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预防孩子沉迷网络,要怎么做
您好,在解决孩子沉迷手机这个问题之前,家长应该意识到一点:一味的禁止,只会适得其反。
现在是高科技时代,电子产品本就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想要完全禁止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并不是明智之举。但是,我们可以用别的方式,帮助孩子戒除手机瘾。
一、家长需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
试想一下,当孩子在旁边学习时,我们在一旁玩手机、打游戏、干扰孩子,孩子还能专心学习吗?
孩子好奇心会比成年人的大,专注力也没有成年人好,如果这个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没有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就不能全怪孩子不够专心。
当然,有的家长是因为懒得管教孩子,所以为了省事,不让孩子吵到自己,会选择直接扔给孩子一部手机或IPad,让孩子自己玩。最后,反而去责怪孩子沉迷电子产品。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尝试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与孩子进行一些亲子互动,如陪孩子玩亲子游戏、亲子拼图、共同做家务等。
二、给孩子定规矩
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给孩子定下规矩,比如:完成作业后,可以玩多久;每天运动多久又可以玩多久等。如果孩子没有做到,就要适当的处罚,比如作业马虎,减少玩手机的时间等等。
将玩耍适当地作为一个奖励或惩罚的手段,但必须提前跟孩子约法三章,也可将约定写在纸上,贴在家中醒目的地方,督促孩子。
三、学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当发现孩子沉迷手机时,尝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正如我们小的时候,当我们守着电视看最喜欢的电视剧、动画片时,如果有小伙伴来找我们,我们通常就会抛下电视跟着他们跑了。
其实现在,孩子就面临着与我们小时候一样的情况,只不过现在吸引他们的东西,是手机。
在这种时候,我们可以多鼓励孩子多出去走走,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接触外界更有意义更健康的事物。当然,这需要多方配合,如孩子身边的同学好友、孩子的老师,以及作为家长的我们。
大孩子社区的木兰老师表示,想给孩子戒除“手机瘾”,既需要技巧的,更需要耐心,家长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最重要的一点是,与其总想着控制孩子,不如思考一下,如何能够做到尊重孩子,取得孩子信任,并做到有效沟通。毕竟真正陪伴孩子的,不是手机、电脑这些电子产品,而是身为他们父母的我们。
『贰』 如何防止青少年过度沉迷网络
防止的主要方向在于引导为主,一味的阻断青少年于网络的联系,势必会导致其逆反心理的产生,在脱离监管人的监管时会暴发性反弹,导致其进一步沉迷网络引发网瘾。
第一,家庭中,不可以在孩子房间放置电脑,而是放到公共区域内,这样便于家长的监督,同时也会因使用不方便减少孩子单独接触网络的机会。
第二、陪同孩子一起上网,分享上网的乐趣,同时告诫其网络中的危害。
第三、设定时间段让孩子上网,在不影响其学习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给他空间。一旦其熟悉了网络,不会因好奇而产生沉迷。
第四、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不要总是学习学习,学习之外安排一些亲子活动,或者社会类活动,让孩子充实生活,能够在繁重的课业之余有更多消磨时间的活动项目。
第五、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爱好,抓住孩子擅长方向及兴趣点,着重进行培养。
特别要说明的是,青少年只不过是没有长大的人而已,对于新鲜事物的探知欲望同成年人无异,只不过在认知上缺乏经验而已。建议不要认为孩子的行为一定是错误的,积极的引导。
本人手打,望采纳。
『叁』 提醒丨预防孩子沉迷网络,学校,家长怎么做
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学校要做些什么?
为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学校:
■ 一要积极配合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迅速落实相关工作;
■ 二要在重点时段播放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提醒,及时向家长推送防范知识;
■ 三要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板报广播、校园网站、案例教学、专家讲座、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
■ 四要明确各岗位教职工的育人责任,将预防沉迷网络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环节;
■ 五要及时发放教育部研制的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教师、家长和学生手册及致家长的一封信,组织收看专题警示片;
■ 六要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提醒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家长要做些什么?
