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孩被别的家长打了怎么处理
首先告诉孩子“我知道你今天不舒服了”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平稳孩子的情绪。
然后家长要和老师主动沟通,冷静地了解事情的原因、经过。如果是孩子之间发生的小冲突,家长们要从孩子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千万不要焦虑,认为自家的孩子被欺负、受委屈了。或许,孩子前一刻吵架,但后一刻就成了朋友,而家长反而为此耿耿于怀,那完全没必要。
其实,孩子哭诉很多时候是一种表达,家长要学会聆听孩子背后的意思,而不要以成人的标准来分析解决。
“真的遇到事,就请老师出面沟通。”我并不赞同某些家长打回去的“狼性”教育,长辈虽然心疼,但是这是不可取的。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教孩子保护好自己不要受伤,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比如躲避,比如用其他物件挡一挡,或者寻求老师的帮助。遇到攻击性非常强的孩子,那么家长也可以建议孩子要减少和这位孩子接触的机会。
处理引导打人者向对方道歉,让孩子学会宽容
对于打人者,家长应该怎么办?是庇护还是拉出去让对方家长批评?
我认为:每个孩子有天性的差异,有些温柔有些急躁,不同性格的人在一起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家长要深刻意识到,冲突并不可怕,而是应该看怎么处理,当然其中老师的作用也非常大。
“以暴易暴解决不了问题,而是应该把伤害事件作为一次教育的契机,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礼貌。”“对于打人的孩子,家长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的孩子能干’,这个时候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要引导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要在公开场合向受伤的孩子道歉。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李天一这样的情况,孩子长大了才不会无法无天。”
2. 如果家长打孩子 孩子还手怎么办
家长不能用武力来胁迫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做。每当家长打孩子的时候,他都会感到受到威胁,产生恐惧心理,也因此积压了担心,焦虑,愤怒的情绪。
小的时候不还手,不等于孩子屈从了,而是孩子了解自己能力有限。随着自我意识的增长,经常被打骂教育的孩子对大人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并可能模仿成人的行为去用武力解决他的一些问题。这都不是家长想要看到的。
家长看到孩子还手会有什么感受呢?或许有担心,有无可奈何,有愤怒等等情绪。这些心态背后隐藏的情绪,焦虑,悲哀,无助,愤怒等等孩子心里也有。
面对孩子的错误,家长要看清楚的是孩子抱有的情绪和意图,有时候孩子做错事并不是因为坏,是想告诉家长,我需要关注,当其他努力得不到关注时,孩子就改换另一种表达了,做错事情可以被家长注意到,当然这是一种假设,每个孩子的原因各有不同,家长需要去观察和理解自己的孩子了。
(2)被父母打了孩子怎么办扩展阅读:
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树立榜样
身教重于言教,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二、环境熏陶
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三、批评惩罚
批评和惩罚都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不过后者是对严重不良思想行为的一种教育手段。
批评惩罚时,首先要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从错误的实际出发,批评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
批评时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惩罚主要是剥夺某种权利,而不是体罚,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残身心。
3. 被父母打了可以报警吗
被父母打的确可以报警。如果大人打小孩子的情节轻微,社会危害不大的,不属于违法,孩子报警,警察对这类行为会警告教育一下,不会追究;如果大人打小孩子的行为情节严重,有可能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也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孩子报警的,警察会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但是,那是因为孩子不听话太调皮了,所以父母才打孩子啊,而且一般下手都会有轻重,不会打的很厉害。所以呢,与其考虑是否可以报警这个问题,不如多考虑一下怎么才学会不要惹父母生气,好好学习、团结友爱同学,如果你实在是不能接受被父母打,那就好好沟通一下,说说你的感受,毕竟就算是个孩子,也是应该得到尊重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相关法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4. 父母打孩子怎么办
古人云:“棒棍下出孝子”,但研究表明,打孩子是愚蠢的行为。有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长老是惹人生气,做家长的老想打孩子,该怎么办呢?真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每天还有很多家长,急切地通过各种方式找到我,孩子们,怎么能知道他们的烦恼和困惑,望子成龙。是孩子对日后的生活有所影响的。只不过,孩子们又有几个会真正的明白,爹妈的用心良苦。
5. 被父母打骂完之后,孩子怎么从来都不记仇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在许多中国人的眼里,打骂孩子是必须的。我们不可否认孩子有的时候是需要论打和骂来教育,但是如果长期敢骂孩子,那么这就不合理了。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在被打之后,被骂之后,他们依然对着父母笑,不记仇。那是为什么呢?谁的父母都会感到疑惑?
