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养老骗局都有哪些套路如何防止家里的老人被骗
养老骗局的套路非常多,农村老人一般都会遇到保健品骗局。此类诈骗其实就是瞄准老人渴望健康,于是用了各种各样的手段。农村老人防范意识比较低,认为只要便宜的东西都能够去购买。商家想出的套路就是先用低的钱进行有货,慢慢地引进老人越陷越深。一次又一次的便宜价格累积起来就是大的财富,必须要对这种事情进行阻止。不要让他们去相信什么免费体验或者是免费旅游,都是骗子在打感情牌。
总的来说年纪大的人会被骗,是因为长时间一个人在家心中但是落幕。非常孤独的情况下,肯定愿意跟别人想开心交谈。可以在没事的时候给父母多打打视频,问一下父母在家里的生活情况怎么样。过节日要多回去陪陪他们,都拿这些事例跟他们讲讲。有一部分的老人在家里,为了给子女视频方面还会选择买智能手机。那在这时便可以给手机上面安装一个国家反诈APP,里面有很多的案例是可以学习的。
『贰』 老年人最易上当的九大“保健”骗局有哪些
近年来,不少老人深陷保健品骗局,有病不吃药,被骗光“棺材本”,甚至去世后家里还会收到推销电话。为此,河南省公安厅官方微博@平安中原总结了容易针对老年人的九大“保健”骗局,提醒老年人一定要警惕别落入不法保健“陷阱”。
8、步步设套,最后“走人”
第一天办免费讲座,并赠送洗衣粉等物;第二天推销某低价物品,称回家试用,可退货退钱;第三天如期退货退钱,并推销另一高价物品,一般几百元,仍承诺退款;第四天“走人”。
9、“买保健品能发财”
厂商称“健康投资”回报丰厚,只要购买一家企业生产的保健品,不仅可以获得包括境外旅游在内的种种丰厚赠品,更诱人的是可以获得大量该集团公司的原始股。老年人买保健品上当各种原因,既有老年人健康意识强、对保健品“情有独钟”,也缘于骗子的推销手段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具有欺骗性。
『叁』 警惕这些专坑老年人的旅游骗局
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了 旅游 的队伍。退休了,有时间了,经常出去走走。看遍天下美景,吃遍天下 美食 ,也是一种自我放松,调节生活的方式。在 旅游 的过程中,亲近自然,体味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不仅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还能排解心中的孤独寂寞,认识更多的朋友,值得提倡!
也有许多 旅游 公司为了老年人出行方便,制定了适合老年人的 旅游 线路。但是不少商家盯上了这种出行方式。
下面来跟大家分享3种常见的 旅游 套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也能够让大家在遇到下面这些情况的时候多一分警惕。
【骗局一】百元 旅游 看房团
现在的老年人退休之后,对养老居住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一些房地产商和机构就瞅准了这个商机,推出百元看房的营销活动。参与的人一般只要交100块钱,就能享受2-3天食宿,而且是跨省 旅游 ,不少老年朋友都中招了。
处理过这类案件的律师曾说,像这种“ 旅游 看房团”,一般都是某些中介机构和卖房的公司合作。以极其“优惠”的价格吸引老年人去当地看房、买房 旅游 。 旅游 期间,工作人员给你讲这个房价格多么优惠,配套设施有多好,现在不买就没机会了。一直不停的劝说,引导你购房。等到你签了合同,付了钱,这个中介机构就会从中赚取佣金。其实,如果这个房子真有宣传的那么好,那也是好事。
教您防范:这种看房团很多都存在诱导消费、无法办理房产证、配套不完善等问题。老年朋友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定要搞清楚,邀请你的这个机构到底是什么样的公司,是否有正规的 旅游 资质。购买的房产到底是和谁签的合同,这个房子是不是值这个价。另外买房这种事情,一定记得和家里人多商量,不要自己一时冲动做决定,及时做好风险预防。
【骗局二】打着 旅游 的幌子卖保健品
健康 是老年人最关心话题。人一上60岁,身体各方面机能下降,本能的生存欲望让老年人想尽办法延长自己的寿命。于是一群打着为老年人 健康 保驾护航的旅行团应运而生。这种 旅游 团一般是以低价 旅游 为幌子,将老年人聚集起来,宣称会有参观 养生 基地,免费体检、讲座等项目。到了目的地之后,一开始工作人员会特别热心,带你逛几个景点,先套你的经济情况,身体状况,子女收入。然后,就开始安排欢迎晚会,会上播放一些主办方的宣传片,让大家唱歌跳舞做 游戏 ,拉进彼此距离。之后,会邀请所谓的专家讲一些 健康 知识,推荐产品。最后,组织老年朋友体检,给大家讲解体检报告,并故意夸大病情,吓唬老人。说,除非吃他们的产品,不然问题很严重。有的老人身体本来就不大好,更经不住这一吓,就乖乖掏钱了。
教您防范:遇到这种情况老年朋友一定要注意,首先保健品是食品不是药品,不能起到治病的作用。购买之前,大家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相关产品是否登记。同时,要保留好相关票据和凭证,如果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一定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
【骗局三】交押金免费 旅游 ,你敢信?
