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冯云山和萧朝贵怎么死的
冯云山和萧朝贵都是战死的。
1、冯云山
冯云山,是拜上帝会的始创人之一,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重要领袖之一。官封南王,七千岁。
1852年6月太平军路经蓑衣渡时,冯被埋伏于此的清军江忠源部炮火命中,伤重身亡。
2、萧朝贵
萧朝贵,金田起义的核心领导人之一,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重要军事将领,被洪秀全封为西王。
1852年,太平军陷桂林,克兴安,攻全州,北进湖南,萧朝贵统帅前军进入湖南后,“所攻必克”,节节胜利,连克道州、桂阳、安仁、攸县、醴陵、江华、郴州、永明、永兴、茶陵,直抵长沙城下。
8月,萧朝贵率部诱敌作战,强攻湖南长沙,连破清军营盘多座;乘胜挺进七、八里,杀死总兵福诚以下清将数十人,清兵2000余人,缴获弹药4000余担,击溃清军在长沙城外的防线。
萧朝贵指挥天兵猛攻南门,弹片横飞,火光冲天。12月,萧朝贵亲临前线,在南门外妙高峰执旗督战,指挥炮兵轰击,不幸被敌军炮弹击中胸部,回营后伤势太重,虽经多方医救,仍未能治愈,逝世,年仅32岁。
(1)萧朝贵为什么杀父母扩展阅读:
太平天国诸王结局:
1、东王杨秀清
因假借天父下凡责罚洪秀全被韦昌辉杀。
2、北王韦昌辉
因杀害杨秀清一事,株连2万太平军,石达开回京后责备他滥杀无辜,他又欲加害,石被迫逃出京城,他竟屠其全家韦昌辉的残暴行径引起公愤,石达开在安徽起兵要求洪秀全杀韦昌辉以谢天下。
洪秀全顺应全体军心,下诏讨伐,11月2日将韦昌辉处死。
3、翼王石达开
1863年8月6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被杀害于成都,年34岁。
4、英王陈玉成
1862年庐州又失守,退经寿州被苗沛霖所捕,6月在河南延津就义。
5、忠王李秀成
李秀成于方山下涧西村(今属二界岭乡)被人告密后遇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冯云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萧朝贵
B. 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的死因
一是说萧朝贵在攻打长沙时被炮火炸死.
C. 萧朝贵怎么死的
萧朝贵(约1822~1852),父蒋万兴,母盘氏,弟为天平天国懿王蒋有福。居桂平鹏隘山下古棚村,壮族人。因过继萧玉胜为子,故改姓萧。有两子,长子萧有和,次子萧有福。萧有和袭爵为幼西王,在太平天国后期深得洪秀全信任,天京失陷后被清军杀死
D. 萧朝贵的人物生平
萧朝贵(约1822~1852),父蒋万兴,母盘氏,弟为天平天国懿王蒋有福。居桂平鹏隘山下古棚村,壮族人。因过继萧玉胜为子,故改姓萧。 有两子,长子萧有和,次子萧有福。萧有和袭爵为幼西王,在太平天国后期深得洪秀全信任,天京失陷后被清军杀死。
萧朝贵自幼随养父长大,家境贫苦,到桂平市紫荆山山区靠种菜、耕山、烧炭艰难度日。父母亲育男四人,萧朝贵排行第三,次兄为太平天国顶王萧朝富,四弟为天平天国模王萧朝兴,族弟为式王萧三发,时家境贫寒,无钱念书,不识多少字。为了谋生,少年时代的萧朝贵,就离家外出做工,还当过店伙计。不久,又随父母背井离乡,跋山涉水,到桂平平隘山的下古棚落户,以开荒烧炭维持生计。这时,萧朝贵才20岁出头,都已备尝封建社会贫民的颠沛流离生活之苦。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洪秀全创立上帝会 ,派冯云山深入桂平一带传教,秘密组织革命力量。萧朝贵约在1846年加入上帝会 ,与好友杨秀清最早成为拜上帝会的成员。他们四处到壮、汉、瑶等各族人民中去宣传拜上帝会的教义和好处,积极动员各族众参加拜上帝会。二十八年(1848年),冯云山被捕入狱囚于桂平县城,会众发生动摇。洪秀全返回广东营救。此时,萧朝贵与杨秀清假托天父、天兄托降,安定众心,坚持斗争。
他首先神化洪秀全,要大家共同拥戴洪秀全为太平圣主,大力发展会众,号召会员同心同德,共扶真主。为此他做了大量工作,始终不渝地教育会众坚定信念,坚定斗志,对巩固组织和坚定会众信念起了极大的作用。11月19日,萧朝贵假托天兄耶稣下凡,与洪秀全有一段对话,其中有:
天兄基督谕天王云:洪秀全弟,尔认得朕么?天王曰:小弟认得。(《天父天兄圣旨》第3页)
在既成事实面前,洪秀全承认了萧朝贵代天兄传言的特殊身份。从1848年10月至1852年5月的三年半时间,天兄下凡传盲有120多次,其中涉及金田起义前后的许多重要史事。稍后,洪秀全同萧朝贵有一次对话:
“天王曰:天兄,太平时军师是谁乎?
