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现在越来越多的老人去敬老院,这是为什么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主动要求去养老院。与一开始的不愿意,形成了相反的状态。其实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有很多理由,比如说不给儿女添麻烦、同龄人有话题、养老机构的成熟等。从这些方面来说,去养老院要比在子女家好很多。
当然,这仅仅限于部分情况,毕竟养老院不会纯粹的福利机构,老人入住是要花钱的。一些高级私立养老院,每个月可能要花掉上万块,普通的公立养老院也要大几百或者上千。更适合有退休金,又不想给儿女添麻烦的老人。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国家的养老机构越来越成熟,在生活上完全是有保障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结合其他因素,去养老院不是受苦而是“享福”。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关注老人,就会发现他们特别逞强,哪怕孩子孝顺,也不想承认自己老去,在家里被照顾。
我身边有很多人都是如此,家里老人主动提出去养老院,孩子们也并非是不孝顺,每周休息去探望一次,老人也感觉开心。孝顺不一定是照顾好父母,让他们觉得有存在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Ⅱ 人到晚年,住敬老院好,还是和子女一起住老人的回答很扎心
很多人在小时候,都曾看见过母亲手上的针线,正如一句诗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很多人都被自己的父母养着,可是很少有人为父母写诗。
父母总是喜欢把孩子送往远方,就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父母总是觉得自己活得非常的苟且,以后要让孩子拥有诗和远方。
于是有很多人就忘了这么一句话:
“父母在,不远游。”
拿起行囊,口袋里面装着父母的血汗钱去寻找梦想。
口口声声答应着,以后发达了一定会回来赡养父母,可是看惯了外面的世界,却觉得父母已经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了。
有的人就算回来了,但是身上也带了一身的思想,对父母并不是关怀备至。
曾经的养老院只是收留没有儿女的人,现在的养老院除了收留没有儿女的人之外,还会有一些有儿女的人。
01
有一次和妈妈去逛街,路过养老院,养老院的小湖边坐着很多的老人,我非常的好奇,就和妈妈一起去看了。
其中有一位老人和我们聊的非常的投缘,这位老人也是来闲逛的,并不是敬老院里面的一员。
聊着聊着,我们彼此之间也就没有芥蒂之心了,这个时候妈妈问老人很多问题,后来才得知原来老人是有好几个儿子,两个女儿的人。
这使我们就更加好奇了,因为在妈妈看来,这位老人来敬老院并不是闲逛,而是为了看敬老院的环境,可能自己也想来敬老院,于是妈妈又问道:
“人到晚年,住敬老院好,还是和子女一起住?。”
老人回答说:
“这不是我能够决定的,关键是我的儿子和女儿都不要我。”
听了这话我们都很难过,老妈转过头来看着我,仿佛在问我:
“以后你会要我吗?”
我看了看妈妈锐利的眼睛,拉着她的手就离开了。
02
有的东西是无法选择的,你没有办法选择你生出来一个怎么样的孩子的。
如果人可以选择,每个人都喜欢生孝顺的孩子。
因为人生下孝顺的孩子之后,等自己老了自己就可以选择留在家里面了,而不是让孩子去选择在这个家要不要老人。
人这一辈子生下孩子之后,总是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到头来却是出来打水一场空。
有的人天生就是比较毒辣的,他们不把父母当成一回事,反而认为父母就是拖累。
有的老人在受到子女们的虐待之后哭着对自己那么说:
“如果我知道你们是这样的,当年我就把你们喂狗了。”
父母生下孩子之后,总是把最好的都给了孩子,如果没有孩子,人会活的比有孩子更加的潇洒。
孩子是父母的软肋,是父母一生的牵挂。
03
有时候伤我们最深的人,往往是我们最亲近的人。
小时候父母总是保护着孩子,不让自己的孩子受到外人的欺负。
等孩子长大之后,父母也老了,这个时候父母被别人欺负的时候,孩子却不管。
前年的时候大伯得罪了一个人,这个人为了报复大伯,我爷爷去逛街的时候把我爷爷打了一顿。
当时我爷爷被打的不省人事,头破血流,一个人倒在了街上。
大伯刚好在爷爷的身边路过,但是他都没有理睬爷爷。
很难想象一个儿子看着父亲被自己的仇人打倒,自己又不管不顾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态。
后来爷爷需要和大人的人打官司,这个时候大伯是唯一的证人,可是他却不出来作证。
街坊邻居都说大伯差点把爷爷害死了,可是大伯却还是无动于衷。
在很多的旁人都看不过眼的时候,大伯还是铁石心肠的。
让爷爷最伤心的并不是说自己没有人管,而是自己最亲的儿子却是这样的冷漠。
这个世界上很多的难关自己都可以闯过,没有最亲的人对自己的伤害,让自己的永远的留下了疤痕。
有时候上我们最伤的是自己的亲人,并不是说这个人打了我们或者是骂了我们,而是他的冷漠。
因为心里在意着对方,所以才会被对方伤害到。
老人的心里一直觉得自己的儿女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所以当他们冷漠的时候老人才会受不了。
很多的人为什么会选择进养老院,而不是在家里面安享晚年。