“某某草原免费游,3天全程包吃住,进店还送精美礼品”。我们经常通过街上的传单或者短信收到这种消息。报着试一试心态,我们就进店了解,殊不知已经进到了商家设好的圈套里。
这种 旅游 的套路一般分4步。
第一步,散布消息,用免费送奖品来吸引老人来上课,然后利用已经上钩的老人将这个“好消息”不断散播出去,吸引更多的人来。
之后,以收取会费为由收取一小笔钱,声称入会可以免费拿更多东西,还可以参与免费 旅游 。同时也会发一些价值不菲的东西,让老年人觉得自己没有吃亏。
第3步,会真的让你去 旅游 一次,然后把你交的押金退给你。
最后,要求你交一笔比上次押金更大额的钱,然后所谓的旅行社卷款逃之夭夭。
教您防范:遇到这种免费 旅游 的好事,建议大家多观察一段时间。像这种骗子公司一般都是短期租赁,而且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首先,在交钱之前,记得查看该公司是否持有 旅游 行政部门颁发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和工商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等资质材料。其次,多问问周围商户,或者自己看一看这家公司的经营情况。同时我们要增强自己的防骗意识,不要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肆』 老年人容易被什么样的骗局所欺骗
老年人一般被认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容卖稿易被骗局所欺骗。因为老年人大多生活阅历丰富,但却面临着健康状况、财务管理和社交活动方面的挑战,这使得他们容易被各种骗局所针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肢虚往往成为被诈骗的主要受害者之一。
所以,为了防范老年人受到骗局的侵害,社会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老年人了解各种骗局的种类和特点,懂得如何应对各种骗术。同时,要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加大对各种骗局的打击,将骗子绳之以法,最大程度保障老年人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伍』 有哪些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手段该怎么让老年人有警惕心理
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手段越来越多。保健品是骗子们的首选,因为老年人身体比较弱,保健品很容易让他们上当乱买。老年人很容易被利益诱惑,然后买理财产品,结果亏损,我们要多陪老年人多给他们交流,这样就能够减少上当。
『陆』 养老诈骗十种常见方式
套路一:“投资养老”
嫌疑人以“投资养老”为名,以“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进行虚假宣传,骗取百姓“养老钱”。在“投资养老”的骗局中,犯罪嫌疑人通常会注册一家合法的公司来销售理财产品。有的犯罪嫌疑人先通过赠送小礼品吸引老年人的注意力,然后以推介会、知识讲座等形式编造一些高端投资理财项目。有了老年人的资金投入,犯罪嫌疑人首先会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引诱老年人继续加大投入,甚至以提前返利的形式吸引更多老年人投资。最后会用老人的钱挥霍消费,一旦资金链断裂就潜逃。
套路二:《黄衣情缘》
很多没有配偶的老人渴望被关心和陪伴,试图通过“黄恋”找到另一半,相依为命。这种诈骗是一种婚介诈骗案件,利用女性“婚姻赡养”的虚假身份,专门针对老年男性。“黄恋”骗局其实是一种“杀猪”骗局。很多都是通过网络发展成网恋,然后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再敲诈对方完成诈骗。
