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我国老年人划分标准为

我国老年人划分标准为

发布时间:2024-11-12 01:33:06

❶ 新的老年人划分标准

法律分析:把60岁作为我国老年人的划分界限。现阶段我国老年人的划分标准按照时序年龄为:45-59岁为老年前期,即中老年人;60-89岁为老年期,为老年人;90-99岁为长寿期,100岁及以上为寿星,即长寿老人。而世界卫生组织(WHO)现代人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将人的年龄界限做出新的划分: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59岁为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老人,75-89岁为老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年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四条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健全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各项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第五条 国家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对老年人的保障水平。

国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倡导全社会优待老年人。

❷ 老年人是指多少周岁以上的公民

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人。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即凡年满60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属于老年人。


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划分,将15-44岁的人群称为青年人,45到59岁的人群称为中年人,60到74岁的人群称为年轻老年人,75岁以上的才称为老年人。把90岁以上的人群称为长寿老人。


对于60岁以上或者没有生活能力或者子女经济独立时,子女要承担赡养义务,给老人提供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老年人面临的问题:


1、逐渐从劳动职业生活活动中退出。这是老年生活方式最突出、最根本的特点。越到高龄期,这一特点表现得越明显。与此相应的是劳动收入的丧失或减少。


2、社会政治活动明显减少,相应的是与社会接触减少,人际交往的频率显著降低,严重的甚至可能产生与社会的脱离,于是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


3、家庭生活活动成为活动的主要内容。家庭是活动的主要场所,家庭成员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主要伙伴。因此,家庭生活活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老年生活的质量。


4、生活活动空间明显缩小。家庭成为老年人生活活动的主要空间;家庭成员成了老年人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这将给老年人生活质量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阅读全文

与我国老年人划分标准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人不吃饭嘴巴都歪了能活多久 浏览:218
父母缺点有哪些表现 浏览:441
东莞养老金认证 浏览:473
送什么茶寓意长寿 浏览:806
孝顺成语故事大全视频 浏览:257
养老金严重 浏览:47
过年给老人送什么好 浏览:56
名人孝顺母亲事件 浏览:254
老年人失眠夜尿多怎么治疗 浏览:988
长寿区重庆钢铁 浏览:58
散热器在多少度时候比较延长寿命 浏览:493
60岁编剧 浏览:254
老年人冶痰湿健脾胃用什么药治 浏览:493
农村养老保险退休后拿多少钱 浏览:616
老年痴呆暴躁期得多久 浏览:101
重阳节的含意是什么意思 浏览:424
城乡养老金交了11年领多少钱 浏览:337
养老院是怎么营销 浏览:574
贵州省公务员提前退休及退休金政 浏览:169
五行里面养生指哪些 浏览: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