为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营造良好家庭环境,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家庭要发挥好第一个课堂作用,父母要承担起第一任老师职责,希望广大家长做到“五要”。
■ 一要教育引导,履行家长监护职责;
■ 二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网络素养;
■ 三要注重陪伴,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 四要疏导心理,不将网络当作精神寄托;
■ 五要配合学校,引导孩子合理安排上网时段时长。
『肆』 防止孩子沉迷网络如何做
方法/步骤
父母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很多家庭的孩子之所以自控能力差而沉迷网络,在很多时候很大程度上是受父母影响的。比如父母亲本身就爱上网,玩游戏也总是当着孩子的面等等。因此,父母就要坚决改变自身的行为习惯,重塑有利于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行为方式和习惯。父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那么孩子就会接受这些正面示范,最终也会改变自己的网瘾行为,才能健康成长。
家长要教育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
孩子在成长,本身的活力是有限的,孩子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体育锻炼上,也就自然减少了他们上网的时间,从而有利于孩子在行为层面戒除网瘾;体育锻炼还能充分释放身体和心理的能量,享受运动的快乐,从心理上减轻了对网络的依赖;在运动之后人的身体会有一种酣畅感,再面对网络时会本能地产生排斥感,从而有利于孩子在生理层面上戒除网瘾。建议家长们带着孩子行动起来吧,而不要只是语言上的命令,能够让孩子更喜欢接受,慢慢培养孩子的运动锻炼意识和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这些都有利于孩子摆脱对网络的依赖。
父母亲要多陪伴孩子
孩子沉迷网络有时候往往是因为缺少陪伴,没有足够的精神满足感造成的。所以,父母要履行做父母的职责,尽量多一点时间陪伴孩子。不论父母有多忙,都要用心陪伴孩子。父母要尽可能在家陪孩子一起吃饭,陪孩子郊游,陪孩子唱歌,陪孩子学习。当孩子想上网时,父母也完全可以陪孩子上网。陪孩子上网时正是和孩子交流的好机会,可以借机让孩子学习正确的上网规矩,让孩子明白网络应该为人服务,网络本该被人控制,而被网络控制的人是本末倒置的错误行为。
父母亲因该让孩子适当参加一些家务劳动
要让孩子成为参与者,而不是参观者,进入角色的孩子往往会更加的成熟。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坚韧和毅力,让人在心智上早点成熟,早点长大成人,早点为家庭、为父母分担点责任。通过劳动,对孩子进行艰苦奋斗教育,让孩子吃点苦头,受点磨炼,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劳动能满足孩子多方面的心理需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通过劳动,可以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因此父母可以鼓励和支持孩子多参加一些家务劳动,通过劳动,培养孩子各方面的素质,帮助他们更合理的利用网络而不是沉迷。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自制力。
自助能动性和自我控制力是成熟的必要条件,父母亲应该尽早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孩子共同协商,达成协议,帮助孩子限制上网内容,上网之前先设定目标,先限定时间,和孩子共同协商改变网瘾行为的方案,如何管制自己的上网行为,当孩子能够执行计划的时候,家长就及时肯定和表扬孩子的行为,这些全部都要写在规定之中,孩子与家长都必须严格执行,这个过程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坚持,时间也许漫长,但成果一样斐然。
家长与孩子沟通要剪就方式方法
孩子心智还未成熟,父母不能以强硬的命令孩子,与孩子沟通要有耐心,要细心一些,考虑到孩子的感受才可以。在防止网络沉迷问题上,要由孩子主导改变过程,父母只管耐心陪伴,并给予适当地帮助和引导,而不必过多地说教和控制,父母对孩子要充分的信任,相信孩子是可以改变的。父母可以与孩子共同协商戒除网瘾的计划,调动孩子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孩子自己去改变。父母在与孩子的沟通上,不要总是从父母自身这一个点去理解和处理问题,还要站在孩子的那个点上,为孩子着想,去体谅孩子,去理解孩子,去充分地尊重孩子,做到与孩子共情,这样的沟通才会有效果,孩子才愿意采纳父母的建议,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沟通,当孩子真正明白其中道理也就是成长的过程。
父母要与孩子做好约定