天兄日: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俱是军师也!洪秀全胞弟,日头是尔,月亮是尔妻子。冯云山有三个星出身,杨秀清亦有三个星,萧朝贵有二个星。杨秀清、萧朝贵他二人是双凤朝阳也!”(《天父天兄圣旨》第5页)
萧朝贵虽然比冯云山少一个星,但已取得同是军师的地位。在冯云山入狱未归时,萧朝贵与杨秀清二人成为扶持洪秀全创业的“双凤”。其实,在拜上帝会会众的心目中,萧朝贵早已成为一位有号召力的“救世主”了。拜上帝会以秘密宗教结社开始,逐渐演变成政治性的反清组织,最后又成为武装抗清的思想、政治支柱。萧朝贵从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与此同时,萧朝贵发动烧炭工人捐集了几百串钱,疏通官府营救冯云山出狱,并积极参与组织和策划金田起义。金田起义前夕,为壮大团营组织,萧朝贵回武宣家乡招齐会众,动员同族兄弟参加起义。他断然自毁庐舍,破釜沉舟,表示义无反顾的决心。在萧朝贵的带动下,群众纷纷变卖家产,奔赴金田,踊跃参加团营。他坐镇平在山总指挥部,对各地发生的每一项重大事件,他都以天兄下凡的名义,作出指令或决策。他以极大的魄力组织会众,发展力量。他和杨秀清统一部署,精心筹划,准备武装起义,起到了发号施令、统揽全局的重要作用。充分表现了一位极其机智、极有头脑、稳重有谋略的起义发动者和领导者的风范和魅力。 道光三十年九月(1850年10月),起义准备已趋成熟。1851年1月11日,两万多名汉、壮、瑶等各族“拜上帝会”会众齐聚金田,在古营盘誓师树起义旗,正号太平天国,史称金田起义。金田起义打响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太平军占据大湟江口,击败清钦差大臣李星沅和提督向荣所率的清军。
3月10日,太平军由江口突围入紫荆山。3月12日,太平军越山到达武宣东乡、三里。萧朝贵在协助洪秀全动员、鼓舞和指挥太平军英勇杀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3日,洪秀全在东乡登基,称天王,诏封萧朝贵为右弼又正军师、前军主将。其位仅次于洪秀全、杨秀清两人,肩负着军事指挥的重任。 5月,萧朝贵等保护天王洪秀全进入象州,移营于中平圩。7月,太平军撤离武宣、象州,折回紫荆山、金田。清军集中三万兵力,分南北两路夹击太平军,太平军被包围在金田、莫村的狭小地区内,大举围剿,形势严峻,部分将士惧怕困难,悲观情绪严重。7月13日,萧朝贵在新圩莫村配合杨秀清假托天兄传言,告诫将士“要同心同意,同打江山”,“尽忠报国”,为公莫为私,忠于革命,鼓舞士气,反对叛逃,使革命形势化险为夷。鼓励将士奋勇杀敌,并身先士卒,使将士们倍受鼓舞,坚定了继续战斗的信心和勇气。
9月11日,太平军从新圩突围到平南县的思旺圩出奇兵突袭官村,广西提督向荣绕道入平南的官村,扎营数十座,企图拦截太平军的去路。萧朝贵率领的前军和冯云山率领的后军密切配合,乘向荣立足未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突然袭击;向荣几乎全军覆没,将领毙命一二十人,大批粮草军械成了太平军的战利品。平南官村大捷,为太平军胜利进军扫清道路。萧朝贵统帅陆路大军,轻装疾进,抢关夺卡,发挥着先锋作用。9月20日,太平军挺进藤县大黎山区,25日,萧朝贵指挥罗大纲率领前锋,以声东击西的战术,攻克永安州城(今蒙山县城),进驻永安州,部队进行了休整,健全了官制,并初步确立了太平天国的政治军事制度。 一八五一年一月一日发生的桂平县大宣圩蔡村江之役,是太平军和清朝正规军的首场大战。清军代理贵州清远镇总兵周凤岐,清江协副将伊克坦布等率兵千余人,分路进犯金田,阴谋一举