套路三:“以房养老”
一些犯罪嫌疑人推出“以房养老”项目,诱骗老人抵押房产,将贷款的钱投入到养老项目中,然后将钱卷走,留给老人两套房子。有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买低价的“指标房”,让老人给他“关系费”、“转让费”等费用,然后携款潜逃。
套路四:保健品
犯罪嫌疑人瞄准老人对健康的渴望,通过与老人聊天解闷取得老人的信任,开始通过销售保健、医疗等养老相关产品,如商品回购、寄卖、消费返利等方式吸引老人投资钱财。最后老人不仅花了钱,身体也没有保障。
套路五:社保和养老金
犯罪嫌疑人通过一些手段获取了老人的基本信息,通过精准发送诈骗短信,老人可以点击虚假链接填写相关银行卡信息,根据填写的信息盗取老人的银行卡或实施诈骗。有时,犯罪嫌疑人打着认识人社局、社保局工作人员的幌子,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老人,谎称可以帮助未参保人员提供代理服务。其声称可以通过一次性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享受养老待遇,然后在收到被害人的巨额钱款后携款潜逃。
一些犯罪嫌疑人冒充社保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社保卡故障或异地刷卡,导致社保局锁卡,要求受害人提供身份证号、社保卡号、密码等信息,或声称需要办理转账手续,防止受害人再次被盗,以诱导受害人将钱转入指定账户。
套路六:“冒充公检法、政府官员”骗局
犯罪嫌疑人以老年人名义冒用银行卡、电话、社保卡、医保卡等具有消费功能的工具,或泄露老年人身份信息,涉嫌洗钱等犯罪。然后,他冒充公检法等司法机关执法人员,要求老人将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有时,嫌疑人会向老人展示公检法网站上发布的虚假通缉令等合法手续,骗取老人的信任。
冒充税务、教育、民政、社保、残联、金融机构(银监会等)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时。),犯罪嫌疑人通过领取补贴、退税等方式诱骗老年人汇款实施诈骗。或者社保、医保、证券、金融等账户异常(通常是冻结、作废等。)诱骗老年人向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套路七:“冒充物流客服”骗局
嫌疑人通过非法渠道购买购物网站的买家信息、快递信息后,冒充快递、货运、仓储等物流公司的工作人员。,说给老人的快递丢了,可以给老人退款,索赔,退税等。,诱骗老人转账,或者根据嫌疑人的诱导,将他的银行卡等信息输入二维码弹出的网页,再输入手机验证码,他银行卡里的钱就会被转走。
套路八:“冒充亲友”骗局
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社交工具等。,犯罪嫌疑人冒充亲戚、孩子、朋友、同事等。老年人的,代买国外机票,被公安机关违法处理需要保释,发生交通事故需要治疗或赔偿,处理不方便的关系直接出面,重病需要手术等。,从而联系老年人向指定账户转账,利用老年人识别能力弱,一关注就糊涂的心理,实施诈骗。
套路九:“丢包,证书”骗局
犯罪嫌疑人利用一些老年人贪小便宜、自我防范意识差的心理,用高超的演技在被害人面前上演“丢包”大戏,使被害人处于精神错乱状态,以平分财产为诱饵欺骗被害人。
利用老年人爱读书看报的心理,以各种荣誉称号或获奖证书来行骗。这种骗局,打着“文化”“艺术”旗号的虚假组织,通过颁发奖牌、入书立传等方式,每次骗取老人数百至数万元不等。
套路十:“解冻民族资产”骗局
这种诈骗是一种通过互联网传播,集返利、传销、诈骗为一体的混合犯罪。犯罪嫌疑人往往以“一个老人在海外有几十亿资产需要解冻,解冻后可以将这几十亿资产调回国内,分给提供解冻资金的人”为名,向被害人承诺“投资10元、100元,就能获得100万、1000万的回报”。同时,犯罪嫌疑人也会跟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