网络具有两面性,既能帮助学习,也能让人沉沦。父母要向孩子言明上网的利与弊,讲清楚网络的用处和网瘾的危害,告诉孩子网络只是学习工具,网络是用于学习的,而不是用于做无聊事情的,电脑是学习机,电脑是阅读器,电脑不是游戏机。网络是为学习和工作服务的,我们可以用它来学习,用它帮我们做事情,决不可以用它来玩游戏,我们全家人都要遵守上网的规矩。通过这样明确的指导,让孩子对网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走正确的方向。
家长可以改变一下孩子上网环境
环境的改变往往能够潜移默化改变人的一些习惯。家长朋友可以把电脑搬到客厅的某一个地方,电脑前换一张实木硬座椅子,椅子要比原来的椅子要矮些,因为座椅矮一点会使人上网不太舒服,因而可以减少上网时间。电脑旁边张贴一些关于健康上网的自制的条幅,其上对网络行为的约束必须是针对全家人的,而不只是针对孩子的。如果孩子有反对意见的话,父母可以向孩子解释这样做的道理:我们工作和学习也需要用电脑,这样大家人都很方便呢。孩子都是聪明的,对此也是明白的,他的内心深接受这个暗示信息,就能够更好的成长。
父母要沉着面对问题
面对问题要沉着冷静,教育孩子更要如此,着急往往会犯错误。父母对孩子出现的网瘾问题,要从正面去认识,不要把问题看得太糟,也不要一味地抱怨孩子难管。有的父母平时与孩子沟通很少,当发现孩子有网瘾时又不愿接受并面对这个事实,把责任全部推给孩子和外界,父母应该明白:网络沉迷并不是人身体上的具体病症,它意味着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状态感染状态,用改变带来改变的过程。父母应该做的是:接纳并理解孩子,面对现实,分析原因,积极学习,和孩子一起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孩子与父母更加深刻的增进感情,帮助孩子成长的过程。
注意事项
如果父母只是偶尔发现孩子上网太频繁,不必大惊小怪,轻易给孩子贴上“网瘾”的标签,可能孩子也就是上网时间多一点而已。
如果真的发现孩子网络沉迷,那也不必太着急,可以认真思考,学习沟通技巧,寻求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方法。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
『伍』 如何避免 青少年沉迷网络
至于如何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应该从三个方面出发!
(一)从做网民的角色上看,更应注重自身修养的养成。
一要增强政治修养。广大青少年要加强理论和政策教育,自觉运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要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坚定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心与决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要增强道德修养。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一样,都需要有良好的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己识别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能力。
(二)从家庭教育角度出发,要发挥家长积极介入的作用。
一要发挥引导作用。作为家长,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尽量抽时间参加电脑培训,刻苦学习网络知识,不断提高自己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上网时有发言权,才能引导好孩子运用互联网去正确鉴别信息,有效获取知识,真正增长才干。二要发挥干涉作用。对孩子的上网行为,采取放任不管或者完全禁止这两种态度,都是不正确的。明智的做法是支持孩子,但不纵容,也就是要对孩子的上网活动进行干涉,要禁止孩子上不健康的网站,要干涉孩子在网上的不道德行为,要鼓励孩子在适当上网后,多参加其他活动,最好能够帮助孩子找到一种健康的替代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与上网时的同样感受。
(三)从学校培养出发点上,要充分注重素质教育。
一要强化道德教育。要对学生进行意志力的培养和“成功教育”,使人人都能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减少青少年对虚拟世界的依恋。要对那些痴迷于游戏和聊天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帮助他们摆脱对网络的依赖。 二要强化法制教育。要向广大学生进行网络法制教育,当前要加大《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以及《关于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决定(草案)》等有关网络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要对学生机房、电子阅览室加强管理,对学生的上网进行有效监督,让广大青少年学生懂得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陆』 如何避免孩子过于沉迷网络