就是因为家里面的人做了很多伤害自己的事情,人也会心灰意冷。曾几何时,家有一个我的由来变成了是非之地,从一个寄托心灵的港湾变成了想逃离的荒野……
伤我们最深的总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别人的伤害只是皮肉之伤,而自己最亲近的人对自己的伤害却是真正的诛心。
人这一辈子都是为了子女,在子女小的时候总是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总是想抱着护着自己的孩子。
因为父母的保护,所以孩子们才会平平安安的长大,才会衣食无忧,不会食不果腹。
可是这个世界上拥有感恩之心的人实在太少了,所以人越来越没有安全感了。
从前觉得谈恋爱的时候没有安全感,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长大后才发现子女长大了也会让自己没有安全感,是一件更加可怕的事情。
因为恋人可以分手,可是子女却和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这种关系是怎么也分不掉的。
Ⅲ 养老院和敬老院的区别
“敬老院”是许多抄年前,由政府(出面的往往是城市的居委会和农村的村委会)举办的。当时可能觉得“养”字会伤害到老人的自尊(其实是多虑的),就叫“敬老院”。后来一直沿用这个名称。
现在,养老院既有政府办的(不收钱),也有民间办的(有偿)。至于名称,就没有规定了,叫“敬老院”、“养老院”都行。
结论:它们在“养老”这个功能上没有区别;但有可能(不是绝对)敬老院是免费(孤寡老人、五保户)的,而养老院可能是收费的(但收费的也可以叫养老院)。
还可以另外叫,比如“怡老堂”、“焕春园”——是我瞎编的——等。
Ⅳ 请问84岁的老人养老院还还要不要
当然可以。如果你选择医疗养老院,老人有病或生活不能自理,养老院也会收。
医养中心配备了一支由医生、康复师、营养师、护士、护理员等组成的多学科照护团队,通过全面的老年人能力评估详细了解每位长者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生活经历、饮食口味、自主活动能力等情况,定制个性化的照护计划,并由照护团队提供24小时规范化、流雹轮橘程化服务,确保长者在机构享受到安全、舒适、愉悦、有尊严的晚年生活。一、养老院收养条件是什么?
1.养老院也分为很多种:公立、民办(私立)、合办(合资)等三种。
公办养老院也就是按照国家要求的标准,比如三无老人、五保户老人、特困老人等;
民办养老院主要是要求无传桐答染病等症状,凭借体检报告单填写入院双方协议,以及必须有家属签字等条件。
2.养老院又分为自理型、不能自理型。
有的养老机构只收能自理的老人;有的养老机构只收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也就是根据老人身体来划分为:生活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完全不能自理、特护等几种。老人需根据养老机构入住条件进行入住。
二、入住敬老院的条件:
1.农村敬老院收养入住的对象是,经镇乡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并报县民政局审批核准纳入五保供养的人员。农村五保供养的条件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的人员。有儿女的老人,按照婚姻法的规定,不属于无法定抚养义务的人员,则不属于敬老院的收养入住对象。
2.农村敬老院首先在满足五保供养对象入住的情况下(有精神病、传染病等人员不得入住),可以自行与敬老院协商代养,生活等费用自理。
3.生活在农村中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必须同时具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可以申请享受农村五保待遇,凡是符合农村五保供养条件的对象,经体验无重大传染性疾病,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且在乡镇敬老院入住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均可申请入住农村敬老院。入住农村敬老院的五保老人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医药费一般自己承担的。
一般情况老人住养老院也不需要什么特殊条件的,自费型的养老院只要费用达标,一般都可以入住;但个别养老院不收无自理能力的老人,如果是公家的敬老院一般手五保源团户自理困难的人!相关人员(农村户口,无法定赡养人、无生活来源者)如想入住敬老院,经逐级申请、审核、审批加入农村五保供养后,即可申请入住。
总的来说,不同性质的养老院需要老人符合不同的条件才会被收养。国家设立的养老院就必须是没有任何亲人且完全无法照顾自己的老人,而私人设立的养老院只需要老人经过身体检查合格之后就允许进入。
Ⅳ 老年人送到敬老院是好还是不好
不好。敬老院是名,有名无实,不如叫吃钱的坑。
如今这大多数人,做人的德行叫狗吃了,你把老人送进这地方,等于送进猪圈,处处可受限不说,你花了钱理应买到应有的服务,可老人却得不到,老人得拿护工当祖宗供着,如你没钱供,那就同猪一样,受到的只是虐待。
如今这社会只讲钱,不讲德行,往上说,贪官污吏遍地都是,往下说为了金钱坑蒙拐骗已成常态。人与人的诚实信任的人,实在少的可怜,这就是现实。
所以说作为子女要真想知恩图报,就应该拿出当年父母对你的爱心,用实际行动去回报他们,到时你会心安理得,死而无憾。