6. 经常被父母打骂,我该怎么办啊
你父母呢,观念是老了点,觉得棍棒之下出孝子什么的,其实这套教育方式是很落伍很不科学的,这其实不光会造成你身体上的伤害,也会造成你心理上的扭曲,你这想轻身的想法也是被他们这样打出来的。但是凡事都要看看两面,他们不断找你的茬是他们不好,但是你现在也还有毛病让他们挑。你就试试这样吧:今天他们挑这个毛病,以后你就不要再犯这个毛病,明天他们挑那个,你就不犯那个,直到哪天,他们发现找不到茬了,那时候你看到他们那种想从鸡蛋里挑骨头却挑不出的纠结表情,一定很爽吧?
试试吧,总比轻身好多了,做一次人不容易的,别那么快放弃,好日子在后面呢。
7. 孩子在被父母打了以后心里会怎么想,父母要怎么应对
一朋友跟我说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孩子5岁多了挺淘气的,气的没法,就打了他。还说了一句“不要你了!”,从那次打了之后就特别后悔,感觉特别对不起他。我问怎么个后悔了呢?
她接着说上次打了孩子,孩子见了他奶奶后,就哭兮兮地说:“奶奶,你要我吧,我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我是捡来的。”他奶奶安慰说“胡说!你怎么是捡的?”孩子竟然说“隔壁家涛涛的妈妈都不打他,说他是亲宝宝,我妈妈打我,还说不要我了。”早知道就跟他讲道理的,唉,现在好后悔,以后不会再打孩子了。
4.有仇恨心理
对3岁前的孩子来说,他对爸妈的依恋性很强,一般不会产生仇恨心理。但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施暴,孩子渐渐就会在感情上与父母疏远,日后可发展为仇恨父母。
希望爸爸妈妈们可以多一些耐心和用心,探索出属于自己宝宝的教育之道,同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通过简单的”打“之外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8. 父母打孩子,孩子应该怎么办
一、不要让打孩子成为家长发泄愤怒的渠道
有些家长打孩子只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气过了头甚至失去理智,对孩子劈头盖脸地打。这种打法不但起不了任何作用,还容易使孩子受伤。所以,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先尽量平息自己的怒火,冷静地考虑一下,如果认为该打,在打之前先告诉他为什么。这样,虽然每次打孩子都只是轻轻地拍几下,但效果却很好。
二、当讲道理都不管用的时候,适当的打还是必要的
李先生8岁的儿子迷上了“小李飞刀”,常拿着一把小刀要练飞刀神功。李先生说了多次他都不听,几次险些划伤小伙伴。为了杜绝后患,李先生打了他一顿,以后儿子再也不玩飞刀了。由于经验的缺乏,孩子对许多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在这时候讲道理往往收益甚微。因此,为了孩子的将来,让他适当地受点皮肉之苦还是有好处的。
三、打孩子要掌握分寸
1、把握轻重。打孩子打到皮肉有一定的痛感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过度,更不可用皮鞭、棍子等,以防伤害。
2、把握部位。孩子的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很多部位都打不得,如打耳光容易致聋,敲打胸腹部会使内脏器官受伤。非打不可时,可打几下手心,或轻拍几下屁股就行了,既达到了疼痛处罚的目的,又比较安全。
9. 那些从小被父母打骂的孩子,后来变得怎么样了
如果一个孩子小的时候,经常遭受到父母的打骂,性格上可能会有很大的缺陷,行为上可能都会出现怪异。这样的孩子心灵和身体都是遭受到很大伤害的,所以长大之后会出现非常极端的现象,很可能会对自己要求特别高变得特别自律,但是还有更多的孩子性格会变得特别的叛逆,脾气会变得特别的暴躁,而且整个人都会变得特别孤僻,特别自卑,与人相处的时候都会特别没有安全感。
三、会对自己要求高
还有少部分的孩子在小的时候经常遭受到父母的打骂,可能就会变成强迫症,会由衷的感谢父母的打骂,觉得这样的教育方式才会让自己变得更好,感觉到自己很多的坏习惯,能够在父母的打骂中及时的反省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缺点,并且下次不会再犯。所以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会对自己的要求特别高,会变成一个特别自律的人,这种情况也是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