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的抑郁,父母应该要负责任吗
父母肯定要负责任的。来自家庭教育,父母的培养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的重要。孩子抑郁如果不是由于学校原因造成的,主要问题就是父母身上
2. 抑郁症病人在别人家跳楼,家属是否承担责任
抑郁症病人在别人家跳楼,家属如果是其法定监护人,需要承担责任。
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按照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①配偶;②父母;③成年子女;④其他近亲属;⑤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此外,与精神病人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担任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也可以担任监护人。
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人身监护和财产监护两个方面。对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以保障其本人及社会的安全,并促其恢复健康为目的。至于财产监护,监护人得依法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监护人为法律行为。监护人在行使财产管理权时,得为被监护人的利益而使用或处分,但对不动产的处分,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是加以禁止或严加限制的。为了防止监护人利用监护关系侵害被监护人的权益,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监护人不得接受被监护人的财产。
3. 抑郁症患者的父母该怎么办
抑郁症基本和自闭症差不多少了,把自己封闭起来,其实可以通过心理方面进行处理。
第一、宠物,宠物一般没心没肺的,你对他好他就对你好,萌萌的,活跃气氛不错,也是给他找个伴。
第二,朋友,委托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经常陪伴他,和他聊天说话。不存在代沟,前提是对方需要活波开朗的才行。
第三,如果没有同年龄的朋友,那就培养他上网习惯,多注意他的一些笔记本或者日记,还有网络发言什么的,注册个新号码,利用新朋友身份加他微信,QQ等什么的,除了注意下他的空间发言,还用神秘的第三身份陪他聊天。和他沟通,这样他很多不愿意给大人说的话也许会告诉网上的朋友,然后利用新朋友身份比如经常送点小礼物什么的,最好加他不要装成异性朋友,这样免得对方出现恋爱方向发展,这样可以成为网上无话不说的哥们什么的,虽然是家长,但他自己不知道啊,多沟通,这种症状其实需要鼓励和言语让他自己走出来。
当然,这些只是我自己的建议,不知道能否帮助你,当然我也不是心理医生。
4. 有多少抑郁症,是由父母造成的
有多少抑郁症是父母造成的,我相信很多人,尤其是父母,可能很多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是真的存在吗?我说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一、别人家的孩子?
什么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常听到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但是很多父母没有想过自己说这句话的时候,就给孩子带来了伤害,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当父母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很有可能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去对比,这样当然没法比较了,比较出来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无是处,所以别人家的孩子总是一把尖刀在伤害着孩子。
所以很多的抑郁症的确都是父母造成,这点是无可厚非的,只是很多家长总会说,我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你没有考虑到,你为了孩子好,但是你的方式方法是不是孩子可以接受的,如果不是他们接受的,那对他们就是一种压力。
5. 患上重度抑郁症的成年人父母还有没有抚养的义务
中国的法律没有那么健全的,中国福利也很一般,你这种情况,假如不能得到治疗,你如果丧失工作能力,那只能靠政府的低保过了.~!
你父母他们没有条件 , 法律也没有办法强制力的~!
兄弟祝愿你早日健康吧~!!
6. 抑郁症患者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我国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当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1)18周岁以上。18周岁是我国公民成年的界限。对于16周岁以上而不满18周岁,但是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法律将之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最高人民法院《意见》第2条还对“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认定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精神状况健康正常。公民能够正确理解法律规范和社会生活共同规则,理智地实施民事行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理智地从事行为的人,即使18周岁以上,也不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即使是精神病人,也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先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其患有精神病,才不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因此,单纯的抑郁症不属于精神病,单纯的抑郁症患者犯罪应该负全部刑事责任责任。如果有并发的其他精神病的话另说。
7. 有严重抑郁症的子女有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即便患病,只要在不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仍应承担。
8. 青少年得了抑郁症 父母应该怎么做
1.
不要过多地否定孩子。
很多的青少年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仍需要外在家长们和老师们的评语,他们需要自己的定位来认可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时如果最亲近的人否定了他们,那心理势必会受到一些隐性的创伤,而这往往会成为抑郁情绪的导火索。
2.
多带孩子外出散心。
面对有抑郁情绪的青少年,多外出接触大自然是个不错的选择。在陪伴中慢慢观察,通过细节掌握孩子的心理情况,引导孩子逐渐走出抑郁情绪,
最后要说的是,抑郁情绪在处于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中是较常见的。在这一特殊时期,多和孩子沟通,聊聊学**以外的轻松的事情,多外出参与户外活动,帮助他们放松心情、减轻压力,才是对他们心理健康最大的帮助。
9. 我爸爸有抑郁症,故意伤人致重伤,应该受到什么法律责任
如果鉴定为精神病人,无行为能力,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但作为法定监护人的你,必须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如果不能鉴定为精神病人,你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但你父亲除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无期徒刑、死刑)外,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是否为精神病人,须法医鉴定。
10. 抑郁症患者犯罪,会不会判刑,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抑郁症患者属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因此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10)抑郁症父母要负哪些责任扩展阅读:
案例:抑郁症患者驾车冲撞行人获无期徒刑 感谢法院从轻处理
北京市一中院就被告人白连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作出一审判决,判处被告白连波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白连波当庭表示不上诉。
白连波原先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因患上抑郁症辞掉工作,2014年9月12日10时许,在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马坊村西侧马讲路上,白连波驾驶红色马自达牌轿车无故对路上行人进行冲撞。
造成韩某某(女,殁年45岁)失血性休克合并脑损伤死亡,辛某某(女,殁年30岁)被钝性外力作用导致颅脑损伤死亡,何某某轻伤。作案后,被告人白连波作案后向公安机关投案。
今年6月12日上午,北京市一中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庭审过程中,白连波说他此前撞人是为了求死,我也不知道怎么就想自杀,其实从家出来也就不到10分钟工夫。我到一个小超市买了壁纸刀,找了个偏僻的地方,拿刀在自己的左手腕上割了3刀,但是没死,就想开车撞人。
撞死了人,政府就会枪毙我,我也想过别的死法,但是怕不牢靠,我想撞的人多一些,肯定会判我死刑。我现在很后悔,白连波在法庭上说。据悉,白连波被捕后,一直在治疗抑郁症,病情已明显好转。
受审时,他曾向法官求情:请求法院对我从轻处罚。白连波的辩护人提出,白连波作为一名抑郁症患者,在案发时行为控制能力明显受限,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因此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据了解,在案件宣判前经法院调解,白连波的家人向两位死者各赔偿20万,伤者赔偿6万,被害人及被害人家属撤回了附带民事诉讼。
北京一中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白连波驾驶机动车故意冲撞行人,致二人死亡、一人轻伤,其行为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应予惩处。
鉴于案发时被告人白连波受所患精神疾病影响,控制能力减弱,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且在犯罪后主动投案自首,同时考虑在本院审理期间白连波与其法定代理人赔偿了被害人及其亲属的经济损失,达成了民事调解并获得谅解的情节,依法对被告人白连波予以从轻处罚。
北京一中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被告白连波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案件宣判后,白连波表示不会上诉,并感谢法律对他的从轻处理,并会珍惜这一机会。
参考资料: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参考资料:人民网-抑郁症患者驾车冲撞行人获无期徒刑
感谢法院从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