的大学,也没有这种机会。
一个人的眼界决定了他日后能爬多高,走多远。尤其是在青春年少自由自主的大学时光,环境真的很重要,除非你本人有藐视一切外在的出身,不然,还是努力奋斗,争取到达更好的平台,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力量!
最后强调一点,不管题主目前处在什么位置,永远不要放弃努力。祝题主一切顺利!

❸ 为什么中国考上名校要考高分

因为名校少,学生多。大家都想考上好学校,但是学校水平又高低不一,只能通过考试来分配谁去哪个学校,不止中国如此,其他国家亦然。且,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也确实反应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选到适合自己水平的学校。试想一个基础很差的学生去清华能呆得下去吗?又能学到什么知识呢?

❹ 有多少人不想结婚,但是又怕伤父母的心

不想结婚不怕年纪大了自己照顾不了自己吗?说实话如果是怕伤父母心去结婚未必会幸福,但是要是不明白结婚会改变人生命运,那肯定不会幸福。别想着一直活在当下,不同年龄总要有不同年龄的追求,如果真怕结婚或者不想结,那就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到底,不要敢做不敢当。不要忘了,你周围的人会因成家养娃跟你话题逐渐减少,你只能找不结婚的做朋友,那你们以后还能聊什么呢。

❺ 为什么我一定要上名校

我们所说的人脉,对于名校中的差生是接触不到的,人脉是给优秀学子的福利。没有人会因为一个不思进取的学生消磨自己的名声。

孙老师认为,没有一流的大学,只有一流的学生。君不见许许多多的成功人士都是中国家长所谓的垃圾学校里面毕业的吗?做一个三流大学的一流学生,比做一个一流大学的三流学生更容易受到社会与公司的青睐。请不要盯着名校,名校对于人真的只有辅助作用。关键还是得靠自己!

❻ “儿啊,怎么对象又吹了”凤凰男的什么话深深刺痛了父母的心呢

一个人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父母,这一切都是天意,是上天的安排,我们无法选择,也无法改变。

人们都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可有的人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而有的人奋斗了半辈子还达不到别人的起点,于是就有人控诉命运的不公,可控诉和抱怨有用吗?时间证明,命运根本就不会听我们的控诉和抱怨,甚至不屑与我们争吵,命运不会因为你的抱怨和控诉就改变什么,早晚你都会明白,能够改变命运的只有自己。

虽然我们不能选择出身,但是可以选择拥有怎么样的未来。刘强东出身不算好吧?可他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拥有了多少人都达不到的未来。

出身既然天定,那么有志气的人会说,我做不了富二代,那我就努力做一个富一代。而好逸恶劳的人则可能会在那里埋怨自己的父母,让他投错了胎,于是在自怨自艾中混混度日。

俗话说“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最近一个朋友给我讲述了她弟弟的故事,她说她从来没有想到弟弟居然是这样一个人,父母拼尽了全力,把他供到大学,可因为他在找对象的时候被拒,就把责任怪到自己父母身上,说他找不到对象,是因为父母是农民,没有社保。

我从来不讨厌凤凰男,但是我讨厌伪装成凤凰的草鸡男。文中的他哪里是凤凰男了?明明是实打实的草鸡一枚。

因为真正的凤凰男,那是有志气,有魄力,果敢担当。而他呢?大学毕业以后还要看家里人给生活费养着,他哪里“凤凰”了?

一个人没有权力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是一定可以选择自己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而当一个人去抱怨那些根本不可能改变的客观的时候,往往意味着他不敢正视自己身上真正的问题,他真的是因为“父母没有社保”才分手的吗?

显然不是,他真的有能力,就好比“锥处囊中”,总会“冒尖”,也总有大格局的女人会赏识他,不拘一格地愿意嫁给他,而如果他真的能力平平,自然看上他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被诟病家境问题,父母社保问题啊等等,都是在反衬他的能力不行。

俗话说,有些人含着金汤匙出生,有些人靠着汗水死撑;有些人房子太多住不过来,有些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买上房子;有些人能用鲜花钻石装点爱情,而有些人却只能赤手空拳守护爱情。

人啊,最关键的是认清自己,这比抱怨有用,比迁怒于别人有用。我们无法选择从哪儿来,但是可以选择让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父母不必负疚,相反应该收回对他的付出,姐姐也不必愤怒,人的成长总得受到一点教训,才能茁壮,不如劝父母好好享受晚年为妙。

路遥说过:“人的一生中关键的就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但愿他能够早日觉醒。

❼ 老生常谈,为什么要上名校

大学活动实质就是一群人装BI

❽ 为什么一定要上名校

作为一名三流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的学生,我总以为所有的大学无非就是校园面积大小的区别,教授也不过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大学里的学霸大都是“高分低能儿”,情商和智商普遍不高,普通大学的出身靠自身的努力也能媲美名校的光环。当我有幸在浙江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后,才发现自己是只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不知天有多大。如果有能力,一定要上名校!因为教授的光环效应,他能给你推荐实习的平台更为宽广,从实习中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更有指导作用。当我们普通院校的学生们还在做着廉价的推销、家教等兼职时,名校的学生可能已经在五百强的企业里提前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了。更可况,名校的氛围中,身边的同学也很优秀,这也是一种无形的优势资源,你创业的时候同学的帮助和扶持,企业身居要职的同学们,这对你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资源。名校给了你较高的起点,让你在人生路上比别人领先一步。要说名校的优势,估计写几万字都写不完,我讲的这些是我亲身所感,是作为一个三流普通院校学生的真实感受。当然也有人会质疑我的观点,说不是名校出身照样可以成就一番事业,比如韩寒。但我想说明的只是,如果你有机会、有能力,一定要选择名校,名校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如果你毕业于名校,却从此止足不前,那么,你可能会被那些不懈努力的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所抛弃。名校只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就看你怎么开发利用了。