摧毁拜上帝会团营的基地,破坏太平军誓师起义。当时,平南思旺圩“迎主之战”甫告结束,洪秀全、冯云山进驻金田,席尤未暖。从四面八方赶来团营的群众正在整编。如何应付敌人的突然袭击,打退他们的猖狂进攻,以保证誓师起义的顺利进行,是一个十分重大而又必须迅速解决的问题。萧朝贵协同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组织并领导了这场反击战。他们采用兵分三路,包抄合击的战术,由杨秀清率一军驻蔡村江北岸的王谟、烟村,牵制从大宣圩西犯之敌;以萧朝贵率一军埋伏于金田东南侧的盘古岭一线,监视由南渌、武靖进援的敌人。洪秀全、冯云山亲率一军驻金田,居中策应南北两翼。当伊克坦布督率敌军主力窜越蔡村江、深入鸡母岭时,金田一声号炮,三路人马同时奋起,围困敌人于蔡村、金田之间的望鳌岭,激战终日,清军大败。伊克坦布策马夺路逃走。萧朝贵率军奋勇穷追,阵斩伊克坦布,毙伤敌军官兵数百人于蔡村江。然后,回师灯盏桥,大败周凤岐部,黔军“七营相率宵遁”。蔡村江战役的胜利,鼓舞了团营群众,大杀了敌人威风,迎来了十日后的金田誓师大起义。 金田誓师起义之后,萧朝贵在进军大湟江口、西出武宣的战斗中,都率军当前敌。一八五一年三月太平军再入东乡,建立全军五将制,萧朝贵以功封前军主将。九月中旬,太平军从桂平大宣圩东出平南,夺取思旺,大败清军主力向荣部于官村的著名战役,就是萧朝贵和冯云山亲自组织、指挥的。
太平军向思旺挺进时,清军分两路尾追。先是,乌兰泰部万余人抢占思旺圩东南之莫村,卡住鹏化山口至官村一线,切断太平军北上通道。向荣率所部自平南县城北犯,东西连营数十座,控制官村南路。清军两大主力相去不足十华里,对思旺形成夹击势态。萧朝贵、冯云山当机立断,调出精锐战士千余人,分作两队:主力由思旺东出,凭借密林遮掩,以快速行军,穿插于两路敌人营垒之间,趁向荣军阵脚未稳,直逼官村。另以偏师佯攻莫村,牵制乌兰泰军,策应主力作战。向荣军被突然袭击,战启仓卒,阵势全乱,且天雨淋漓,火药尽湿,枪炮不能施放。太平军发挥刀矛优势,左右冲杀。清军夺路狂奔,锅帐、器械全部丢弃,全线崩溃。萧朝贵亲率大队猛追,一去三十里,直至平南城北之乌江边始行收队,大胜而回。复利用黑夜出动千人劲旅,手持刀矛,赤膊赴敌,直攻莫村乌兰泰大营。萧朝贵、冯云山预传号令:“冲入妖营,凡触及穿衣衫者,杀无赦”。由是乌军被歼者亦数百人。综观官村之役,太平军一日两战,全歼向荣军,击溃乌兰泰部,夺获军资饷械甚丰,取得了金田起义以来前所未有的大胜利。向荣官村败后,“几不能军”,“丧师失律,未有甚于此役者”。他哀叫:“生长兵间数十年,未尝见此贼;自办此贼,大小亦数十战,未尝有此败”。从此,清军将帅矛盾重重,太平军士气大振。萧朝贵、冯云山临危不惧,英勇果断,敢于攻坚,迅速取胜的军事才能,实在是非同凡响的。
E. 历史上萧朝贵杀父母是真的吗
西王萧朝贵
西王萧朝贵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也是今天起义的主角之一。萧朝贵的亲生父亲是蒋万兴,他之所以姓萧,是因为他被过继给萧玉生,所以改姓萧。后来,洪秀全创立上帝会,他与好友杨秀清成为拜上帝会最早的成员。
F. 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为何会被首次出山的左宗棠干掉
在太平天国内部,除了天王洪秀全外,东王杨秀清与西王萧朝贵是真正掌握实权的人物。在太平天国早期,东、西二王之间是太平天国的两大支柱。那么,萧朝贵与杨秀清的关系如何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一 天父与天兄都是伎俩
