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
我要说,75题没错
每12小时服药最高血浓度是4 mg/L
那么就算服用一周一月还是不会大于>4 mg/L
计算药物每12小时一次,只会低于4mg/L
我想知道这道题你想计算什么?
2. 简答老年人生理特点有哪些
主要表现在:
①机体组成成分中代谢不活跃的部分比重增加,比如65岁与20岁相比,体脂多出部分可达体重的10~20%;而细胞内水分却随年龄增长呈减少趋势,造成细胞内液量减少,并导致细胞数量减少,出现脏器萎缩。
②器官机能减退,尤其是消化吸收、代谢功能、排泄功能及循环功能减退,如不适当加以调整,将会进一步促进衰老过程的发展。
3. 特殊人群的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特殊人群通常指的是哪些人群
1、肝功能复损害患者制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2、肾功能损害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3、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研究 4、儿科人群药代动力学研究 肝或肾功能损害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是药品研发单位根据所开发药品的特点有计划进行的专项研究,以阐明患者在代谢或排泄功能障碍的病理条件下,药物临床药代动力学的变化情况,为上述病理状态下用药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老年或儿童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是根据药品所适用的适应症由药品研发单位在药品开发过程中有计划进行的专项研究,目的是阐明老年或儿童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为老年或儿童患者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4. 老年人药物吸收、分布及排泄的特点是
1 吸收口服药来物进入胃后自,由于胃、肠功能减弱,使药物的解离速度减慢,从而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由于胃酸分泌减少,pH值升高,酸性药物吸收减少。注射剂也由于种种原因而使吸收减慢。2 分布由于老年人体内总水分与肌肉组织减少,在按体重和体表面积给药时,会出现较高血药浓度。由于脂肪的增加使得脂溶性药物易在体内蓄积,如巴比妥类药物等。3 代谢老年人肝血流成比例地减少,肝脏变小,肝微粒体酶活性降低,微粒体酶系统又是绝大多数药物的主要生物转化酶,从而降低了药物的代谢能力。4 排泄40岁以后肾血流量明显降低。90岁老人约为20岁年轻人的1/2,老年人肾血流、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小管重吸收与分泌功能降低,使经肾脏排出的药物半衰期显著延长,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5.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原因
老年人由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改变,各系统、器官功能及代偿能力逐渐衰退,机体耐受性降低,患病率上升,对药物的敏感性发生变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据统计表明,50~60岁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14%,61~70岁为15.17%,71~81岁为18.13%,80岁以上为24.10%.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原因如下:
1、同时接受多种药物治疗
老年人常患多种疾病,接受多种药物治疗,易产生药物的相互作用。现已确认,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用药品种呈正相关。据统计,同时用药5种以下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同时用6~10种时升至40%,同时用15~20种以上时,发生率升至70%~80%.
2.药动学和药效改变
老年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肾功能减退,使具有药理活性的代谢产物蓄积,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老年人所用药物在血液和组织内的浓度发生改变,导致药物作用增强或减弱,在药效欠佳时,临床医师常加大剂量,使老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此外,老年人机体内环境稳定性减退,中枢神经系统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镇静药易引起中枢过度抑制;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使药物变态反应发生率增加。
3.滥用非处方药
有些老人常因缺乏医药知识,擅自服用、滥用滋补药、保健药、抗衰老药和维生素,用药的次数和剂量不当,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6. 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
就是慢呗。
吸收慢。分布比较复杂,简单说因为体液和脂肪分布关系的原因,造成亲脂类药物分布改变,其他应该与成人相似。代谢慢,血药峰值延后(不是所有),半衰期长。排泄慢。
回答的是不是不够专业呀?……
7. 药物动力学题,主要的代谢特性有哪些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抄的特征中哪一个叙述不正确
A.血药浓度和AUC与剂量不成正比
B.药物消除半衰期随剂量增加而延长
C.药物代谢物的组成和(或)比例不会由于剂量变化而变化
D.其他药物竞争酶或载体系统,其动力学过程可能受合并用药的影响
答案选:( C.),
8. 药物代谢动力学
比说立普妥药物作用机制降血脂通降低血管低密度脂蛋白减少血管事件风险;立普妥药代力指吸收、布、代谢、排泄等
9.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的一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