写最具深度的专业剧评。微信公众号:windy天意晚晴的剧评世界

❾ 在职读研,为什么一定要上名校

考研,大多数学员还是想奔着名校考,还有一些学员非名校不上,考不上985或211,还不如不上,你怎么看?考研选择名校有什么好处呢?
一、硬件条件
真的懒得喷,非211可能是因为没钱,所以在硬件方面远不如211学校,食堂也普遍贵一些,宿舍教室条件都不行,一开始去上研的时候,头半年一直在适应,真实环境不适应。
教研室的条件也比211的差很多,我拿我学的计算机专业举个例子,那个电脑破的呀,编程都能卡到死,然后老师居然还觉得电脑挺好的。。。我最后用我自己的笔记本写代码。
二、软件条件
老师的水平真心说,要比211类的老师差一些,教的东西非211的老师总感觉有点自卑,总是拿什么我们也很牛逼,不比211的差,就跟印度成天嚷嚷着要超过中国一样。教学水平也是低于211,当然不是所有老师,院长级别的老师和一些青年教师还是有把刷子的。
教育资源也是有限制的,211类的学校动不动国家项目,给一堆钱,然后老师就可以外派啦,或者自己带啦,每个月还能发发钱,体竞赛活动啥的也比非211类的多很多。
非211类的学校,考研难度非常低,基本就是过国家线就能收(个别热门专业要求的分高一些),所以周围学生的水平也非常次,在我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明显感觉我特么居然要带队友飞,拜托我都是来混的,稍微学了学,居然比别人天天学的懂得多,智商差距真的是有。。。
三、工作机遇
首先要确定你要去国企还是私企,你是家里有人还是凭本事找工作。以下言论仅针对业内顶尖企业、中国500强和世界500强企业。因为我没投过小公司,不太了解。
国企普遍要求双211,双985,私企普遍没这要求,一些落魄的大型私企只要211或者985,双非不给机会的。
四、读研无所谓的三类人
读研无非就业,认为考不考名校只要有学上的主要想法有以下三点。
1、自己很有本事,考研只是要个硕士学历,这类人凭自己本事三年出来了可以找一个业内顶尖的工作,因为我是计算机专业,所以互联网类的企业对于学历其实并不是很看重,我们这一届去BAT这类企业还是比较容易的,只要你编程能力够强。
2、家庭背景比较好,毕业以后家里能安排工作,无非就是来混文凭的,有个文凭能进一个大型国企,然后混几年家里头说个话把你往上提干,都是可以的。

3、其实还有一类人,就是脑子有坑,目光短浅,没啥大本事将来碌碌无为的,只是想着有学上,随便找个工作,够吃够喝,到时候国家随便一个政策,再起来骂爹的,家里一点抗压能力都没得,这类人的想法其实没必要理会。
五、总结
前三节简单对比双非和211/985之间的差别,第四节回应题主问题,最后总结,就是能考好的就考好的,我现在都后悔自己为毛当时想着混学历考了个非211/985。

❿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刺痛了万千华人父母的心如何评价精彩剧情在哪里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一部挺不错的教育主题戏剧,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有《妈妈的遥控器》、《茉莉的最后一天》、《猫的孩子》、《孔雀》。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个独立的、有自主人格的个体。“为你好”这样的借口在父母看来是出于好意,但对于孩子却不尽然,这句话的背后是父母天经地义的管教与约束,孩子不服从就如大逆不道。不敢说是对孩子的荼毒,但确实存在问题。《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所揭示的教育现实值得每一个家长观看与反思。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上名校刺痛了多少父母的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长寿花羽叶系列 浏览:356
老年人还会有毛吗 浏览:263
江西城管推倒老人怎么样 浏览:733
孩子多少岁父母能自愿离婚 浏览:33
老年人白带白细胞高 浏览:308
哪些类人的养老金要停发 浏览:12
退休员工可以买社保吗 浏览:859
怎样提高老年人的性功能 浏览:449
上海银行养老金提前领取 浏览:205
镇江枫叶红老年公寓 浏览:751
江苏省劳模退休工资增加百分之五吗 浏览:797
长寿火车站打车多少钱 浏览:23
父母真的烦怎么办 浏览:932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退休后可拿多少钱 浏览:61
池州秋浦敬老院电话 浏览:177
我老人家不懂得配合怎么办 浏览:17
吃面养生总是反胃怎么回事 浏览:16
2019社保养老金涨多少 浏览:4
福州退休金补贴 浏览:158
贵州最长寿老兵去哪里了 浏览: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