金田起义之前,拜上帝会创始人冯云山是广西桂平县紫金山一带拜上帝会的精神领袖。冯云山以教书先生的身份为掩护在紫金山一带传教,发展拜上帝会众,为拜上帝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是冯云山的行动还是被清廷发现了,道光二十七年(1847)十一月,冯云山被紫荆山士绅王作新捕拿,上帝会陷入群龙无首,即将崩溃的危险关头。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在冯云山入狱后,杨秀清等教徒积极运作,以科炭为主要方式筹集资金拯救冯云山。在拜上帝会即将崩溃之际,杨秀清上演了一幕“天父下凡”的神剧假借天父传言,安抚了拜上帝会教众,避免了拜上帝会陷于崩溃。同年9月,萧朝贵模仿杨秀清“天父下凡”的手段,上演了一出“天兄耶稣下凡”,天父天兄先后下凡,这对鼓舞拜上帝教众的信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杨秀清与萧朝贵二人凭借这个伎俩,一跃成为拜上帝会的核心人物之一。
这就是萧朝贵与杨秀清的关系,最熟悉的陌生人——最好的兄弟,彼此嫉恨的对手。
G. 为了忽悠手下,他处死自己父母,原因是什么呢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奇葩的事情,但是有些事情却不是什么人都敢做的,比如弑君杀父的事情,这些事情基本上可以算作是丧尽天良了。比如素来就有暴君之称的杨广,他就干过,所以留下了千年的骂名。
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干了一件事,他直接将自己的父母处死了。他是谁呢?他就是太平天国的西王萧朝贵。
萧朝贵自称能够与天父交流,自称自己天命不凡,但是他能不能听到,是不是天神下凡,他的养父母一清二楚。在没有感情的基础之上,为了自己的地位,杀了他们也就不足为奇了。
H. 萧朝贵阵亡处怎么样
偶然经过劳动西路,正在为长沙添加一些商户呢~~ 看到这里有一个碑,上面就写“萧朝贵阵亡处”,不禁肃然起敬,在炎热的夏天,喧闹的都市中,突然觉得浑身冰凉~~谁也不能想象,这一条现在商业发达,大家安居乐业的繁华道路上,竟然曾经就是一个英雄牺牲的地方~~ 回来看了一下,萧朝贵原来是广西的壮族人~,自幼家境贫苦,应该就是旧社会那种受压迫的农民吧~~ 他又是一个积极的革命分子,能够临危不乱,积极组织农民。打仗更是有智谋,会稳定人心,懂得诱敌深入,接连攻克不少地方,杀掉清朝的将领十几、二十人,可谓农民军中的杰出人物~~可惜命运总是无常的,他因为亲自指挥作战,被清军炮弹击中,因伤势过重,过早的去世了~~ 历史总是变化无常的,如果有萧朝贵在,以后的太平天国会怎么样呢~? 天京变乱还会发生吗~?是加剧还是会得到制止了,总之洪秀全是失去一员猛将了~~
I. 勇冠三军却可惜英年早逝 萧朝贵为何会命丧长沙城
西王萧朝贵命丧长沙城的原因是什么咧?让我慢慢说啦!
再有一点就是,太平军最喜欢用的攻城方法就是挖地道,挖好地道后再往里面放炸药,炸毁城墙后在攻城。虽然在之前的战争中有一定的成效,但是用在长沙城却失败了,在他们开始挖地道的时候,就被清军给发现啦,当然啦,清军肯定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直接放火杀死了地道中的太平军。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萧朝贵到长沙很久了,太平军主力部却迟迟没有来,而清军抓住了这个机会,果断的断了他的后路。说到援军为何不来,这就要提到杨秀清了,本来洪秀全是想去帮助萧朝贵的,但是被杨秀清阻止了,说有西王在肯定没有问题,他们是太看高了萧朝贵的实力!完全没有顾及到现实的形势是怎样,就这样,没有外援,又无路可退,只有死路一条啦!
J. 历史上的西王萧朝贵真杀了父母吗
没有记载
萧朝贵(约1820—1852),客家人。生于清嘉庆末年,广西武宣罗渌垌人。金田起义的核心领导人之一,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重要领袖,官封西王。
地位高隆,位居洪秀全、杨秀清之下,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