首先在孩子接触的网络之前就应该让孩子知道网络的弊端,他要有一定的自控力不能沉迷于其中,家长把沉迷于其中的一些后果和影响给孩子多讲一下。
这样就会提前给孩子打好预防针,等到孩子接触到的时候孩子也会心理有一定的暗示绝对不会让自己有网瘾的,他们都会有一定的自控力让自己避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
因为他毕竟是个孩子他的心智还没有健全还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现在网络上好玩的游戏那么多很容易让孩子误入歧途的,所以有时候我们为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尽量从源头上去解决。
最后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真正重要是什么,不是天天的沉迷于网络荒废自己的学业,自己对自己有个定位就有自己的努力方向不至于被中间的一些诱惑所吸引。
『柒』 如何防止孩子沉迷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产业爆发式发展,如何防止游戏沉迷,特别是让青少年群体适度玩网游,已成为世界性难题。许多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成了许多家长的心头大患。那么,如何让沉迷游戏的。一、游戏开发商防沉迷系统。二、家长以身做则。三、培养孩子学习动手能力。四、引导孩子有正确的认识,让孩子知道利弊。
四、让孩子知道哪些东西对自己有用,什么是没用的。比如游戏也不是不可以玩但是让他知道什么样子是对的,偶尔娱乐放松一下也是可以的,不要沉迷无法自拔,劳逸结合嘛也是有益孩子的身心发展。
『捌』 孩子沉迷网络,家长要如何教育,如何防止
孩子沉迷网络,家长要耐心的引导。不能走极端的去处罚和责备,这样会让孩子更逆反。
建议你在孩子电脑上装个监护上网的软件“绿网蛙蛙”:可以控制时间;敏感词报警;网络浏览游戏聊天监护;同时对孩子上网行为记录、截屏,并形成上网行为的分析。让父母知道孩子在网上做些什么,从而了解到孩子心理动向,找到孩子沉迷的根本,而健康的引导和教育。
同时多与孩子参见户外活动,培养兴趣爱好。
总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用心,用心妈妈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玖』 如何避免沉迷于网络
1、用替代方案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家长需要观察和沟通,了解孩子是哪方面没有得到满足,比如父母的爱不够、学习挫败感、缺玩伴等,找到原因后,给予补偿。对于学习成绩差,只有在网络游戏中才能得到成就感的孩子,家长在学习方面可以提出最低要求,比如及格就好,让他能够达到,然后给予鼓励、达到这一要求以后,再逐步提高标准。对于缺乏其他玩耍方式的孩子,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出去和同伴一起玩耍,或者父母多和孩子呆在一起,邀请其他家庭的孩子到家中做客等。对于逆反心理、故意和家长对着干的孩子,家长要优先改善亲子关系,然后解决上网问题。
2、家人多关怀
网络强迫症患者陷入虚拟世界、脱离现实生活,实际上内心是十分孤独的。此时,周围人要给予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关怀,使他们感觉自己并非孤立存在,让他们自己主动从虚拟情感世界中走出来,找到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属于自己的位置。
3、发展新的爱好
孩子都喜欢学习新事物,现在社会上为青少年提供的兴趣班很多,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学琴、篆刻、武术等等,家长花点时间陪孩子转转,选择一个新的学习项目,培养一个新的爱好。
4、音乐疗法
美国“弗里斯”网瘾音乐疗法是目前众多网瘾治疗方法中最安全有效、最健康科学和最深层次的治疗方法。它的本质作用在于解除网瘾青少年心理的紧张急促,治愈被伤害的身心,达到镇静催眠、安抚心理、缓解紧张,消除抑郁、振奋精神、稳定情绪等作用。从根本上改善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情绪波动和社会认知度,帮助他们走出网络成瘾,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树立健康良好的性格心理。
5、父母的积极关注,及时有效的沟通
这个问题我们一直都在谈,青少年时期孩子是非常需要父母的关爱和关注的。一旦在现实层面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寻找其他方法,由于网游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些。所以,要想把孩子从虚拟层面中“拯救”回来,就要加强他对现实生活的吸引力。这里,父母就要起到这个引导作用,耐心的、及时和孩子沟通,慢慢的他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也就不再沉迷网络游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